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时,学生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柳宗元写此文到底是想表达游之乐,还是体现谪之悲?
这个问题可以说直指文章的核心。清代孙琮认为文章是表达游之乐的,“盖昔日未见西山,而今日始见,固大快也;昔日见尽诸山,独不见西山,则今日始见,更为大快也。中写西山之高,已是置身霄汉;后写得游之乐,又是极意赏心”[1]。教参里语焉不详,但从字里行间能看出编者倾向于游之乐的,“柳宗元淋漓尽致地描写西山之‘怪特’,登西山壮观天地,把自然与个体情感融为一体,文字浑然天成,西山的景物特征与作者志趣相互映照”[2]。
笔者认为此文表面写游之乐,实质还是体现谪之悲的。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归”上。它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游众山时“觉而起,起而归”;第二次出现在文末,“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归”与“回”有什么不同呢?除了语体色彩有差别之外,“归”在《康熙字典》里还有“归依”“归附”的意思,侧重于主观精神的归属;而“回”则比较侧重于客观的“返也”。有些作家就用“归”来表达心灵、精神层面的选择,像苏东坡在《定风波》一词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而当代作家韩少功在风雅之都的法国“心”却一次次的“归去”。
文章中,作者漫游众山是这样的:“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分句之间多用顶真,句中动词用“而”连接,音节渐趋短促,显见作者是为了游而游。“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则委婉地道出在那样的状态下,连做的梦都是苦的。整个临览从“游”开始,到“归”结束,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可见,游览众山并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感觉,忧惧不安的状态丝毫没有好转。
而游西山,柳宗元是自由快乐的,“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最后到了“心凝形释”的地步。这是怎样的状态啊: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身的存在,无忧无惧,多么美妙!然而,“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就提醒作者,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永久的。可以想见,浓浓的暮色中一个瘦削的身影,他的表情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释然,他的内心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恬淡,因为不管多么晚,不管多么不情愿,还是要回去。“归”会时时提醒着他现实中的处境。文章隐隐地以这个“归”为节点,划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自由无碍的精神世界与处处受制的现实世界。
柳宗元为什么“不欲归”?原因之一是当时的永州远离中原正统文化,“楚、越间声音特异,鴂舌踔噪……家生小童,皆自然哓哓,昼夜满耳;闻北人言,则啼呼走匿,虽病夫亦怛然骇之”。[3]其时柳宗元已文名日盛,“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4],贬谪到这样一个物质上文化上双重的蛮荒之地,精神上特别孤独。他在给好友萧俛的信中说“用是更乐喑默,思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5];写于同时期的《江雪》更是极写了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与寂寞。另外,他被贬到永州的职务全称是“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司马是一个闲职。而“员外置”即是在编制之外,属编外人员。这种闲置对于“俊杰廉悍”“踔厉风发”[6]想有所作为的柳宗元来说更是痛苦的。他在给京兆许孟容信中提及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兀兀忘行,尤召重忧,残骸馀魂,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是以当食不知辛咸节适,洗沐盥漱,动逾岁时,一搔皮肤,尘垢满爪。诚忧恐悲伤,无所告愬,以至此也。”[7]被贬到永州,对他来说,不亚于受刑,所以他文章开头自称是“僇人”。这就是柳宗元“归”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那么,西山是怎样的一个精神世界呢?如果我们深读文章,可以得知西山给柳宗元三个层级的精神享受。一是同病相怜:西山如此高峻却人迹罕至,一如作者有高才而被放逐。“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流露出作者的急切和不甘。二是惺惺相惜:西山不被人赏识却依然傲然挺立,一如作者惨遭贬谪而依然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流露出作者的欣赏和自傲。三是宠辱偕忘:登高望远,自身的这点遭际在广袤的天地之间根本算不了什么;“与颢气俱”,“与造物者游”,“与万化冥合”,他沉浸在自然景象与自我的妙合之中,物我交融,从而两忘。可见,在西山的柳宗元是独立的,不依附他人,不屈从权势;是自由的,没有任何束缚;是畅快的,而不是时时提醒自己是“僇人”。这恰是反衬了他归去后的状态,是不独立的、不自由、不畅快的。西山之游越是自由畅快,就越能折射出作者在现实的痛苦无奈。
“柳宗元毕竟不能忘怀现实政治和自身遭遇,失败的悲愤和被贬的怨艾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8]”。他只好寄情于永州的山山水水之中,当然他跟自然山水的对话绝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美好,反而是“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9]可以这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以“游之乐”来反衬“谪之悲”,快乐其表,悲愁其里。
注释:
[1]康震著《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第151页,中华书局,2010年。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第18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
[3][4][5][7][9]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第5133页,第5132页,第5133页,第5135页,第5132页,中华书局,1975年。
[6]张小平《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第74页,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8]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第18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吴燕燕,教师,现居浙江金华。
