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D(勃起功能障碍)是一个男人健康的晴雨表,它常常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脂、抑郁症等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不治疗ED,这些疾病就不容易被发现。
误区一:偶尔一次性生活失败,就是ED。
有些小伙子偶尔一次性生活完成的不好,就感到精神紧张,就认为是ED了,这种阴影持续不去,一直影响着他,结果就害怕过性生活。
实际上,正常的男性在心情、身体状态比较差的情况下,偶尔出现一两次性生活的失败,表现为勃起不好、硬度不好、维持的时间不够,这是正常现象。特别是有些年轻的、没有结婚的男性,在婚前因为性经验、性知识的缺乏,有时候会导致偶尔一次失败,但这并不是真正的ED,只要把这种阴影给忘掉了,以后就能有正常的性生活。
误区二:手淫会导致ED。
近年的研究发现,自慰和ED之间没有什么联系。美国一位著名的性学专家说过,经常手淫的男性不容易出现性功能的问题,所以不要把ED与手淫划上等号。
误区三:服药后不用刺激就能勃起。
有的人吃了伟哥、艾力达、希爱力等药后就睡觉了,以为吃了药,又养足了精神,就能勃起,结果不行,便认为药物无效,这也是一个误区。吃了这一类药以后,必须在有性刺激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而没有性刺激常常不能充分勃起。
误区四:一次服药不见效,就认为药物无效。
有些人吃了一次伟哥不见效,就认为是药物无效。其实,有些病人很多年从来都不勃起,阴茎萎缩了,萎缩以后就缺血、缺氧,就是所谓用进废退。这样就不能指望吃一次药就见效。阴茎的恢复需要一个调理的过程。临床中,我们发现,有些人需要吃药到第五次,甚至第十次才会有效。
误区五:ED都是心理因素引起的。
有些病人认为自己发生勃起功能障碍就是因为这段时间压力大了,或者太累了,不认为自己有器质性问题。实际上,在临床中,器质性因素导致的ED至少在50%以上。所有的器质性因素,常常对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也就是说,ED病人的心情不是很好。
误区六:年龄大了都会得ED。
很多病人认为ED是衰老引起的,不需要治疗。
其实,ED就是一个病,不论是40岁,还是50岁,得了这个病就需要治疗。ED常常是其他疾病的早期信号和局部标志,ED不治疗可能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所以说,ED是需要治疗的。并非年龄大了都会ED,有些70多岁的男性,性功能还挺好的。
误区七:得了ED是一件耻辱的事。
多数男性都认为得了ED是很没面子的事,感觉自己没有阳刚之气了。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得了ED就像得了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它就是一个疾病。
误区八:频繁性生活易患ED。
有些人认为,减少性生活的次数,就可以积攒能量,保持性功能。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就像不能三天不干活,把三天的力气集中在一天里释放出来。真正因为过度性交导致ED的情况非常少;而大多数情况是,越做的少,禁欲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ED。
误区九:对照网络、报纸,自己给自己诊断。
有些病人来到门诊后就说,我在网上看了,我就是ED,是肾虚,但是我搞不清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就想让你判断一下,我自己买药就行了。这是一个误区。ED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它是多种疾病造成的一个结果。按中医的理论,它既有肾阳虚,也有肾阴虚,同时还有肝郁、血瘀、湿热。专家们整天研究这个病,仍然有些问题解决不了,病人又怎么能根据网上的信息自我治疗呢?
