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闵贞人物画的修复与保护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清代闵贞写意人物画是西安美术学院博物馆的藏品,文章以作者接受修复其人物画立轴为例,简述修复过程及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古旧字画;修复理念;保护修复
  1 基本信息简述
  1.1 作品介绍
  《醉仙图》立轴为清中期闵贞所作,纸本水墨,画心纵81.5厘米,横49.9厘米。图中画一老者醉态之状,身着素衣,席地而坐,庄重而自在。运笔逸笔草草,酣畅淋漓。整个人物的描绘中五官最为精妙,醉态的嘴微微上翘,颊骨高凸,长发蓬头、大耳、高鼻,上扬的眉下醉仙的眼睛是点睛之笔,将醉意正酣、睿智表现得恰到好处,观之令人叹服。该幅画右上角只有自题款“闵贞画”字样,题款下钤两铭白文印章:上为“闵贞”,下款印迹模糊无法辨识,作品左下角钤有朱文印“西安美术学院藏”。
  闵贞(1730—1788),字正斋,扬州八怪之一。其画取法明代吴伟,善画人物、花鸟、山水,多为写意。所画人物画最具特色,简练的线条勾勒展现出别具特色的笔墨形态和线条趣味,使作品形神兼备,将人物的醉态、结构、体态大胆而又准确地描绘出来,可用“逸笔草草”“笔才一二,像已应焉”来形容其过人的艺术表达能力。
  1.2 原装裱方式
  该作品原裱结构由画心、诗堂、天地料、通天边、地杆(天杆缺失)等组成,原裱尺寸为204厘米×66厘米。裱件工艺方面地料为正镶压画心3.5毫米,画心压诗堂、天料压诗堂3.5毫米,边料、通天边均为反镶2毫米。
  2 前期病症描述及修复方案的制订
  《醉仙图》作品自清至今,年代久远,在流传收藏的过程中受到了环境和人为的影响,经综合评估该作品的病症情况为中度破损。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制订出修复方案,在这里将画心的病症及形成原因进行描述。针对该幅画的破损情况,主要从表面污渍、前人不完善的修复、纸张酸化等方面将其归类分析。
  2.1 纸张酸化严重
  整个画面呈现泛黄或者黄化现象,并且黄化较严重,在打开裱件时作品有明显的发脆现象,再不及时修复重装将会使作品受到更大损坏。在经过对画面选点进行酸碱值的测试后,显示pH值平均为5.04,料的pH值为5.06左右,那么此画的pH值偏酸,作品发脆、断裂、折条都与纸张酸化有很大的关系。
  2.2 表面大量污渍
  画心上清晰可见不同来源的污渍,有深色的圆点为水渍,有很多小型霉点和油渍,另外还有大量分布不匀的昆虫造成的污渍。人物头顶中间边缘斜向左上有一道淡墨痕,经检测墨色和人物衣纹墨色一致,推断不是后人所为。裱料同样存在大量污渍,暗土色花绫通天边污渍严重,并有大量缺失。
  2.3 断裂
  整个画心横向有5处直接断裂,4处局部断裂,且有多处残缺,断裂现象主要出现在画心中上部和天料的地方,表面有大量污渍、霉菌。旧料破损天料纵向、横向都有断裂,天杆缺失,地杆右轴缺失。通天边为暗土色花绫,污渍严重,大量缺失。
  2.4 制订方案
  根据对作品破损情况与病症的分析以及博物馆收藏要求,首先制订相应的修复方案,对其进行科学的修复。“审其思,施其巧”,修复前必须要“对症下药”,合理施工。根据不同裱件的特点和破损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这是文物修复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针对破损情况,前期主要通过图像采集和文字记录的形式进行分析判断,并对其基本的信息做好记录,为后期修复过程提供相应的参考数据。为了使修复顺利进行并对这些状况做了详细的修复流程,这里就不一一复述。主要的方法是对画心进行前期检测、清洗去污、揭命纸、覆禙纸、拼对、补全破损、托画心、贴折条、全色、重新装裱成轴等工艺环节进行治理和修复。
  3 具体修复方法的应用
  因该作品保存不当,画面整体破损较为严重,修复方案按照图像采集、检测、清扫画心、清洗、揭、补、全、装等来制订,以此作为修复过程中的依据和参考。
  3.1 清理画心
