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对本院在近几年时间内收集的803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这8030份血液标本中,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为436份,所占百分比为5.43%;通过对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因素包括标本污染、溶血、样本量少、抗凝不全、输液同侧采集、送检不及时、受检者准备不充足以及容器不当等。
结论:为了使血液标本在临床检验中达到合格,也就是说使检测的准确性得到保障,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责任感,相对应的科室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的风险,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不合格 原因和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43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51-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现代医疗技术也正在不断的发展,在各种疾病诊治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就是实验室临床检验,其中使用最高的生物体液是血液标本,多数疾病的血液检验结果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的依据,因此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生对病患的准确诊断。为了保障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医院应该重视临床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而在临床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标本质量控制。本次研究以本院近几年时间内收集的803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在近几年时间内收集的803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血液采取的过程中护士所采用的都是一次性的真空采血器,在血液送检的过程中也是由专门的护工运送至相关的检验科室,除此之外收集人员也是专职人员。
1.2 方法。在血液标本运送至检验科室后,专业人员集中收取血液标本,根据相关的检查项目,利用相关的仪器对血液标本进行观察,通过判断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以及对血液标本检验的分析和复查对标本进行核算,判断血液中是否出现本污染、溶血、样本量少、抗凝不全、输液同侧采集、送检不及时、受检者准备不充足以及容器不当等,将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相关的记录,建立档案,对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类、规整。对于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而言,应该与责任护士进行交流、沟通,将其退回之后,进行重新的采集与检验,直至其达到合格为止。
1.3 数据处理。与本次研究相关的数据均输入到excel中,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总结,还应该注意对其的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2 结果
在这8030份血液标本中,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为436份,所占百分比为5.43%;通过对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因素包括标本污染、溶血、样本量少、抗凝不全、输液同侧采集、送检不及时、受检者准备不充足以及容器不当等。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本污染、溶血、样本量少、抗凝不全、输液同侧采集、送检不及时、受检者准备不充足以及容器不当等,为了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合格率,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完善與贯彻相关的规章制度。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体系,这是由于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检验是由两个不同的学科人员共同完成的,其中检验是由检验科工作人员完成的,而采集是由护理工作人员负责的。检验科为了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已经有了较为规范的管理体系,护理质量的控制可以借鉴检验科的体系以及相关标准。除此之外,当检验科发现不合格的血液标本时,应该及时向相关的护理部门进行反馈,在最大程度上使护理部门提高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检验科与护理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合作,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做好血液标本的临床检验工作,达到保证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的目的。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以及规章制度,必须尽可能的保障病患的安全,比如护理人员在进行刷条形码的操作前,应该仔细核对条形码的信息,观察病患的姓名是否与电脑医嘱相一致,在核对确保没有错误时可以备管;护士在采血时,应该再次核对上述的内容,无误后可以进行采血工作;采血完成后,将试管姓名与患者姓名以及电脑医嘱核对,无误后,贴上醒目的标签进行分类。
第二方面,强化教育以及训练。医院应该制定临床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手册,应该争取做到每位医护人员有一本采集手册,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患应该准备的事宜、项目的意义、检测血液标本的时限、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以及血液标本采集的规范等。与此同时,医院还应该定期邀请相关的经验丰富的检验技术人员进行演讲,对采集手册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讲解和分析,可以使医院相关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工作人员认识到检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临床的实践与训练进行不断的强化、完善,进而达到提高工作人员血液采集的能力。
综合全文,为了使血液标本在临床检验中达到合格,也就是说使检测的准确性得到保障,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责任感,相对应的科室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的风险,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检验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吴忠旺,朱林静.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3):123-124
[2] 张立萍,蒋学兵,成海,王燕菊,叶宇,张蓉.医院库存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0):234-235
[3] 武银花,马晓东,王彦斌.非传染性标志物阳性引起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甘肃医药,2011,30(12):213-214
