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被称为又一部“百科全书”。世人对于它的研究是如火如荼,不少红学研究者在不断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阐释着自己的观点。而对于书中人物形象的研究更成为研究的主流,大到著名的学者、作家,小到正在就读的学生,无不想在这一方面独辟蹊径,成就一番事业。笔者也正是这渺渺银河中的微星一个。
[关键词]红楼梦 精于算计 应变能力 阴险狠毒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在书中,它刻画了许许多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在众多人物形象中,王熙凤是最具特色的人物之一。她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笑声,那里的气氛就会立即活跃起来;曹雪芹真个把凤姐写活了!不仅如此,就其复杂性、丰富性、真实性和生动性而言;即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可以说她是一个性格生动、意蕴丰厚的艺术典型。
一、聪明美貌,具有非凡的语言才能
还在凤姐未出场之前,作者就借冷子兴之口向读者这样介绍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①”后来,周瑞家的向刘姥姥这样描绘她:这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得美人儿似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当林黛玉第一次到贾府时,大家悲悲切切,感叹唏嘘不已,忽听后院有人笑声:“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这放肆的笑语,与屋内“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形成强烈的对比,令黛玉纳罕不已,思付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肆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玘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鬓,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缡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②
二、精于算计,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在处世应对中,我们常常觉得凤姐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辨风测向,常常是这样的,对方还没有说出口呢,她已经猜到了;对方刚说呢,她已经办了,这种例子是很多的。比如大观园那个诗社起来,探春这里刚出口,说凤姐我们想请你做个“监社御史”,探春这里刚出口,凤姐马上就猜到你们是缺个“进钱的铜商”,你们是想要赞助了,那么她说“我明儿立刻上任,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你这边刚刚说,她那里早就猜到了,大家都笑起来,所以李纨说:“你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说这个凤姐通体透亮。凤姐这种揣测对方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像我们刚才所举的还是一些比较平常,比较普通的。有的时候,她还可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同一件事,原来这样说,现在又那样说,但是她都说的入情在理,十分动听。所以我们说凤姐的这种心思和应变能力真是能够让人叹为观止。
三、阴险狠毒,具有超乎常人的权利之欲
王熙凤最本质的性格特征是泼辣、阴险、狠毒。但凤姐留给我们的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他那超乎常人的利欲和权欲。她的阴险恶毒可以从两个很著名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叫“毒设相思局”③,一个叫“赚取尤二姐④”,就是所谓“用小巧借剑杀人”这样的两件事情。
尤其在“尤二姐事件”当中,凤姐的这种阴险和狠毒。那么更要强于贾瑞事件了,尤二姐当时的那种优势不是虚幻的,应该说是实在的。因为贾琏已经娶了尤二姐做二房,已经成为一个既成事实了;况且把贾府的内幕,凤姐的劣迹都告诉给尤二姐,那个小两口的日子,小日子过得非常富足、和美。那么在这个时候,不能不说,尤二姐之于凤姐是有相对优势的,不仅指的是容貌、脾气,尤二姐也很标致,她的脾气比凤姐当然是随和多了,待下人也很宽和。那么不只是这些。尤其重要的是,贾琏钟爱,并且尤二姐有生子育嗣的可能,这是凤姐无法比拟的。那么尤二姐可能生儿子,这一点是凤姐深知,也是她深深忌讳的。
总而言之,凤姐就是这样一个人:既美丽且有才,而又贪婪狠毒。她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真实而又生动的真人、活人。是她那个时代孕育和培养出来的“罪恶的天才”。百般算计别人的凤姐,终于也没有逃脱厄运的。最后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注释]
①语出《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黄山书社 出版)1994年3月
②语出《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见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黄山书社 出版)1994年3月
③详见《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黄山书社 出版)1994年3月
④详见《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黄山书社 出版)1994年3月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黄山书社 出版)1994年3月
[2]王昆仑《名家解读红楼梦(上)——王熙凤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3]孙逊《“脂评”思想艺术价值浅探》《名家解读红楼梦(下)》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4]汪道伦.《红楼品味录》华艺出版社.1998年8月
[5]张俊,沈志钧.《曹雪芹与红楼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6]孙眉《解读红楼梦》京华出版社.2001年1月
