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尧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解读尧母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借助宣传媒体全力塑造尧母“中华第一母亲”伟大形象,提高尧母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尧母庆都 唐尧 母教观念 孝悌观念济世思想
文化的根本在于精神,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所积累的丰富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生命力和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望都县是“尧母文化”的发源地。“尧母文化”在历史上对中国古代文化、社会、政治等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其所蕴含的“母教”与“孝悌”观念,是炎黄子孙不可多得的精神资源。其传承着地域文化根脉,彰显着望都人文精神,传承文明,积累文化,引领社会风尚。
据史料记载,尧母庆都生活在蒙昧的原始社会,当时整个教育思想和济世孝德思想尚未成系统。悠悠历史千载,在民众的口耳相传及文献记载中,尧母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母教观念、孝悌观念和济世思想为内涵的文化体系。
一、母教文化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之前。当时的教育并没有被分化为专门的活动。在正式学校出现之前,孩子的成长完全依赖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口耳相传。再加上当时生产力低下,孔武有力的男人要出去打猎或耕种,对孩子的教育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母亲身上,母亲的素质决定了孩子的素质和未来。尧母庆都是一位好母亲,《帝王世纪·本纪》:“尧出生时,其母在三河之南,寄于伊长儒之家,故从母居为姓也。”在尧封侯前的十五年中,尧的家庭结构是以母亲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庆都自尊自爱、自食其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尧母生活的望都、唐县、顺平一带,流传着很多尧母教子的民间传说,如“母子逃荒”“西行拜祖”“庆都拾稷”“唐尧学艺”等,讲述了尧母庆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对尧的谆谆教诲。正是有这样一位母亲,使尧具备了《史记·五帝本纪》中“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的优秀品质。在尧辅佐同父异母哥哥帝挚期间,对政务处理和人事任免不断向母亲请教。《尚书·舜典》中记载,舜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对人民进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教育;命夔“典乐”,即负责对人民进行音乐和诗歌教育。又“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这些都是尧从母亲庆都那里学到“贤”的标准。《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唐尧功绩的取得和尧母的日常教诲息息相关。
二、孝悌文化
中国自古推行“以孝治天下”,唐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倡导并践行孝行之人,《汉书·地理志》“望都”下注:“张晏曰: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为名。”尧建筑了庆都城奉母亲居住,他常常思念母亲,因为公务繁忙无暇探望,就登上山顶眺望,从而留下了一段登尧山(伊祁山)望都山的佳话。同时唐尧还把孝作为执政理念,以孝为标准选拔自己的接班人。唐尧实行“禅让制”,舍弃“顽凶”的儿子丹朱,后“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四岳推举虞舜,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再娶,继母生子象,从小被娇生惯养,桀骜不驯。曾经其父亲、继母和弟弟联合谋害舜,舜不仅不计较,反而更加孝顺父亲和继母,迁就弟弟象。舜之孝行打动唐尧,先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于舜。后经过长期观察和考验,选定舜作为继承人。即使舜登天子之位,在看望父亲时,也总是毕恭毕敬,还封异母弟弟象为诸侯,舜的这种“以德报怨”的观念根源于孝文化的发展。后舜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摒弃不肖子商,任用同样仁德的禹。
三、济世思想
根据民间传说记载,尧母带唐尧逃荒途中,救老人而得药方,在瘟疫流行时,广救百姓。尧母翻山涉水,遍访人间,得《黄帝内经》,为百姓救治疾病。尧母的这种济世思想对尧影响非常大。唐尧在执政期间,生活简朴,住陋屋、吃粗饭、乘素车;但其勤政爱民、孔席不暖。他从小跟从母亲庆都过着贫困的生活,多年的耳濡目染使其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要掌握农耕规律。唐尧命羲氏、和氏推行立法,使百姓有秩序地安排春耕、夏作、秋收、冬藏;唐尧在位期间,多年洪涝,他带领百姓治理水患,疏通二十多条大河;唐尧制定《五刑》“五种家庭伦理”,这些为后世的国家及社会管理提供了借鉴。另民间流传的“六十年还甲子”“尧戒与谏木”“天下第一井”则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尧的恤民思想,即济世思想。
尧母庆都作为原始家庭教育的典型代表,开创了中华文化的先河。以母教观念、孝悌观念、济世思想为核心的尧母文化历史影响深远,是人类社会由蒙昧懵懂走向文明的思想起源。
参考文献:
[1]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于兰茹.尧母庆都[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4]周長富.尧母庆都考[J].保定学院学报,201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尧母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课题编号:SZ17205)。
