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高中历史教材,每一课时都有以专栏形式出现的原始文献资料。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每一课时专栏的文献资料有1~2条。这些“难度适应高中语文水平”的文献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运用?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文献资料;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一、用专栏的文献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栏的文献资料作为原始资料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专栏的文献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中国的现代史》(下册)第五章第二节时,在讲完“严峻的经济形势”一目之后,我没有直接通过“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内容”这样的过渡性语言来引入新内容,因为我觉得这种平铺直叙的过渡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引出新的学习内容前,我让学生阅读本课专栏的文献资料: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然后结合文献资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引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一目。具体如下:教师:这段文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学生:工作重心转到城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恢复和发展经济,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学生: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将是关系到我们的政权能否维持的重要因素。教师:同学们对文献资料的理解很到位。这段文献资料表明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背景下,我们党已经意识到了夺取政权以后尽快恢复发展经济的重要性。那么面对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党和政府该怎么办呢?学生: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教师:有哪些措施?效果怎样?下面我们结合教材逐一去了解。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恢复和发展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早就意识到的问题,而且已经把它提到了关系到政权存亡的高度,使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产生了解的欲望。
二、用专栏的文献资料解析教材正文
专栏的文献资料作为教材正文的延伸,经常可以用来解析正文内容,解决学生因正文过于简略而产生的疑惑。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一目,教材交代清政府决定禁烟时指出:“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但对“危害”表现在哪里,正文并没有说明。为使学生对“危害”有具体的认识,我指导学生阅读本课的文献资料:鸦片“流毒于下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响之银”。然后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个林则徐要求清政府禁烟奏折的摘录,让学生从中去获得理解相对简略的正文内容的信息。具体如下:教师:在这段资料里,林则徐认为鸦片有什么危害?学生:白银外流,财政空虚;兵源匮乏。教师:对,鸦片走私造成白银外流,财政空虚;兵源匮乏,已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另外,我们应认识到禁烟既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同时也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通过对出自禁烟运动当事人林则徐之手的文献资料的探讨,学生对鸦片的“危害”有了具体的认识,由于教材正文过于简单而产生的疑惑迎刃而解。
三、用专栏的文献资料为教材正文提供知识的铺垫
学生由于受年龄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足的制约,有时需要一些知识铺垫才可以全面掌握正文内容。而教材专栏的文献资料可以用来给学生提供知识铺垫。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三节时,要想学生对“战略反攻”有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先让学生掌握“外线”、“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线”等概念,但教材正文没这些概念,因此我指导学生阅读本课专栏的文献资料: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然后对“外线”、“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线”三个概念进行解析。具体如下:“外线”:指解放区以外的地区,外线作战属于进攻性质。“国民党统治区域”:指国民政府统治的区域。“内线”:指解放区内部,内线作战属于防御性质。通过明确这三个概念,学生在学习正文内容时就可以发现战略反攻有“内线”和“外线”两个不同的方向,同时也可以认识到“内线”和“外线”作战具体要求有不同的意义,从而获得对“战略反攻”的全面了解。
四、用专栏的文献资料作为切入点去拓展学科知识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的特点,为正确理解历史现象,有时需要对教材相关内容加以拓展,而专栏的文献资料可以为拓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间第三节时,讲“九一八事变”一目,如果仅根据教材正文内容这寥寥数语的介绍就想让学生明白日本对制造事变是蓄谋已久显然是不够的,在这个内容上必须进行适当的拓展,为此,我指导学生阅读本课专栏的文献资料:东方会议以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步征服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之来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然后我根据这个材料提供的线索介绍了近代日本的侵略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910年通过签订的《日韩合并条约》把朝鲜变成了殖民地。日本侵略成性有了史实证据,学生对日本队“蓄谋已久”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作为史料主体的文献资料对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栏的文献资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标有‘*’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利用好教材中专栏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文献资料;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一、用专栏的文献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栏的文献资料作为原始资料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专栏的文献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中国的现代史》(下册)第五章第二节时,在讲完“严峻的经济形势”一目之后,我没有直接通过“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内容”这样的过渡性语言来引入新内容,因为我觉得这种平铺直叙的过渡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引出新的学习内容前,我让学生阅读本课专栏的文献资料: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然后结合文献资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引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一目。具体如下:教师:这段文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学生:工作重心转到城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恢复和发展经济,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学生: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将是关系到我们的政权能否维持的重要因素。教师:同学们对文献资料的理解很到位。这段文献资料表明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背景下,我们党已经意识到了夺取政权以后尽快恢复发展经济的重要性。那么面对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党和政府该怎么办呢?学生: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教师:有哪些措施?效果怎样?下面我们结合教材逐一去了解。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恢复和发展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早就意识到的问题,而且已经把它提到了关系到政权存亡的高度,使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产生了解的欲望。
二、用专栏的文献资料解析教材正文
专栏的文献资料作为教材正文的延伸,经常可以用来解析正文内容,解决学生因正文过于简略而产生的疑惑。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一目,教材交代清政府决定禁烟时指出:“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但对“危害”表现在哪里,正文并没有说明。为使学生对“危害”有具体的认识,我指导学生阅读本课的文献资料:鸦片“流毒于下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响之银”。然后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个林则徐要求清政府禁烟奏折的摘录,让学生从中去获得理解相对简略的正文内容的信息。具体如下:教师:在这段资料里,林则徐认为鸦片有什么危害?学生:白银外流,财政空虚;兵源匮乏。教师:对,鸦片走私造成白银外流,财政空虚;兵源匮乏,已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另外,我们应认识到禁烟既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同时也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通过对出自禁烟运动当事人林则徐之手的文献资料的探讨,学生对鸦片的“危害”有了具体的认识,由于教材正文过于简单而产生的疑惑迎刃而解。
三、用专栏的文献资料为教材正文提供知识的铺垫
学生由于受年龄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足的制约,有时需要一些知识铺垫才可以全面掌握正文内容。而教材专栏的文献资料可以用来给学生提供知识铺垫。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三节时,要想学生对“战略反攻”有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先让学生掌握“外线”、“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线”等概念,但教材正文没这些概念,因此我指导学生阅读本课专栏的文献资料: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然后对“外线”、“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线”三个概念进行解析。具体如下:“外线”:指解放区以外的地区,外线作战属于进攻性质。“国民党统治区域”:指国民政府统治的区域。“内线”:指解放区内部,内线作战属于防御性质。通过明确这三个概念,学生在学习正文内容时就可以发现战略反攻有“内线”和“外线”两个不同的方向,同时也可以认识到“内线”和“外线”作战具体要求有不同的意义,从而获得对“战略反攻”的全面了解。
四、用专栏的文献资料作为切入点去拓展学科知识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的特点,为正确理解历史现象,有时需要对教材相关内容加以拓展,而专栏的文献资料可以为拓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间第三节时,讲“九一八事变”一目,如果仅根据教材正文内容这寥寥数语的介绍就想让学生明白日本对制造事变是蓄谋已久显然是不够的,在这个内容上必须进行适当的拓展,为此,我指导学生阅读本课专栏的文献资料:东方会议以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步征服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之来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然后我根据这个材料提供的线索介绍了近代日本的侵略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910年通过签订的《日韩合并条约》把朝鲜变成了殖民地。日本侵略成性有了史实证据,学生对日本队“蓄谋已久”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作为史料主体的文献资料对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栏的文献资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标有‘*’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利用好教材中专栏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