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后移改良后内侧入路,即跟腱旁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HaraguchiⅡ后踝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跟腱旁后内侧入路治疗22例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29~58岁,平均(41.2±4.2)岁;左侧14例,右侧8例;合并腓骨骨折18例,三角韧带损伤2例,内踝骨折6例,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12 d,平均(8.6±2.4)d。手术切口选择跟腱跟骨止点近端、内侧1 cm处为起点,向近端纵向延伸;于
长屈肌与胫神经间隙暴露骨折并复位,使用支撑钢板或加压螺钉固定;合并腓骨骨折者经同一入路或辅助外侧入路行骨折复位、钢板固定;合并内踝骨折者行经皮空心钉固定。术后第1天即可主动行踝关节屈伸功能练习,术后6周渐进性负重。术后通过X线检查及临床检查判断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并发症及相应转归。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术后踝关节功能。
22例患者均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4.6±7.2)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4.6 ± 4.2)周。无一例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71~100分,平均89.6分;其中优1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5.45%(21/22)。术后6个月,1例出现踝关节疼痛,X线片示踝关节间隙轻度变窄,诊断为创伤性关节炎,经口服非甾体类药物,疼痛缓解。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结论针对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解剖学特点,选择跟腱旁后内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