(作者简介:宋玉坤,女,保定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学、文学研究)(责任编辑 王芳)
关键词:尧母庆都 唐尧 母教观念 孝悌观念济世思想
文化的根本在于精神,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所积累的丰富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生命力和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望都县是“尧母文化”的发源地。“尧母文化”在历史上对中国古代文化、社会、政治等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其所蕴含的“母教”与“孝悌”观念,是炎黄子孙不可多得的精神资源。其传承着地域文化根脉,彰显着望都人文精神,传承文明,积累文化,引领社会风尚。
据史料记载,尧母庆都生活在蒙昧的原始社会,当时整个教育思想和济世孝德思想尚未成系统。悠悠历史千载,在民众的口耳相传及文献记载中,尧母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母教观念、孝悌观念和济世思想为内涵的文化体系。
一、母教文化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之前。当时的教育并没有被分化为专门的活动。在正式学校出现之前,孩子的成长完全依赖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口耳相传。再加上当时生产力低下,孔武有力的男人要出去打猎或耕种,对孩子的教育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母亲身上,母亲的素质决定了孩子的素质和未来。尧母庆都是一位好母亲,《帝王世纪·本纪》:“尧出生时,其母在三河之南,寄于伊长儒之家,故从母居为姓也。”在尧封侯前的十五年中,尧的家庭结构是以母亲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庆都自尊自爱、自食其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尧母生活的望都、唐县、顺平一带,流传着很多尧母教子的民间传说,如“母子逃荒”“西行拜祖”“庆都拾稷”“唐尧学艺”等,讲述了尧母庆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对尧的谆谆教诲。正是有这样一位母亲,使尧具备了《史记·五帝本纪》中“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的优秀品质。在尧辅佐同父异母哥哥帝挚期间,对政务处理和人事任免不断向母亲请教。《尚书·舜典》中记载,舜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对人民进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教育;命夔“典乐”,即负责对人民进行音乐和诗歌教育。又“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这些都是尧从母亲庆都那里学到“贤”的标准。《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唐尧功绩的取得和尧母的日常教诲息息相关。
二、孝悌文化
中国自古推行“以孝治天下”,唐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倡导并践行孝行之人,《汉书·地理志》“望都”下注:“张晏曰: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为名。”尧建筑了庆都城奉母亲居住,他常常思念母亲,因为公务繁忙无暇探望,就登上山顶眺望,从而留下了一段登尧山(伊祁山)望都山的佳话。同时唐尧还把孝作为执政理念,以孝为标准选拔自己的接班人。唐尧实行“禅让制”,舍弃“顽凶”的儿子丹朱,后“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四岳推举虞舜,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再娶,继母生子象,从小被娇生惯养,桀骜不驯。曾经其父亲、继母和弟弟联合谋害舜,舜不仅不计较,反而更加孝顺父亲和继母,迁就弟弟象。舜之孝行打动唐尧,先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于舜。后经过长期观察和考验,选定舜作为继承人。即使舜登天子之位,在看望父亲时,也总是毕恭毕敬,还封异母弟弟象为诸侯,舜的这种“以德报怨”的观念根源于孝文化的发展。后舜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摒弃不肖子商,任用同样仁德的禹。
三、济世思想
根据民间传说记载,尧母带唐尧逃荒途中,救老人而得药方,在瘟疫流行时,广救百姓。尧母翻山涉水,遍访人间,得《黄帝内经》,为百姓救治疾病。尧母的这种济世思想对尧影响非常大。唐尧在执政期间,生活简朴,住陋屋、吃粗饭、乘素车;但其勤政爱民、孔席不暖。他从小跟从母亲庆都过着贫困的生活,多年的耳濡目染使其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要掌握农耕规律。唐尧命羲氏、和氏推行立法,使百姓有秩序地安排春耕、夏作、秋收、冬藏;唐尧在位期间,多年洪涝,他带领百姓治理水患,疏通二十多条大河;唐尧制定《五刑》“五种家庭伦理”,这些为后世的国家及社会管理提供了借鉴。另民间流传的“六十年还甲子”“尧戒与谏木”“天下第一井”则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尧的恤民思想,即济世思想。
尧母庆都作为原始家庭教育的典型代表,开创了中华文化的先河。以母教观念、孝悌观念、济世思想为核心的尧母文化历史影响深远,是人类社会由蒙昧懵懂走向文明的思想起源。
参考文献:
[1]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于兰茹.尧母庆都[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4]周長富.尧母庆都考[J].保定学院学报,201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尧母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课题编号:SZ17205)。
(作者简介:宋玉坤,女,保定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学、文学研究)(责任编辑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