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树运动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2月6日中午,在成都大学行政楼前一棵大黄桷树下,学生们拉起了警戒线,绳子、锁扣、安全带、头盔,摆在了地垫上,有学生往树枝上扔绳子。成都大学体育学院户外运动专业教师李中华对此解释说,这并不是简单的玩耍性质的“爬树”,而是体育学院2016级休闲体育专业专选班的专业课程——攀树运动课。
   李中华老师强调,攀树不是爬树。那么,攀树到底是什么呢?
   攀树运动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户外运动项目,借助专业装备完成在树上的上升、下移、旋转、飞跃等动作,具有户外、自然、高空的特性,可以满足运动者猎奇、探险、挑战、自由等心理。攀树运动不受年龄限制,上至九旬老人下至3岁幼童皆可参与。
   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攀树还是一个独立行业,产生了新的职业:攀树师和树艺师。
   “比如说,绿化的设计,一些不方便机械操作的树木的修剪,包括枯死的树枝修剪。”李中华说,攀树课程还会设置救援的教学内容,所有学生在毕业前都需要取得相应的红十字会救援资格证书。
   攀树是一门职业,攀树运动已有国际比赛项目,亦可作休闲的康乐攀爬,外国亦有用作树上心理治疗的项目。
   攀树运动,最重要的是确保在安全条件下进行。不是什么树都可以攀,选择的树一般要求粗大,有一定高度,有合适的枝丫,比如说枝丫直径超过10厘米、15厘米,不能是枯死的。此外,攀树的场地、攀树的器材、攀树者的操作规范、攀树的风险等都是攀树运动需要考虑的因素。
  思维迁移
   对于成都大学开设的这门课程,很多网友既羡慕又質疑其开设的意义。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其他文献
词典说   【释义】也作“手到拿来”。指不费力就把要捕捉的对象捉到。比喻极容易地拿到。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八戒忍不住高声叫道:‘那里用什么人马!又那里管什么时辰!趁如今酒饭饱,我共师兄去,手到擒来!’”  奇葩说  手到“禽”来  ◎李怡潼   某日,初二·9班的成语大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两位同学伶牙俐齿、妙语连珠,博得观众阵阵掌声。他们旗鼓相当,难分仲伯。无奈,
期刊
一、基础达标   1.理解文言文词义,常常借助工具书。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屋舍俨然”中的“俨”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 )(填序号)   俨yǎn①庄重。《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②整齐的样子。王勃《滕王阁序》:“~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2.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桃花源记》的故事
期刊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运用了多角度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描摹的小石潭的景物各具特色,特点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绘声之悦耳   如“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作者以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来比喻听到的潭水声,写出了水声的清脆悦耳、清亮诱人。   2.绘色之迷人   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中的“青”与“翠”都有“绿”意,交错使用,既避免了重复,又
期刊
陶淵明以其对社会深刻的洞察力及高明的语言艺术,铸就了不朽的传世经典《桃花源记》。全文没有艰涩难懂的词句,语言浅近而含意深远。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讲述后“皆叹惋”,浅显易懂的三个字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渔人讲述的哪些事情令桃源人叹惋?他们为什么叹惋?通过桃源人的感叹惋惜,你是否已经揣测出桃源人的生活境况优于桃源外的人?桃源人“乃不
期刊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没有战争、没有压迫,人们丰衣足食、和谐相处。这样的描写,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表达着当时人民的愿望;但这样的一个社会理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点,作者也表达得十分明白,做了充分的暗示。   1.用“奇景”暗示这个理想不靠谱   首先,作者笔下的“桃花林”奇异得几乎没有存在的可能,“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如果
期刊
盛夏,正是游览英国的好时节。迎着微风,我独自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漫步。   花,无处不在。邮筒旁、路灯上,甚至两块相邻的鹅卵石之间也偶尔冒出小花来。那路灯上瀑布般的花流,似乎下一秒便会向下冲刷。藤萝垂及地面,又借着地面一蹬,紧紧地缠绕在冰冷的柱子上,一圈圈向上攀爬,玩得不亦乐乎。再看邮筒两旁,竹编的小篮中花儿们就文静多了,只是羞怯地从竹篮中微微探出头来,悄悄地展示自己的风采。在它们之中,最大胆的要
期刊
1.填空。   (1)《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既可记叙描写,也可 ,属于 的范畴。   (2)《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 朝人,他擅长写 ,本文是他《 》中的第四篇。他的 與韩愈齐名,他们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
期刊
文题导入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陶渊明想象中的桃花林的美丽景色。这段景物描写,不仅引起渔人的兴趣,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使他产生“欲穷其林”的动机,也引起我们对桃花源深深地向往。   生活中,有哪些美丽的景色令你喜欢和向往?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以“心中最美的景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点拨   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常常将联想与想象结合在一
期刊
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走来,蜿蜒了千百年。   夕阳西下,金光镀满身。萦绕耳畔的是拨浪鼓摇动发出的声响,伴着孩子们的追逐嬉笑声、吆喝声迎着潺潺江水,悠悠绵长,奔向那片荒芜的原野。   清早,太阳刚出来,古镇街市早已熙熙攘攘。梆声空灵,沿一江春水东去。花样的手工艺品,简单的生活用品沿着两岸铺开。叫卖声,讲价声,无数物品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这早已不是那块僻壤之地。或许流向下游的一个空瓶子都可以捎带太多
期刊
文题呈现   有一个孩子,把手伸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把手收回来时,手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急得大哭。旁边一个人劝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你的手就很容易从瓶子里出来了。”   请以“舍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初作亮相  有舍才有得   教室里安静极了,湿热的空气在每个人的心上躁动,我也不例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