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所有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职业指导工作理念不清、指导方法陈旧、师资队伍有待建设的问题,简单分析了辅导员队伍开展学生职业指导这一工作的可行性,为今后职业指导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指导;可行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我国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每年高校毕业季来临就是一次就业的大考,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是各高校面临的新课题,也成为关系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普通高职院相对于本科院校,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因此,科学、有效地开展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心之一。笔者从事多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结合所在工作单位实际情况,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可行性,仅供参考。
一、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现状及不足
过去几年,职业院校一般背靠行业优势或企业优势,总体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明显。例如:在2002至2012年这10年时间里,因为公路桥梁、汽车技术行业的大发展,人才需求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常常存在几个单位争抢相关专业毕业学生的状况,待遇和条件非常优厚,因此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在开展职业指导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学校把重点放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学科发展、办学规模扩张等方面。但近几年随着形势的变化,行业竞争、学校竞争加剧,行业优势不断萎缩,学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但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1.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缺乏清晰的认识,工作思路存在偏差
大部分学校认为职业指导就是就业指导,只重视提高学生就业率,而没有深入关注就业质量和入职匹配状况,集中精力重点解决短期限内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此提高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数据,没有深入关注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事实上,职业指导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部分学校没有认清理念,导致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传授的知识较多集中在面试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而较少涉及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
一般高职院校都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中心,只将就业工作归属就业部门管辖,没有成立专门的师资队伍。目前从事该工作的主要是部分任课教师和就业处相关工作人员,总体上看,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知识不成体系。而职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设立专门的机构,这样才能形成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3.职业指导课程内容比较单一
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条件、不同资质的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辅导,课堂指导多、讲座多,真正深入社会实践的机会少,辅导内容比较单一。
4.课程开设不系统、不连贯,教学效果不佳
职业指导课程缺少总体设计,比较凌乱,没有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一般只占很少的比例,有时一学期开设1~2周,每周1~2节课,有时一学期都不开设,或者只在学生离校前的一学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另外,因部分教师授课方法没有吸引力导致部分学生对职业指导课程兴趣不高,应付了事,因而大大降低了授课效果。
二、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效果的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的现象,切实解决面临的就业问题,有很多途径和方法:首先,重点厘清指导理念,从本源上明确职业指导的内涵,科学规范指导内容而不是将就业指导简单等同为职业指导。避免出现所谓职业指导就是学生在校上课,办几次讲座,一旦学生离校就再也不管不问的现象,同时以学生职业教育为中心建立健全机制,完善组织指导体系,建立指导中心,成立学生自治组织相互帮扶等。
其次,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课程规划,科学规范职业指导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职业指导全程化体系。再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一批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均丰富的专家级指导师,开展职业指导,并紧紧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进行指导,丰富指导手段,創建各种实践平台,完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全程服务学生就业,大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最后,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制定相关机制,利用学校资源共同推进毕业生的初步就业。
三、辅导员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认为,各种措施和办法虽然能够治标,但要真正治本需要培养职业指导师,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师队伍,才能真正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发挥职业指导工作的最大效能。鉴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要学校专门培养独立的师资队伍不符合实际,因此只有从现有师资队伍中发掘培养才是有效途径。目前各高职院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基本都配备了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即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是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对辅导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取得相应资格,加上岗位职能的先天优势,辅导员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具有可行性。
1.辅导员学历较高,学习能力强,易于培养
目前各高校的辅导员基本是留校的优秀毕业生或者社会公开招聘的具有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的人员。他们总体上都具有较高学历且学习能力较强,只要通过系统的、完整的培训学习,一般能够很快掌握职业指导方面的理论知识。
2.工作岗位具有天然优势
辅导员可以将职业指导工作有效的融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中心即是服务学生,管理学生,双方之间沟通渠道畅通,沟通手段众多。通过网络平台能有效走进学生群体,也可以有效开展个别辅导式的教育和指导。另外,辅导员与自己所带学生情感较深,关系较好,通过他们现身说法,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也能带来更好效果。
3.辅导员开展职业指导能够满足各方需求
既能初步满足学校对于短期内学生就业数据的核查统计,能够随时落实学生就业状况,推动就业目标实现。同时,能够长期跟踪学生就业情况,提升就业质量,随时对毕业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帮助,逐步实现与专业匹配的就业,甚至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
4.满足学生需求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也希望有人能随时关心自己的发展。不管是就业的初期还是事业发展时期,辅导员可以给学生提供帮助,而不是在下课后或毕业后再无人搭理,当遇到一些困难或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处理,也不知道找谁咨询、寻求帮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目前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资金实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为取得学生职业指导的初步效果——提升学生就业率这一目标,有意识地培养辅导员担任学生职业指导师不失为当前形势下较好的选择。当然,不可否认,辅导员担任职业指导师有它本身的局限性,如许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均是刚毕业不久的毕业生,本身在社会阅历、社会实践经验或职业素养上就缺乏积累。要真正解决学生职业指导这一课题,还必须不断地培养辅导员,让他们真正成为职业指导工作的专家和行家。
参考文献:
[1]吴光皎.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J].湖北社会科学,2009(1).