  此件作品受到人为或者环境的影响很大,画心出现机械拉伤断裂、水渍、烟熏、霉变等病症。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不同病症实施治理,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首先针对画心气色暗沉的情况必须用水淋洗画面,通过轻柔的淋水冲洗将画心上的黄化、“黄渍”、水渍带走,直到淋洗出的水变清洁。这幅画的清洗适宜使用中性离子超纯水清洗。清洗前必须测试作品是否掉色,如有掉色必须提前加固,减少清洗对画面造成的损害。《思陵书画记》中提出“古画装不许重洗,恐失人物精神花木浓艳”,这说明重新装裱洗揭的影响,所以洗画要把握好度,要适可而止,不能违背修复的原则。
  3.2 揭
  《装潢志》有言:“书画性命,全关于揭。”揭是修复古迹名画的重中之重,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揭主要是指揭掉加固在画心后面的小托纸和旧的覆禙纸,其中小托纸的好坏直接影响画心,因为关系古迹书画的存亡,故又称小托纸为“命纸”。在揭画心前先用专用的助纸用水刷平在修复台上,将清洗后的画心向下扣在助纸上,排实与助纸吸附在一起,无论画心多么破损严重,这让画心更加牢固地贴在助纸上。再按照干湿程度进行喷水闷画,让纸张中的老浆子软化,逐层揭去覆禙纸和命纸。不可过度揭,损伤画心。此作在揭完大覆禙时发现多处用纸条贴补的痕迹,并且在揭的过程中发现原画心薄厚不均匀,这说明前人曾对此作有过修复,造成画心有没有揭掉的命纸和把画心揭过的现象。
  3.3 托画心,治理折条病
  在揭完画心后进行湿拼、补洞等,由于揭完后的画心颜色还是土灰色,所以在前期必须染一张与画心颜色接近的命纸,这样有助于后期的全色,也使全色后的画心整体色调协调统一。
  古旧字画在托完画心后基本的问题之一已经解决了,在接下来就是针对画心断裂、旧折痕进行加固治理。通常都是在这些断裂和折痕的地方粘贴折条加固。先加明折条后加暗折条。贴折条易疏忽遗漏,必须多次检查否则在重装后画心经过多次卷后折痕会越来越明显,折条病依然从在,没有彻底根除。
  3.4 全色
  《装潢志》一书提道:“古画有残缺处,用旧墨不妨以笔全之。”全色就是古旧画残缺的画面内容和笔迹,按照作品的原貌和色调进行复原全色,所以通常这道工序也称作“接笔”。目前文物修复要求在不改变文物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进行全色,在接笔的过程中要权衡有些部分可为、有些部分可为而不为的一个度。在全色的过程中笔者一直秉承“可识别”原则,注重书画自身所具有的历史原貌与后人可辨识度,这将更加突显出名迹书画的真实性和修复的合理性。
  3.5 重装成轴
  修复重装在一定程度上对字画的寿命起到延长作用,所以要想使名画流传下去就必須进行修复重新装裱。经过前面洗揭、托全这些工艺后,对画心修复的基本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就是对其进行镶攒、覆禙、上下壁、砑背、上杆、安轴等环节,最后完成重装。
  此作品原装裱格式为挂轴且原料大部分完整,修复方案的制订要求其原装裱旧料必须恢复,将其原用的工艺镶法略微改动,将反镶改为软镶留距方式,有助于画心减少摩擦,对画心的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总尺寸未做变动。在重新装裱时依然秉持“最小干预”原则,最大可能地保持原作品的格式,增强其艺术的保留价值。《醉仙图》作品经过重新装裱后使此件文物获得新生,“恢复原貌”,大大地延长了作品的寿命。
  4 结语
  在书画修复过程中,经过前期的分析、探讨和方案的制订,最终经过修复装裱让精品之作的神韵、意境展现出来,成为一件可供欣赏、研究的佳品。修复字画对每一位修复师的技艺和综合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在修复前后都要仔细研究、认真观察,充分了解画心病症及解决办法,做好前期的方案制订和修复预案,这样才会在修复时成竹在胸。
  参考文献
  [1]周积寅.扬州八怪画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7.
  [2]杨仁恺.中国书画鉴定学稿:第二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曹惠民.扬州八怪全书:第4卷:黄慎:罗聘诗文书画全集[M].北京市: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4](明)周嘉胄.装潢志[M].尚莲霞,编.中华书局,2012:31.
