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表达、创新叙事与价值书写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iman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初,“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山海情》在浙江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宁夏卫视、东南卫视等六家卫视黄金时段联袂播出,收获了不俗播出成绩,口碑不断发酵上扬,成为一部破圈层的主旋律作品。该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海固地区的移民在国家扶贫政策的號召下,借助福建省的对口帮扶,攻坚克难,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漠”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全景式展现了东西对口扶贫协作——“闽宁模式”背后的中国奇迹。与其他扶贫题材电视剧相比,该剧充满地域和年代气息,平民视角的多类型融合叙事、真实且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物群像、大时代背后的人文气质和时代精神等都体现出当下政策红利中蓬勃发展的扶贫剧创作背后的信念感、力量感和使命感。
  一、视听结合再现移民脱贫的影像志
  作为一部农村扶贫题材的电视剧,《山海情》将目标聚焦在黄沙漫天、飞沙走石的宁夏西海固,真实地展现出这个曾被视为“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贫困山区脱贫工作的困难与艰巨,凸显了现实感和年代感,折射出当年援宁扶贫的沧桑历史,描绘出一幅极具西北风情的移民脱贫影像志。
  (一)借用画面语言展现西北戈壁生态
  随着摄影技术的成熟与影视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影视作品逐渐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视觉语言体系。[1]一般而言,电视剧由于画幅的限制,较少使用全景、远景等镜头,《山海情》则突破了画幅限制,大量利用全景、远景勾勒西海固地区的空间造型,用纪实手法体现了西北戈壁的原始生态和开展扶贫工作的必要性。电视剧开篇,马德福与张树成回涌泉村开展移民吊庄工作时,就运用远景与航拍鸟瞰镜头展现了布满沟壑的群山、开阔苍凉的平原、扬尘漫天的黄土地……这些镜头下的自然环境所展现出的粗旷的气质极具视觉冲击力,也烘托出了一个个朴素的西北人因被地理环境所困虽渺小却顽强的生命质感。
  后工业时代电视制作的工业化意味着记录历史事件的制作技艺可以如实呈现给观众可接受的真实图像。电视剧《山海情》利用镜头的表现力还原了生活在宁夏戈壁与黄沙中的人物外貌形象和生活场景。宁夏回族自治区海拔1100~1200米,处在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剧中人物穿的灰色上衣、深蓝布裤好似风沙淘洗过似的,加上人物脸上特有的高原红和晒得黝黑的皮肤,电视剧完美地运用图像还原了处于特殊地理位置的西海固人的外貌特点;戈壁滩的黄沙漫漫与黄土坯搭建的房屋、黄土地上溅起的烟尘共同构成了西海固地区艰难的生存空间,剧中对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增加了它对现实生活的感染力。另外,为展现生存环境的恶劣,剧中西海固移民途中偶遇沙尘暴而被石头击伤头部的场景还原了“干沙滩”的真正内涵;为展现生存的艰难,剧中李水花拉着木板车载着残疾的丈夫和女儿在苍茫的戈壁滩行走了七天七夜的场景还原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展现扶贫工作者建设新家园的执着,剧中为解决通电问题、水源问题、致富问题的场景还原了闽宁扶贫工作者的质朴夙愿。电视剧《山海情》用其视像文化中图像、声音、空间、时间的绵延为观众组成了完整的互文世界[2],真实地还原了剧中西海固、吊庄、闽宁镇等地域空间,再现了西海固移民脱贫故事的文化历史空间。
  (二)重点运用方言增强审美效应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从存在论的意义上曾指出,“方言才是源初语言,是语言之母。在聚集意义上,它是存在的本真之家。”[3]21世纪以来,我国影视剧作品中不断涌现出以方言为特色的电视剧,从《武林外传》《白鹿原》到《小酒馆》《装台》,方言元素作为一种文化符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语义和审美增效。
