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的美术活动中,教师通过PPT导入七色花的故事,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准备好的大小瓶盖组合,印画有七个花瓣的七色花。故事导入环节最后为幼儿呈现了一幅标准的七色花的“示范图”,并在过程中强调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活动进行中,很多孩子都选择了两个不同大小的瓶盖,大瓶盖的圆画花心,小瓶盖围着大瓶盖的圆画花瓣,圆画好后很多孩子便开始在自己画的“七色花”上涂色(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示范图”的颜色)。豆豆选择了两个大小相同的瓶盖。他先在白纸上分散画了多个圆,然后分别为每个独立的圆涂上一种或多种色彩,有的圆甚至被多种颜色重叠混合成了深棕色。教师指导到了豆豆这桌的时候,表扬了豆豆同桌的一位幼儿画得非常“标准”的画,很多小朋友便开始抢着把自己的画给教师看。豆豆还差一个“圆”就涂完了,他没有急着给教师看,仍然在奋力地涂着。教师指导完其他小朋友的画后,看到了豆豆的画,非常严肃地说:“豆豆,你画的什么呀?画那么多圆干什么,重新拿张纸画吧。”说完,教师便转身去拿白纸。豆豆抬头看了看教师,又看了看同伴的画,小声地说:“我画的是还没有开的七色花。”教师拿着白纸过来后,豆豆又一次举起画说:“老师,我画的是没有开的七色花。”他想再次给教师解释他的画。教师什么也没有说,匆忙看了一眼,抽走了豆豆的那幅没有来得及绽放的七色花。茫然的豆豆看了看白纸,看了看教师,又看了看周围很多已经开始交作品的小朋友,没有再去选择瓶盖,而是拿着各色的笔,在白纸上留下了天马行空的彩色曲线团。
以上案例是一个艺术活动中教师教育行为的缩影,如“重新画”“强调标准”“直观评价”“示范”,是很多教师在艺术领域教育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问题。“艺术”本身是一门大学问,是“人类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对于艺术教育,我们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值得每一位教师常常思考。在《指南》艺术领域开篇提到:“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对于这样一颗艺术的种子,我们应该如何去呵护呢?在这里我有一些想法和思考:
思考一:心灵的窗户——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幼儿园从小培养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他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感受大自然赋予万事万物的美,学会欣赏他人,欣赏自己,欣赏不同的人生际遇,这是幼儿从幼儿园走向终身发展的起点。作为成人应明白,要让幼儿感受和欣赏世界,单靠教给幼儿艺术上的技能技法是远远不够的,成人应带领幼儿体验不同形式的美,接触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不同的人事物,体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帮助幼儿建立足够丰富的内心世界,用眼睛开启心灵的窗户。同时,成人也要做幼儿的伯乐,有一双发现孩子美的眼睛。在案例中,教师如果能换一个角度看豆豆的画,“咦,豆豆的画和别人的不一样,他为什么这样画?”相信,当天班上一定会开出更多不同的七色花。
思考二:蜗牛的旅行——要让孩子慢慢来
慢慢来是留白,留出更多幼儿可操作的空间,等待幼儿逐渐去将它丰满,留出更多可尝试的机会,等待幼儿通过不断尝试自己总结出有益经验。慢慢来更是支持,支持失败。幼儿体验了失败,才会获得更多有益经验。作为成人,应转变观念,变欣赏结果为欣赏过程。在案例中,教师如果能欣赏豆豆的“不一样”,相信又将会是另外的答案吧。我们应该学会“种失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尝试获得答案,“这两种颜色可不可以一起涂?大圆能不能画在小圆上?一朵花要画几个花瓣?”在实践中,教师应该给予机会、时间、耐心让幼儿尝试,践行构想,不应该在幼儿还很小的时候,过分讲求艺术结果,应重视幼儿成长走过的每一步。让孩子慢慢来,在等待中收获更多无限的可能。
思考三:想象的翅膀——要拥有自己的艺术创想
绘画大师毕加索曾感慨:“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为什么大师要像孩子那样画画呢?因为孩子们创作中的那份独特灵性是成人无法模仿的。“表现和创造”是一个整体,绝不能厚此薄彼,要有一定的表现技能,更应有独特的创造力。要鼓励幼儿的自主创造,而不是干预;要理解幼儿的创想,而不是否定;要支持幼儿的构思,而不是临摹。让孩子们学着用艺术说话,成为真正的艺术魔法师。在案例中,教师的“示范图”折断了孩子自由创想的翅膀。“七色花”绘画活动本是想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颜色代表自己的愿望,而该教师为幼儿示范了一朵有七个花瓣、七种颜色的花,没有留白。这限制了孩子对“花”的创想,也无形中强调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限制了孩子们对颜色的选择和对愿望更新的诠释。教师在这个环节,故事不一定要讲完、花不一定要画完整、颜色也不一定要全部涂上,一定要为孩子们留下足够想象的空间。
思考四:自由的空间——要把“画纸”还给孩子
