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作文则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它集中了创作者全部的生活体验、感知、情感、想象、思维、驾驭语言的能力等,是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从教育的观点看,尊重作文的本质意义,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程式化、虚假编造、难写难作的现象,新的教学大纲提出了“让学生自由倾吐”的要求。让学生自由倾吐,表达独特的感受,流露强烈的感情,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形成与众不同的文风。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营造氛围——调动积极性
写作心理学告诉我们,良好的习作心境,会使儿童在充满情趣、动机勃发、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写作,从而让学生乐写、爱写。
现在的作文教学过多地强调作文的程式,一写作文就严肃起来,“审题——立意——选材——列提纲——起草”,还规定字数。于是,学生写作文时就挖空心思写大事,越写越枯竭,越写越没有灵性。这也是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就要求学生写“放胆文”,放开胆量去写作文,事情怎么样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表现,不拘形式,自由地将自己的见闻和想象表达出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学生随感而发,随情而抒,不管章法,不论首尾,“嬉笑怒骂皆文章”,这样就从心理上打消了学生的顾虑,让他们放心地写自己所见,抒自己所感。
其次,丰富学生写作的材料,使其克服畏难情绪,为学生创造写作的环境。可以在游戏中玩玩、写写,让欢乐的活动点燃学生的习作情趣;可以在走走、看看中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思,在观察中学写作,心境与意境交融,使学生文思泉涌;可以在阅读品味中产生共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深刻感受,积极想象,达到“披文入情,情动而辞发”的心理境界;还可以在听听、赏赏中使学生兴味盎然,调动他们写作情感的投入。
第三,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哪怕是一个准确的用词,一句精彩的句式,一处传神的描写,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信心。在教室时精心营造读写氛围,开辟佳作欣赏、习作点评、小作家等专栏,在硕果树上贴上一个个红艳艳的苹果,展示写作的累累硕果,使学生尝到写作的甜头,产生喜爱作文,积极写作的热情。
二、想象创造——体现主体性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所有的作文都离不开想象,为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常常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在想象的天际中遨游。
1.用教材想象
教材中的美文佳篇很多,在充分体会、感悟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望月》一文中,作者与小外甥交流后,独自一人坐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我也让学生在柔和的乐曲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月亮除了像天的眼睛,还像什么,以下是学生写的小片段:
月亮是一朵美丽的花,纯洁、清雅,散出淡淡的幽香。它每月盛开一次,然后又慢慢地凋谢,盛开时还发出皎洁无比的光芒,是一朵十分奇特的花……
读着这些句子,谁不为学生奇特而丰富的想象而惊叹呢?
2.写童话想象
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图画、神话故事、科学幻想特别喜爱,用童话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喜爱的事物,是十分自然而容易的事情。学生写起来也会感到轻松愉快,挥洒自如,从中寄托自己美好的想象,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在一次以森林为主要环境的童话创作中,学生的写作潜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有的学生让乌龟、狐狸和老虎去参加一个“奇怪的运动会”,比谁最后到终点,结果比赛进行到第三天,三个选手不约而同地向终点冲来。一到终点,乌龟便晕了过去,老虎口吐白沫,狐狸满嘴草根,卧倒在地。有的学生写了《行贿的故事》,贪婪的狐狸为了当官,偷走了富翁兔八哥的金币去向虎大王行贿,老虎最终还是被拉下水,实现了由清官到贪官的转变……在他们的笔下,真善美、假恶丑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故事妙趣横生,令人百读不厌。
3.听音乐想象
课文《二泉映月》描写了阿炳创作这首名曲的艰辛历程,在学习这一课时,那恬静而又激荡、舒缓而又起伏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我由此受到启发,音乐的表现力是如此丰富,既然能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也一定会引起他们无限的遐想。于是,从钢琴曲到交响乐,从古筝独奏到小提琴重奏,从《命运》到《海边的阿狄丽娜》,从《高山流水》到《春江花月夜》,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灵去体验。下面这则片段是一位学生在听了《海边的阿狄丽娜》后当堂写的小练笔:
音乐的节奏时快时慢,时高时低,似乎充满了欢乐和忧伤。我仿佛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围在我的身边,美丽的花朵为我张开了笑脸,青绿的小草也从土里钻了出来,对着我摇手微笑。
我又像来到了美丽的百花园。小河的水轻轻地流淌,水中有许多小鱼儿欢快地游动,隐约可以看见它们正在向我招手。流水打在岸边,击起朵朵浪花。浪花还打在我的脸上,柔柔的,清凉清凉的。花草散发出的清香,扑鼻而来,使我飘飘欲仙……
三、体验感悟——展示独特性
作文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学生思想火花的迸发是作文中最宝贵的东西,也最能体现文章的深刻内涵,因为唯有写真实的思想,流露真实的情感,才能让学生学做真人。当外界的事物不断地刺激,学生产生新的感受和认识时,及时捕捉它们,将其写下来,就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作文。记得在学习《悲壮的一幕》时,当我带着学生配乐朗读了科马洛夫牺牲前的那段豪言壮语后,学生的内心很不平静。我便要求学生拿起笔,在心潮澎湃的时刻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们个个激情迸发,写出的感受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其中有位学生写道:
“您不是将军,却立下了巨大的功勋;您不是文豪,却写下了不朽的诗文;您是刚展翅的鸟,却能一心向着科学飞;您的光芒照亮整个星空,您是太空中的一颗流星,我心中的一颗恒星。”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感受、情绪及时写到日记中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自由倾吐,因此作文上就常常出现学生的妙语。一位学生在写《献给妈妈的礼物》一文中,给妈妈画像时写道:
“妈妈的嘴巴小小的,嘴唇薄薄的,特别爱唠叨。‘小可,快起床!’‘小可,作业做完了吗?’‘小可,少看电视多读书!’……妈妈整天唠叨,真烦人!后来,妈妈生病住院了,听不到她的唠叨了,可我却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原来,妈妈对我的爱就藏在这一句句烦人的唠叨里!”