其他文献
摘 要:广州地处南海之滨,对外通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尤其是明清时期,曾一度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窗口。东莞作为广州外港,粤海第一门户,也是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枢纽。文章选取南京市博物馆展出的“海丝路上的广东制造——东莞市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艺术品展”中的广彩瓷、铜胎画珐琅器、外销画、外销扇、广绣、外销漆器等种类进行考察,管窥清代广东外销艺术品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清代;东莞;广东制造;外销艺术品  
期刊
摘 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古以来吸引着无数求知者。最初,抄录是书籍制作与传播的唯一方式。后来虽然大批量制作的印刷术发明后,迅速成为书籍制作的绝对主流方式,但抄录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山东博物馆典籍搜藏素以精善闻名,善本中不乏抄本,该馆参与申报的前三批《珍贵名录》收录多达31部,文章举例其中十种。  关键词:山东博物馆;珍贵古籍;抄本赏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古以来吸引着无数求知者。最初,
期刊
摘 要:名家艺术馆是以典藏书画名家艺术作品、研究名家艺术影响、宣扬名家艺术精神为建馆目标,具有收藏与展示当代艺术、彰显现代美学功能的地方区域级艺术展馆。艺术馆同典藏与陈列人类文化遗产、展现古代文明的博物馆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知识传播、教育推广和艺术熏陶等社会职能。文章以依托博物馆管理模式运营的湘潭西泠二李艺术馆为例,从展览类型、学术活动、文化推广和公共服务方面来阐述开馆以来的运营情况,并针对问题提
期刊
摘 要:古老的城市中最具代表性和具有规模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老式建筑,这些曾经普普通通的房屋,往往代表着过去一段时期的文化,或者拥有特定时期的历史背景,甚至建筑物本身就有一个古老的故事,特别是承载着历史意义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一个城市生命的象征与城市过往的记忆。这些象征与记忆承载着过去的风俗人性和历史文化,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文章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探讨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历史街区真实性的前提下,让
期刊
摘 要: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对中国具有深刻的历史影响。太平天国立国期间曾经铸造过自己的钱币,这些钱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文章主要针对太平天国中的圣宝镇库钱币做出综合的研究与讨论,并兼议圣库制度与太平军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太平天国;钱币;综述  1 镇库钱  镇库钱,镇库者,顾名思义,镇守库存。它是指古代铸钱局在正式开炉浇铸某一(国号、年号)制式的钱币前
期刊
摘 要:近期在嘉绒吉岗出土的雍仲苯教擦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以当地雍仲苯教信徒对擦擦的认识和理解为基础,对此地擦擦的材料和造型进行简要的介绍,更直观地突出吉岗地区擦擦的特殊性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嘉绒;雍仲苯教;擦擦;脱模泥塑  1 地域文化  嘉绒吉岗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沙尔宗镇米亚足村,目前当地发现了大量其他地区少见的雍仲苯教擦擦。此地地势险峻且偏僻,四面环山且水流湍
期刊
摘 要:筒瓦是古代建筑屋面的重要构件之一,宋《营造法式》对其制作、修整工艺记述较为详备。“解挢”是《营造法式》内记录的一道修整筒瓦内部的工序,代表了宋代官方规定的筒瓦修整的最高标准;“瓦削”是北朝时期“瓦文”中记录的一道制瓦工序。通过对文献、已有研究成果和不同时期考古发现筒瓦实物的考察,初步廓清了南北朝以来筒瓦内部修整技术——“解挢”与“瓦削”的做法、流布、功能、使用等情况。“解挢”是在“瓦削”的
期刊
摘 要:中国书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结晶。书画因其自身的特质,非常容易受存放环境的影响,温湿度、光照、有害气体、微生物及人为因素等都会对其造成损坏。做好书画藏品的日常养护和科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合理利用馆藏书画资源,通过将做好展览、搞好学术研究、开发文创产品等多方面的工作进行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与价值,为推动博物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齐白石的绘画虽以草虫花鸟最为著名,但人物画也在其艺术生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齐白石衰年变法之后的人物画。在变法期间,齐白石的人物画也相应变异升华,初步形成了简练、风趣、雄健的粗笔写意风格。  关键词:齐白石;天津博物馆;肖像画  在天津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众多作品中,有两件巨幅人物画像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分别是《汉关壮缪像》与《宋岳武穆像》。  1 创作背景  《汉关壮缪像》与《宋岳武
期刊
摘 要:石碑内容分为给示严禁、杜卖屋契两部分。通过解读碑文和查阅文献,发现第一部分内容是民办消防机构——普清局的消防警示,进而解读了清代安庆消防机构和设备。第二部分内容为普清局购置房产时签订的不能赎回契约,考证了普清局的位置和设置原因。  关键词:给示严禁碑;杜卖屋契凭证碑;普清局  近日,在安庆城区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一通石质碑刻。该碑文系楷书,碑长135厘米,宽70厘米,厚12厘米,石质呈青白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