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和塑造出有健全人格和一定审美情趣的学生,而语文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传承祖国文化、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受到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语文教材所选的每一篇文章从语言形式到内容情感都优美动人,都是精华之作,本来语文课堂也应该是生动美丽、富有审美情趣的,应该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舞台,可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变成了传授字词句篇语法逻辑的阵地,完全没有美感可言,就像没有了树叶只剩光秃秃枝干的大树。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忽视学生作为“人”而存在的地位与权利,所进行的教学往往都是未触及学生心灵的知识灌输,久而久之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越来越厌恶语文,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境界,让语文教学实现审美化呢?以下是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课文朗读审美化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朗读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比如教学说明文《核舟记》,在充分梳理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反复吟读,恰如一个聪明博识的导游,把学生带到一件新奇的珍品面前,将其部件的精细,机关的巧妙及前后关联一一化解展示于众,而学生种种巧语妙思随导游手指足引次第而来,将木舟诸多妙处逐一接受。一篇平实无华的文言说明文就这样把学生引入了意趣盎然情景之中,而教师的朗读就是由此岸到达彼岸的“木舟”。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开掘。
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朗读上下功夫,花气力。朗读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个性化朗读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感受美。
朗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生发美感。比如课文《春》,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了坚韧的青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再如《回忆我的母亲》,教师通过平和温情的朗读,使学生从平实的叙述、诚恳的报答、深情的思念之中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美好形象。
二.语文教学内容审美化
教学内容审美化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它是教学审美化的基础。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历史传诵的名篇佳作。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人格美、生活美、景物美、语言美、形式美、艺术美等,特别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气象万千。这些佳作所蕴蓄的审美信息为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的形成奠定了内容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像导游一样,既引导学生领略课文结构精致缜密之美,又有意识地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披文入情”,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引导学生细细咀嚼词语在一定语境中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斟酌的艺术匠心,深入到作品描绘的美好境界中去领会教材所蕴涵的思想美、形象美、情感美。比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词中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还有“瘦马”似乎并不具有美感,学生初读可能感受不到其中的美,此时老师要指导学生,这首曲的感情基调是“天涯游子的断肠之苦”,那么再读这首词时,就提高学生了对景物的审美情感,学生也能体会到景物背后隐藏的“悲凉之美”。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美的范畴,“华丽细腻”固然是优美的典范,而“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荒诞”其实也是一种审美。比如小说《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学生可能只从表面理解:“哦,他变了五次,见风使舵,阿谀奉承,是个坏角色。”这时教师要发挥向美的方向引导的作用,通过分析诙谐、风趣的个性化语言,把他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反复无常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揭露奥楚蔑洛夫这丑恶灵魂时,从创作手法中得到审美的满足。在教学实践中,忽视教学内容之美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师对课文内容真与善的方面挖掘较多,对美的方面却不重视。教师只有充分挖掘课文内容的美,才能使语文教学满堂生辉,学生才能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
教学过程审美化体现了教学的动态美。它要求按照教学发展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审美化,产生教学美育心理效应。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松树风格的崇高,小桔灯的朴实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来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教师讲析到这段文字时,一幅光彩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色荷塘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生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再如《背影》中的父子情,《我的母亲》中的母子情,《七根火柴》中的战友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课文审美鉴赏的关键。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课文《荷塘月色》的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然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于是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从而加强了对《荷塘月色》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还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也进一步鉴赏到词句的意境美。
总之,语文审美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其研究领域是非常宽广的,况且“教无定法”。故此,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多作积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审美化的高度。
杨月英,教师,现居江苏靖江。
一.课文朗读审美化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朗读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比如教学说明文《核舟记》,在充分梳理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反复吟读,恰如一个聪明博识的导游,把学生带到一件新奇的珍品面前,将其部件的精细,机关的巧妙及前后关联一一化解展示于众,而学生种种巧语妙思随导游手指足引次第而来,将木舟诸多妙处逐一接受。一篇平实无华的文言说明文就这样把学生引入了意趣盎然情景之中,而教师的朗读就是由此岸到达彼岸的“木舟”。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开掘。
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朗读上下功夫,花气力。朗读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个性化朗读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感受美。
朗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生发美感。比如课文《春》,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了坚韧的青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再如《回忆我的母亲》,教师通过平和温情的朗读,使学生从平实的叙述、诚恳的报答、深情的思念之中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美好形象。
二.语文教学内容审美化
教学内容审美化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它是教学审美化的基础。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历史传诵的名篇佳作。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人格美、生活美、景物美、语言美、形式美、艺术美等,特别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气象万千。这些佳作所蕴蓄的审美信息为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的形成奠定了内容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像导游一样,既引导学生领略课文结构精致缜密之美,又有意识地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披文入情”,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引导学生细细咀嚼词语在一定语境中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斟酌的艺术匠心,深入到作品描绘的美好境界中去领会教材所蕴涵的思想美、形象美、情感美。比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词中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还有“瘦马”似乎并不具有美感,学生初读可能感受不到其中的美,此时老师要指导学生,这首曲的感情基调是“天涯游子的断肠之苦”,那么再读这首词时,就提高学生了对景物的审美情感,学生也能体会到景物背后隐藏的“悲凉之美”。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美的范畴,“华丽细腻”固然是优美的典范,而“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荒诞”其实也是一种审美。比如小说《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学生可能只从表面理解:“哦,他变了五次,见风使舵,阿谀奉承,是个坏角色。”这时教师要发挥向美的方向引导的作用,通过分析诙谐、风趣的个性化语言,把他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反复无常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揭露奥楚蔑洛夫这丑恶灵魂时,从创作手法中得到审美的满足。在教学实践中,忽视教学内容之美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师对课文内容真与善的方面挖掘较多,对美的方面却不重视。教师只有充分挖掘课文内容的美,才能使语文教学满堂生辉,学生才能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
教学过程审美化体现了教学的动态美。它要求按照教学发展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审美化,产生教学美育心理效应。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松树风格的崇高,小桔灯的朴实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来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教师讲析到这段文字时,一幅光彩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色荷塘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生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再如《背影》中的父子情,《我的母亲》中的母子情,《七根火柴》中的战友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课文审美鉴赏的关键。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课文《荷塘月色》的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然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于是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从而加强了对《荷塘月色》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还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也进一步鉴赏到词句的意境美。
总之,语文审美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其研究领域是非常宽广的,况且“教无定法”。故此,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多作积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审美化的高度。
杨月英,教师,现居江苏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