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堂生态性、真实性的反思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f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需要设计,但又不能让设计捆住了自己的手脚,这是我的体会。
   我曾经上过一节非常失败的公开课。因为是公开课,所以非常重视,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借鉴了一些名师的教案和教学实录,然后写教案,做课件。因为重视,教案写得非常详细,步骤安排得非常周密。导入、过渡、照应,提问、点拨、总结,以至于各个环节所用的时间等等无不考虑在内,环环相扣,字斟句酌,力求天衣无缝,完美无漏。但当“剧本”排练完成,自以为胸有成竹,上台开始表演时,便觉十分吃力。当我把准备好的问题自认为是有机地抛给学生时,学生却表现得很漠然,一点都不配合,一节课我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把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程式上引导,但教和学一直是两层皮,师生之间的感觉就如同车轱辘和车轴之间没滋油——涩,转不动。我便开始紧张、上火,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自己准备的戏往下演,不自觉间,教师手中的那根线就越收越紧,紧得师生都放不开,课堂教学成了我的独角戏,最后,满头大汗,败下阵来。
   问题出在哪里?
   事后,我和同事们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一直认为:课堂教学需要设计,但又不能让设计捆住了自己的手脚;科学的课堂设计绝不是按照教学参考书写写教案那么简单,需要教师的全方位投入。
   首先,我过分重视并依赖我的教学设计了,过分重视了教师个人对文本的感受了,因而也就忽视了语文课堂的最基本的生态性、真实性等特性,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个性感受。
   毋庸置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须有准备,准备教材,准备教法,准备学生,胸中有“粮”,上课才能不慌。也可以有设计,设计环节,设计问题等等。但如果过分依赖于设计,授课思路只能在你的设计中展开,就如同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教师在课堂上就不会有激情和灵感,更何况教师要极力地引导学生接受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又怎能动起来说真话、表真情、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
   其次,我的教学预设也不科学,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牵引灌输多。想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仍是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思考。这其实仍是一种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学习。科学的准备和设计,绝不同于传统观念中的备课,而是一种大预设和动态预设。而我这种忽视相机诱导、弹性处理,将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进行到底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
   针对此,我对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思路。
   课堂设计一定要科学,更贴近学生,更实用。它一定是动态的,不是教师设计的一个程序。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学习理论知识、参与教学观摩、开展研讨交流;甚至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品位、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多搜集一些学生的资料,了解学生的学情,预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怎么想、会想些什么,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然后,教师再来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以及引导性问题——这一切都是备课,但重要的是,在教师心中,这一定是一幅白描的山水,而不能是一幅繁复的工笔,要留出一定的空白引导学生的精彩生成。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素质教育提倡对话与交流,定会有旁逸斜出。所以课堂教学不能让预设限制了思路,捆住了手脚,应结合学生表现,作灵活选择、弹性安排、动态修改。这当然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和灵感,所以,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现在再回头看这节公开课,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心中一定要装着学生,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态性和真实性的,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力。
   记不清是哪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这给我打开了畅想的空间:当课堂上你的问题一个个地提出后,别去想你准备好的答案,学生也可能引导你进入到你从来见也没见着的奇妙世界,你只需带着眼睛、耳朵和思想,“慢慢走,欣赏啊”,身不由己地向前走去,在一种原生态的状态下,师生双方达成一致,实现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在唐代,诗歌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艺术手法也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据反馈信息看,学生对诗歌理解的能力欠缺,综合分析之后得出三点原因:(1)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因而对内容把握不准;(2)思路不清晰,表达能力欠缺;(3)综合分析能力不够,不能紧紧抓住诗
期刊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不仅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方面着眼,更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作文兴趣,使之在作文教学中起推动、促进智力因素的作用,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下面笔者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情感,诱起表达欲望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因素,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动情、动容,来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人,讨论自己最关心的事。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诱发了心理需求
期刊
对于教师职业的伟大写照,莫过于唐代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及德育工作,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班主任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指导者、全面有效地履行其指导职能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下面就谈一些自己班级管理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期刊
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感到,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似乎怨声载道,老师们老是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为了孩子的聪明,老说孩子苯;为了孩子的守纪,老说孩子顽皮;为了孩子的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总是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己任,以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机为目的。我认为开展语文教学改革,激励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出题,讲解指导,学生写作,课堂完稿。由于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往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了作文;或者草草了事应付一篇作文,觉得写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有的作文题目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由于缺乏真正的生活体验及感悟,只好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逐渐降低,作文课成了学生最讨厌的课程,作文也变成纯粹应付老师应付考试的“作业”,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期刊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尔指出:“我们应该给学生活动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鼓励他们合作学习,以引导学生探索和合作交流,来代替教师讲、学生听,杜绝把学生当知识容器的做法。”培养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力,离不开有效的课堂交流。要实现课堂交流的有效乃至高效,贵在受教育主体实实在在地参与整个教学全过程。因此,讨论法就是一种适应这种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所谓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
期刊
教育家曾这样说“语文成绩的好差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阅读的结果”。学生素养的提升源于语文,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又源于阅读。   一、通过阅读教学,深化语文素养   首先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
期刊
新课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注重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如此看来,文言文教学要有“文”有“言”。没有“言”,哪来的“文”?没有“言”的积累,弄不通文意,何来对“文”的理解与鉴赏?反之,没有对“文”的赏鉴,言也只不过是“故纸”一堆。文言文教学有
期刊
什么是“人文精神”?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个性和人格的建构。”“个性”和“人格”可以“简单地说”,却不可以简单地理解。因为“个性”和“人格”是无比丰富、无比生动、无限具体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学习那些包含着民族独特文化精神及情感的作品和语言,学习和了解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情感,从民族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获取丰厚的养分,陶冶心性,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人。所以,语文教学中的”人文
期刊
首先,教师要以过硬的业务知识取得学生信任。老师的威信还来源于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和敬意,就要时时刻刻遵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敬佩有能力有本事的教师,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如果我们的教师一摇三晃地走进教室,教态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显得疲惫不堪,讲授的内容又东拉西扯,这样的教师又怎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教师上课如同嚼蜡一般,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师又有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