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数学知识的本质是客观世界在数和形的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及其利用这些反应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本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努力整合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现象进行分析,力求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尽可能地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
一、在对比中抓住本质。促进发展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比较。更容易认识事物各自的本质特征。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既相互联系,又千差万别,各有各的本质属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抓住关键,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记得在借助于彩色教具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我引导学生把圆转化为长方形后,学生能明白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转化前的圆的周长的一半(即3.14r),宽相当于r。圆的面积公式很顺利地被推导出来。在学生很熟练地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后,我再次拿出这个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把圆按要求转化成长方形后,面积大小没有变化,周长长短有没有发生变化?许多同学拿起笔进行计算。先分别用字母公式表示出长方形和圆的周长,再比大小,结果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2r。我在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后。继续提问:为什么圆转化为长方形后,周长会变长?你们看看老师手中的实物教具就能找到答案。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圆的周长被转化在长方形两条长的位置上。而长方形的两条宽却是圆的内部两条半径充当的。所以我们不计算也能知道结论。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抓住了变化的实质,加深了理解。同样在利用转化策略熟练掌握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我再次出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彩色直观教具,问学生:圆柱体按书上的要求转化成长方体后,体积不变,圆柱体的表面积和转化后的长方体表面积相比,谁大?学生答案不一。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圆柱体的表面都充当了长方体的哪些面?根据我摆的位置学生指出了圆柱体的表面分别充当了长方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这时候许多学生喊出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因为多了左面和右面。那多多少呢?我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这个长方体的长是3.14r,宽是r,高是h,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和就是2rh。所以,这个长方体比转化前的圆柱体的表面积多了2rh。通过对比得出的结论,比分别用公式求出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再比大小,要方便得多,而且抓住了变化的根本原因。使学生理解得更深刻,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教学中许多教师喜欢用的“变式”训练,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抓住知识的本质属性,课堂上也非常值得借鉴。
二、在联系中抓住本质。促进发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学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老师善于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钻研教材,掌握编排体系,剖析知识内在联系,整合教学资源,精心预设课堂,努力使相关知识产生实质性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同一类问题整体上的认识。记得学生在五年级刚刚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没有直接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而是先对有关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和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进行复习,并引导学生找到联系。它们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后进行计算。也就说明了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那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有没有相通之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接着引导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计算后。我问学生: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分母不要相加、减(分母不变),而只把分子相加、减?学生通过前面整数、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启发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口算时的算理和经验,明白了分母相同,也就保证了分数单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只要把相同分数单位的个数进行相加、减,分母不需要改变。通过前面的点拨,学生再找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就非常容易了。即它们都是直接把相同单位的个数进行相加、减。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就很自然地想到要先通分,使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其本质上也就保证了相同分数单位的个数进行直接相加、减。教学中这样的联系、这样的点拨抓住了数学知识的最本质的东西。促进了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
三、在行为体验中抓住本质。促进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学生通过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有助于探究或获取知识。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体验中逐步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如学生在学习了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后。一些同学运用起来并不够自如。甚至会出笑话。究其原因。是对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的一个单位代表的实际大小没有非常清楚的体验。皮亚杰指出:“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教学中要充分动用感官,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或身边事例加强体验,以促进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大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我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食指宽、一柞长、一庹长来大致认识1厘米、1分米、1米:在学习面积单位时,用食指面、手掌面、方桌面来大致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确保每一种常用的计量单名学生心中有数。心中有一把“尺”,同时运用心中的这把“尺”对一些实物进行“测量”。如。一支新铅笔大约有多长?一本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大?一瓶眼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等等。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中对一个、甚至更多个计量单位所代表的大小有更深刻的认识,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在内心感悟中抓住本质。促进发展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或一成不变的复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感悟,最终内化为己用。例如。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新课标中增加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悟特征。最终抓住本质,提高作图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如。把某个三角形向右平移四格。其关键是这个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或每一条边)都要向右平移四格,因此。图形的平移可以转化成关键点(或关键边)的平移。同样。一个图形的旋转其实质是这个图形的每一条边都按一定的要求旋转。因此,一个图形的旋转可以转化成某些关键边的旋转。而图形地平移和旋转其共同点是位置变化。大小和根本的形状不变。而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其实质上是每一条边都按一定的要求放大或缩小。图形的大小发生变化,形状不变。因此,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其关键是抓住几条重要边(如水平边、竖直边等)进行放大或缩小。教学中切忌死背公式、套用规律,而要在自觉感悟中总结发现,抓住本质。
