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歌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再强调师生灵活多变创新手段的互动。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把歌唱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音乐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事物进步的推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突出要求。创新能力是人类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把创造视为一个新的音乐学习领域,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新音乐课程标准》中创造成为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而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在歌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该认真对待并积极探索的。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来作一下阐述:
一、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增强
在音乐课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新课标已实施了好几年,大多数教师已具备了应有的创新意识,明白一位出色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将是一名具有批判性而又有教养的参谋,一名能鼓励学生成为更有音乐独立性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敢想敢创的勇气,要有一个丰厚的富有个性的精神空间,具备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教师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通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如歌曲:《蓝天白云》学会后,教学步骤往往是如何处理该歌曲。按旧课程来说一般是教师用灌输法告诉学生这首歌曲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应该怎样唱、怎样表现。但在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增强下教师可启迪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感觉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如一学生说该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速度可以稍慢些,第二部分的速度可以由慢到快,另一学生说第一部分的力度稍弱,第二部分的力度稍强,还有一学生说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歌唱音色可以越来越亮,甚至还有一学生还为歌曲添了前奏、间奏,后奏等。就教师而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已经列出了必须执行的一系列详细指令,而前者则是卸除了束缚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桎梏,未知边界的课程空间正待音乐教师的自由心灵去尽情飞翔——最大限度地去展现独特的、不可为他人所取代的教育智慧。
二、尊重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教师要树立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意识,鼓励他们敢想敢做。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演唱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直接而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如歌曲《爱我中华》教完后,我要求学生用各种演唱方法来丰富歌曲,结果一个学生说用轮唱来唱,同学们也都很感兴趣,当时我就感觉不怎么能唱,但为了尊重那学生,就让同学们按他的方案实施,结果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以表示他们的不赞成。这时,我却及时表扬了他“你的想法很独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然后叫那位学生说说这样唱的原因。该学生说的大致的理由是中国有好多民族,用轮唱可以表示多、热闹,听完后我总结道:“刚才这位同学的想法是很好的,说明他很爱国,他有他的道理。如果要用轮唱来唱只要改变一下音的时值就可以了。”并接着说下去:“学习任何一首歌曲,你的思维都是自由的,不要有什么约束,喜欢怎么想就怎么想,想怎么说就怎们说,只要说的有理由。”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无任何心理负担、思维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异”想,“胡”言“乱”语,就是注重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训练的表现。相反,教师如果在发现学生的观点、行为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马上将其当作怪异者的话,那么,学生的创造热情将受到挫伤,最后只能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师生灵活多变创新手段的互动
(一)即兴歌词的创作
在我国民间,即兴歌词创作很流行,电影《五朵金花》中的即兴歌词创作,体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愿望。在歌唱教学活动中选择一些学生熟悉会唱的歌曲,让学生为歌词重新填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创作歌词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后放一段原版的意大利语,此时学生会明白原来该歌曲是由意大利名歌:《女人善变》改编的,旋律相同歌词却不同,但为何也唱得如此琅琅上口?这时教师可顺势归纳出由于改编歌词的人遵循了改编的原则,要使歌词押韵、意思连贯、对位规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也尝试一下改编歌词,过后可让学生代表当堂课唱唱自己编的歌词,他们大多唱得津津有味。通过这种练习,不仅让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能够发挥想象创造力,还可使学生在心理上拉近与名家的距离,体验“创造”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创造是在循序渐进中进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奋发学习,将来好多学生很可能会在填词上有所突破的。
(二)学科综合的运用
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音乐课程的结合,可体现为与体育课程的结合。
如歌曲《军中姐妹》,为了表现军中姐妹的飒爽英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丰富教学形式,学会歌曲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把军中姐妹的飒爽英姿和军营生活给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积极思维和创作一些军训动作,和着歌曲的节拍边唱边表演,一定会是一个很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也会是一堂课的一个教学亮点!
