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最好的办法是统整单元教学,推动课外阅读。具體的做法是合理整合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走进名篇作品,激发阅读兴趣;师生共读,培养阅读习惯;交流阅读成果,享受阅读收获。借助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视野得到开阔,学生对情感流露的感知能力,以及整体素质均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合;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利用好课程资源;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需达到400万字以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合理统整单元教学,创设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及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立足课内,注目课外,依托智慧型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精神上的享受,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合理整合内容,高效掌握知识
教师想带领学生推动课外阅读,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最好的办法是合理整合单元内容,借助学习指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部编版的教材,每一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安排三至四篇课文,学习一个阅读要素和一个表达要素。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整体。教师应改变过去的模式,着眼单元内容教学。单元整合教学时课堂变得更高效,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一个个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可让教师统筹全局,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节省出更多课内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童年往事,阅读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要素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本单元可以整合为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单元课文;走进名篇,悟文章之情;触动瞬间,写成长之事这三部分。整合内容后,第一部分内容,教师可借助任务单让学生自学,适当点拨、指导即可。第二部分内容,教师通过其中一篇重点文章,详细讲解阅读和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借助阅读方法自学其他课内和课外的文章,通过大量阅读实践,学生会把方法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课外阅读就是这样在整合内容的课堂被推动起来。学生还可以综合、对比,理解、掌握各部分内容,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
二、走进名篇作品,激发阅读兴趣
现在很多学生谈阅读色变,对阅读有厌倦、恐惧的情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精神意义,享受不了阅读的乐趣。根据西方接受美学,阅读是一种体验,不仅是对文本的体验,更是对自我与生命的深入体验。汉语本身具有多重含义,更强调对文章直观的整体感受,而不是单纯的理性分析、概括。学生学习文学作品时拥有个体独到的情感体验,与作者建立情感联系的时候,也正是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美,是这个世界最终的拯救者。当一个人学会审美,具备独立的审美能力以后,才能在美中获得情感共鸣,产生同理心,从共情中理解他人的处境,与世界和谐相处。”当学生认识到阅读是一种享受,在阅读中可以让人找到幸福的感觉时,他们自然会走进书海,推动课外阅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当好领路人,带领学生走进作品,采摘阅读成果。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以《祖父的园子》为例,借助文章内容,详细介绍了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象等多种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剩余的课文先让学生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自学,再点拨。整个单元教学中,教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有计划地引进了多篇关于童年往事的文章,多本关于童年往事的名著让学生阅读,使学生体会到不同年代的童年,不同人物的童年,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童年,感受到童年的多姿多彩,也认识到写作方法的多样化。
《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过程大致为:1. 默读课文,理清脉络,知道文章可以分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 趣读,感受萧红的自由快乐,用心朗读课文4至14自然段,找找“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情?趣在哪里?在小组里交流,将乐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当学生学得津津乐道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出《呼兰河传》中祖父“烤猪和鸭给我吃”“我把鸭子赶到井里,祖父也不批评我”的片段给学生阅读,把萧红的自由快乐推向极点。3. 品读,感受祖父的爱,找出关于祖父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深切感受,“我”的快乐自由,全是来自祖父的宽容、耐心、呵护。4. 赏读,体会景物的自由,自由读写景的段落,体会到萧红笔下语句是那么轻快、可爱,如诗一般,引导学生仿照课文,选几种动植物动笔试一试。5. 走进作者,深化感情,引出“阅读链接”,引起学生的疑问,为什么充满童趣、快乐的园子,结尾却是充满惆怅、伤感,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更深层的感情: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的一切终将逝去的惆怅与怀念。在学生的充满疑惑、好奇的时候,教师及时推荐《呼兰河传》,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和文章的感染下,兴趣浓厚地阅读这本书。
三、徜徉幸福书海,沉淀文化素养
