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主持人语]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专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讨论的热点议题,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是充满张力和矛盾的发展过程。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从职业化到专业化的路径不同,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更多地是从专业化到职业化的演变过程。当前,中国社会工作正处于专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自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重建社会工作专业以来,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迅速,呈现出"后生快发"的特点,尤其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专业化实践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往往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不仅受到专业之外对专业
【机 构】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上海200241
【基金项目】
: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行动本土化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16ZDA084); 2017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社会转型的中国实践与转型社会学的建构》(201701070005E00041)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专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讨论的热点议题,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是充满张力和矛盾的发展过程。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从职业化到专业化的路径不同,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更多地是从专业化到职业化的演变过程。当前,中国社会工作正处于专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自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重建社会工作专业以来,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迅速,呈现出"后生快发"的特点,尤其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专业化实践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往往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不仅受到专业之外对专业性的质疑,而且专业内部人士也在实践层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去专业化"甚至"反专业化"现象。因此,突破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瓶颈,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性的研究显得特别必要且任务重大。在如今强调专业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了三篇专门研究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论文。其中,文军、吕洁琼的论文从专业化的理论出发,归纳出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关键因素,提出以构建社会工作本土独特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专业化发展路径,并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路径及其可能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何雪松、侯慧的论文则关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医务人员和社工之间的互动,从专业界限和融合两方面出发,识别社会工作在特定情境下面临的"分"与"合"专业化困境,呼吁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寻求界限与融合之间平衡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己的专业地位。吴越菲的论文从互动视角出发,立足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背景下对如何发展成为一门职业和专业的诸多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尤其通过三种类型社工机构及其社工的服务经验考察,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中出现的与专业化倡导相悖的"去专业化�
其他文献
本书收集作者多年来所发有关文学、历史、哲学各方面论文之一部分,包括《文笔新解》、《敦煌文学中的〈韩朋赋〉》、《曾慥〈百家诗选〉钩沉》、《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释名
近年出版了《屈赋新探》、《楚辞类稿》之后,去年又完成了《渊研楼论文集》的整理编选工作。现正以较多的时间撰写上海古籍出版社约写的《楚辞今注》(系该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此书体例,以径抒己见为主,力求简括扼要,现已写好《离骚》部分。此外,还从事于研究论文的撰写,近来写有《试论先秦文化思想的"内向"特征》等。
《宋懋澄生卒年考》(载《文学遗产》1989年第2期)一文中说:有关宋懋澄的生卒年,"直至目前,或不知或知之不确",接着对宋懋澄的生卒年进行了考证。其实,此文考证的结论,在两年前拙文早已得出,(参见《文学遗产》1987年第2期,题目也是《宋懋澄生卒年考》)而且,此文考证所用的材料与拙文所用的几乎完全一致,这大概是有关宋懋
关于叶燮的艺术本源论,学界流行的看法是“理事情”,并进而认为叶燮是唯物主义反映论者。王新民在《求索》1988年第6期撰文认为,叶燮的艺术本源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以往对"竹林七贤"的研究多从他们与魏晋鼎革之际政治斗争的关系、与此时文学创作的关系着眼。王毅《中国士大夫隐逸文化的兴衰》(见《文艺研究》89年3期)则从中国文化史、士大夫阶层史的角度论述了"七贤"的地位。该文认为;由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皇权与士大夫阶层间必需具备两大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皇权对士大夫的绝
本文讨论了与基础整体论有关的若干问题。吉拉·谢尔创立的基础整体论既是一种新的认知方法论,又是对知识的整体说明。基础整体论既允许建设性循环,又强调知识在世界中的奠基,从而克服了传统基础论和融贯论方案的不足,建立了一种高度结构化和动态化的后蒯因的知识模型。在这种知识模型中,谢尔特别强调理智、构想在人类知识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另外,她还比较了基础整体论与基础融贯论的差异,讨论了基础整体论对蒯因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并评价了蒯因对20世纪分析哲学所进行的两场哲学革命。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是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是社科研究、理论宣讲机构和社团机构。其前身是始建于1963年的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81年改建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2月,省委讲师团、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并入省社会科学院。全院内设33个处(室、所、中心),其中行政管理部门8个、社团工作部门5个、教学科研部门15个、科研辅助部门4个、社科发展中心1个。现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73人,其中正高职称55人,副高职称66人。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是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为主要依托,优化整合多方科研力量成立的跨领域、多学科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机构。该中心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功能定位,围绕城乡发展重大前沿问题开展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重点关注河北省城乡关系现状、特征及演变规律,总结概括经验启示、探讨发展方向路径、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形成具有燕赵特色的城乡发展研究智库成果和政策理论体系。
《摄影记者口述及亲历》是'人民日报口述历史'第一卷《战火染红青春岁月》后推出的第二本关于《人民日报》发展历史的图书。书稿选取了十八位摄影记者的口述亲历,记述了从1949年《人民日报》刊登第一张新闻图片到摄影记者队伍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不仅记录了《人民日报》的发展,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闻摄影的快速发展,更真实地还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事件、经济发展及人民生存状态。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金融财税研究中心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型智库研究中心之一,是根据河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效、精准服务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而设置的非编制学术研究中心机构。该中心实施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模式,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