这个问题可以说直指文章的核心。清代孙琮认为文章是表达游之乐的,“盖昔日未见西山,而今日始见,固大快也;昔日见尽诸山,独不见西山,则今日始见,更为大快也。中写西山之高,已是置身霄汉;后写得游之乐,又是极意赏心”[1]。教参里语焉不详,但从字里行间能看出编者倾向于游之乐的,“柳宗元淋漓尽致地描写西山之‘怪特’,登西山壮观天地,把自然与个体情感融为一体,文字浑然天成,西山的景物特征与作者志趣相互映照”[2]。
笔者认为此文表面写游之乐,实质还是体现谪之悲的。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归”上。它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游众山时“觉而起,起而归”;第二次出现在文末,“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归”与“回”有什么不同呢?除了语体色彩有差别之外,“归”在《康熙字典》里还有“归依”“归附”的意思,侧重于主观精神的归属;而“回”则比较侧重于客观的“返也”。有些作家就用“归”来表达心灵、精神层面的选择,像苏东坡在《定风波》一词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而当代作家韩少功在风雅之都的法国“心”却一次次的“归去”。
文章中,作者漫游众山是这样的:“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分句之间多用顶真,句中动词用“而”连接,音节渐趋短促,显见作者是为了游而游。“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则委婉地道出在那样的状态下,连做的梦都是苦的。整个临览从“游”开始,到“归”结束,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可见,游览众山并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感觉,忧惧不安的状态丝毫没有好转。
而游西山,柳宗元是自由快乐的,“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最后到了“心凝形释”的地步。这是怎样的状态啊: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身的存在,无忧无惧,多么美妙!然而,“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就提醒作者,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永久的。可以想见,浓浓的暮色中一个瘦削的身影,他的表情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释然,他的内心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恬淡,因为不管多么晚,不管多么不情愿,还是要回去。“归”会时时提醒着他现实中的处境。文章隐隐地以这个“归”为节点,划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自由无碍的精神世界与处处受制的现实世界。
柳宗元为什么“不欲归”?原因之一是当时的永州远离中原正统文化,“楚、越间声音特异,鴂舌踔噪……家生小童,皆自然哓哓,昼夜满耳;闻北人言,则啼呼走匿,虽病夫亦怛然骇之”。[3]其时柳宗元已文名日盛,“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4],贬谪到这样一个物质上文化上双重的蛮荒之地,精神上特别孤独。他在给好友萧俛的信中说“用是更乐喑默,思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5];写于同时期的《江雪》更是极写了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与寂寞。另外,他被贬到永州的职务全称是“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司马是一个闲职。而“员外置”即是在编制之外,属编外人员。这种闲置对于“俊杰廉悍”“踔厉风发”[6]想有所作为的柳宗元来说更是痛苦的。他在给京兆许孟容信中提及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兀兀忘行,尤召重忧,残骸馀魂,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是以当食不知辛咸节适,洗沐盥漱,动逾岁时,一搔皮肤,尘垢满爪。诚忧恐悲伤,无所告愬,以至此也。”[7]被贬到永州,对他来说,不亚于受刑,所以他文章开头自称是“僇人”。这就是柳宗元“归”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那么,西山是怎样的一个精神世界呢?如果我们深读文章,可以得知西山给柳宗元三个层级的精神享受。一是同病相怜:西山如此高峻却人迹罕至,一如作者有高才而被放逐。“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流露出作者的急切和不甘。二是惺惺相惜:西山不被人赏识却依然傲然挺立,一如作者惨遭贬谪而依然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流露出作者的欣赏和自傲。三是宠辱偕忘:登高望远,自身的这点遭际在广袤的天地之间根本算不了什么;“与颢气俱”,“与造物者游”,“与万化冥合”,他沉浸在自然景象与自我的妙合之中,物我交融,从而两忘。可见,在西山的柳宗元是独立的,不依附他人,不屈从权势;是自由的,没有任何束缚;是畅快的,而不是时时提醒自己是“僇人”。这恰是反衬了他归去后的状态,是不独立的、不自由、不畅快的。西山之游越是自由畅快,就越能折射出作者在现实的痛苦无奈。
“柳宗元毕竟不能忘怀现实政治和自身遭遇,失败的悲愤和被贬的怨艾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8]”。他只好寄情于永州的山山水水之中,当然他跟自然山水的对话绝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美好,反而是“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9]可以这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以“游之乐”来反衬“谪之悲”,快乐其表,悲愁其里。
注释:
[1]康震著《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第151页,中华书局,2010年。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第18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
[3][4][5][7][9]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第5133页,第5132页,第5133页,第5135页,第5132页,中华书局,1975年。
[6]张小平《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第74页,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8]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第18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吴燕燕,教师,现居浙江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