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级青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摘 要】 数学公式和定理,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形式符号化的特点,并且其所表述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记忆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只有认真理解了数学公式和定理,才能够学好数学。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教学
高中数学知识内容中,包含着较多的数学公式和定理。这些公式和定理,解释了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概括了相关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众所周知,数学公式和定理,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形式符号化的特点,并且其所表述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记忆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公式和定理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是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只有认真理解了数学公式和定理,才能够学好数学。如何开展数学公式和定理教学,是众教师广泛关注的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知识引入多样化,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最简单的知识导入方式就是开门见山,“今天我要学习的内容是……,请大家翻开教材……”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简单,省时省力,但是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这样的方法学生并不感兴趣,长久以来还会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知识的热情。数学知识虽然逻辑性严谨,知识体系复杂,但是并不代表它没有趣味,没有新意所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数学公式和定理,要在知识引入环节多花些心思,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原来的“要我学”学习状态改变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
在进行数学公式或定理引入时,有许多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利用实践进行引入,利用类比进行引入,利用发现进行引入,甚至是利用幽默的数学故事进行引入。只要能为学生学习数学公式和定理打好基础,并有效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是合适的、良好的引入方式。无论是怎样的引入形式,都要先对数学公式、定理进行分析,再结合高中生的基本学情进行设计。在学习线面垂直判断时,有这样的数学定理: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称直线和平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单纯理解这两句话可能有些抽象,于是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实践,拿出一张矩形的纸片进行对折,并略微展开,使矩形被折的侧面放置于桌面,并告诉学生,折痕和桌面垂直。从这个小实验引导学生对线面垂直定理进行思考,将抽象的知识化为现实,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个定理的含义。
二、重视推导和证明,弄清楚来龙去脉
公式和定理都有推导和正面,在开展高中数学公式和定理教学时,带领学生对公式进行推导,对定理进行正面,让学生全面掌握公式和定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正面和推导产生迫切想要了解的感觉。在教學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推导和证明,力求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数学的精髓。对公式定理进行推导证明时,也要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完成整个过程。
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有独特的来源。我在教学时,对推导和正面非常重视,我的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的也非常清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个定理是怎么来的呢?如何证明呢?如图:
过点B作CB的垂线与CE的延长线交于D点;∵∠ACB=∠DBC=90°;∴AC∥B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AB=∠ABD;在
△ACE和△BDE中,∠CAB=∠ABD,AE=EB,∠AEC=∠DEB;
∴△ACE≌△BDE(A.S.A);∴AC=DB,CE=DE;∴在△ACB和△DBC中,AC=DB,∠ACB=∠DBC,CB=BC;∴△ACB≌△DBC(S.A.S);∴∠ECB=∠ABC;∴CE=BE=AE。当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更清楚后,运用起来也会更加高效。这就是重视证明和推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强调条件特例,注重灵活运用
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万能公式”。教学期间,学生最容易发生的运用错误就是将万能公式随意套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条件和特例,引导学生在运用万能公式时要注重条件和特例,掌握运用范围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指导学生注意公式及定理的运用注意事项,例如含有正切的三角公式的角的范围是有限制的。这个事情有许多同学在做题时不注意,很容易在这里摔跟头。我在教会学生公式推导之后,让学生做一道小小的练习,从中发现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将它们找出来并提示学生进行思考和改正。这样一来,学生在我的指点下,就明白了任何公式和定理的成立,都需要特定的条件。还有些公式和定理,存在特殊案例,例如三角诱导公式及倍角公式是两角和与差公式的特例。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学习数学公式和定理的目的在于能够灵活运用,快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开展公式及定理教学时,学生的运用能力是最需要注重的地方。如果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并运用这些公式及定理去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就说明教学是有效果的。反之,则需要教师继续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有着较大的难度,数学知识复杂抽象,但是数学这个学科又极其重要。因此,教师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对教学方案方式进行精心设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磊丽.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 2014
[2]黄丽.高中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4
[3]傅婷.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中函数教学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4
[4]颜小情.基于动态生成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4
[5]齐秀姗.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及案例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 2014