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社会,用心灵去感悟,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充满了奇思妙想,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实感。
四、丰富形式——反映多样性
学生自由倾吐,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尝试将各种题材引入习作训练中。可以适当让学生写写他们喜闻乐见的童话、寓言、广告词等,以这种方式反映生活,很符合学生的口味。
2.构思不拘一格。如写《秋天的树叶》、《校园的早晨》等习作时,不少学生采取了列小标题的写作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也有不少学生写成了小巧玲珑的散文诗,以“秋天的树叶是绿色的”“秋天的树叶是红色的”“秋天的树叶是黄色的”“校园的早晨是美丽的”“校园的早晨是热闹的”“校园的早晨是充实的”为中心句来构思整篇习作。
3.文题别出心裁。每写一次习作,我从不规定学生的题目,总是让学生自己拟题,题目漂亮的加分。如《循环红旗不循环》、《争当清洁小卫士》、《孝敬老人我最棒》、《小鬼当家》等题目都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和个性。
总之,学生作文个性化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意识,也唯有让学生自由倾吐,表达出真情实感,真正用自己的心灵来写作,才能写出个性化的作文,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
(责编侯艳星)
一、营造氛围——调动积极性
写作心理学告诉我们,良好的习作心境,会使儿童在充满情趣、动机勃发、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写作,从而让学生乐写、爱写。
现在的作文教学过多地强调作文的程式,一写作文就严肃起来,“审题——立意——选材——列提纲——起草”,还规定字数。于是,学生写作文时就挖空心思写大事,越写越枯竭,越写越没有灵性。这也是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就要求学生写“放胆文”,放开胆量去写作文,事情怎么样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表现,不拘形式,自由地将自己的见闻和想象表达出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学生随感而发,随情而抒,不管章法,不论首尾,“嬉笑怒骂皆文章”,这样就从心理上打消了学生的顾虑,让他们放心地写自己所见,抒自己所感。
其次,丰富学生写作的材料,使其克服畏难情绪,为学生创造写作的环境。可以在游戏中玩玩、写写,让欢乐的活动点燃学生的习作情趣;可以在走走、看看中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思,在观察中学写作,心境与意境交融,使学生文思泉涌;可以在阅读品味中产生共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深刻感受,积极想象,达到“披文入情,情动而辞发”的心理境界;还可以在听听、赏赏中使学生兴味盎然,调动他们写作情感的投入。
第三,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哪怕是一个准确的用词,一句精彩的句式,一处传神的描写,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信心。在教室时精心营造读写氛围,开辟佳作欣赏、习作点评、小作家等专栏,在硕果树上贴上一个个红艳艳的苹果,展示写作的累累硕果,使学生尝到写作的甜头,产生喜爱作文,积极写作的热情。
二、想象创造——体现主体性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所有的作文都离不开想象,为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常常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在想象的天际中遨游。
1.用教材想象
教材中的美文佳篇很多,在充分体会、感悟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望月》一文中,作者与小外甥交流后,独自一人坐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我也让学生在柔和的乐曲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月亮除了像天的眼睛,还像什么,以下是学生写的小片段:
月亮是一朵美丽的花,纯洁、清雅,散出淡淡的幽香。它每月盛开一次,然后又慢慢地凋谢,盛开时还发出皎洁无比的光芒,是一朵十分奇特的花……
读着这些句子,谁不为学生奇特而丰富的想象而惊叹呢?
