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不少学生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英语基础较差,上初中后,知识体系不断增多,致使很多同学无法适应而失去信心,导致成了学困生。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查明原因,做好树立信心、教授方法、因材施教、搭建平台、创设情境等转化工作,使学困生走出阴霾,迎头赶上,健康成长。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习英语;学困生;做好转化
众所皆知,中考英语120分,高考英语150分,专科过四级,本科过六级,出国考托福。这些足以表明学好英语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相当重要,但有部分中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或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的初中英语学习一开始就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作为教师,若不能及时地挽救他们,这些刚学英语不久的学生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久而久之,就成了学困生。如何运用新课标理念,转化英语学困生,使其英语学习成绩跟上,降低两级分化,是我们初中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教师应该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教师先要了解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才可对症下药。它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可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外在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课堂教学留于形式及不评估等现象与初中英语教学课堂迥然不同;二是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学校因师资配备不足甚至无法开设英语课程;三是一些学生、家长对于英语的重要性没有加以重视,放任自由等等。诸多原因导致更多的学困生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而过早得失去了学习信心,在上初中后部分学困生一开始就跟不上全班的学习步伐,成了英语学科的学困生,且学英语枯燥无味,有太多的单词,短语,句型要记要背;另一方面是学生主观原因,没有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有的学生会认为我又不出国,学好语数就够了,干嘛学外语呢?从而放弃了学英语。
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降低两级分化
1.帮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教育心理学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英语基础差,自尊心强,却很少得到老师的夸奖,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敢面对老师,不敢请教同学,不敢开口等,把自己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卑心理已成了他们的拦路虎,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敲开学困生的心扉,告诉他们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的道理,帮助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志是我们班的学生,初二才从乡下学校转学到我们学校来,他很朴实,也很好学,就是英语成绩很差。一开始,考试、测验成绩每次只是40分左右,而班上的成绩平均分90分左右,很多同学有些埋怨他拖了班上的后腿。这无疑使他感到很失落,很懊恼。不敢和同学交流,不敢面对老师。我发现之后,多次找他谈心,鼓励他,帮他寻原因、找方法,解难题、树信心。很快,这位同学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之后,我乘势追击,让他与成绩较好的英语组同学相互交流,让他在班上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让他参加各种比赛等,2016年4月,我们年级做了2015年英语中考真题测试,志竟然考出了106分的好成绩。不离不弃,信心是心灵的源泉。
2.教会学生学英语的工具和方法
授人以鱼不及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学习英语不同于其它学科,学好英语首先要学好音标,会用音标去读单词,读得来是记单词的关键。而侗族地区本地的孩子主要交流语言是侗话,发音成了首要问题。有的同学为了方便记忆直接用侗语(其实是用汉字代替侗语的发音)标识在单词旁边,读起来似乎有些相似,其实出入还是很大的。孩子们读出来的“侗族版英语”听了让你哭笑不得,关键还是方法不正确,影响学习。所以,学习音标又成了当务之急。同时要告诉学困生学好英语要背大量的词汇,短语,句型,听录音等,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撒网,要有恒心,毅力。其次是好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在教学和辅导中着重对学困生给与学法上的指导,并且介绍学英语的成功的经验,使之能够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自主的进行学习活动,防止学困生因“不会学”而“不愿学”或“学不好”。同时组织优生辅导,跟踪学习,有时学生教学生能起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3.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和发展性评价,增加其学英语的兴趣
对学困生要制定适合个人的学习目标,降低学困生的要求,如:听写单词能写到50分就给加1分,及格或优秀就加2~4分,满分加5分,句子短文会读,能听懂就行,不需要背诵。对于测试卷,基本的题目会做即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暂时不做。这样,学困生会慢慢地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待学困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急躁,还要做好学生的工作,让他充满希望。老师应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并不断改正和完善,逐步的提高他们的成绩,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搭建平台,创建情境,让学生将英语知识学以致用
鉴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见识面少,学习英语欲望不强等问题,可以想方设法,让他们将知识加以应用,提高他们的求知欲:①课堂尽量能够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交流;②课外组织英语角,经常开展活动;③现在三江已经通高铁了,侗乡的旅游业也发展了起来,可以创设情境扮演导游的角色,如何向客人介绍侗乡的风土人情等,学生感兴趣,自然乐于参与。
5.争取家长配合,转化学困生
老师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得到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例如,打电话,运用家长联系手册,家访,发短信等方法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或在校的情况。家长的信任,理解,配合,是帮助学困生进步的后备力量。及时与家长取得聯系,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状况,有的放矢,让学困生在老师的信任下,在家长的关爱中,共同督促孩子及时做完家庭作业,听录音,背单词等。不断地提高成绩,甩掉“学困生”的帽子。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学生有着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等的优秀品质,由于很多的因素,使他们接触英语语境少,接受英语的教育更少。尽管学习英语比较吃力,但不等于他们是愚不可及、不可教化的群体。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与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原谅,关爱与呵护。只要我们不离不弃,用智慧之灯点亮生命之源,民族之星明天一定会更加璀璨耀眼!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习英语;学困生;做好转化
