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5年出版的《少林拳秘诀》说:“国内有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中州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因建在河南嵩山少室山下的密林中,所以叫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
“在闽中”的少林,一般为了区别于北方的少林,称为南少林。1993年6月,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少林寺遗址。从少林尾经少林石路,过少林桥,进入山门,有9个层次分明的大阶地,寺院依山起势成阶梯式建筑,前后进深180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寺院建筑群十分浩大,寺内有极为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用特制的瓦筒安装的供水设施,四周筑有防火墙,墙外还有附属建筑物,是一座大型禅宗寺院。
1993年7月13日,《福建侨报》率先发表《福清也有少林寺》一文,由此引出福建省境内的第三座少林寺——福清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遗址,无论其山川地貌、寺院风水和文化内涵都与河南嵩山少林寺相似,同为莲花宝地,九莲山环峙。福清少林寺后面的山,也叫嵩山。
福清少林寺遗址,经国家文物管理局批准,从1995年7月起由省市联合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少林寺文物,如“少林院”、“少林”等石刻铭文,以及石桥、石孟、石槽、石碾、石碑、石础、石春臼、石磨、石香炉、瓷器、钱币、铜镜,还有巨型的北宋早期的和尚墓塔等上千件文物。
福清少林寺遗址面积达5000平方米,寺院建于唐宋时期,属佛教寺院建筑,其布局依山体走向,沿阶地进行设计建造,工艺精细。寺院周围有4条当年对外交通古道和10多座古桥。
据北宋梁克家《三山记》记载,北宋初年,福清县已有僧寺196所。福清“新宁里”建有“少林院”。新宁里就是在东张镇,与永泰、莆田交界。考古证明,北宋时,福清少林院是很兴旺的。据《刘克庄全集》《福清县志续略》《续古尊宿语要》等记载,南宋少林院的住持是被称为“铁鞭韶”的著名武僧。“铁鞭韶”俗姓刘,名允韶,因使用铁鞭武器出名,所以取字铁鞭。“铁鞭韶”为临济宗第15代禅师,住持福清少林院后,名气很大,先是被苏州太守请去承天寺,后又被温陵(泉州)府通判请去光孝寺。少林武术流入民间,逐渐与当地南拳结合,成为闻名遐迩的南少林拳。
嵩山少林寺第33代法师释永寿曾率团到福清考察少林寺遗址,予以确认。
此外,福清南少林寺与当地许多地名吻合。在南少林寺周围有许多以少林命名的地名,处处体现少林风,如:少林村、少林桥、少林路、少林溪、少林洋、少林境、少林庵、少林大丘、少林驴路、少林尾等。这些地名都派生于南少林寺,虽非志乘记载,但至今仍在使用中,为当地群众所熟知。
古刹焕新颜
1994年11月,经批准,福清在少林寺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寺院坐落在福清市西部闽中的崇山峻岭之中,寺院四面群山绵延,雄浑巍峨,一泓绿水环绕着上座座青山,密林深处,风吹草动山舞峰移、云烟拂拂、悠然飘逸。寺院座西朝东南,周围溪、涧、流、瀑、泉,清水汩汩,涌泉自出,构成了难得的秀水奇观。寺前一溪横卧,迳流蜿蜒曲折,溪水清澈、晶晶莹莹,长流不涸。
进入寺院,必先跨上长近200米的铁索拉桥,人站在上面,心境顿时豁然开朗。桥下是清澈如镜的湖面,把群山、寺院、绿荫映入水中。由于谷低,枕石漱流,清音潺潺,加之苍崖夹谷清泉长流,谷中常云蒸霞蔚,山色空蒙,时有紫气苒苒,神秘莫测。
南少林寺门前的广场上,矗立一座金字“南少林寺”大碑坊,乳白的坊柱顶天立地威武雄浑。来到第一宝殿——天王殿,只见殿堂正中盘坐着一尊笑口常开喜迎宾的大型“弥勒佛”像,它面对山门,慈光四照,笑容可掬,舒眉展眼,温和善良。殿堂两旁分立着威武庄严的大型塑像“四大金刚”它们握蛇仗剑,举伞抱琴。
殿堂后部“十六手佛”像威风凛凛。穿过天王殿后面花形水泥板铺就的两层院埕,顺石阶登上,即是第二殿“大雄宝殿”。庄严的大雄宝殿斗拱交错,檐楹相摩,煞是雄伟。殿内画栋雕梁,壁画重彩,令人称绝。
整个寺院的山门、殿宇、楼阁的工程建筑物,全是乳白色的墙基,红色的墙壁、门户、梁柱,顶部仿古的斗拱、椽条红白相间,形状逼真;屋盖全用金黄色琉璃瓦,阳光照得闪闪发光。总观工艺古朴清新,结构精巧,无不体现设计者高超的艺术水平。
