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生管理;教育智慧
“在学校里,我只相信丁老师。”当心理老师把晨晨说的这句话转告给我时,我非常欣喜,因为晨晨明白了我对他的关爱。可是,当我再次回想这句话,内心却没有了欣喜,有的只是难过。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正是爱交朋友的年纪,他应该在校园里和同学们无忧无虑地玩耍;对于老师,应该是非常敬爱的。可是晨晨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一年前,我刚接手这个班时,晨晨的幼儿园老师就送给我一句话:这孩子在谁的班级谁就倒霉!通过和这个老师沟通,我才知道晨晨在幼儿园时总是打人,教师们束手无策,只能让他待在角落里。一开始我还不信,认为我可以教育好晨晨,可现实却不是这样,晨晨的确给我带来了不少“挑战”:上课时总是跑到别的同学旁边,用手脚去“触碰”别人;一下课就跑到别的班级门口大喊大叫,几乎每天都有家长跟我反映他家孩子被晨晨打了……对于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一开始我也想了很多办法,想要“制服”他,可是效果甚微。和晨晨的父母进行多次沟通后,我了解到晨晨的爸爸经常当着晨晨的面打妈妈,也正因如此,晨晨才学会了用暴力解决一切问题。了解了他的成长环境后,我似乎更加明白了晨晨“作恶”背后的原因。因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下课就陪他玩,和他聊天,听他倾诉。慢慢地,晨晨的情况有所好转。
一个周末,我组织学生和家长去苏州图书馆参观学习,当天晚上,晨晨的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
“丁老师,这件事我本来不想跟您说,因为我的孩子我了解,晨晨从小就喜欢打人,给别人带来了不少麻烦,所以我也不会为我的孩子辩解什么。但是今天我们去图书馆参观时,我看到班上的小朋友们都离晨晨远远的。在草地上休息时,晨晨只是想去和小朋友说说话,几个班干部就追着晨晨,说要抓住晨晨……看到这些,我很难受,我不知道我的孩子在学校面对的竟然是这些……”我依稀听到晨晨妈妈的哽咽声。挂掉电话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班干部想要抓住晨晨,导致晨晨像一个犯人一样被管着,这样的场景发生了多少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伤害该有多大?这一切,我居然都不知道,我真是内疚极了。第二天,我召开了一次班干部会议,想要了解清楚学生们这样做的原因。
“晨晨是个坏孩子!他经常打人,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喜欢他。”
“我妈妈跟我说要离晨晨远一点,不然会被他打的。”
“我怕晨晨会伤害其他小朋友,所以我想抓住他,不让他动。”
学生们一个个地说着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做得非常正确,甚至有点“为民除害”的意思。这次班干部会议过后,我才明白,家长对晨晨的偏见、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一次次训斥都给晨晨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
那天放学后,我把晨晨单独留了下来,拉着晨晨的小手坐在班级后面的凳子上聊天。
“晨晨,你知道为什么其他小朋友不愿意跟你做朋友吗?”我直接切入话题。
“因为我喜欢打人。”晨晨低着头,轻声说道。
“你不是故意打人的,对吗?”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问道。
“我只是想跟他们玩。”看着晨晨失落的小脸,我告诉晨晨,其实我们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表达对同学的关爱,比如说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晨晨听了之后,有些半信半疑:“真的可以吗?”
“真的呀,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我搂着他说道。于是,我和晨晨准备给教室进行一次“大改造”。首先,我们进行清洁工作,我负责扫地,晨晨负责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净。晨晨一边擦,一边嘟囔着:“哎呀,这桌子怎么这么脏啊,都是橡皮屑。”晨晨嘴里嫌弃着,但脸上却挂着笑容。经过晨晨和我的共同努力,教室变得焕然一新。随后我们又一起剪了一些窗花,贴在窗户上。因为窗户太高,我决定站在桌子上贴。就在我站上去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句:“丁老师,你放心吧,我帮你扶住桌子啦,你很安全哦!”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晨晨的纯真和善良。
第二天一早,学生们踏进教室时发现教室变得既干净又漂亮,都在猜测是怎么一回事。晨会课上,我请晨晨上台介绍自己昨天的劳动过程。晨晨有些胆怯和害羞,低着头,迟迟不敢发出声音。我站到他身边,用一只手扶着他的肩膀,轻声在他耳边说了一句“加油”。晨晨慢慢抬起了头,开始介绍自己昨天是怎么擦桌子,怎么剪窗花的。介绍完毕,他迅速“逃”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突然,不知哪里响起了微弱的掌声,随后,大家都给晨晨送上了掌声,晨晨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笑了。
这件事情之后,我又单独与一些家長和任课教师聊起晨晨,向大家讲述了晨晨小时候的家庭经历,希望大家可以理解晨晨,给晨晨多一些关爱和支持。
后来,我欣喜地发现晨晨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课堂上,他的坐姿变得特别端正,总能积极举手发言,不少任课教师都夸晨晨进步很大;下课后,晨晨不再像之前那样不见踪影了,而是经常帮值日生排桌子、擦黑板,他收到的感谢信越来越多;连续好些天,我的耳边很少传来“老师,晨晨打我”这样的告状声。
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天生的坏学生,他们只是偶尔犯错的孩子。我想,没有人可以随便给这些学生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班主任要做的,就是给这些学生多一些信任和关爱,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只要改正错误,你就是一个好孩子。