众所皆知,中考英语120分,高考英语150分,专科过四级,本科过六级,出国考托福。这些足以表明学好英语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相当重要,但有部分中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或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的初中英语学习一开始就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作为教师,若不能及时地挽救他们,这些刚学英语不久的学生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久而久之,就成了学困生。如何运用新课标理念,转化英语学困生,使其英语学习成绩跟上,降低两级分化,是我们初中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教师应该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教师先要了解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才可对症下药。它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可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外在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课堂教学留于形式及不评估等现象与初中英语教学课堂迥然不同;二是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学校因师资配备不足甚至无法开设英语课程;三是一些学生、家长对于英语的重要性没有加以重视,放任自由等等。诸多原因导致更多的学困生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而过早得失去了学习信心,在上初中后部分学困生一开始就跟不上全班的学习步伐,成了英语学科的学困生,且学英语枯燥无味,有太多的单词,短语,句型要记要背;另一方面是学生主观原因,没有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有的学生会认为我又不出国,学好语数就够了,干嘛学外语呢?从而放弃了学英语。
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降低两级分化
1.帮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教育心理学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英语基础差,自尊心强,却很少得到老师的夸奖,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敢面对老师,不敢请教同学,不敢开口等,把自己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卑心理已成了他们的拦路虎,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敲开学困生的心扉,告诉他们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的道理,帮助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志是我们班的学生,初二才从乡下学校转学到我们学校来,他很朴实,也很好学,就是英语成绩很差。一开始,考试、测验成绩每次只是40分左右,而班上的成绩平均分90分左右,很多同学有些埋怨他拖了班上的后腿。这无疑使他感到很失落,很懊恼。不敢和同学交流,不敢面对老师。我发现之后,多次找他谈心,鼓励他,帮他寻原因、找方法,解难题、树信心。很快,这位同学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之后,我乘势追击,让他与成绩较好的英语组同学相互交流,让他在班上有更多的展示机会,让他参加各种比赛等,2016年4月,我们年级做了2015年英语中考真题测试,志竟然考出了106分的好成绩。不离不弃,信心是心灵的源泉。
2.教会学生学英语的工具和方法
授人以鱼不及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学习英语不同于其它学科,学好英语首先要学好音标,会用音标去读单词,读得来是记单词的关键。而侗族地区本地的孩子主要交流语言是侗话,发音成了首要问题。有的同学为了方便记忆直接用侗语(其实是用汉字代替侗语的发音)标识在单词旁边,读起来似乎有些相似,其实出入还是很大的。孩子们读出来的“侗族版英语”听了让你哭笑不得,关键还是方法不正确,影响学习。所以,学习音标又成了当务之急。同时要告诉学困生学好英语要背大量的词汇,短语,句型,听录音等,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撒网,要有恒心,毅力。其次是好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在教学和辅导中着重对学困生给与学法上的指导,并且介绍学英语的成功的经验,使之能够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自主的进行学习活动,防止学困生因“不会学”而“不愿学”或“学不好”。同时组织优生辅导,跟踪学习,有时学生教学生能起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3.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和发展性评价,增加其学英语的兴趣
对学困生要制定适合个人的学习目标,降低学困生的要求,如:听写单词能写到50分就给加1分,及格或优秀就加2~4分,满分加5分,句子短文会读,能听懂就行,不需要背诵。对于测试卷,基本的题目会做即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暂时不做。这样,学困生会慢慢地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待学困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急躁,还要做好学生的工作,让他充满希望。老师应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并不断改正和完善,逐步的提高他们的成绩,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搭建平台,创建情境,让学生将英语知识学以致用
鉴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见识面少,学习英语欲望不强等问题,可以想方设法,让他们将知识加以应用,提高他们的求知欲:①课堂尽量能够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交流;②课外组织英语角,经常开展活动;③现在三江已经通高铁了,侗乡的旅游业也发展了起来,可以创设情境扮演导游的角色,如何向客人介绍侗乡的风土人情等,学生感兴趣,自然乐于参与。
5.争取家长配合,转化学困生
老师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得到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例如,打电话,运用家长联系手册,家访,发短信等方法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或在校的情况。家长的信任,理解,配合,是帮助学困生进步的后备力量。及时与家长取得聯系,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状况,有的放矢,让学困生在老师的信任下,在家长的关爱中,共同督促孩子及时做完家庭作业,听录音,背单词等。不断地提高成绩,甩掉“学困生”的帽子。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学生有着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等的优秀品质,由于很多的因素,使他们接触英语语境少,接受英语的教育更少。尽管学习英语比较吃力,但不等于他们是愚不可及、不可教化的群体。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与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原谅,关爱与呵护。只要我们不离不弃,用智慧之灯点亮生命之源,民族之星明天一定会更加璀璨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