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如何对他们实施教育转化呢?下面就学困生的成因谈谈我个人的几点认识,以有利于我们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什么叫学困生?目前有两个主流概念。一个叫学习障碍,另一个叫学业不良。本人在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认为形成“学困生”的原因如下:
1 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这样的同学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恳求”下才来学习的。第二,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来学习,完全是因为其他同龄人都在学习,所以他们上课时既没有认真听讲,也并没有其他什么小动作,总是很“茫然”的样子,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2 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教率,有目的有意义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生学习策略不当,如各学科时间分配失当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3 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1)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有些学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的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失眠、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正常的学习或考试等,考试后又不能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
(2)抑郁是个人焦虑不能改变或控制时,出现的一种心理压抑状态。其主要表现有: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学习、缺乏自信、自尊心减弱、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等。这种情绪常常给学生正常的学习形成阻力。
(3)人格缺陷是学生长期形成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其表现是自私自利、无责任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不肯承认错误等。这样的学生本身对学习不在乎,别人又不愿与之交往而无法得到帮助,结果导致学习的困难。
(4)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导致学习困难。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少数学生心理崩溃,丧失了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最后导致学习困难。
4 教育者的教育方法方式导致学习困难
传统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适应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它固有的弊端和教师家长制的作风,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造成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师生关系的冲突性,无论对教育者自身的工作,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现时或潜在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影响。久而久之,有些学生成了学困生。
5 家庭教育导致学习困难
“学困生”家庭有两类,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养成了孤僻、任性、贪玩、专横、说谎、狡辩等坏习惯。隔代家庭,也常常导致学生学习不勤奋,怕艰苦、怕困难、没规矩等。另外,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可能导致孩子成为学困生。
针对学困生,我们要对症下药。
首先是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引导,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再次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让他们通过努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困生大多心理封闭,性格孤僻,因此教师只有以爱动其心,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诚心”和“耐心”。尊重他们并与其建立融洽的关系,才能使他们对教师的爱与期待有所感触,从而点燃希望之火。
为了帮助学困生,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随时全方位地了解他们的情况,才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总之,在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把他们转化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65中学)
什么叫学困生?目前有两个主流概念。一个叫学习障碍,另一个叫学业不良。本人在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认为形成“学困生”的原因如下:
1 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这样的同学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恳求”下才来学习的。第二,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来学习,完全是因为其他同龄人都在学习,所以他们上课时既没有认真听讲,也并没有其他什么小动作,总是很“茫然”的样子,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2 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教率,有目的有意义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生学习策略不当,如各学科时间分配失当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3 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1)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有些学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的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失眠、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正常的学习或考试等,考试后又不能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
(2)抑郁是个人焦虑不能改变或控制时,出现的一种心理压抑状态。其主要表现有: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学习、缺乏自信、自尊心减弱、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等。这种情绪常常给学生正常的学习形成阻力。
(3)人格缺陷是学生长期形成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其表现是自私自利、无责任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不肯承认错误等。这样的学生本身对学习不在乎,别人又不愿与之交往而无法得到帮助,结果导致学习的困难。
(4)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导致学习困难。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少数学生心理崩溃,丧失了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最后导致学习困难。
4 教育者的教育方法方式导致学习困难
传统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适应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它固有的弊端和教师家长制的作风,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造成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师生关系的冲突性,无论对教育者自身的工作,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现时或潜在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影响。久而久之,有些学生成了学困生。
5 家庭教育导致学习困难
“学困生”家庭有两类,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养成了孤僻、任性、贪玩、专横、说谎、狡辩等坏习惯。隔代家庭,也常常导致学生学习不勤奋,怕艰苦、怕困难、没规矩等。另外,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可能导致孩子成为学困生。
针对学困生,我们要对症下药。
首先是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引导,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再次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让他们通过努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困生大多心理封闭,性格孤僻,因此教师只有以爱动其心,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诚心”和“耐心”。尊重他们并与其建立融洽的关系,才能使他们对教师的爱与期待有所感触,从而点燃希望之火。
为了帮助学困生,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随时全方位地了解他们的情况,才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总之,在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把他们转化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65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