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_to_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科教学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只有实践能力才是检验理论掌握度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就是根据我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围绕实践理论体系提出了几个问题,如进行开放式的实验室,学生的实习情况等问题,并进行讨论。
  【关键词】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 构想 电气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32-02
  随着近年来,高校教育的改革,其中提出,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由于改革的要求,很多普通高校对专业进行重新规划调整,有些专业进行分离或者合并重组。使各专业学习更宽广,知识面更开阔。这也集中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也说明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而检验理论的标准就是多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掌握更多。所以本文就是根据我校电气专业重新组合后的情况,提出实践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一、电气专业课程中实验课程教学的分析
  在电气工程专业中开设实验课,不仅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感知理论的实际性,培养其动手实践创新能力,还能在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致,让学生多思考,多想象,让他们学会用专业的电气理论去验证,去分析思考。在传统以往的实践课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太过于依赖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实验课程中,做的实验仅仅只是对某一知识点进行验证,并未让学生有过多的操作体验过程,学生也仅仅只是对这一理论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也不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实验解析,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改善。所以我认为,在现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对专业的基础验证实验可以减少一半,同时利用这多出来的课程时间多进行分析创造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学习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这也有利于今后在社会上的应用,也更贴近于社会工作中。同时也可以将实验室进行开放式,而不仅仅局限于上课时使用,当然开放式实验时也应该有相应的时间区限,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样也更方便学生有问题时可以马上进行实验探究。
  二、电气专业中学生实习体验的分析
  电气专业的学生在实习阶段,是最重要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地方,这也不单单是培养学生学会用电,规范用电,对电也有一个更贴近一步的认识。而电气专业的学生对电的认识这只是最基本的,也应对电气机械类也有一定的认识,并对其有一定的掌握度。在电气专业课程中,学生在大二起,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与电相关的,然而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却对一些基本的电气知识不是很了解,也没有形成一个很好地对电的使用规范程度,这也说明,许多基本理论知识之间,老师在讲课时并没有联系在一起,只是单纯的对自己的课程进行讲解,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因此,我认为,学生在实习期间, 不仅仅掌握安全用电,也要加强对相关设备仪器的使用情况,还有电表的读数,一些常用设备的维修、连接等问题的学习。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工作优点,也让学生对电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激发出他们对电气知识学习的渴望度。同时在实习阶段,也应该配备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实习的效率,所以,学校可以多和一些电气工程进行交流学习,设置实习基地,让学生以后在工作中就不会那么茫然无措。
  三、电气专业中实现开放式的实验室教学的分析
  现在,在课程实践环节,由于对验证性实验的课时减少,这样就多出来一些课时。如何好好的利用这多出来的学时,这也是加强学习的关键之一。学校可以将这些课时进行开放式学习,同时也将这些课时加入总的学分中去,老师可以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自己写实验报告论文,同时这些实验报告论文也可以作为学分制的加分项目之一。学生也可以自己出题经老师同意后,进行实验,这不断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度。同时也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设备,物尽其用。
  四、电气专业中实验教学的管理与考评的分析
  在实验教学体系中,执行结果的好与坏完善与否,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在实验教学体系中的管理程度与考核情况要求。一直以来,老师在实验课程上的管理相比较于理论课堂上的教学管理都要松散很多,在实验课时,有很多同学利用这空闲的时间进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事情,虽然老师的职业精神高,素质高,但是毕竟个人精力是有限的,还是需要有制定一套严格且执行方便的管理规章制度。一直以来,多数学校对理论课程的重视往往重于实际操作,很多对学生的考核都只根据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考评,并没有对实验课程的考核,所以,导致很多学校对实验课程的编排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实验课程也只是附属于理論课程,所以学生只需要交实验报告就行了,并不注重对实验操作过程的重视。而造成这种原因有很多,包括实验的设备的不足,实验时老师就只有一位,并且老师在实验前的基础工作很杂,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导致学生对操作能力的认识不够。所以应该加强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考核,适当增加实验老师的数量,并且有些基础工作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协助帮忙,建立一个值班表,老师对学生的考核也不仅仅存在于书面考试上,也可以进行现场考核,提问回答等,这样学生相对于而言就不会仅仅在实验过程中充当一个看客旁观者,也增加他们的操作能力,让学生不仅仅只是一个理论者,让他们也对今后的实习工作更有信心。所以增加实践操作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必要条件。
  五、结论
  一直以来,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很多高校所重视的,这也是他们一直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结合传统的教学立足于新的教学理论,对电气工程专业进行简单的分析,望对阅读者有用,同时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今后去解决和重视的。
  参考文献:
  [1]高俭.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J].山东工业技术,2015,09:262.
  [2]陈健.构建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5:23-24.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职业教育的需求,课程设置应尽量满足学习者当下学习的需求,更要满足就业及职业生涯中继续学习的需求,中等卫生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后, 要改弦更张,摒弃原先分专业设置某些课程的落后做法,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理念,重新设置化学课程。  【关键词】化学课程 培养模式 可持续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0-0
【摘要】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不断地与企业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双元育人 校企共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3-02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与企业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使得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已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根据我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在保证学生必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计算机教学 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互联网+”对社会经济乃至教育发展均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影响。通过“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变与不变的思辨,最终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作出适当改变。唯有如此方能更加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4-02  进入21世纪后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养老对于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我校于近年开始进行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的教学试点,将基础理论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老龄化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养老服务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6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近年来一直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开始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到目前已逐步进入实证研究阶段.理论研究大多是对研究问题类型、提问的作用、以及提问有效
【摘要】情报检索课程在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当前本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满足短课时要求的情报检索类课程改革策略,研讨采用议题控制策略的方法贯穿教学过程,通过周期执行效果的调查评判来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 情报检索 议题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9-0
如何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和降低结构的含钢量,一直是技术人员关心的话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结构含钢量控制和减少.
【摘要】大学数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反应能力和思维扩展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學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数学教学经常出现两极分化强烈的现象。分级教学正应运而生。仔细研究分级教学的模式及实践操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因材施教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具体论述了大学数学教育中分级教学的实施原则和模式,以期能够提升大学数学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数学 分级教学 教学研究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