现象和本质之间,有时候只有一步之遥,教师的轻轻点拨就可能撕开本质的面纱。使学生恍然大悟,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并能内化为一种能力。记得学生在感悟并熟练掌握了平面图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后。我再次问学生:平面图上四个方位的规定和日常生活中的四个方向之间究竟有哪些实质性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我们大胆地打破常规,如果假设(只不过是一种假设而已)平面图的上面规定为“南”。那么其他的三个方位在平面图上该怎么确定呢?许多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一下子就设计对了。一瞬间让我感受到数学知识被学生学活了。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善于发现和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努力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追根求源,甚至是打破沙锅问到底,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从而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在对比中抓住本质。促进发展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比较。更容易认识事物各自的本质特征。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既相互联系,又千差万别,各有各的本质属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抓住关键,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记得在借助于彩色教具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我引导学生把圆转化为长方形后,学生能明白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转化前的圆的周长的一半(即3.14r),宽相当于r。圆的面积公式很顺利地被推导出来。在学生很熟练地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后,我再次拿出这个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把圆按要求转化成长方形后,面积大小没有变化,周长长短有没有发生变化?许多同学拿起笔进行计算。先分别用字母公式表示出长方形和圆的周长,再比大小,结果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2r。我在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后。继续提问:为什么圆转化为长方形后,周长会变长?你们看看老师手中的实物教具就能找到答案。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圆的周长被转化在长方形两条长的位置上。而长方形的两条宽却是圆的内部两条半径充当的。所以我们不计算也能知道结论。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抓住了变化的实质,加深了理解。同样在利用转化策略熟练掌握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我再次出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彩色直观教具,问学生:圆柱体按书上的要求转化成长方体后,体积不变,圆柱体的表面积和转化后的长方体表面积相比,谁大?学生答案不一。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圆柱体的表面都充当了长方体的哪些面?根据我摆的位置学生指出了圆柱体的表面分别充当了长方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这时候许多学生喊出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因为多了左面和右面。那多多少呢?我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这个长方体的长是3.14r,宽是r,高是h,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和就是2rh。所以,这个长方体比转化前的圆柱体的表面积多了2rh。通过对比得出的结论,比分别用公式求出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再比大小,要方便得多,而且抓住了变化的根本原因。使学生理解得更深刻,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教学中许多教师喜欢用的“变式”训练,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抓住知识的本质属性,课堂上也非常值得借鉴。
二、在联系中抓住本质。促进发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学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老师善于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钻研教材,掌握编排体系,剖析知识内在联系,整合教学资源,精心预设课堂,努力使相关知识产生实质性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同一类问题整体上的认识。记得学生在五年级刚刚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没有直接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而是先对有关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和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进行复习,并引导学生找到联系。它们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后进行计算。也就说明了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那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有没有相通之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接着引导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计算后。我问学生: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分母不要相加、减(分母不变),而只把分子相加、减?学生通过前面整数、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启发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口算时的算理和经验,明白了分母相同,也就保证了分数单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只要把相同分数单位的个数进行相加、减,分母不需要改变。通过前面的点拨,学生再找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就非常容易了。即它们都是直接把相同单位的个数进行相加、减。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就很自然地想到要先通分,使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其本质上也就保证了相同分数单位的个数进行直接相加、减。教学中这样的联系、这样的点拨抓住了数学知识的最本质的东西。促进了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
三、在行为体验中抓住本质。促进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学生通过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有助于探究或获取知识。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体验中逐步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如学生在学习了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后。一些同学运用起来并不够自如。甚至会出笑话。究其原因。是对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的一个单位代表的实际大小没有非常清楚的体验。皮亚杰指出:“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教学中要充分动用感官,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或身边事例加强体验,以促进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大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我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食指宽、一柞长、一庹长来大致认识1厘米、1分米、1米:在学习面积单位时,用食指面、手掌面、方桌面来大致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确保每一种常用的计量单名学生心中有数。心中有一把“尺”,同时运用心中的这把“尺”对一些实物进行“测量”。如。一支新铅笔大约有多长?一本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大?一瓶眼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等等。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中对一个、甚至更多个计量单位所代表的大小有更深刻的认识,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在内心感悟中抓住本质。促进发展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或一成不变的复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感悟,最终内化为己用。例如。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新课标中增加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悟特征。最终抓住本质,提高作图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如。把某个三角形向右平移四格。其关键是这个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或每一条边)都要向右平移四格,因此。图形的平移可以转化成关键点(或关键边)的平移。同样。一个图形的旋转其实质是这个图形的每一条边都按一定的要求旋转。因此,一个图形的旋转可以转化成某些关键边的旋转。而图形地平移和旋转其共同点是位置变化。大小和根本的形状不变。而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其实质上是每一条边都按一定的要求放大或缩小。图形的大小发生变化,形状不变。因此,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其关键是抓住几条重要边(如水平边、竖直边等)进行放大或缩小。教学中切忌死背公式、套用规律,而要在自觉感悟中总结发现,抓住本质。
现象和本质之间,有时候只有一步之遥,教师的轻轻点拨就可能撕开本质的面纱。使学生恍然大悟,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并能内化为一种能力。记得学生在感悟并熟练掌握了平面图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后。我再次问学生:平面图上四个方位的规定和日常生活中的四个方向之间究竟有哪些实质性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我们大胆地打破常规,如果假设(只不过是一种假设而已)平面图的上面规定为“南”。那么其他的三个方位在平面图上该怎么确定呢?许多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一下子就设计对了。一瞬间让我感受到数学知识被学生学活了。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善于发现和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努力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追根求源,甚至是打破沙锅问到底,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从而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