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风窗》封面策划主题《大萧条启示录》提到了“罗斯福新政”,通过增加政府的直接和间接干预,缓解了大萧条带来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其核心是救济、复兴和改革。这让我想到老子关于治国理政的“三宝”之策。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里所谓的“三宝”,指的是国家层面上的慈爱、俭约和不敢为天下先。违反了这三条,国家必亡。国家只有以慈爱对待百姓,百姓才能在国家危难时英勇御敌;国家只有俭约,才能广播财富于天下百姓;国家在对外关系方面只有秉持不敢为天下先的外交政策,才能国力持久。如果违背了这三个方面,必然会出现大问题—“死矣”。出现了这种情况以后并不是没有可救之策。老子给出的解救之策是“慈”,即慈爱百姓。如果能够做到慈爱百姓,那么,对外可以战胜对手,对内可以保持稳定。所谓“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个“三宝”之策对今天的中国很有启发性。中国虽然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是也积累了很多问题。表面看是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出现了问题,问题的关键实际上都集中在国家和制度的层面。一方面,资本和政府联手在这些领域挤占了百姓的基本利益。以住房为例,政府的土地政策使得居民房价中一大部分成了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这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传统的维稳手段某种程度上压制了百姓在这些领域中的诉求甚至求生的权利,并从而遮蔽了公务人员的贪腐行为,使问题越积越多。这些问题的积累,正就是执政风险的积累。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央继打击公款吃喝和豪华办公楼之风后,以减少庸员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人事和机构改革正在推进。这是需要下大决心解决也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这里的关键不是简单地减员,而是把国家的事权真正还给人民大众,使执政党成为人民大众的主心骨,从而实现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讲的真正民主和“廉价政府”的目标。总之,只有政府的俭约才能带来社会的繁荣。
理解中国的强大,不能有太多的盲目性。通过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我们2020年可以精準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但是,到时我们可能需要提高一下贫困线的标准,这样的话,中国的贫困人口会比今天更多。所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实长期是不会改变的。“不敢为天下先”不是历来说的“韬光养晦”,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老子讲的“不争”。“不争”不是无所作为,它讲的是“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这是一种生存状态,不是简单的进攻谋略。因此,100年之内,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在政府和国家层面都可能是重要的治理策略。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里所谓的“三宝”,指的是国家层面上的慈爱、俭约和不敢为天下先。违反了这三条,国家必亡。国家只有以慈爱对待百姓,百姓才能在国家危难时英勇御敌;国家只有俭约,才能广播财富于天下百姓;国家在对外关系方面只有秉持不敢为天下先的外交政策,才能国力持久。如果违背了这三个方面,必然会出现大问题—“死矣”。出现了这种情况以后并不是没有可救之策。老子给出的解救之策是“慈”,即慈爱百姓。如果能够做到慈爱百姓,那么,对外可以战胜对手,对内可以保持稳定。所谓“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个“三宝”之策对今天的中国很有启发性。中国虽然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是也积累了很多问题。表面看是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领域出现了问题,问题的关键实际上都集中在国家和制度的层面。一方面,资本和政府联手在这些领域挤占了百姓的基本利益。以住房为例,政府的土地政策使得居民房价中一大部分成了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这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传统的维稳手段某种程度上压制了百姓在这些领域中的诉求甚至求生的权利,并从而遮蔽了公务人员的贪腐行为,使问题越积越多。这些问题的积累,正就是执政风险的积累。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央继打击公款吃喝和豪华办公楼之风后,以减少庸员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人事和机构改革正在推进。这是需要下大决心解决也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这里的关键不是简单地减员,而是把国家的事权真正还给人民大众,使执政党成为人民大众的主心骨,从而实现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讲的真正民主和“廉价政府”的目标。总之,只有政府的俭约才能带来社会的繁荣。
理解中国的强大,不能有太多的盲目性。通过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我们2020年可以精準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但是,到时我们可能需要提高一下贫困线的标准,这样的话,中国的贫困人口会比今天更多。所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实长期是不会改变的。“不敢为天下先”不是历来说的“韬光养晦”,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老子讲的“不争”。“不争”不是无所作为,它讲的是“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这是一种生存状态,不是简单的进攻谋略。因此,100年之内,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在政府和国家层面都可能是重要的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