误区十:ED无所谓,不治疗也行。
ED是一个男人健康的晴雨表,它常常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脂、抑郁症等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不治疗ED,这些疾病就不容易被发现。所以,积极治疗ED,可以加强对于原发病的治疗。
误区十一:以酒助性。
人们常说,酒可以乱性,好像喝酒可以提高性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喝酒以后容易出现雄激素的下降,同时雌激素上升,导致ED的发生;同时,喝酒可以让人的控制力变差,对性刺激没有反应,所以酒能助性的观念是错误的。喝酒并不能提高ED的治疗效果,
甚至越喝酒越阳痿。
误区十二:不用西药,怕产生耐药性。
研究发现,长期小剂量、按疗程应用一些西药,包括PDE-5抑制剂、雄激素,用了以后部分病人是可以治愈的;如果不吃药,症状可能越来越加重。现在常用的西药,比如万艾可、艾力达、希爱力,这些都是扩血管的药,扩张的是阴茎海绵体的血管,并不会产生耐药性。有的人说刚开始吃半片,后来吃一片才有效果,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越来越重,并不是出现耐药性造成的。
误区十三:不吃药,靠食补。
有些人认为吃点壮阳的食物,就能把ED治好。其实,靠食补来治愈ED是不可能的。食品,包括功能食品是不能治病的,治病还是需要靠药物。
专家简介:
李海松,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重点学科中医男科学科带头人。
误区一:偶尔一次性生活失败,就是ED。
有些小伙子偶尔一次性生活完成的不好,就感到精神紧张,就认为是ED了,这种阴影持续不去,一直影响着他,结果就害怕过性生活。
实际上,正常的男性在心情、身体状态比较差的情况下,偶尔出现一两次性生活的失败,表现为勃起不好、硬度不好、维持的时间不够,这是正常现象。特别是有些年轻的、没有结婚的男性,在婚前因为性经验、性知识的缺乏,有时候会导致偶尔一次失败,但这并不是真正的ED,只要把这种阴影给忘掉了,以后就能有正常的性生活。
误区二:手淫会导致ED。
近年的研究发现,自慰和ED之间没有什么联系。美国一位著名的性学专家说过,经常手淫的男性不容易出现性功能的问题,所以不要把ED与手淫划上等号。
误区三:服药后不用刺激就能勃起。
有的人吃了伟哥、艾力达、希爱力等药后就睡觉了,以为吃了药,又养足了精神,就能勃起,结果不行,便认为药物无效,这也是一个误区。吃了这一类药以后,必须在有性刺激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而没有性刺激常常不能充分勃起。
误区四:一次服药不见效,就认为药物无效。
有些人吃了一次伟哥不见效,就认为是药物无效。其实,有些病人很多年从来都不勃起,阴茎萎缩了,萎缩以后就缺血、缺氧,就是所谓用进废退。这样就不能指望吃一次药就见效。阴茎的恢复需要一个调理的过程。临床中,我们发现,有些人需要吃药到第五次,甚至第十次才会有效。
误区五:ED都是心理因素引起的。
有些病人认为自己发生勃起功能障碍就是因为这段时间压力大了,或者太累了,不认为自己有器质性问题。实际上,在临床中,器质性因素导致的ED至少在50%以上。所有的器质性因素,常常对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也就是说,ED病人的心情不是很好。
误区六:年龄大了都会得ED。
很多病人认为ED是衰老引起的,不需要治疗。
其实,ED就是一个病,不论是40岁,还是50岁,得了这个病就需要治疗。ED常常是其他疾病的早期信号和局部标志,ED不治疗可能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所以说,ED是需要治疗的。并非年龄大了都会ED,有些70多岁的男性,性功能还挺好的。
误区七:得了ED是一件耻辱的事。
多数男性都认为得了ED是很没面子的事,感觉自己没有阳刚之气了。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得了ED就像得了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它就是一个疾病。
误区八:频繁性生活易患ED。
有些人认为,减少性生活的次数,就可以积攒能量,保持性功能。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就像不能三天不干活,把三天的力气集中在一天里释放出来。真正因为过度性交导致ED的情况非常少;而大多数情况是,越做的少,禁欲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ED。
误区九:对照网络、报纸,自己给自己诊断。
有些病人来到门诊后就说,我在网上看了,我就是ED,是肾虚,但是我搞不清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就想让你判断一下,我自己买药就行了。这是一个误区。ED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它是多种疾病造成的一个结果。按中医的理论,它既有肾阳虚,也有肾阴虚,同时还有肝郁、血瘀、湿热。专家们整天研究这个病,仍然有些问题解决不了,病人又怎么能根据网上的信息自我治疗呢?
误区十:ED无所谓,不治疗也行。
ED是一个男人健康的晴雨表,它常常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脂、抑郁症等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不治疗ED,这些疾病就不容易被发现。所以,积极治疗ED,可以加强对于原发病的治疗。
误区十一:以酒助性。
人们常说,酒可以乱性,好像喝酒可以提高性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喝酒以后容易出现雄激素的下降,同时雌激素上升,导致ED的发生;同时,喝酒可以让人的控制力变差,对性刺激没有反应,所以酒能助性的观念是错误的。喝酒并不能提高ED的治疗效果,
甚至越喝酒越阳痿。
误区十二:不用西药,怕产生耐药性。
研究发现,长期小剂量、按疗程应用一些西药,包括PDE-5抑制剂、雄激素,用了以后部分病人是可以治愈的;如果不吃药,症状可能越来越加重。现在常用的西药,比如万艾可、艾力达、希爱力,这些都是扩血管的药,扩张的是阴茎海绵体的血管,并不会产生耐药性。有的人说刚开始吃半片,后来吃一片才有效果,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越来越重,并不是出现耐药性造成的。
误区十三:不吃药,靠食补。
有些人认为吃点壮阳的食物,就能把ED治好。其实,靠食补来治愈ED是不可能的。食品,包括功能食品是不能治病的,治病还是需要靠药物。
专家简介:
李海松,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重点学科中医男科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