  电视剧《山海情》共有两个版本,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播放的是普通话版,宁夏卫视、东南卫视与跟播的深圳卫视播出的则为方言版。在创作的过程中,导演孔笙坚持用方言展现西海固吊庄移民脱贫攻坚的故事。方言的运用助力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立体化展示人物形象的同时增加了人物浓烈的个性色彩。在《山海情》第一集中,马德福、张树成、马喊水等挨家挨户做群众的动员工作,到李大有家后,李大有见有人来一骨碌躺在床上装病,冲他们说:“额有仨(沙)眼。”见到溜达进屋的扶贫鸡,便生龙活虎地从床上爬起来冲着张树成说,“张主任你可真是有福的人,咱村这来的一批扶贫珍珠鸡,在代理村主任马喊水的带领下偷着杀了吃了就剩最后这一只了……”只言片语便将矛头成功转移到代理村主任马喊水身上,将一个精明自负又攻于算计的农村滑头形象演绎得十分到位。
  电视剧《山海情》运用泛西北话、福建话营造出诙谐幽默的语言氛围,用大量的俏皮话、俚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等贴近生活的语言形式,生动地传达出各方水土及各地人民的特点、习俗、底蕴及趣味。为扶贫而来的福建干部陈金山,刚一出场就因方言“治沙”与“自杀”抖开了方言剧逗笑观众的“包袱”,这些“包袱”中隐含着人物的目的、诉求、行为规范,随着剧情的发展西北话中掺杂着的福建话令观众捧腹,这种笑声里平添出对福建扶贫干部脚踏实地的敬佩。在剧中,劝解群众吊庄移民过程中“饿得直吐酸”“有奔头就不算苦,没有奔头才是真的苦”等方言的运用,深刻地揭示了西海固地区现实环境的残酷和吊庄移民工作的艰难,来自民间的方言传达出对乡土的眷恋和历史文化的审美衍变。
  二、年轻视角展现类型化叙事策略
  《山海情》以西海固移民脱贫故事为主线,深入阐述这片土地的物质发展、精神发展历程,涵盖了闽宁合作中重要的政策以及各种参与其中的力量,将脱贫攻坚的重大命题借由一个个平凡人物的故事进行建构,并通过鲜活的情节表达出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4]作为一部主旋律扶贫题材电视剧,该剧根植现实生活,立足平民视角,采用轻喜剧叙事风格,综合运用类型化叙事手法,诙谐幽默的情节设置、集中强烈的矛盾冲突、典型性的意象表达,在叙事风格上呈现出年轻化的审美态势。
  (一)写实基调中融入的轻喜剧元素
  电视剧《山海情》摆脱了以往扶贫剧离地悬浮、脱离实际、故事不吸引人的弊病,采用轻喜剧叙事风格,作品质地更为“轻盈”,在语言诙谐幽默的同时并不打乱叙事的主体,使剧情在摆脱苦情底色的基础上增强了可视性和趣味性,整部作品在写实基调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昂扬斗志和喜感,吸引了大批年轻受众。   正是出于对时代特点与观众需求的把握,编剧们普遍意识到“说教”风格与“深沉、宏大”的风格并不符合当下观众的喜好,而是使用“轻喜剧”这一活泼的风格作为传播新时代思想、描摹新时代新农村建设蓝图的底色。[5]整部作品紧紧围绕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展开,在关注东西协作、科技扶贫、乡村教育的叙事基礎上选择观众的共情点展开对爱情、亲情、友情的叙述。得宝和麦苗的爱情线索透露出年轻人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奋斗的讯号。青梅竹马的两人一个选择留守西海固专心做事业,一个选择远赴福建打工。年轻人的爱情在相互通信中逐渐升温,一山一海的距离也与电视剧的主题产生了互文。扶贫题材电视剧一直不缺乏对亲情的描摹,剧中刻画了吵吵闹闹却一直相亲相爱的马德福一家,李大有与儿子水旺的亲情线索更接地气,在展现脱贫困难的同时赋予了作品更多的轻喜剧色彩。关于友情的描述更为直接,远在福建的海吉女工们相互照料、相互帮助,在新的环境里不惧困难适应变化,表现了她们保持人格独立、精神独立,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另外,陈金山与马德福二人相互模仿对方的乡音送别,为了脱贫的目标,二人并肩作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电视剧《山海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少了一些刻意煽情的苦情设计,而是用轻喜剧的方式在一地鸡毛的艰苦环境中营造出温馨逗趣的氛围,另类地展现了悲惨命途中的自强不息,带来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
