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运会志愿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运会上,与奥运会组织相关的外围工作是一些不图物质回报的人参与完成的。在接下来的1900年巴黎奥运会、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和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虽然官方报告中并没有明确出现“志愿者”三个字,但这种志愿精神和利他主义动机无疑依旧存在于这三届奥运会上。
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正式官方报告中,出现了为奥运会提供团队服务的志愿者——童子军和军队,他们承担了发送信息、维持安全和秩序、举彩旗、搬运器材等简单而必要的工作。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运会的志愿服务主体依旧是童子军和军队。相对于其他工作而言,这一时期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是零散和不全面的,缺乏系统的管理,在大赛的组织中处于边缘地位,并没有引起主办方对这一服务形式的足够重视。
奥运会志愿者发展的里程碑是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随着长期战争影响的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参与这一赛事,奥运会的规模急剧扩大。应邀参加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的有69个国家和地区的4925名运动员,预计奥运会期间从世界各地来的客人——旅游观光者、新闻记者、体育官员等将达到7万人,这无疑给一座仅有40多万人口的主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节约开支,组委会开始动用大量志愿者来承担各种工作,以支援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志愿者的人员构成由童子军和军队扩展到青年组织、学生等。与此同时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承担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如赛场设施的维护、技术咨询、导游、翻译等。对志愿者的选拔变得严格起来,组委会第一次对志愿者进行了培训。
奥运会志愿者发展进程中的另一个转折点是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这一届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商人,学生,教师,家庭主妇,医生,律师,教授,老人和青少年,滑雪者,冰球、雪橇、溜冰爱好者,简而言之,来自全世界、全美国和各行各业的男人、女人和年轻人。”6703名志愿者组成了历史上第一支正规的奥运会志愿者团队,这支团队不属于任何特定的组织。在经过周密的培训之后,志愿者被组委会根据各自的技能特长和经验分配到奥运会赛场的各个岗位上。因为符合当代志愿者的特征,这次冬奥会所建立起的志愿者服务模式在以后的奥运会上得到传承,它标志着奥运会组委会开始把志愿服务列入议事日程,并纳入组委会的整体规划之中。
奥运会志愿者概念的正式确定,是它作为奥运词汇出现在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官方报告中:“奥运志愿者是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以自己个人的无私参与,尽其所能,通力合作,完成交给自己的任务,而不接受报酬或索取其他任何回报的人。”这无疑明确了志愿者在奥运会组委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这些无名的真英雄为奥运会所做的贡献终于获得了极大的认可与重视。从此,奥运会志愿者开始朝着组织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奥运会志愿者的团结和奉献精神让大众对奥运会的支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与此同时,这些精神对未来的志愿者是一种激励。
链接: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基本条件
(一)自愿参加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
(二)1990年6月30日(含)前出生,身体健康;
(三)遵守中国法律法规;
(四)能够参加赛前的培训及相关活动;
(五)能够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连续服务7天以上;
(六)母语为汉语的申请人应具备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母语不是汉语的申请人应具备基本的汉语交流能力;
(七)具备志愿服务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志愿者的培训
(一)培训内容
1.通用培训。通用培训的内容包括奥林匹克基本知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概况、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北京历史及文化生活、残疾人服务知识和技能、礼仪规范、医学常识及急救技能等。通用培训将针对赛会志愿者申请人广泛开展。
2.专业培训。专业培训的内容包括按志愿服务岗位的专业要求所应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场馆培训。场馆培训的内容包括场馆功能、场馆内比赛相关知识、内部设施、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
4.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
(二)培训方式
1.远程培训。远程培训主要包括网络培训、广电媒体培训和函授培训。
2.面授。
3.实践培训。实践培训主要包括公益实践活动、专题活动和参加测试赛。
志愿者的服务领域和班次安排
(一)服务领域
1.赛会志愿者主要在场馆(含竞赛场馆、训练场馆和非竞赛场馆)进行志愿服务。根据奥运会、残奥会运行的实际需要,部分赛会志愿者的工作岗位具有流动性,不在固定场馆进行志愿服务。
2.赛会志愿者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服务、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服务、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和文化活动组织支持,及其他北京奥组委指定的领域。