“课外阅读”需要完全敞开书海的大门,让学生进行开放性阅读。但课外阅读不是完全漫无目的的,而是要坚持学生审美意识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不仅能判断出文本内容是否优美,更能用正确的审美眼光看待和评判身边的事物,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坚持审美教育,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判断文本美学价值,从教材文本中感受语言、思想与情感的影响力,进而学会自主选择和判断阅读材料的优劣。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中,学生学习完全单元课文后,初步学会几种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后,也品味了多位名作家的童年故事,继续设计一节群文阅读课——环节1:回忆阅读方法,通过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等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明确阅读目标,用上以上几种方法,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环节2:自由阅读《我们看海去》《爸爸的花谢了》《山顶牧场》《安妮日记节选》,用小标题形式概括每篇课文的事情,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环节3:品百味童年,你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了怎样的独特情感?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学生在阅读单上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交流展示。环节4:师生共同小结: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人的童年经历不一样,童年的味道也不一样。同一个人的童年,随着时间流逝,家庭变故,人的情感也随之变化。环节5:教师推荐课外书《少年闰土》《我的童年》《歪儿》《失去的书桌》《童年笨事》《城南旧事》《安妮日记》等,让学生自由阅读,寻找更多的童年。
整节课是教师的合理引导与学生的自由阅读相结合,教师既兼顾阅读内容的多样性,也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合适、丰富的阅读材料给学生选择,使学生对童年有更深、更广的认知,丰富其情感世界,把语文课所学的语文要素技能运用到阅读中去。学生长期徜徉在幸福的书海中,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开放向上的,他们的阅读技能也是坚固扎实的,他们的文化素养就是在这样的阅读中得到提升。
四、交流丰富成果,享受阅读收获
有收获才能激发更大的动力,阅读收获在于数量上和思维上的收获。
数量上的收获,两周时间内,学生进行了大量课外阅读,阅读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阅读了课外《山顶牧场》《安妮日记》等六篇文章及《呼兰河传》《城南旧事》两本书,学生还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教师通过老照片展、读书心得评比、童年诗词配画、优秀童年文学作品展影、配乐填词演唱歌曲等形式,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学生在丰富的阅读收获面前,有着浓浓的成功感,继而让阅读兴趣在巩固中得到延伸。
不同学识、不同阅历的人,同读一本书,总有不同的见解和收获,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收获,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上,思维在交流中碰撞,绽放出新的火花,从而提升素养、美化人生,充分发挥出阅读的作用。
培养学生热爱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开阔视野,还能加强学生对情感流露的感知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统整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有效统整单元教学,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小学语文“四要式海量阅读”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7(15).
[2]田娟.小学生海量阅读兴趣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6(06).
[3]魏延争.浅谈小学生海量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J].教育,2016(12).
[4]贺小兰.培养阅读习惯快乐海量阅读——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7(17).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高新小学,广州510000)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合;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利用好课程资源;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需达到400万字以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合理统整单元教学,创设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及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立足课内,注目课外,依托智慧型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精神上的享受,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合理整合内容,高效掌握知识
教师想带领学生推动课外阅读,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最好的办法是合理整合单元内容,借助学习指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部编版的教材,每一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安排三至四篇课文,学习一个阅读要素和一个表达要素。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整体。教师应改变过去的模式,着眼单元内容教学。单元整合教学时课堂变得更高效,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一个个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可让教师统筹全局,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节省出更多课内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童年往事,阅读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要素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本单元可以整合为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单元课文;走进名篇,悟文章之情;触动瞬间,写成长之事这三部分。整合内容后,第一部分内容,教师可借助任务单让学生自学,适当点拨、指导即可。第二部分内容,教师通过其中一篇重点文章,详细讲解阅读和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借助阅读方法自学其他课内和课外的文章,通过大量阅读实践,学生会把方法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课外阅读就是这样在整合内容的课堂被推动起来。学生还可以综合、对比,理解、掌握各部分内容,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
二、走进名篇作品,激发阅读兴趣