  (二)矛盾冲突下的现实生活镜像
  电视剧打动人的是情节,其核心是人物和故事,而悬念、矛盾和冲突是必不可少的规划和设定。[6]冲突是“钓”住观众的钩子,《山海情》就是在层层情节冲突设计下真实地反映了西海固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是对20世纪90年代贫困乡村生活镜像的真实呈现。
  电视剧《山海情》开场的第一幕就埋下了一个戏剧冲突:涌泉村一夜之间从政府安排的移民地点玉泉营跑回来七户人家,涌泉村的吊庄移民工作以失败告终。大学刚毕业的马得福被借调到吊庄站帮忙,他的任务就是把村里的人追回来。跑回来的人七嘴八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顺口的方言、生动的表情,使电视剧的戏剧冲突显得格外真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剧情的矛盾冲突并未止步于此,白麦苗、马得宝等一群年轻人离家出走外出谋生,李水花婆家上门逼婚……情节跌宕起伏,剧作的矛盾激烈可见一斑。另外,该剧不回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真实反映出西海固地区百姓的现实生活:三个兄弟只有一条裤子谁要出门给谁穿、一头驴子一口水窖就能嫁人、下拨的扶贫鸡被吃得只剩一只、建立菇棚开展科技扶贫、海吉女子远赴福建打工、蘑菇滞销领导还要大搞形象宣传等现实都被编剧巧妙地转换成真切的、日常的、细腻的、观众可感知的戏剧冲突。《山海情》生动地写就了西海固地区扶贫脱贫的一段佳话,除双孢菇种植外,枸杞种植、乡村教育、治沙抗沙、乡村医疗、电子焊接等方面的专业话题也出现在作品中,描摹出脱贫攻坚征途中各环节、各方面的艰难进程。
  三、时代浪潮中的人性高光与价值书写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视剧,《山海情》的大部分人物塑造充满了正能量,但故事始终把高尚品德放置在了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去刻画。[7]该剧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描绘了时代浪潮中具有代表性的扶贫人员和农村典型人物群像,表现出平凡人物的人性高光和现实生活的精神意蕴与价值取向。
  (一)扶贫剧“新人物”的多元表达
  新时代扶贫题材电视剧“新人物”的表达已不再单一指涉农民的人物形象,而是泛指新时代舞台具有脱贫意识、进步意识、时代意识的人物群像。将故事和人物立于西海固黄土大地的真实历史,刻画出有感情、有温度、敢担当、负责任的扶贫人员和生动、接地气的农村百姓形象,让不同的人物在时代的舞台上共同谱写一曲“脱贫攻坚”的赞歌。
  善良倔强不服输的水花、头脑灵活性格坚韧的得宝、勤奋努力的麦苗、乐于奉献胸怀大爱的白校长、懒散耍小聪明的李大有……剧中的每个贫困户形象都典型生动,人物内心涌动着强烈的渴望与痛苦的挣扎。该剧以国家脱贫攻坚事业为创作背景,20世纪90年代西海固艰苦贫困的现实正是当时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缩影,通过这些贫困户命运的转变,以小见大地展现出党和国家领导下东西对口协作模式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讲述了脱贫奇迹背后鲜活的中国故事。剧中的水花善良、倔强有韧劲,但是苦于没有方法和技术,后来在凌教授的帮扶下学会了双孢菇种植技术。李大有的故事说明扶贫也要“扶志”,要改变其思想观念,帮其树立新的生活目标。该剧全景式地展现了吊庄移民过程中农村群众的生活百态,是精准扶贫时代语境下乡土中国的一个缩影,在同质化精神文化中呈现出一定的价值虚无感,刻画了西海固吊庄移民过程中群众安土重迁、故土难离的情感体验。