有寺也有拳
福清南少林寺院遗址被发现后,有人质疑“福清有寺无拳”。2004年5月,福清一些民间武术爱好者成立“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研究会成立后,会员深入福清民间,走访众多老拳师,抢救挖掘保存了一批南少林拳谱和武医秘籍。有些拳谱和武医秘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为研究南少林武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也证明了福清南少林既有寺又有拳。
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经过8年多的发展,2013年3月,他们结集出版了一本名为《玉融武韵少林风》的书籍,书里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南少林拳谱和武医秘籍。2013年4月19日,记者采访了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玉融武韵少林风》编者吴昌安先生。
81岁的吴昌安给记者看了一幅名为《白莲堂》的南少林寺历代拳师图,这幅图是出身福清武术世家的王志强保存的。王志强祖父王白水是清末福清著名的拳师,曾创办“白莲堂”镖局、拳术馆和青草药馆。
“王志强的父亲王其珠自幼习武,在福清颇有名望。”吴昌安说,《白莲堂》拳师图在王志强家已经珍藏100多年,此图上半部分主要是南少林寺历代拳师图,包括南少林著名武僧铁杖、铁柄、铁珠、铁鞋等人的画像,下半部分是少林伤科秘籍。
福清南少林拳法吸收军队实战套路,“拳师林坤顺家藏有少林寺拳法图解,他今年83岁了,自幼拜妙庆拳师习武,这是他师傅送给他的拳谱,在他手里已经珍藏70多年了。”吴昌安告诉记者,20世纪40年代,福清龙田西坑村龙岩寺住持妙庆拳师,自幼出家为僧,精通武艺,周围乡里青年都到龙岩寺找他拜师学艺。
吴昌安还向记者展示了一本自己珍藏多年的南少林武医秘籍。吴昌安告诉记者:“这本武医秘籍距今至少有300年的历史,太珍贵了。”吴昌安说,福清南少林拳谱和武医秘籍方面的资料现存极少,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多数在文革中被烧掉了,二是以前习武的人大多通过口传,拳谱比较少,只有少数少林寺武僧才有拳谱,此后通过徒弟流传下来。
“在闽中”的少林,一般为了区别于北方的少林,称为南少林。1993年6月,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少林寺遗址。从少林尾经少林石路,过少林桥,进入山门,有9个层次分明的大阶地,寺院依山起势成阶梯式建筑,前后进深180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寺院建筑群十分浩大,寺内有极为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用特制的瓦筒安装的供水设施,四周筑有防火墙,墙外还有附属建筑物,是一座大型禅宗寺院。
1993年7月13日,《福建侨报》率先发表《福清也有少林寺》一文,由此引出福建省境内的第三座少林寺——福清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遗址,无论其山川地貌、寺院风水和文化内涵都与河南嵩山少林寺相似,同为莲花宝地,九莲山环峙。福清少林寺后面的山,也叫嵩山。
福清少林寺遗址,经国家文物管理局批准,从1995年7月起由省市联合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少林寺文物,如“少林院”、“少林”等石刻铭文,以及石桥、石孟、石槽、石碾、石碑、石础、石春臼、石磨、石香炉、瓷器、钱币、铜镜,还有巨型的北宋早期的和尚墓塔等上千件文物。
福清少林寺遗址面积达5000平方米,寺院建于唐宋时期,属佛教寺院建筑,其布局依山体走向,沿阶地进行设计建造,工艺精细。寺院周围有4条当年对外交通古道和10多座古桥。
据北宋梁克家《三山记》记载,北宋初年,福清县已有僧寺196所。福清“新宁里”建有“少林院”。新宁里就是在东张镇,与永泰、莆田交界。考古证明,北宋时,福清少林院是很兴旺的。据《刘克庄全集》《福清县志续略》《续古尊宿语要》等记载,南宋少林院的住持是被称为“铁鞭韶”的著名武僧。“铁鞭韶”俗姓刘,名允韶,因使用铁鞭武器出名,所以取字铁鞭。“铁鞭韶”为临济宗第15代禅师,住持福清少林院后,名气很大,先是被苏州太守请去承天寺,后又被温陵(泉州)府通判请去光孝寺。少林武术流入民间,逐渐与当地南拳结合,成为闻名遐迩的南少林拳。