【摘 要】 数学公式和定理,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形式符号化的特点,并且其所表述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记忆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只有认真理解了数学公式和定理,才能够学好数学。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教学
高中数学知识内容中,包含着较多的数学公式和定理。这些公式和定理,解释了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概括了相关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众所周知,数学公式和定理,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形式符号化的特点,并且其所表述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记忆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公式和定理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是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只有认真理解了数学公式和定理,才能够学好数学。如何开展数学公式和定理教学,是众教师广泛关注的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知识引入多样化,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最简单的知识导入方式就是开门见山,“今天我要学习的内容是……,请大家翻开教材……”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简单,省时省力,但是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这样的方法学生并不感兴趣,长久以来还会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知识的热情。数学知识虽然逻辑性严谨,知识体系复杂,但是并不代表它没有趣味,没有新意所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数学公式和定理,要在知识引入环节多花些心思,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原来的“要我学”学习状态改变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
在进行数学公式或定理引入时,有许多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利用实践进行引入,利用类比进行引入,利用发现进行引入,甚至是利用幽默的数学故事进行引入。只要能为学生学习数学公式和定理打好基础,并有效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是合适的、良好的引入方式。无论是怎样的引入形式,都要先对数学公式、定理进行分析,再结合高中生的基本学情进行设计。在学习线面垂直判断时,有这样的数学定理: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称直线和平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单纯理解这两句话可能有些抽象,于是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实践,拿出一张矩形的纸片进行对折,并略微展开,使矩形被折的侧面放置于桌面,并告诉学生,折痕和桌面垂直。从这个小实验引导学生对线面垂直定理进行思考,将抽象的知识化为现实,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个定理的含义。
二、重视推导和证明,弄清楚来龙去脉
公式和定理都有推导和正面,在开展高中数学公式和定理教学时,带领学生对公式进行推导,对定理进行正面,让学生全面掌握公式和定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正面和推导产生迫切想要了解的感觉。在教學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推导和证明,力求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数学的精髓。对公式定理进行推导证明时,也要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完成整个过程。
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有独特的来源。我在教学时,对推导和正面非常重视,我的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的也非常清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个定理是怎么来的呢?如何证明呢?如图:
过点B作CB的垂线与CE的延长线交于D点;∵∠ACB=∠DBC=90°;∴AC∥B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AB=∠ABD;在
△ACE和△BDE中,∠CAB=∠ABD,AE=EB,∠AEC=∠DEB;
∴△ACE≌△BDE(A.S.A);∴AC=DB,CE=DE;∴在△ACB和△DBC中,AC=DB,∠ACB=∠DBC,CB=BC;∴△ACB≌△DBC(S.A.S);∴∠ECB=∠ABC;∴CE=BE=AE。当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更清楚后,运用起来也会更加高效。这就是重视证明和推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强调条件特例,注重灵活运用
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万能公式”。教学期间,学生最容易发生的运用错误就是将万能公式随意套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条件和特例,引导学生在运用万能公式时要注重条件和特例,掌握运用范围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指导学生注意公式及定理的运用注意事项,例如含有正切的三角公式的角的范围是有限制的。这个事情有许多同学在做题时不注意,很容易在这里摔跟头。我在教会学生公式推导之后,让学生做一道小小的练习,从中发现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将它们找出来并提示学生进行思考和改正。这样一来,学生在我的指点下,就明白了任何公式和定理的成立,都需要特定的条件。还有些公式和定理,存在特殊案例,例如三角诱导公式及倍角公式是两角和与差公式的特例。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学习数学公式和定理的目的在于能够灵活运用,快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开展公式及定理教学时,学生的运用能力是最需要注重的地方。如果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并运用这些公式及定理去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就说明教学是有效果的。反之,则需要教师继续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有着较大的难度,数学知识复杂抽象,但是数学这个学科又极其重要。因此,教师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对教学方案方式进行精心设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磊丽.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 2014
[2]黄丽.高中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4
[3]傅婷.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中函数教学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4
[4]颜小情.基于动态生成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4
[5]齐秀姗.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及案例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