[7]周先慎《明清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作者单位:山东省宁阳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红楼梦 精于算计 应变能力 阴险狠毒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在书中,它刻画了许许多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在众多人物形象中,王熙凤是最具特色的人物之一。她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笑声,那里的气氛就会立即活跃起来;曹雪芹真个把凤姐写活了!不仅如此,就其复杂性、丰富性、真实性和生动性而言;即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可以说她是一个性格生动、意蕴丰厚的艺术典型。
一、聪明美貌,具有非凡的语言才能
还在凤姐未出场之前,作者就借冷子兴之口向读者这样介绍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①”后来,周瑞家的向刘姥姥这样描绘她:这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得美人儿似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当林黛玉第一次到贾府时,大家悲悲切切,感叹唏嘘不已,忽听后院有人笑声:“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这放肆的笑语,与屋内“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形成强烈的对比,令黛玉纳罕不已,思付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肆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玘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鬓,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缡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②
二、精于算计,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在处世应对中,我们常常觉得凤姐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辨风测向,常常是这样的,对方还没有说出口呢,她已经猜到了;对方刚说呢,她已经办了,这种例子是很多的。比如大观园那个诗社起来,探春这里刚出口,说凤姐我们想请你做个“监社御史”,探春这里刚出口,凤姐马上就猜到你们是缺个“进钱的铜商”,你们是想要赞助了,那么她说“我明儿立刻上任,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你这边刚刚说,她那里早就猜到了,大家都笑起来,所以李纨说:“你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说这个凤姐通体透亮。凤姐这种揣测对方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像我们刚才所举的还是一些比较平常,比较普通的。有的时候,她还可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同一件事,原来这样说,现在又那样说,但是她都说的入情在理,十分动听。所以我们说凤姐的这种心思和应变能力真是能够让人叹为观止。
三、阴险狠毒,具有超乎常人的权利之欲
王熙凤最本质的性格特征是泼辣、阴险、狠毒。但凤姐留给我们的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他那超乎常人的利欲和权欲。她的阴险恶毒可以从两个很著名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叫“毒设相思局”③,一个叫“赚取尤二姐④”,就是所谓“用小巧借剑杀人”这样的两件事情。
尤其在“尤二姐事件”当中,凤姐的这种阴险和狠毒。那么更要强于贾瑞事件了,尤二姐当时的那种优势不是虚幻的,应该说是实在的。因为贾琏已经娶了尤二姐做二房,已经成为一个既成事实了;况且把贾府的内幕,凤姐的劣迹都告诉给尤二姐,那个小两口的日子,小日子过得非常富足、和美。那么在这个时候,不能不说,尤二姐之于凤姐是有相对优势的,不仅指的是容貌、脾气,尤二姐也很标致,她的脾气比凤姐当然是随和多了,待下人也很宽和。那么不只是这些。尤其重要的是,贾琏钟爱,并且尤二姐有生子育嗣的可能,这是凤姐无法比拟的。那么尤二姐可能生儿子,这一点是凤姐深知,也是她深深忌讳的。
总而言之,凤姐就是这样一个人:既美丽且有才,而又贪婪狠毒。她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真实而又生动的真人、活人。是她那个时代孕育和培养出来的“罪恶的天才”。百般算计别人的凤姐,终于也没有逃脱厄运的。最后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注释]
①语出《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黄山书社 出版)1994年3月
②语出《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见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黄山书社 出版)1994年3月
③详见《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黄山书社 出版)1994年3月
④详见《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黄山书社 出版)1994年3月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黄山书社 出版)1994年3月
[2]王昆仑《名家解读红楼梦(上)——王熙凤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3]孙逊《“脂评”思想艺术价值浅探》《名家解读红楼梦(下)》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4]汪道伦.《红楼品味录》华艺出版社.1998年8月
[5]张俊,沈志钧.《曹雪芹与红楼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6]孙眉《解读红楼梦》京华出版社.2001年1月
[7]周先慎《明清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作者单位:山东省宁阳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