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危险因素。

方法

连续纳入发病24 h内的新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病史、基线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

共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5例,其中END组32例,非END组63例。两组之间糖尿病(χ2=6.081,P=0.014)、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15分(χ2=9.851,P=0.002)、基线梗死体积>30 cm3(χ2=10.815,P=0.001)和发热(χ2=6.642,P=0.010)的患者构成比以及空腹血糖(t=2.632,P=0.010)、高半胱氨酸(t=2.997,P=0.003)、C反应蛋白(t=2.349,P=0.021)、基线NHISS评分(Z=497.5,P=0.001)、基线梗死体积(Z=544.5,P<0.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此外,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χ2=24.539,P<0.001)和小动脉闭塞性卒中(χ2=27.913,P<0.001)以及OSCP分型中完全前循环卒中(χ2=7.578,P<0.006)和部分前循环卒中(χ2=4.818,P<0.028)的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6.0 mmol/L[优势比(odds ratio, OR)6.95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2.159~22.348;P=0.001]、高半胱氨酸>15 μmol/L(OR 3.301,95% CI 1.028~10.595;P=0.045)、NIHSS评分>15分(OR 4.174,95% CI 1.172~14.870;P=0.028)、梗死体积>30 cm3(OR 4.996,95% CI 1.334~18.717;P=0.017)、发热(OR 4.538,95% CI 1.334~15.372;P=0.015)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基线血糖、NIHSS评分、梗死体积、高半胱氨酸和体温升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Netherton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发现,Netherton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SPINK5突变导致的LEKTI缺陷和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有关.免疫组化检测LEKTI、SPINK5基因突变分析对Netherton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可用于Netherton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并有效避免患病新生儿的出生.以往对Net
目的 讨论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导管、气管切开套管的套囊压力和注气量是否合适,提供正确给套囊注气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35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套管套囊压力和注气量的实际值和理想值进行准确测量.结果 65%的患者气管套管套囊实际压力和注气量过高,大于理想值.其中套囊实际注气量大于理想注气量2~4ml,套囊压力超过理想压力2~26 cm H2O.结论 临床上大部分气管套管套囊压力和注
目的探讨青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转归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青年(年龄18~45岁)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分为转归不良组(≥2分)和转归良好组(0~1分),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青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转归
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是一种支架蛋白,其在调节离子转运、运输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还与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相互作用,可以稳定跨膜蛋白、参与构成上皮顶端微绒毛结构.它还是一种调节蛋白,能与30余种蛋白质作用并调节其功能.其基因的突变或杂合性丢失可导致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增高,在正常细胞中通常为胞膜表达,发挥抑癌作用;胞膜不表达或在胞质及胞核中过表达则提示肿瘤恶性程度增加.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除了不断探索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在发病4.5 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连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rtPA剂量分为小剂量组(0.5~0.8 mg/kg,最大剂量50 mg)和标准剂量组(0.9 mg/kg,最大剂量90 mg)。比
宿主对皮肤癣菌感染的免疫反应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角质形成细胞通过表达各种不同的模式识别受体,中性粒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和呼吸作用爆发产生的氧化代谢产物(如超氧阴离子等)完成细胞内外的杀菌作用,参与先天性免疫反应.在获得性免疫反应中,细胞免疫反应或体液免疫反应的优势,决定了临床表现和感染后结果,可能导致疾病自愈或者慢性化.普遍公认的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控制皮肤癣菌感染.同
患者男,71岁,因手足关节伸侧、臀部、双耳廓、肘伸侧发生暗红色斑块,伴疼痛11个月于2012年4月11日就诊于我院门诊.皮疹先发生于手足关节伸侧,伴阵发性疼痛,后逐渐增多,累及臀部、大腿外侧、肘关节伸侧及双耳廓,曾就诊当地医院(治疗不详),无好转,发病以来无发热、腹痛,时有多关节痛.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体温正常,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哕音,余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西酞普兰进行预防性抗抑郁治疗对急性皮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发病24 h内入院且伴有上肢运动功能缺损的首发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质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对照组,西酞普兰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从发病48 h内开始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口服(20 mg/d),持续30 d。应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ilton Depressive Rating Scale,
总结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外渗到皮下组织中.化疗药物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易发生药物外渗,因此有效预防外渗的发生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确诊的1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抽取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以抗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6例,在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