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诗歌与绘画。让我们不但可以从中感悟到学习语言技巧和绘画技巧。更主要的是通过类比,打通两者之间的关节,从而体會其诵诗与赏画之间的通融之美。
【关 键 词】 诗歌、绘画、区别、融合
人们常将诗与画对举,如“诗情画意”“如画如诗”等,足见两者之间的渊源之深。诗歌与绘画让我们不但可以从中感悟到学习语言技巧和绘画技巧,更主要的是通过类比,打通两者之间的关节,从而体会其诵诗与赏画之间的通融之美。
绘画比诗歌早,起源于史前时期。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最初的绘画都以物为中心: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的彩陶艺术,是以鱼、鸟、蛙、等“物”为主要的对象;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穴的岩画,是以牛、猪、鹿、马等都是以“物”为主的对象。作者们能正确地把握住对象的形态动作,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感情,诉诸视觉让人感到愉悦,进入审美的境界,甚至能够起到交流情感的目的。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爱的不仅仅是诗的格式,更是诗的韵味与乐趣,从有据可考的文字记载来看,从最老的《诗经》到两晋的山水田园诗,再至繁荣的唐宋……诗歌负载了人们太多的情绪表达,诗歌里有歌颂劳动的艰辛与执着,赞叹爱情的甜美和苦楚,哀叹战争的壮烈和残酷,描绘自然的壮丽与沧桑,等等。
所以,读诗,读的是一种心情,读的是一种氛围,所得到的感受是一种说不出的美;而画在有诸多相似于诗歌的美的同时,又有别于诗歌的感受,那就是视觉的享受。是绘画艺术家们将体验到的美经过艺术加工后呈现于观众眼前的美。
那么,诗和画怎样相得益彰呢?让我们来看看《诗经》里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汀洲之上,有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它们正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这是多么令人醉的意境。鸟是这样,人也如此。这个画面是读了这首诗的人大脑里浮现出来的。
我们常说“画得诗之意,诗助画之思”,如“野渡无人舟自横”,许多人画荒凉的古渡泊着一只小船,这是不合格的,因为没有画出“无人”的意境。而有人在渡口的船头巧妙地画了一只悠闲的水鸟,鸟的淡然传达出人的意境。这才有些意思了。又如“深山藏古寺”则只需画“远上寒山石径斜”亦即画一条没入白云的斜曲的小径就可以了,再由小和尚在溪水边往水桶里盛水,就会让人联想到山中的古寺,此谓“藏”。此类故事还有很多。总之绘画语言的介入反而使诗歌意境更加形象有味。这就是画家取用诗歌题材而创作的“诗意图”。
同样,“题画诗”的出现更加看到诗画的意境融合,即将诗题在画面空的位置。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重点指出了诗歌与绘画的一致性,但同时也要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着的区别性。
首先,在表现题材上,绘画要比诗歌广泛得多,绘画不仅可以表现具象的东西,还可以表现抽象的东西,而诗歌就有其局限,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其次,在欣赏方式上,绘画要比诗歌更有优势,绘画是视觉艺术,只需眼睛就能把握,也不存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语言上的障碍;而诗歌是听觉艺术,经过你的耳朵之后还需要你的想象来把握,并且还存在着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语言上的障碍。所以,达芬奇很早就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上的一个结论“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
再次,从接受的艺术感官和心理功能来说,绘画是视觉艺术,通过眼睛就可以直接掌握,给予的想象空间较少;而诗歌则是听觉艺术,但是诗不是仅凭听觉就能一下子掌握的,它需要有记忆和想象以及个人的阅历,人生感悟来共同完成。
诗歌有音韵美,而绘画有笔墨美。这只是技巧的差别,形式的不同,作为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意境,是我国诗词与绘画中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格”,与物境,情境并提:“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二曰情境,娱乐愁苑,驰于思;三曰意境”。
物以我宜,情景相生,情以我在,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为无我之境,这就是意境之分。
下面侧重讲讲诗歌的寓情于景。
一诗一画,联想出画面,高超的画家可使“画中有诗”诗人的妙笔又能使“诗中有画”融情与景为一体,这就是古诗和绘画的动人之处。《山居秋瞑》就营造了这样一个典型意境,静谧的山村,秋天的夜晚,明朗的月光,从松树的缝隙中洒在地上,雨后的溪流在石上流淌,竹林深处传来洗衣归来的姑娘们的欢笑声,渔夫们趁着朗照的月光出外捕鱼……诗人仅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林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氛围。诗人向往自由安宁生活的“情”寓于这幅景中。
置身于景,方可领情。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地。“诗言志,情感是诗的生命、诗的灵魂,因此,进入了意境,才能真正感受作品的情感。
置身于景,还须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了解作者的处境,方可领情,看李煜《虞美人》。一个亡国之君。总会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沉入對往事的回忆中,明月之下,很想知道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这种愁绪简直跟江水上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流向远方,何时才是尽头,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抒发得何等真实而深沉。
这一切,须得设身处地,立于诗人的角度,进入角色,领悟“句句景语皆情语”的读书真谛。
置身于画中。就能感受画与景与诗的交融。
说了这么多,这就是我对诗歌,绘画的区别和融合的一点见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参考文献】
[1] 王中华. 浅探诗歌与绘画的关系[J]. 东方青年(教师),2013(16).
[2] 张冠印. 诗歌与绘画关系新探[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4).