[2]李军.试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就业调研,2008(13).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指导;可行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我国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每年高校毕业季来临就是一次就业的大考,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是各高校面临的新课题,也成为关系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普通高职院相对于本科院校,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因此,科学、有效地开展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心之一。笔者从事多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结合所在工作单位实际情况,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可行性,仅供参考。
一、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现状及不足
过去几年,职业院校一般背靠行业优势或企业优势,总体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明显。例如:在2002至2012年这10年时间里,因为公路桥梁、汽车技术行业的大发展,人才需求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常常存在几个单位争抢相关专业毕业学生的状况,待遇和条件非常优厚,因此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在开展职业指导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学校把重点放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学科发展、办学规模扩张等方面。但近几年随着形势的变化,行业竞争、学校竞争加剧,行业优势不断萎缩,学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但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1.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缺乏清晰的认识,工作思路存在偏差
大部分学校认为职业指导就是就业指导,只重视提高学生就业率,而没有深入关注就业质量和入职匹配状况,集中精力重点解决短期限内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此提高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数据,没有深入关注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事实上,职业指导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部分学校没有认清理念,导致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传授的知识较多集中在面试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而较少涉及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
一般高职院校都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中心,只将就业工作归属就业部门管辖,没有成立专门的师资队伍。目前从事该工作的主要是部分任课教师和就业处相关工作人员,总体上看,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知识不成体系。而职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设立专门的机构,这样才能形成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3.职业指导课程内容比较单一
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没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条件、不同资质的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辅导,课堂指导多、讲座多,真正深入社会实践的机会少,辅导内容比较单一。
4.课程开设不系统、不连贯,教学效果不佳
职业指导课程缺少总体设计,比较凌乱,没有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一般只占很少的比例,有时一学期开设1~2周,每周1~2节课,有时一学期都不开设,或者只在学生离校前的一学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另外,因部分教师授课方法没有吸引力导致部分学生对职业指导课程兴趣不高,应付了事,因而大大降低了授课效果。
二、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效果的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的现象,切实解决面临的就业问题,有很多途径和方法:首先,重点厘清指导理念,从本源上明确职业指导的内涵,科学规范指导内容而不是将就业指导简单等同为职业指导。避免出现所谓职业指导就是学生在校上课,办几次讲座,一旦学生离校就再也不管不问的现象,同时以学生职业教育为中心建立健全机制,完善组织指导体系,建立指导中心,成立学生自治组织相互帮扶等。
其次,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课程规划,科学规范职业指导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职业指导全程化体系。再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一批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均丰富的专家级指导师,开展职业指导,并紧紧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进行指导,丰富指导手段,創建各种实践平台,完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全程服务学生就业,大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最后,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制定相关机制,利用学校资源共同推进毕业生的初步就业。
三、辅导员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认为,各种措施和办法虽然能够治标,但要真正治本需要培养职业指导师,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师队伍,才能真正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发挥职业指导工作的最大效能。鉴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要学校专门培养独立的师资队伍不符合实际,因此只有从现有师资队伍中发掘培养才是有效途径。目前各高职院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基本都配备了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即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是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对辅导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取得相应资格,加上岗位职能的先天优势,辅导员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具有可行性。
1.辅导员学历较高,学习能力强,易于培养
目前各高校的辅导员基本是留校的优秀毕业生或者社会公开招聘的具有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的人员。他们总体上都具有较高学历且学习能力较强,只要通过系统的、完整的培训学习,一般能够很快掌握职业指导方面的理论知识。
2.工作岗位具有天然优势
辅导员可以将职业指导工作有效的融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中心即是服务学生,管理学生,双方之间沟通渠道畅通,沟通手段众多。通过网络平台能有效走进学生群体,也可以有效开展个别辅导式的教育和指导。另外,辅导员与自己所带学生情感较深,关系较好,通过他们现身说法,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也能带来更好效果。
3.辅导员开展职业指导能够满足各方需求
既能初步满足学校对于短期内学生就业数据的核查统计,能够随时落实学生就业状况,推动就业目标实现。同时,能够长期跟踪学生就业情况,提升就业质量,随时对毕业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帮助,逐步实现与专业匹配的就业,甚至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
4.满足学生需求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也希望有人能随时关心自己的发展。不管是就业的初期还是事业发展时期,辅导员可以给学生提供帮助,而不是在下课后或毕业后再无人搭理,当遇到一些困难或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处理,也不知道找谁咨询、寻求帮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目前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资金实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为取得学生职业指导的初步效果——提升学生就业率这一目标,有意识地培养辅导员担任学生职业指导师不失为当前形势下较好的选择。当然,不可否认,辅导员担任职业指导师有它本身的局限性,如许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均是刚毕业不久的毕业生,本身在社会阅历、社会实践经验或职业素养上就缺乏积累。要真正解决学生职业指导这一课题,还必须不断地培养辅导员,让他们真正成为职业指导工作的专家和行家。
参考文献:
[1]吴光皎.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J].湖北社会科学,2009(1).
[2]李军.试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就业调研,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