方法:对本院在近几年时间内收集的803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这8030份血液标本中,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为436份,所占百分比为5.43%;通过对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因素包括标本污染、溶血、样本量少、抗凝不全、输液同侧采集、送检不及时、受检者准备不充足以及容器不当等。
结论:为了使血液标本在临床检验中达到合格,也就是说使检测的准确性得到保障,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责任感,相对应的科室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的风险,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不合格 原因和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43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51-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现代医疗技术也正在不断的发展,在各种疾病诊治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就是实验室临床检验,其中使用最高的生物体液是血液标本,多数疾病的血液检验结果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的依据,因此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生对病患的准确诊断。为了保障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医院应该重视临床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而在临床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标本质量控制。本次研究以本院近几年时间内收集的803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在近几年时间内收集的803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血液采取的过程中护士所采用的都是一次性的真空采血器,在血液送检的过程中也是由专门的护工运送至相关的检验科室,除此之外收集人员也是专职人员。
1.2 方法。在血液标本运送至检验科室后,专业人员集中收取血液标本,根据相关的检查项目,利用相关的仪器对血液标本进行观察,通过判断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以及对血液标本检验的分析和复查对标本进行核算,判断血液中是否出现本污染、溶血、样本量少、抗凝不全、输液同侧采集、送检不及时、受检者准备不充足以及容器不当等,将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相关的记录,建立档案,对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类、规整。对于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而言,应该与责任护士进行交流、沟通,将其退回之后,进行重新的采集与检验,直至其达到合格为止。
1.3 数据处理。与本次研究相关的数据均输入到excel中,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总结,还应该注意对其的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2 结果
在这8030份血液标本中,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为436份,所占百分比为5.43%;通过对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因素包括标本污染、溶血、样本量少、抗凝不全、输液同侧采集、送检不及时、受检者准备不充足以及容器不当等。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本污染、溶血、样本量少、抗凝不全、输液同侧采集、送检不及时、受检者准备不充足以及容器不当等,为了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合格率,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完善與贯彻相关的规章制度。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体系,这是由于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检验是由两个不同的学科人员共同完成的,其中检验是由检验科工作人员完成的,而采集是由护理工作人员负责的。检验科为了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的质量,已经有了较为规范的管理体系,护理质量的控制可以借鉴检验科的体系以及相关标准。除此之外,当检验科发现不合格的血液标本时,应该及时向相关的护理部门进行反馈,在最大程度上使护理部门提高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检验科与护理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合作,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做好血液标本的临床检验工作,达到保证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的目的。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以及规章制度,必须尽可能的保障病患的安全,比如护理人员在进行刷条形码的操作前,应该仔细核对条形码的信息,观察病患的姓名是否与电脑医嘱相一致,在核对确保没有错误时可以备管;护士在采血时,应该再次核对上述的内容,无误后可以进行采血工作;采血完成后,将试管姓名与患者姓名以及电脑医嘱核对,无误后,贴上醒目的标签进行分类。
第二方面,强化教育以及训练。医院应该制定临床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手册,应该争取做到每位医护人员有一本采集手册,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患应该准备的事宜、项目的意义、检测血液标本的时限、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以及血液标本采集的规范等。与此同时,医院还应该定期邀请相关的经验丰富的检验技术人员进行演讲,对采集手册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讲解和分析,可以使医院相关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工作人员认识到检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临床的实践与训练进行不断的强化、完善,进而达到提高工作人员血液采集的能力。
综合全文,为了使血液标本在临床检验中达到合格,也就是说使检测的准确性得到保障,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责任感,相对应的科室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血液标本不合格的风险,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检验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吴忠旺,朱林静.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3):123-124
[2] 张立萍,蒋学兵,成海,王燕菊,叶宇,张蓉.医院库存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0):234-235
[3] 武银花,马晓东,王彦斌.非传染性标志物阳性引起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甘肃医药,2011,30(12):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