[3] 李昶林. 诗歌的绘画美[J]. 江苏青年,1984(1).
【关 键 词】 诗歌、绘画、区别、融合
人们常将诗与画对举,如“诗情画意”“如画如诗”等,足见两者之间的渊源之深。诗歌与绘画让我们不但可以从中感悟到学习语言技巧和绘画技巧,更主要的是通过类比,打通两者之间的关节,从而体会其诵诗与赏画之间的通融之美。
绘画比诗歌早,起源于史前时期。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最初的绘画都以物为中心: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的彩陶艺术,是以鱼、鸟、蛙、等“物”为主要的对象;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穴的岩画,是以牛、猪、鹿、马等都是以“物”为主的对象。作者们能正确地把握住对象的形态动作,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感情,诉诸视觉让人感到愉悦,进入审美的境界,甚至能够起到交流情感的目的。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爱的不仅仅是诗的格式,更是诗的韵味与乐趣,从有据可考的文字记载来看,从最老的《诗经》到两晋的山水田园诗,再至繁荣的唐宋……诗歌负载了人们太多的情绪表达,诗歌里有歌颂劳动的艰辛与执着,赞叹爱情的甜美和苦楚,哀叹战争的壮烈和残酷,描绘自然的壮丽与沧桑,等等。
所以,读诗,读的是一种心情,读的是一种氛围,所得到的感受是一种说不出的美;而画在有诸多相似于诗歌的美的同时,又有别于诗歌的感受,那就是视觉的享受。是绘画艺术家们将体验到的美经过艺术加工后呈现于观众眼前的美。
那么,诗和画怎样相得益彰呢?让我们来看看《诗经》里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汀洲之上,有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它们正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这是多么令人醉的意境。鸟是这样,人也如此。这个画面是读了这首诗的人大脑里浮现出来的。
我们常说“画得诗之意,诗助画之思”,如“野渡无人舟自横”,许多人画荒凉的古渡泊着一只小船,这是不合格的,因为没有画出“无人”的意境。而有人在渡口的船头巧妙地画了一只悠闲的水鸟,鸟的淡然传达出人的意境。这才有些意思了。又如“深山藏古寺”则只需画“远上寒山石径斜”亦即画一条没入白云的斜曲的小径就可以了,再由小和尚在溪水边往水桶里盛水,就会让人联想到山中的古寺,此谓“藏”。此类故事还有很多。总之绘画语言的介入反而使诗歌意境更加形象有味。这就是画家取用诗歌题材而创作的“诗意图”。
同样,“题画诗”的出现更加看到诗画的意境融合,即将诗题在画面空的位置。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重点指出了诗歌与绘画的一致性,但同时也要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着的区别性。
首先,在表现题材上,绘画要比诗歌广泛得多,绘画不仅可以表现具象的东西,还可以表现抽象的东西,而诗歌就有其局限,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其次,在欣赏方式上,绘画要比诗歌更有优势,绘画是视觉艺术,只需眼睛就能把握,也不存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语言上的障碍;而诗歌是听觉艺术,经过你的耳朵之后还需要你的想象来把握,并且还存在着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语言上的障碍。所以,达芬奇很早就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上的一个结论“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
再次,从接受的艺术感官和心理功能来说,绘画是视觉艺术,通过眼睛就可以直接掌握,给予的想象空间较少;而诗歌则是听觉艺术,但是诗不是仅凭听觉就能一下子掌握的,它需要有记忆和想象以及个人的阅历,人生感悟来共同完成。
诗歌有音韵美,而绘画有笔墨美。这只是技巧的差别,形式的不同,作为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意境,是我国诗词与绘画中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格”,与物境,情境并提:“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二曰情境,娱乐愁苑,驰于思;三曰意境”。
物以我宜,情景相生,情以我在,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为无我之境,这就是意境之分。
下面侧重讲讲诗歌的寓情于景。
一诗一画,联想出画面,高超的画家可使“画中有诗”诗人的妙笔又能使“诗中有画”融情与景为一体,这就是古诗和绘画的动人之处。《山居秋瞑》就营造了这样一个典型意境,静谧的山村,秋天的夜晚,明朗的月光,从松树的缝隙中洒在地上,雨后的溪流在石上流淌,竹林深处传来洗衣归来的姑娘们的欢笑声,渔夫们趁着朗照的月光出外捕鱼……诗人仅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林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氛围。诗人向往自由安宁生活的“情”寓于这幅景中。
置身于景,方可领情。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地。“诗言志,情感是诗的生命、诗的灵魂,因此,进入了意境,才能真正感受作品的情感。
置身于景,还须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了解作者的处境,方可领情,看李煜《虞美人》。一个亡国之君。总会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沉入對往事的回忆中,明月之下,很想知道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这种愁绪简直跟江水上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流向远方,何时才是尽头,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抒发得何等真实而深沉。
这一切,须得设身处地,立于诗人的角度,进入角色,领悟“句句景语皆情语”的读书真谛。
置身于画中。就能感受画与景与诗的交融。
说了这么多,这就是我对诗歌,绘画的区别和融合的一点见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参考文献】
[1] 王中华. 浅探诗歌与绘画的关系[J]. 东方青年(教师),2013(16).
[2] 张冠印. 诗歌与绘画关系新探[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4).
[3] 李昶林. 诗歌的绘画美[J]. 江苏青年,1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