孙瑞雪老师曾讲过:“爱他就给他自由!”并强调“自由”不是没有规则,而是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空间。爱是给予孩子自由的方式,是信任。放手不是没有原则,不是放下应该有的准则,更不是把一切丢给孩子,而是尊重他、理解他、包容他、支持他。孩子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应该用自以为是的权威剥夺孩子自身的权益,应多创造机会和平台提供丰富而适宜的开放性材料,抓住一切孩子能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机会,让孩子成为主角主动体验。在案例中,教师通过投放瓶盖让幼儿感受艺术的不同形式以及学会借助材料解决自己画不好圆的问题,再由勾画、盖印、组合等方式画七色花,本身是很不错的想法。但是教师没能扮演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第一,在教师对豆豆的态度上,我们看到教师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深入了解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没有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更没有真正理解幼儿的想法,以至于在这次绘画活动中来之不易的创意被轻易否定了。第二,教师没有更好地利用投放的材料,投放的材料也比较单一。幼儿在选择瓶盖时教师没有做过多的引导,只是单一示范了可以一大一小的选择,没有拓展幼儿的选择项,如:大和大、小和小、大小和小大等,错过了让幼儿自由探索排列组合的好机会。尊重幼儿,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切合实际、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幼儿的各方面发展,并给予幼儿支持。对于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其体验的过程往往比结果重要。在材料投放上,教师可以投放更多不同材质的材料,如瓶盖、扣子、钥匙环、泡沫等圆的物品,让孩子们在听了故事后自主探索画七色花的方式方法,并且自己总结排列的方法。这样,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学习。教师只有把“画纸”真正还给幼儿才会收获更多的可能。
思考五:得当的出入——要做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教师在孩子的游戏中始终扮演着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及时观察和分析幼儿的需要,根据需要介入。教师的介入是有目的的引导,是推动幼儿更有效地学习,而不是盲目干预幼儿。在案例中,教师在介入指导时,对“标准画”作品的表扬和肯定,无形中给孩子们透露“标准答案”的信息,忽略了艺术的自由创想。同时,教师还没能捕捉到教育的契机,武断地干预了幼儿的自由创想。另外,教师还失去了两次发现幼儿作品独特美的机会,第一次失去机会是在她一口气说出了自己武断的评价时,她没有试着问一问孩子为什么那样画;第二次是孩子主动靠近时,她没有听一听孩子的创想。两次机会都失去了,最后用一张白纸否定了孩子全部的努力。教师在介入活动前一定要充分地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幼儿,保护好幼儿创意的过程,并及时捕捉幼儿的需要,把握时机,过早、过晚都不行。如果介入过早,会干扰孩子的自主发现,介入过晚又会让孩子们在长期的无助下失去兴趣。此案例中,教师的介入过晚,没能深刻了解幼儿作品。在导入环节可以取消“PPT”后半部分的“标准画面”,为幼儿留出幻想的空间。在幼儿开始创作时,教师就应介入鼓励有独特想法的幼儿。教师的介入,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倾听、引导让幼儿思考问题并通过自我尝试获得方法和经验。幼儿有了独特的表现时,教师并不是直接否定或给出答案,而是通过问题了解幼儿、引导幼儿。例如:“你画的是什么?”“你的七色花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颜色?”这样的引导就会让孩子有独特的创想和构思。
以上案例是一个艺术活动中教师教育行为的缩影,如“重新画”“强调标准”“直观评价”“示范”,是很多教师在艺术领域教育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问题。“艺术”本身是一门大学问,是“人类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对于艺术教育,我们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值得每一位教师常常思考。在《指南》艺术领域开篇提到:“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对于这样一颗艺术的种子,我们应该如何去呵护呢?在这里我有一些想法和思考:
思考一:心灵的窗户——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幼儿园从小培养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他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感受大自然赋予万事万物的美,学会欣赏他人,欣赏自己,欣赏不同的人生际遇,这是幼儿从幼儿园走向终身发展的起点。作为成人应明白,要让幼儿感受和欣赏世界,单靠教给幼儿艺术上的技能技法是远远不够的,成人应带领幼儿体验不同形式的美,接触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不同的人事物,体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帮助幼儿建立足够丰富的内心世界,用眼睛开启心灵的窗户。同时,成人也要做幼儿的伯乐,有一双发现孩子美的眼睛。在案例中,教师如果能换一个角度看豆豆的画,“咦,豆豆的画和别人的不一样,他为什么这样画?”相信,当天班上一定会开出更多不同的七色花。
思考二:蜗牛的旅行——要让孩子慢慢来