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柯达伊左尔坦认为:“创造能力实际是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只要有适合的环境和方法,就能开掘这种能力。”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把歌唱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在音乐世界里自由遨游,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事物进步的推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突出要求。创新能力是人类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把创造视为一个新的音乐学习领域,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新音乐课程标准》中创造成为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而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在歌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该认真对待并积极探索的。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来作一下阐述:
一、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增强
在音乐课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新课标已实施了好几年,大多数教师已具备了应有的创新意识,明白一位出色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将是一名具有批判性而又有教养的参谋,一名能鼓励学生成为更有音乐独立性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敢想敢创的勇气,要有一个丰厚的富有个性的精神空间,具备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教师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通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如歌曲:《蓝天白云》学会后,教学步骤往往是如何处理该歌曲。按旧课程来说一般是教师用灌输法告诉学生这首歌曲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应该怎样唱、怎样表现。但在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增强下教师可启迪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感觉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如一学生说该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速度可以稍慢些,第二部分的速度可以由慢到快,另一学生说第一部分的力度稍弱,第二部分的力度稍强,还有一学生说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歌唱音色可以越来越亮,甚至还有一学生还为歌曲添了前奏、间奏,后奏等。就教师而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已经列出了必须执行的一系列详细指令,而前者则是卸除了束缚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桎梏,未知边界的课程空间正待音乐教师的自由心灵去尽情飞翔——最大限度地去展现独特的、不可为他人所取代的教育智慧。
二、尊重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教师要树立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意识,鼓励他们敢想敢做。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演唱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直接而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如歌曲《爱我中华》教完后,我要求学生用各种演唱方法来丰富歌曲,结果一个学生说用轮唱来唱,同学们也都很感兴趣,当时我就感觉不怎么能唱,但为了尊重那学生,就让同学们按他的方案实施,结果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以表示他们的不赞成。这时,我却及时表扬了他“你的想法很独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然后叫那位学生说说这样唱的原因。该学生说的大致的理由是中国有好多民族,用轮唱可以表示多、热闹,听完后我总结道:“刚才这位同学的想法是很好的,说明他很爱国,他有他的道理。如果要用轮唱来唱只要改变一下音的时值就可以了。”并接着说下去:“学习任何一首歌曲,你的思维都是自由的,不要有什么约束,喜欢怎么想就怎么想,想怎么说就怎们说,只要说的有理由。”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无任何心理负担、思维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异”想,“胡”言“乱”语,就是注重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训练的表现。相反,教师如果在发现学生的观点、行为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马上将其当作怪异者的话,那么,学生的创造热情将受到挫伤,最后只能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师生灵活多变创新手段的互动
(一)即兴歌词的创作
在我国民间,即兴歌词创作很流行,电影《五朵金花》中的即兴歌词创作,体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愿望。在歌唱教学活动中选择一些学生熟悉会唱的歌曲,让学生为歌词重新填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创作歌词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后放一段原版的意大利语,此时学生会明白原来该歌曲是由意大利名歌:《女人善变》改编的,旋律相同歌词却不同,但为何也唱得如此琅琅上口?这时教师可顺势归纳出由于改编歌词的人遵循了改编的原则,要使歌词押韵、意思连贯、对位规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也尝试一下改编歌词,过后可让学生代表当堂课唱唱自己编的歌词,他们大多唱得津津有味。通过这种练习,不仅让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能够发挥想象创造力,还可使学生在心理上拉近与名家的距离,体验“创造”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创造是在循序渐进中进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奋发学习,将来好多学生很可能会在填词上有所突破的。
(二)学科综合的运用
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音乐课程的结合,可体现为与体育课程的结合。
如歌曲《军中姐妹》,为了表现军中姐妹的飒爽英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丰富教学形式,学会歌曲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把军中姐妹的飒爽英姿和军营生活给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积极思维和创作一些军训动作,和着歌曲的节拍边唱边表演,一定会是一个很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也会是一堂课的一个教学亮点!
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柯达伊左尔坦认为:“创造能力实际是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只要有适合的环境和方法,就能开掘这种能力。”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把歌唱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在音乐世界里自由遨游,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