  该剧的扶贫干部人物形象具有多样性,紧贴现实,丰富饱满。剧中的马得福单纯,具有一腔热血,毕业后便从事移民吊庄工作。作为涌泉村走出的大学生,他更明白脱贫攻坚工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带领村民移民、解决水电问题、种植双孢菇等,最终将“荒漠”变为“绿洲”,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以“闯入者”身份出现的陈金山、凌教授和吴月娟则以“陌生化”的视角进入金滩村开展扶贫工作,既满足了观众的新奇感受,又将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带入扶贫地区,在劳务派遣、科技扶贫、坡改梯工程、防沙抗沙、乡村教育等方面帮助当地村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剧中不得不提的是科技扶贫人员凌一民教授。他带领科研团队防沙治沙,却在看到了当地村民生活窘境的情况下,带领大家种植双孢菇,又在销路不畅的情况下贴钱为村民补上差价,体现出凌教授科技助民的社会责任感。扶贫干部的人物“符号”不只是代表着福建,同样也代表着遍布全国各地的帮扶干部,代表着那个年代东西部协作的群体,一个被载入史册的群体。该剧的社会影响随着播出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赞赏,其成功的原因是创作者用纪录的手法完善故事,增强了作品的美学力量,通过对大时代小人物的书写,徐徐展开了一幅东西对口协作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   (二)个体价值彰显的时代精神意蕴
  《山海情》是献礼脱贫攻坚战的优秀文艺作品,作为呼应时代的现实题材大剧,通过“思想有意义”和“故事有意思”的完美融合,传递了“扶贫”更“扶志”的现实深意。剧集以个体命运折射出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用温情的笔触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朴素追求串起,从人物的个人成长与困惑、观念碰撞与利益平衡、命运与抉择、信仰与情感等方面,带领观众体会扶贫中的人间真情。
  该剧风格真挚、朴实、接地气,回应了时代关切,做到了将政治表达、精神传递与风土人情的有机结合,留下了扶贫路上鲜活的时代印记。该剧以闽宁镇发展历程为原型,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对口扶贫干部带领宁夏西海固移民不断克服困难,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将黄沙漫漫的戈壁滩建设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金沙滩的故事。通过《山海情》的播出,观众可以走进那段沧桑历史,直观地见证金滩村从一个贫困的小村落发展成为闽宁镇的奋斗历程,从而对我国长达30余年的扶贫事业有了更为强烈的感受,对“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该剧实现了思想高度和人文温度的统一,在真实创作的基础上可以感受严肃正气而温暖亲切的力量。《山海情》这部成功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能够走进观众的心里,真实性是其中的主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的不只是人和土地,更令当地人民伤痛的是文化资源的缺失,这种伤痛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生存的社会环境中。从被动离开故土到主動走出贫困,各种人生百态如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以一个个生命的环节组成了一部动人心弦的剧作,也传递了一种攻坚克难、走出贫困的时代的强音。
  结语
  电视剧《山海情》的价值与意义不只是讲述一个扶贫脱贫的故事,更多的是在传递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该剧以闽宁镇的发展历程为创作命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剧中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激励人们的现实生活。《山海情》在影像语言、叙事策略、人物形象塑造和时代价值意义等方面展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魅力,再现了在东西协作对口帮扶的政策背景下,福建和宁夏两地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脱贫故事画卷。
  参考文献:
  [1]石莉.国产电视剧视听语言艺术表现性分析——以《好家伙》为例[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8):98-100.
