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需要设计,但又不能让设计捆住了自己的手脚,这是我的体会。
我曾经上过一节非常失败的公开课。因为是公开课,所以非常重视,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借鉴了一些名师的教案和教学实录,然后写教案,做课件。因为重视,教案写得非常详细,步骤安排得非常周密。导入、过渡、照应,提问、点拨、总结,以至于各个环节所用的时间等等无不考虑在内,环环相扣,字斟句酌,力求天衣无缝,完美无漏。但当“剧本”排练完成,自以为胸有成竹,上台开始表演时,便觉十分吃力。当我把准备好的问题自认为是有机地抛给学生时,学生却表现得很漠然,一点都不配合,一节课我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把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程式上引导,但教和学一直是两层皮,师生之间的感觉就如同车轱辘和车轴之间没滋油——涩,转不动。我便开始紧张、上火,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自己准备的戏往下演,不自觉间,教师手中的那根线就越收越紧,紧得师生都放不开,课堂教学成了我的独角戏,最后,满头大汗,败下阵来。
问题出在哪里?
事后,我和同事们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一直认为:课堂教学需要设计,但又不能让设计捆住了自己的手脚;科学的课堂设计绝不是按照教学参考书写写教案那么简单,需要教师的全方位投入。
首先,我过分重视并依赖我的教学设计了,过分重视了教师个人对文本的感受了,因而也就忽视了语文课堂的最基本的生态性、真实性等特性,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个性感受。
毋庸置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须有准备,准备教材,准备教法,准备学生,胸中有“粮”,上课才能不慌。也可以有设计,设计环节,设计问题等等。但如果过分依赖于设计,授课思路只能在你的设计中展开,就如同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教师在课堂上就不会有激情和灵感,更何况教师要极力地引导学生接受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又怎能动起来说真话、表真情、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
其次,我的教学预设也不科学,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牵引灌输多。想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仍是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思考。这其实仍是一种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学习。科学的准备和设计,绝不同于传统观念中的备课,而是一种大预设和动态预设。而我这种忽视相机诱导、弹性处理,将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进行到底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
针对此,我对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思路。
课堂设计一定要科学,更贴近学生,更实用。它一定是动态的,不是教师设计的一个程序。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学习理论知识、参与教学观摩、开展研讨交流;甚至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品位、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多搜集一些学生的资料,了解学生的学情,预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怎么想、会想些什么,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然后,教师再来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以及引导性问题——这一切都是备课,但重要的是,在教师心中,这一定是一幅白描的山水,而不能是一幅繁复的工笔,要留出一定的空白引导学生的精彩生成。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素质教育提倡对话与交流,定会有旁逸斜出。所以课堂教学不能让预设限制了思路,捆住了手脚,应结合学生表现,作灵活选择、弹性安排、动态修改。这当然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和灵感,所以,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现在再回头看这节公开课,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心中一定要装着学生,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态性和真实性的,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力。
记不清是哪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这给我打开了畅想的空间:当课堂上你的问题一个个地提出后,别去想你准备好的答案,学生也可能引导你进入到你从来见也没见着的奇妙世界,你只需带着眼睛、耳朵和思想,“慢慢走,欣赏啊”,身不由己地向前走去,在一种原生态的状态下,师生双方达成一致,实现教学目标。
我曾经上过一节非常失败的公开课。因为是公开课,所以非常重视,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借鉴了一些名师的教案和教学实录,然后写教案,做课件。因为重视,教案写得非常详细,步骤安排得非常周密。导入、过渡、照应,提问、点拨、总结,以至于各个环节所用的时间等等无不考虑在内,环环相扣,字斟句酌,力求天衣无缝,完美无漏。但当“剧本”排练完成,自以为胸有成竹,上台开始表演时,便觉十分吃力。当我把准备好的问题自认为是有机地抛给学生时,学生却表现得很漠然,一点都不配合,一节课我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把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程式上引导,但教和学一直是两层皮,师生之间的感觉就如同车轱辘和车轴之间没滋油——涩,转不动。我便开始紧张、上火,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自己准备的戏往下演,不自觉间,教师手中的那根线就越收越紧,紧得师生都放不开,课堂教学成了我的独角戏,最后,满头大汗,败下阵来。
问题出在哪里?
事后,我和同事们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一直认为:课堂教学需要设计,但又不能让设计捆住了自己的手脚;科学的课堂设计绝不是按照教学参考书写写教案那么简单,需要教师的全方位投入。
首先,我过分重视并依赖我的教学设计了,过分重视了教师个人对文本的感受了,因而也就忽视了语文课堂的最基本的生态性、真实性等特性,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个性感受。
毋庸置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须有准备,准备教材,准备教法,准备学生,胸中有“粮”,上课才能不慌。也可以有设计,设计环节,设计问题等等。但如果过分依赖于设计,授课思路只能在你的设计中展开,就如同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教师在课堂上就不会有激情和灵感,更何况教师要极力地引导学生接受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又怎能动起来说真话、表真情、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
其次,我的教学预设也不科学,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牵引灌输多。想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仍是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并以此锁定学生的思考。这其实仍是一种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学习。科学的准备和设计,绝不同于传统观念中的备课,而是一种大预设和动态预设。而我这种忽视相机诱导、弹性处理,将教师个人的教学设计进行到底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
针对此,我对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思路。
课堂设计一定要科学,更贴近学生,更实用。它一定是动态的,不是教师设计的一个程序。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学习理论知识、参与教学观摩、开展研讨交流;甚至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品位、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多搜集一些学生的资料,了解学生的学情,预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怎么想、会想些什么,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然后,教师再来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以及引导性问题——这一切都是备课,但重要的是,在教师心中,这一定是一幅白描的山水,而不能是一幅繁复的工笔,要留出一定的空白引导学生的精彩生成。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素质教育提倡对话与交流,定会有旁逸斜出。所以课堂教学不能让预设限制了思路,捆住了手脚,应结合学生表现,作灵活选择、弹性安排、动态修改。这当然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和灵感,所以,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现在再回头看这节公开课,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心中一定要装着学生,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态性和真实性的,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力。
记不清是哪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这给我打开了畅想的空间:当课堂上你的问题一个个地提出后,别去想你准备好的答案,学生也可能引导你进入到你从来见也没见着的奇妙世界,你只需带着眼睛、耳朵和思想,“慢慢走,欣赏啊”,身不由己地向前走去,在一种原生态的状态下,师生双方达成一致,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