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高考方案的调整,不仅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降低了对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更有一些政治教师也忽视了高中政治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促进改革的发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面有所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教学方法上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新课改教学必须要有: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是老师,而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改变:从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从教师的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从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传道、受业、解惑”,而是应该多利用实践活动的方式,把学生活动、师生活动、社区活动与教学有机经合起来,让学生在讨论、辩论、收集、调查、走访、探索研究等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辨认观点、在这种活动与学科的综合交叉合作中,升华政治课教学的主题内涵,这也符合“二期课改”提出的“三位立体”的教学目标,特别要把教学目标围绕着“情感、态度、价值观”开展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政治课教学一直强调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但实际的政治课教学总是把科学知识、道德观念作为产品、作为结论、作为工具来传递。政治新课标强调回归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把学生视为“生活世界”中的人。因此,新课程强调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态度,并形成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在讲授知识点时,我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如:学生的消费观、家庭的投资理财、父母享有的社会保障福利、学校中召开的团代会、学代会等等,通过学生熟知的事例,使政治课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具有生活的意义。
三、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多种需求,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设置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并且在空间上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拓宽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师应当围绕学生的主体性来安排课堂教学,注重课堂的动态性,构建互动平台,以便引导学生不断扩充课本知识,使课堂教学与整个社会息息相通。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搞好调查研究,把丰富的社会素材引入政治课教学,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中心,充分调动发挥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让政治课教学真正“活”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市场经济”的内容时,我设置了一些调查研究,比如《我看镇江房价》、《校外饭摊的诱惑力何在》、《寻找镇江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等,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继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使理论在实践学习中进一步得到论证。然后把研究的結果自制成多媒体课件、或调查报告在课堂展示。学生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由具体到抽象,达成共识,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
政治课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既为学生创设自由发表个人意见的空间,也提高他们讨论、辩论的有效性。同时也要发挥出学校德育的阵地作用,因此我会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以辩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如时下年轻人热衷的“选秀”。在课堂上,我以“有话大家说”的形式展开讨论。 “这样的比赛商业化的味道太浓,我觉得不是一场比拼实力的竞赛。”“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学好各门学科,追求超女、快男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没有为这样的比赛投票,我只是在精神上支持他们。”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觉得,这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能让自己一举成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争论中要善于扮演一个富有技巧技能的促进者和总结者,对学生在争论中得出的结论、解决方案进行概括,评价学生探讨的是非问题,以形成正确的观点。“选秀”讨论的结果呈现出“大半是海水,一小半是火焰”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也在结尾部分告诫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需要脚踏实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在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今天,学生评价方式的“魔力”,像悬在教师、学生和家长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我们仍然完全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必将导致新课程的许多理念流于形式,难以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政治学科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关注社会,获得体验。正如一位老师所说:“什么才是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东西呢?是成绩吗?其实,人的内心才是最宝贵的。但要走进心灵,需要的绝不仅仅是技巧,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倾听、沟通、梳理。”因此,建立多元评价显得由为重要。
评价是人的生长与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盖棺论定”,首先要考虑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遇;评价是个体体验与合作的过程。因此,学生期末评价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元的,除了期末考试成绩之外,时政演讲、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小组讨论、调查研究、课件展示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参考标准。评价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要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拥有自信,在情感与价值观上得到提升。
关键词: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新课改教学必须要有: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是老师,而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改变:从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从教师的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从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传道、受业、解惑”,而是应该多利用实践活动的方式,把学生活动、师生活动、社区活动与教学有机经合起来,让学生在讨论、辩论、收集、调查、走访、探索研究等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辨认观点、在这种活动与学科的综合交叉合作中,升华政治课教学的主题内涵,这也符合“二期课改”提出的“三位立体”的教学目标,特别要把教学目标围绕着“情感、态度、价值观”开展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政治课教学一直强调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但实际的政治课教学总是把科学知识、道德观念作为产品、作为结论、作为工具来传递。政治新课标强调回归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把学生视为“生活世界”中的人。因此,新课程强调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态度,并形成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在讲授知识点时,我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如:学生的消费观、家庭的投资理财、父母享有的社会保障福利、学校中召开的团代会、学代会等等,通过学生熟知的事例,使政治课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具有生活的意义。
三、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多种需求,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设置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并且在空间上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拓宽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师应当围绕学生的主体性来安排课堂教学,注重课堂的动态性,构建互动平台,以便引导学生不断扩充课本知识,使课堂教学与整个社会息息相通。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搞好调查研究,把丰富的社会素材引入政治课教学,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中心,充分调动发挥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让政治课教学真正“活”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市场经济”的内容时,我设置了一些调查研究,比如《我看镇江房价》、《校外饭摊的诱惑力何在》、《寻找镇江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等,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继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使理论在实践学习中进一步得到论证。然后把研究的結果自制成多媒体课件、或调查报告在课堂展示。学生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由具体到抽象,达成共识,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
政治课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既为学生创设自由发表个人意见的空间,也提高他们讨论、辩论的有效性。同时也要发挥出学校德育的阵地作用,因此我会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以辩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如时下年轻人热衷的“选秀”。在课堂上,我以“有话大家说”的形式展开讨论。 “这样的比赛商业化的味道太浓,我觉得不是一场比拼实力的竞赛。”“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学好各门学科,追求超女、快男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没有为这样的比赛投票,我只是在精神上支持他们。”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觉得,这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能让自己一举成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争论中要善于扮演一个富有技巧技能的促进者和总结者,对学生在争论中得出的结论、解决方案进行概括,评价学生探讨的是非问题,以形成正确的观点。“选秀”讨论的结果呈现出“大半是海水,一小半是火焰”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也在结尾部分告诫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需要脚踏实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在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今天,学生评价方式的“魔力”,像悬在教师、学生和家长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我们仍然完全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必将导致新课程的许多理念流于形式,难以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政治学科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关注社会,获得体验。正如一位老师所说:“什么才是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东西呢?是成绩吗?其实,人的内心才是最宝贵的。但要走进心灵,需要的绝不仅仅是技巧,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倾听、沟通、梳理。”因此,建立多元评价显得由为重要。
评价是人的生长与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盖棺论定”,首先要考虑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遇;评价是个体体验与合作的过程。因此,学生期末评价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元的,除了期末考试成绩之外,时政演讲、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小组讨论、调查研究、课件展示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参考标准。评价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要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拥有自信,在情感与价值观上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