(二)班次安排
赛会志愿者原则上每天工作一个班次,一个班次不超过8小时。特殊岗位将视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时间班次。
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正式官方报告中,出现了为奥运会提供团队服务的志愿者——童子军和军队,他们承担了发送信息、维持安全和秩序、举彩旗、搬运器材等简单而必要的工作。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运会的志愿服务主体依旧是童子军和军队。相对于其他工作而言,这一时期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是零散和不全面的,缺乏系统的管理,在大赛的组织中处于边缘地位,并没有引起主办方对这一服务形式的足够重视。
奥运会志愿者发展的里程碑是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随着长期战争影响的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参与这一赛事,奥运会的规模急剧扩大。应邀参加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的有69个国家和地区的4925名运动员,预计奥运会期间从世界各地来的客人——旅游观光者、新闻记者、体育官员等将达到7万人,这无疑给一座仅有40多万人口的主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节约开支,组委会开始动用大量志愿者来承担各种工作,以支援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志愿者的人员构成由童子军和军队扩展到青年组织、学生等。与此同时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承担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如赛场设施的维护、技术咨询、导游、翻译等。对志愿者的选拔变得严格起来,组委会第一次对志愿者进行了培训。
奥运会志愿者发展进程中的另一个转折点是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这一届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商人,学生,教师,家庭主妇,医生,律师,教授,老人和青少年,滑雪者,冰球、雪橇、溜冰爱好者,简而言之,来自全世界、全美国和各行各业的男人、女人和年轻人。”6703名志愿者组成了历史上第一支正规的奥运会志愿者团队,这支团队不属于任何特定的组织。在经过周密的培训之后,志愿者被组委会根据各自的技能特长和经验分配到奥运会赛场的各个岗位上。因为符合当代志愿者的特征,这次冬奥会所建立起的志愿者服务模式在以后的奥运会上得到传承,它标志着奥运会组委会开始把志愿服务列入议事日程,并纳入组委会的整体规划之中。
奥运会志愿者概念的正式确定,是它作为奥运词汇出现在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官方报告中:“奥运志愿者是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以自己个人的无私参与,尽其所能,通力合作,完成交给自己的任务,而不接受报酬或索取其他任何回报的人。”这无疑明确了志愿者在奥运会组委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这些无名的真英雄为奥运会所做的贡献终于获得了极大的认可与重视。从此,奥运会志愿者开始朝着组织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奥运会志愿者的团结和奉献精神让大众对奥运会的支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与此同时,这些精神对未来的志愿者是一种激励。
链接: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基本条件
(一)自愿参加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
(二)1990年6月30日(含)前出生,身体健康;
(三)遵守中国法律法规;
(四)能够参加赛前的培训及相关活动;
(五)能够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连续服务7天以上;
(六)母语为汉语的申请人应具备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母语不是汉语的申请人应具备基本的汉语交流能力;
(七)具备志愿服务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志愿者的培训
(一)培训内容
1.通用培训。通用培训的内容包括奥林匹克基本知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概况、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北京历史及文化生活、残疾人服务知识和技能、礼仪规范、医学常识及急救技能等。通用培训将针对赛会志愿者申请人广泛开展。
2.专业培训。专业培训的内容包括按志愿服务岗位的专业要求所应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场馆培训。场馆培训的内容包括场馆功能、场馆内比赛相关知识、内部设施、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
4.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
(二)培训方式
1.远程培训。远程培训主要包括网络培训、广电媒体培训和函授培训。
2.面授。
3.实践培训。实践培训主要包括公益实践活动、专题活动和参加测试赛。
志愿者的服务领域和班次安排
(一)服务领域
1.赛会志愿者主要在场馆(含竞赛场馆、训练场馆和非竞赛场馆)进行志愿服务。根据奥运会、残奥会运行的实际需要,部分赛会志愿者的工作岗位具有流动性,不在固定场馆进行志愿服务。
2.赛会志愿者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服务、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服务、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和文化活动组织支持,及其他北京奥组委指定的领域。
(二)班次安排
赛会志愿者原则上每天工作一个班次,一个班次不超过8小时。特殊岗位将视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时间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