现在很多学生谈阅读色变,对阅读有厌倦、恐惧的情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精神意义,享受不了阅读的乐趣。根据西方接受美学,阅读是一种体验,不仅是对文本的体验,更是对自我与生命的深入体验。汉语本身具有多重含义,更强调对文章直观的整体感受,而不是单纯的理性分析、概括。学生学习文学作品时拥有个体独到的情感体验,与作者建立情感联系的时候,也正是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美,是这个世界最终的拯救者。当一个人学会审美,具备独立的审美能力以后,才能在美中获得情感共鸣,产生同理心,从共情中理解他人的处境,与世界和谐相处。”当学生认识到阅读是一种享受,在阅读中可以让人找到幸福的感觉时,他们自然会走进书海,推动课外阅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当好领路人,带领学生走进作品,采摘阅读成果。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以《祖父的园子》为例,借助文章内容,详细介绍了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象等多种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剩余的课文先让学生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自学,再点拨。整个单元教学中,教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有计划地引进了多篇关于童年往事的文章,多本关于童年往事的名著让学生阅读,使学生体会到不同年代的童年,不同人物的童年,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童年,感受到童年的多姿多彩,也认识到写作方法的多样化。
《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过程大致为:1. 默读课文,理清脉络,知道文章可以分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 趣读,感受萧红的自由快乐,用心朗读课文4至14自然段,找找“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情?趣在哪里?在小组里交流,将乐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当学生学得津津乐道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出《呼兰河传》中祖父“烤猪和鸭给我吃”“我把鸭子赶到井里,祖父也不批评我”的片段给学生阅读,把萧红的自由快乐推向极点。3. 品读,感受祖父的爱,找出关于祖父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深切感受,“我”的快乐自由,全是来自祖父的宽容、耐心、呵护。4. 赏读,体会景物的自由,自由读写景的段落,体会到萧红笔下语句是那么轻快、可爱,如诗一般,引导学生仿照课文,选几种动植物动笔试一试。5. 走进作者,深化感情,引出“阅读链接”,引起学生的疑问,为什么充满童趣、快乐的园子,结尾却是充满惆怅、伤感,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更深层的感情: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的一切终将逝去的惆怅与怀念。在学生的充满疑惑、好奇的时候,教师及时推荐《呼兰河传》,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和文章的感染下,兴趣浓厚地阅读这本书。
三、徜徉幸福书海,沉淀文化素养
“课外阅读”需要完全敞开书海的大门,让学生进行开放性阅读。但课外阅读不是完全漫无目的的,而是要坚持学生审美意识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不仅能判断出文本内容是否优美,更能用正确的审美眼光看待和评判身边的事物,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坚持审美教育,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判断文本美学价值,从教材文本中感受语言、思想与情感的影响力,进而学会自主选择和判断阅读材料的优劣。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中,学生学习完全单元课文后,初步学会几种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后,也品味了多位名作家的童年故事,继续设计一节群文阅读课——环节1:回忆阅读方法,通过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等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明确阅读目标,用上以上几种方法,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环节2:自由阅读《我们看海去》《爸爸的花谢了》《山顶牧场》《安妮日记节选》,用小标题形式概括每篇课文的事情,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环节3:品百味童年,你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了怎样的独特情感?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学生在阅读单上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交流展示。环节4:师生共同小结: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人的童年经历不一样,童年的味道也不一样。同一个人的童年,随着时间流逝,家庭变故,人的情感也随之变化。环节5:教师推荐课外书《少年闰土》《我的童年》《歪儿》《失去的书桌》《童年笨事》《城南旧事》《安妮日记》等,让学生自由阅读,寻找更多的童年。
整节课是教师的合理引导与学生的自由阅读相结合,教师既兼顾阅读内容的多样性,也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合适、丰富的阅读材料给学生选择,使学生对童年有更深、更广的认知,丰富其情感世界,把语文课所学的语文要素技能运用到阅读中去。学生长期徜徉在幸福的书海中,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开放向上的,他们的阅读技能也是坚固扎实的,他们的文化素养就是在这样的阅读中得到提升。
四、交流丰富成果,享受阅读收获
有收获才能激发更大的动力,阅读收获在于数量上和思维上的收获。
数量上的收获,两周时间内,学生进行了大量课外阅读,阅读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阅读了课外《山顶牧场》《安妮日记》等六篇文章及《呼兰河传》《城南旧事》两本书,学生还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教师通过老照片展、读书心得评比、童年诗词配画、优秀童年文学作品展影、配乐填词演唱歌曲等形式,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学生在丰富的阅读收获面前,有着浓浓的成功感,继而让阅读兴趣在巩固中得到延伸。
不同学识、不同阅历的人,同读一本书,总有不同的见解和收获,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收获,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上,思维在交流中碰撞,绽放出新的火花,从而提升素养、美化人生,充分发挥出阅读的作用。
培养学生热爱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开阔视野,还能加强学生对情感流露的感知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统整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有效统整单元教学,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小学语文“四要式海量阅读”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7(15).
[2]田娟.小学生海量阅读兴趣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6(06).
[3]魏延争.浅谈小学生海量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J].教育,2016(12).
[4]贺小兰.培养阅读习惯快乐海量阅读——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7(17).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高新小学,广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