慢慢来是留白,留出更多幼儿可操作的空间,等待幼儿逐渐去将它丰满,留出更多可尝试的机会,等待幼儿通过不断尝试自己总结出有益经验。慢慢来更是支持,支持失败。幼儿体验了失败,才会获得更多有益经验。作为成人,应转变观念,变欣赏结果为欣赏过程。在案例中,教师如果能欣赏豆豆的“不一样”,相信又将会是另外的答案吧。我们应该学会“种失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尝试获得答案,“这两种颜色可不可以一起涂?大圆能不能画在小圆上?一朵花要画几个花瓣?”在实践中,教师应该给予机会、时间、耐心让幼儿尝试,践行构想,不应该在幼儿还很小的时候,过分讲求艺术结果,应重视幼儿成长走过的每一步。让孩子慢慢来,在等待中收获更多无限的可能。
思考三:想象的翅膀——要拥有自己的艺术创想
绘画大师毕加索曾感慨:“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为什么大师要像孩子那样画画呢?因为孩子们创作中的那份独特灵性是成人无法模仿的。“表现和创造”是一个整体,绝不能厚此薄彼,要有一定的表现技能,更应有独特的创造力。要鼓励幼儿的自主创造,而不是干预;要理解幼儿的创想,而不是否定;要支持幼儿的构思,而不是临摹。让孩子们学着用艺术说话,成为真正的艺术魔法师。在案例中,教师的“示范图”折断了孩子自由创想的翅膀。“七色花”绘画活动本是想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颜色代表自己的愿望,而该教师为幼儿示范了一朵有七个花瓣、七种颜色的花,没有留白。这限制了孩子对“花”的创想,也无形中强调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限制了孩子们对颜色的选择和对愿望更新的诠释。教师在这个环节,故事不一定要讲完、花不一定要画完整、颜色也不一定要全部涂上,一定要为孩子们留下足够想象的空间。
思考四:自由的空间——要把“画纸”还给孩子
孙瑞雪老师曾讲过:“爱他就给他自由!”并强调“自由”不是没有规则,而是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空间。爱是给予孩子自由的方式,是信任。放手不是没有原则,不是放下应该有的准则,更不是把一切丢给孩子,而是尊重他、理解他、包容他、支持他。孩子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应该用自以为是的权威剥夺孩子自身的权益,应多创造机会和平台提供丰富而适宜的开放性材料,抓住一切孩子能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机会,让孩子成为主角主动体验。在案例中,教师通过投放瓶盖让幼儿感受艺术的不同形式以及学会借助材料解决自己画不好圆的问题,再由勾画、盖印、组合等方式画七色花,本身是很不错的想法。但是教师没能扮演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第一,在教师对豆豆的态度上,我们看到教师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深入了解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没有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更没有真正理解幼儿的想法,以至于在这次绘画活动中来之不易的创意被轻易否定了。第二,教师没有更好地利用投放的材料,投放的材料也比较单一。幼儿在选择瓶盖时教师没有做过多的引导,只是单一示范了可以一大一小的选择,没有拓展幼儿的选择项,如:大和大、小和小、大小和小大等,错过了让幼儿自由探索排列组合的好机会。尊重幼儿,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切合实际、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幼儿的各方面发展,并给予幼儿支持。对于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其体验的过程往往比结果重要。在材料投放上,教师可以投放更多不同材质的材料,如瓶盖、扣子、钥匙环、泡沫等圆的物品,让孩子们在听了故事后自主探索画七色花的方式方法,并且自己总结排列的方法。这样,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学习。教师只有把“画纸”真正还给幼儿才会收获更多的可能。
思考五:得当的出入——要做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教师在孩子的游戏中始终扮演着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及时观察和分析幼儿的需要,根据需要介入。教师的介入是有目的的引导,是推动幼儿更有效地学习,而不是盲目干预幼儿。在案例中,教师在介入指导时,对“标准画”作品的表扬和肯定,无形中给孩子们透露“标准答案”的信息,忽略了艺术的自由创想。同时,教师还没能捕捉到教育的契机,武断地干预了幼儿的自由创想。另外,教师还失去了两次发现幼儿作品独特美的机会,第一次失去机会是在她一口气说出了自己武断的评价时,她没有试着问一问孩子为什么那样画;第二次是孩子主动靠近时,她没有听一听孩子的创想。两次机会都失去了,最后用一张白纸否定了孩子全部的努力。教师在介入活动前一定要充分地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幼儿,保护好幼儿创意的过程,并及时捕捉幼儿的需要,把握时机,过早、过晚都不行。如果介入过早,会干扰孩子的自主发现,介入过晚又会让孩子们在长期的无助下失去兴趣。此案例中,教师的介入过晚,没能深刻了解幼儿作品。在导入环节可以取消“PPT”后半部分的“标准画面”,为幼儿留出幻想的空间。在幼儿开始创作时,教师就应介入鼓励有独特想法的幼儿。教师的介入,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倾听、引导让幼儿思考问题并通过自我尝试获得方法和经验。幼儿有了独特的表现时,教师并不是直接否定或给出答案,而是通过问题了解幼儿、引导幼儿。例如:“你画的是什么?”“你的七色花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颜色?”这样的引导就会让孩子有独特的创想和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