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那么,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笔者认为应该打造多彩的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堂。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具体该怎么做呢?
一、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一些能灵活、娴熟地驾驭语言的文人都是博览群书的。因此,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增长他们的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分析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加强课外阅读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需要,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通过环境氛围熏陶、诵读鉴赏感染、成果集锦展示、比赛汇报交流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
2.教给方法。许多学生有阅读的兴趣,但怎样阅读又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和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等途径,指导学生掌握精读、略读、速读、跳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
3.推荐作品。为避免学生“偏食”,教师要适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比如学了《三顾茅庐》等历史故事,可要求学生课后读《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学了古诗后可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小学生古诗》中的相应内容;也可根据文章作者指导学生读其作者的系列作品。
4.开展活动。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如“成果集锦展示”,将《读书笔记》本、《优美词句小报》等进行交流、评比,增强学生读书的成就感。还可以通过“读书推荐交流”、“古诗擂台赛”等活动,给学生阅读以更大的推动力,促使他们持之以恒地去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精心组织游艺活动
开展语文游艺活动,可以将听读写各项内容结合起来,创建较为广泛的设计空间,使学生在融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于一体的游艺活动中兴趣盎然地学语文、用语文,增长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1.游戏。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它可以调整学生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如“找朋友”(为汉字配偏旁、部首等)、“抓特务”(修改病句)、“做实验”(阅读教学中难理解的地方所做的实验)等。
2.表演。表演类游艺活动一般指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情节,让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些角色进行表演。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进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巩固,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九色鹿》这个故事,可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它编成课本剧,并演给其他学生看。这样学生既可以读到,又可以听到,更可以看到,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苏教版中的许多课外及课本中的情节都非常适合表演。除此以外,与课文相关的朗诵演讲、论辩和主持等活动也都是表演的形式。
3.竞赛。竞赛几乎人人都经历过、都看过。可语文游艺竞赛,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而设置的活动,所以,一般的比赛,如“诵读比赛”、“故事比赛”、“演赛”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最好形式,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帮助积累写作经验
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一种认识过程的结果反应。任何反应都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离开实践活动,就不会有心理的源泉,也不会有思维的源泉。所以说,实践活动课对习作训练有特别的意义,语文教师也要注意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
四、注意与其他学科整合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把握语文个性的基础上,还要适时注意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整合。
1.与音乐的整合。如在教学《长江之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水调歌头·中秋》等课文时,与音乐课整合,让学生唱,效果更好。
2.与美术课整合。如在教学一些景色优美的课外或古诗文后,让学生动笔画一画,他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如学《九寨沟》、《黄山奇松》等课文时,让学生画一画五彩池、黄山松等,促使学生对散文、对诗、对风景更感兴趣。
3.与劳动、社会等学科的整合。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强,做什么都比其他人得心应手,参加实地劳动后写出的作文会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这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做完一次实验后,他们独特的感受要比其他人更直接、更实在。当然,在一些语文竞赛活动中,如果离开数学的参与,如计分、报数等,比赛也会很难进行下去。
可见,语文实践活动只有与其他学科整合,学生的能力才能均衡发展,整体提高。
综上可以看出,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有效途径,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最佳方法。因此,每一个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研究者都应该把它当做自己教学中的一部分。
一、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一些能灵活、娴熟地驾驭语言的文人都是博览群书的。因此,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增长他们的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分析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加强课外阅读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需要,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通过环境氛围熏陶、诵读鉴赏感染、成果集锦展示、比赛汇报交流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
2.教给方法。许多学生有阅读的兴趣,但怎样阅读又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和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等途径,指导学生掌握精读、略读、速读、跳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
3.推荐作品。为避免学生“偏食”,教师要适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比如学了《三顾茅庐》等历史故事,可要求学生课后读《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学了古诗后可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小学生古诗》中的相应内容;也可根据文章作者指导学生读其作者的系列作品。
4.开展活动。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如“成果集锦展示”,将《读书笔记》本、《优美词句小报》等进行交流、评比,增强学生读书的成就感。还可以通过“读书推荐交流”、“古诗擂台赛”等活动,给学生阅读以更大的推动力,促使他们持之以恒地去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精心组织游艺活动
开展语文游艺活动,可以将听读写各项内容结合起来,创建较为广泛的设计空间,使学生在融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于一体的游艺活动中兴趣盎然地学语文、用语文,增长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1.游戏。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它可以调整学生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如“找朋友”(为汉字配偏旁、部首等)、“抓特务”(修改病句)、“做实验”(阅读教学中难理解的地方所做的实验)等。
2.表演。表演类游艺活动一般指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情节,让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些角色进行表演。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进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巩固,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九色鹿》这个故事,可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它编成课本剧,并演给其他学生看。这样学生既可以读到,又可以听到,更可以看到,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苏教版中的许多课外及课本中的情节都非常适合表演。除此以外,与课文相关的朗诵演讲、论辩和主持等活动也都是表演的形式。
3.竞赛。竞赛几乎人人都经历过、都看过。可语文游艺竞赛,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而设置的活动,所以,一般的比赛,如“诵读比赛”、“故事比赛”、“演赛”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最好形式,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帮助积累写作经验
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一种认识过程的结果反应。任何反应都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离开实践活动,就不会有心理的源泉,也不会有思维的源泉。所以说,实践活动课对习作训练有特别的意义,语文教师也要注意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
四、注意与其他学科整合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把握语文个性的基础上,还要适时注意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整合。
1.与音乐的整合。如在教学《长江之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水调歌头·中秋》等课文时,与音乐课整合,让学生唱,效果更好。
2.与美术课整合。如在教学一些景色优美的课外或古诗文后,让学生动笔画一画,他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如学《九寨沟》、《黄山奇松》等课文时,让学生画一画五彩池、黄山松等,促使学生对散文、对诗、对风景更感兴趣。
3.与劳动、社会等学科的整合。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强,做什么都比其他人得心应手,参加实地劳动后写出的作文会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这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做完一次实验后,他们独特的感受要比其他人更直接、更实在。当然,在一些语文竞赛活动中,如果离开数学的参与,如计分、报数等,比赛也会很难进行下去。
可见,语文实践活动只有与其他学科整合,学生的能力才能均衡发展,整体提高。
综上可以看出,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有效途径,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最佳方法。因此,每一个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研究者都应该把它当做自己教学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