2.写童话想象
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图画、神话故事、科学幻想特别喜爱,用童话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喜爱的事物,是十分自然而容易的事情。学生写起来也会感到轻松愉快,挥洒自如,从中寄托自己美好的想象,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在一次以森林为主要环境的童话创作中,学生的写作潜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有的学生让乌龟、狐狸和老虎去参加一个“奇怪的运动会”,比谁最后到终点,结果比赛进行到第三天,三个选手不约而同地向终点冲来。一到终点,乌龟便晕了过去,老虎口吐白沫,狐狸满嘴草根,卧倒在地。有的学生写了《行贿的故事》,贪婪的狐狸为了当官,偷走了富翁兔八哥的金币去向虎大王行贿,老虎最终还是被拉下水,实现了由清官到贪官的转变……在他们的笔下,真善美、假恶丑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故事妙趣横生,令人百读不厌。
3.听音乐想象
课文《二泉映月》描写了阿炳创作这首名曲的艰辛历程,在学习这一课时,那恬静而又激荡、舒缓而又起伏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我由此受到启发,音乐的表现力是如此丰富,既然能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也一定会引起他们无限的遐想。于是,从钢琴曲到交响乐,从古筝独奏到小提琴重奏,从《命运》到《海边的阿狄丽娜》,从《高山流水》到《春江花月夜》,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灵去体验。下面这则片段是一位学生在听了《海边的阿狄丽娜》后当堂写的小练笔:
音乐的节奏时快时慢,时高时低,似乎充满了欢乐和忧伤。我仿佛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围在我的身边,美丽的花朵为我张开了笑脸,青绿的小草也从土里钻了出来,对着我摇手微笑。
我又像来到了美丽的百花园。小河的水轻轻地流淌,水中有许多小鱼儿欢快地游动,隐约可以看见它们正在向我招手。流水打在岸边,击起朵朵浪花。浪花还打在我的脸上,柔柔的,清凉清凉的。花草散发出的清香,扑鼻而来,使我飘飘欲仙……
三、体验感悟——展示独特性
作文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学生思想火花的迸发是作文中最宝贵的东西,也最能体现文章的深刻内涵,因为唯有写真实的思想,流露真实的情感,才能让学生学做真人。当外界的事物不断地刺激,学生产生新的感受和认识时,及时捕捉它们,将其写下来,就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作文。记得在学习《悲壮的一幕》时,当我带着学生配乐朗读了科马洛夫牺牲前的那段豪言壮语后,学生的内心很不平静。我便要求学生拿起笔,在心潮澎湃的时刻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们个个激情迸发,写出的感受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其中有位学生写道:
“您不是将军,却立下了巨大的功勋;您不是文豪,却写下了不朽的诗文;您是刚展翅的鸟,却能一心向着科学飞;您的光芒照亮整个星空,您是太空中的一颗流星,我心中的一颗恒星。”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感受、情绪及时写到日记中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自由倾吐,因此作文上就常常出现学生的妙语。一位学生在写《献给妈妈的礼物》一文中,给妈妈画像时写道:
“妈妈的嘴巴小小的,嘴唇薄薄的,特别爱唠叨。‘小可,快起床!’‘小可,作业做完了吗?’‘小可,少看电视多读书!’……妈妈整天唠叨,真烦人!后来,妈妈生病住院了,听不到她的唠叨了,可我却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原来,妈妈对我的爱就藏在这一句句烦人的唠叨里!”
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社会,用心灵去感悟,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充满了奇思妙想,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实感。
四、丰富形式——反映多样性
学生自由倾吐,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尝试将各种题材引入习作训练中。可以适当让学生写写他们喜闻乐见的童话、寓言、广告词等,以这种方式反映生活,很符合学生的口味。
2.构思不拘一格。如写《秋天的树叶》、《校园的早晨》等习作时,不少学生采取了列小标题的写作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也有不少学生写成了小巧玲珑的散文诗,以“秋天的树叶是绿色的”“秋天的树叶是红色的”“秋天的树叶是黄色的”“校园的早晨是美丽的”“校园的早晨是热闹的”“校园的早晨是充实的”为中心句来构思整篇习作。
3.文题别出心裁。每写一次习作,我从不规定学生的题目,总是让学生自己拟题,题目漂亮的加分。如《循环红旗不循环》、《争当清洁小卫士》、《孝敬老人我最棒》、《小鬼当家》等题目都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和个性。
总之,学生作文个性化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意识,也唯有让学生自由倾吐,表达出真情实感,真正用自己的心灵来写作,才能写出个性化的作文,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