嵩山少林寺第33代法师释永寿曾率团到福清考察少林寺遗址,予以确认。
此外,福清南少林寺与当地许多地名吻合。在南少林寺周围有许多以少林命名的地名,处处体现少林风,如:少林村、少林桥、少林路、少林溪、少林洋、少林境、少林庵、少林大丘、少林驴路、少林尾等。这些地名都派生于南少林寺,虽非志乘记载,但至今仍在使用中,为当地群众所熟知。
古刹焕新颜
1994年11月,经批准,福清在少林寺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寺院坐落在福清市西部闽中的崇山峻岭之中,寺院四面群山绵延,雄浑巍峨,一泓绿水环绕着上座座青山,密林深处,风吹草动山舞峰移、云烟拂拂、悠然飘逸。寺院座西朝东南,周围溪、涧、流、瀑、泉,清水汩汩,涌泉自出,构成了难得的秀水奇观。寺前一溪横卧,迳流蜿蜒曲折,溪水清澈、晶晶莹莹,长流不涸。
进入寺院,必先跨上长近200米的铁索拉桥,人站在上面,心境顿时豁然开朗。桥下是清澈如镜的湖面,把群山、寺院、绿荫映入水中。由于谷低,枕石漱流,清音潺潺,加之苍崖夹谷清泉长流,谷中常云蒸霞蔚,山色空蒙,时有紫气苒苒,神秘莫测。
南少林寺门前的广场上,矗立一座金字“南少林寺”大碑坊,乳白的坊柱顶天立地威武雄浑。来到第一宝殿——天王殿,只见殿堂正中盘坐着一尊笑口常开喜迎宾的大型“弥勒佛”像,它面对山门,慈光四照,笑容可掬,舒眉展眼,温和善良。殿堂两旁分立着威武庄严的大型塑像“四大金刚”它们握蛇仗剑,举伞抱琴。
殿堂后部“十六手佛”像威风凛凛。穿过天王殿后面花形水泥板铺就的两层院埕,顺石阶登上,即是第二殿“大雄宝殿”。庄严的大雄宝殿斗拱交错,檐楹相摩,煞是雄伟。殿内画栋雕梁,壁画重彩,令人称绝。
整个寺院的山门、殿宇、楼阁的工程建筑物,全是乳白色的墙基,红色的墙壁、门户、梁柱,顶部仿古的斗拱、椽条红白相间,形状逼真;屋盖全用金黄色琉璃瓦,阳光照得闪闪发光。总观工艺古朴清新,结构精巧,无不体现设计者高超的艺术水平。
有寺也有拳
福清南少林寺院遗址被发现后,有人质疑“福清有寺无拳”。2004年5月,福清一些民间武术爱好者成立“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研究会成立后,会员深入福清民间,走访众多老拳师,抢救挖掘保存了一批南少林拳谱和武医秘籍。有些拳谱和武医秘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为研究南少林武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也证明了福清南少林既有寺又有拳。
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经过8年多的发展,2013年3月,他们结集出版了一本名为《玉融武韵少林风》的书籍,书里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南少林拳谱和武医秘籍。2013年4月19日,记者采访了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玉融武韵少林风》编者吴昌安先生。
81岁的吴昌安给记者看了一幅名为《白莲堂》的南少林寺历代拳师图,这幅图是出身福清武术世家的王志强保存的。王志强祖父王白水是清末福清著名的拳师,曾创办“白莲堂”镖局、拳术馆和青草药馆。
“王志强的父亲王其珠自幼习武,在福清颇有名望。”吴昌安说,《白莲堂》拳师图在王志强家已经珍藏100多年,此图上半部分主要是南少林寺历代拳师图,包括南少林著名武僧铁杖、铁柄、铁珠、铁鞋等人的画像,下半部分是少林伤科秘籍。
福清南少林拳法吸收军队实战套路,“拳师林坤顺家藏有少林寺拳法图解,他今年83岁了,自幼拜妙庆拳师习武,这是他师傅送给他的拳谱,在他手里已经珍藏70多年了。”吴昌安告诉记者,20世纪40年代,福清龙田西坑村龙岩寺住持妙庆拳师,自幼出家为僧,精通武艺,周围乡里青年都到龙岩寺找他拜师学艺。
吴昌安还向记者展示了一本自己珍藏多年的南少林武医秘籍。吴昌安告诉记者:“这本武医秘籍距今至少有300年的历史,太珍贵了。”吴昌安说,福清南少林拳谱和武医秘籍方面的资料现存极少,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多数在文革中被烧掉了,二是以前习武的人大多通过口传,拳谱比较少,只有少数少林寺武僧才有拳谱,此后通过徒弟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