  [2]东南网.电视剧《山海情》热议(一):一部记录扶贫协作故事的大戏[EB/OL](2021-01-15)[2021-02-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916434261228760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视觉文化时代中图像已成为思维的主要工具,视觉成为文化的媒介平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影视的作用,激发听障生道德认知后的情感体验,导之以行。为此,课程与电影整合的教学策略宜采用活动教学法,坚持教学目标与乐趣统一的原则、综合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促使听障生在观看影视和研究性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并实行多元评价,从而有效地促进听障生
摘 要: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有意无意忽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对于文本的解读与把握不到位,使得学生难以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限制了阅读教学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感性与理想、局部与整体、“书声琅琅”与“鸦雀无声”三个方面对如何有效提高阅读课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阅读课堂 回归文本 练好内功    听了多堂初中阅读教学观摩课,引起我关于语文课如何回归语文本位的
摘 要: 全面了解独立学院党建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发挥情况,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学院党建工作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对独立学院党建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通过对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对独立学院党建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发挥提出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党建工作 育人工作 作用发挥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的
摘 要: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作者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从以学为乐、终生学习、诚信精神、勤奋精神、谦虚好问五个方面对孔子的治学精神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孔子 治学精神 解读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博大精深,我结合《论语》对孔子的治学精神作出解体,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以学为乐  以学为乐,也
摘 要: 中国的当代艺术伴随着西方反传统的后现代思想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而形成了繁荣的局面,艺术发展的自律在新的时代里产生了分支,它并没有完全沿着为艺术而艺术的自在发展进行,一方面丰富完善了艺术的自律特征,另一方面创造了新时期艺术品商品化的典范。  关键词: 当代艺术 后现代 品牌    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是伴随着西方反叛传统的后现代思想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而形成的。说到底,当代艺术的本质是反
摘 要: 《诗经》的《召南·野有死麕》历来备受争议。文义之争、文体之议、诗旨探寻成为后人解读该诗过程中关注的焦点。解读此诗,一方面应关注当时周代社会的风俗礼仪,另一方面也应该考虑编诗者的意图,这涉及该首诗歌主题和体例的选择与呈现问题。  关键词: 《召南·野有死麕》 死麕 礼 赋 编诗    一、文义之争    《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
摘 要: 词中苏辛,如诗中李杜。李杜诗风之异,论述颇丰,然苏辛词风之异却争论甚久。本文从题材、意境、韵律三个方面对苏辛词风异同加以阐述。  关键词: 苏轼 辛弃疾 词风    宋朝,一个多事的朝代,一个文化经济繁荣一时的国家,却因军事上的积贫积弱,最终难抵挡内忧外患的袭击。国家命运的多舛虽没有为诗词赋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却激起了有识之士的一腔激情。一代文豪、豪放词派开创者苏轼,以及该派“集大
摘 要: 西部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相对于大中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严峻得多,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吉首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四化机制”的构建对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 吉首大学 毕业生就业工作 “四化机制”    吉首大学处在湘西,校本部在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分吉首校区和张家界校区。是办在“老、少、边、山
摘 要: 伊壁鸠鲁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究其根源就在于其快乐主义伦理学说的提出。本文作者倾向于认为他的学说是以治疗的哲学姿态对人本身及其灵魂生存状态的一次全新关注,而这种清新的哲学理论风格的形成与伊壁鸠鲁本人对于哲学及其功能的理解,以及人之本质的规定性是密不可分的。从这一点上来讲,伊壁鸠鲁快乐学说的出发点即为本体治疗和个体自由。  关键词: 伊壁鸠鲁 快乐学院治疗哲学 本体治疗 个体
摘 要: 伯顿·R·克拉克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变革”,而“多元化”思想是其变革观的核心。文章根据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观,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之现状,论述“多元化”变革观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伯顿·R·克拉克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系统变革 多元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预示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后其社会与教育功能的全面转轨,也意味着高等教育整个系统需要接受新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