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掌握职业技能,达到提升人性与人力的相互统一,必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深入、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以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
0 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形成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当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缺乏等等,造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是十分必要的。
1 以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1.1 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是一种“技术教育”,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它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诚然,培养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培养的不能仅仅是一个只懂计算机或只会做帐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学校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培养“工具性”人才的作坊。高职学校在授予学生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应对他们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做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作为高职教育者应该认识到高职教育首先是教育、是育人,然后才是职业教育。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其次才是“才”。为此,高职院校应改变以往的只注重技能训练的技术教育,而转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只有这样,高职学校才可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校园文化场所、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必须建设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建筑布局合理、设计新颖、错落有致、朴素典雅、造型寓意各具特色。校园内的道路弯直有形,长廊亭阁、别有风味,树木丰茂、花草宜人,校牌校训、引人注目,橱窗报栏规范精致,标语宣传、赋予感召力,办公室、教室、图书馆、实验实训场所、体育场馆、餐厅宿舍布置协调。学校制定、实施以人为本并符合教育规律的规章制度,师生衣着整洁、言行文明、人际关系和谐,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班风、作风,特别是共同的价值观念所反映出的学校精神无时不渗透在师生的行为当中,成为引领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力开展人文教育,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锻炼、提高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其实践志趣、扩大交往开辟了一个广阔天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坚持开展经常性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文明建设和校园精神培育的载体,是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构建精神家园、营造健康心理氛围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的目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兼顾学生的业务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除了抓住契机外,还应充分挖掘、整合各种合理资源,可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1.3 实行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过举行大量的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知识竞赛等知识性校园文化活动,扩大学生的信息量,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一些娱乐性校园文化活动,如歌咏、书画等既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尤其要注重立足专业,开展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
1.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人文精神教育中,使学生树立了敬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勃勃向上的精神,这使得学生在实践技能上更易超越常人,更易在自由的职业中做出出色的业绩和贡献。
人文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通过基础教育,让学生学会行使权利与义务,发展道德观与价值观,培养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辨别价值标准的能力,了解文化传统,适应并改进所处环境,保持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理解事物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1.5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素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大众传媒也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着重大影响。现代媒介形态的变化促使大众传媒逐渐加大其在新闻与娱乐之外的直接教化功能,学术演讲、文化对话,艺术星空等性质的栏目层出不穷。人们在网络、电视屏幕和光盘上阅读文学名著,欣赏美术作品、聆听名人名家的教诲或者参与对话。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工具的普及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如热线电话,建立工作网站,班级主页,电子信箱,留言板,聊天室等,使人文素质教育不再受时间,地点,身份的限制。
以学院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建设网络素质教育特色栏目,如:“人人空间”、“知艺星空”、“绿色在线”、“科学绿洲”、“人文天空”、“诚信视野”、“青春中国”、“开发贫困财富”、“学习加油站”、“学风在线”、“警钟长鸣”、“爱的天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在线党员”、“成功无限”、“教育报告超市”等。
2 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不能没有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基本作用是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塑造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学习,提升人文精神,可以使人站得高、看得远、行得正、做得直,让人加深认识事物的本质。人文教育既然是促进人的健全发展的教育,就不是单一学科教育所能完成,它应该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多途径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因此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人文教育应贯穿于所有学科的教育和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的一生。
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掌握职业技能,达到提升人性与人力的相互统一,必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深入、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以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
0 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形成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当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缺乏等等,造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是十分必要的。
1 以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1.1 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是一种“技术教育”,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它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诚然,培养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培养的不能仅仅是一个只懂计算机或只会做帐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学校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培养“工具性”人才的作坊。高职学校在授予学生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应对他们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做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作为高职教育者应该认识到高职教育首先是教育、是育人,然后才是职业教育。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其次才是“才”。为此,高职院校应改变以往的只注重技能训练的技术教育,而转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只有这样,高职学校才可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校园文化场所、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必须建设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建筑布局合理、设计新颖、错落有致、朴素典雅、造型寓意各具特色。校园内的道路弯直有形,长廊亭阁、别有风味,树木丰茂、花草宜人,校牌校训、引人注目,橱窗报栏规范精致,标语宣传、赋予感召力,办公室、教室、图书馆、实验实训场所、体育场馆、餐厅宿舍布置协调。学校制定、实施以人为本并符合教育规律的规章制度,师生衣着整洁、言行文明、人际关系和谐,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班风、作风,特别是共同的价值观念所反映出的学校精神无时不渗透在师生的行为当中,成为引领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力开展人文教育,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锻炼、提高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其实践志趣、扩大交往开辟了一个广阔天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坚持开展经常性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活动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文明建设和校园精神培育的载体,是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构建精神家园、营造健康心理氛围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的目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兼顾学生的业务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除了抓住契机外,还应充分挖掘、整合各种合理资源,可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1.3 实行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过举行大量的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知识竞赛等知识性校园文化活动,扩大学生的信息量,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一些娱乐性校园文化活动,如歌咏、书画等既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尤其要注重立足专业,开展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
1.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人文精神教育中,使学生树立了敬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勃勃向上的精神,这使得学生在实践技能上更易超越常人,更易在自由的职业中做出出色的业绩和贡献。
人文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通过基础教育,让学生学会行使权利与义务,发展道德观与价值观,培养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辨别价值标准的能力,了解文化传统,适应并改进所处环境,保持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理解事物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1.5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素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大众传媒也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着重大影响。现代媒介形态的变化促使大众传媒逐渐加大其在新闻与娱乐之外的直接教化功能,学术演讲、文化对话,艺术星空等性质的栏目层出不穷。人们在网络、电视屏幕和光盘上阅读文学名著,欣赏美术作品、聆听名人名家的教诲或者参与对话。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工具的普及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如热线电话,建立工作网站,班级主页,电子信箱,留言板,聊天室等,使人文素质教育不再受时间,地点,身份的限制。
以学院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建设网络素质教育特色栏目,如:“人人空间”、“知艺星空”、“绿色在线”、“科学绿洲”、“人文天空”、“诚信视野”、“青春中国”、“开发贫困财富”、“学习加油站”、“学风在线”、“警钟长鸣”、“爱的天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在线党员”、“成功无限”、“教育报告超市”等。
2 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不能没有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基本作用是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塑造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学习,提升人文精神,可以使人站得高、看得远、行得正、做得直,让人加深认识事物的本质。人文教育既然是促进人的健全发展的教育,就不是单一学科教育所能完成,它应该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多途径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因此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人文教育应贯穿于所有学科的教育和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