“在学校里,我只相信丁老师。”当心理老师把晨晨说的这句话转告给我时,我非常欣喜,因为晨晨明白了我对他的关爱。可是,当我再次回想这句话,内心却没有了欣喜,有的只是难过。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正是爱交朋友的年纪,他应该在校园里和同学们无忧无虑地玩耍;对于老师,应该是非常敬爱的。可是晨晨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一年前,我刚接手这个班时,晨晨的幼儿园老师就送给我一句话:这孩子在谁的班级谁就倒霉!通过和这个老师沟通,我才知道晨晨在幼儿园时总是打人,教师们束手无策,只能让他待在角落里。一开始我还不信,认为我可以教育好晨晨,可现实却不是这样,晨晨的确给我带来了不少“挑战”:上课时总是跑到别的同学旁边,用手脚去“触碰”别人;一下课就跑到别的班级门口大喊大叫,几乎每天都有家长跟我反映他家孩子被晨晨打了……对于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一开始我也想了很多办法,想要“制服”他,可是效果甚微。和晨晨的父母进行多次沟通后,我了解到晨晨的爸爸经常当着晨晨的面打妈妈,也正因如此,晨晨才学会了用暴力解决一切问题。了解了他的成长环境后,我似乎更加明白了晨晨“作恶”背后的原因。因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下课就陪他玩,和他聊天,听他倾诉。慢慢地,晨晨的情况有所好转。
一个周末,我组织学生和家长去苏州图书馆参观学习,当天晚上,晨晨的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
“丁老师,这件事我本来不想跟您说,因为我的孩子我了解,晨晨从小就喜欢打人,给别人带来了不少麻烦,所以我也不会为我的孩子辩解什么。但是今天我们去图书馆参观时,我看到班上的小朋友们都离晨晨远远的。在草地上休息时,晨晨只是想去和小朋友说说话,几个班干部就追着晨晨,说要抓住晨晨……看到这些,我很难受,我不知道我的孩子在学校面对的竟然是这些……”我依稀听到晨晨妈妈的哽咽声。挂掉电话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班干部想要抓住晨晨,导致晨晨像一个犯人一样被管着,这样的场景发生了多少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伤害该有多大?这一切,我居然都不知道,我真是内疚极了。第二天,我召开了一次班干部会议,想要了解清楚学生们这样做的原因。
“晨晨是个坏孩子!他经常打人,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喜欢他。”
“我妈妈跟我说要离晨晨远一点,不然会被他打的。”
“我怕晨晨会伤害其他小朋友,所以我想抓住他,不让他动。”
学生们一个个地说着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做得非常正确,甚至有点“为民除害”的意思。这次班干部会议过后,我才明白,家长对晨晨的偏见、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一次次训斥都给晨晨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
那天放学后,我把晨晨单独留了下来,拉着晨晨的小手坐在班级后面的凳子上聊天。
“晨晨,你知道为什么其他小朋友不愿意跟你做朋友吗?”我直接切入话题。
“因为我喜欢打人。”晨晨低着头,轻声说道。
“你不是故意打人的,对吗?”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问道。
“我只是想跟他们玩。”看着晨晨失落的小脸,我告诉晨晨,其实我们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表达对同学的关爱,比如说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晨晨听了之后,有些半信半疑:“真的可以吗?”
“真的呀,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我搂着他说道。于是,我和晨晨准备给教室进行一次“大改造”。首先,我们进行清洁工作,我负责扫地,晨晨负责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净。晨晨一边擦,一边嘟囔着:“哎呀,这桌子怎么这么脏啊,都是橡皮屑。”晨晨嘴里嫌弃着,但脸上却挂着笑容。经过晨晨和我的共同努力,教室变得焕然一新。随后我们又一起剪了一些窗花,贴在窗户上。因为窗户太高,我决定站在桌子上贴。就在我站上去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句:“丁老师,你放心吧,我帮你扶住桌子啦,你很安全哦!”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晨晨的纯真和善良。
第二天一早,学生们踏进教室时发现教室变得既干净又漂亮,都在猜测是怎么一回事。晨会课上,我请晨晨上台介绍自己昨天的劳动过程。晨晨有些胆怯和害羞,低着头,迟迟不敢发出声音。我站到他身边,用一只手扶着他的肩膀,轻声在他耳边说了一句“加油”。晨晨慢慢抬起了头,开始介绍自己昨天是怎么擦桌子,怎么剪窗花的。介绍完毕,他迅速“逃”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突然,不知哪里响起了微弱的掌声,随后,大家都给晨晨送上了掌声,晨晨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笑了。
这件事情之后,我又单独与一些家長和任课教师聊起晨晨,向大家讲述了晨晨小时候的家庭经历,希望大家可以理解晨晨,给晨晨多一些关爱和支持。
后来,我欣喜地发现晨晨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课堂上,他的坐姿变得特别端正,总能积极举手发言,不少任课教师都夸晨晨进步很大;下课后,晨晨不再像之前那样不见踪影了,而是经常帮值日生排桌子、擦黑板,他收到的感谢信越来越多;连续好些天,我的耳边很少传来“老师,晨晨打我”这样的告状声。
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天生的坏学生,他们只是偶尔犯错的孩子。我想,没有人可以随便给这些学生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班主任要做的,就是给这些学生多一些信任和关爱,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只要改正错误,你就是一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