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对事业单位的运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年底集中支付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如何改进现行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配套措施和内外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科学、高效运作进行了对策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近年来,财政支出总会出现下半年尤其是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近日“年底两个月财政将突击花钱约3万亿元”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在国内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没有完成的“财政支出任务”,年底“突击花钱”再引争议。其实,公众对“突击花钱”持续关注,质疑声不断,实质上就是对财政支出合理性的信任危机。
一、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支出存在年底集中支付的原因分析
笔者作为一名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的财务人员,所在单位是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项目预算中有支出项目需求,才会安排相应的预算,因此,很多单位为了保证财政项目拨款的稳定性,项目研发方面没有资金需求时也要不断地立新项目,不停地申请新的财政拨款,项目预算支出损失和浪费显而易见。近年来,财政也加大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管力度,采用与各部门签署预算执行责任书,截至预算考核点如未完成预算执行计划,要收回一定比例的预算资金及削减下年度预算等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年底集中支付的情况。一般而言,人员经费是每月比较固定的支出,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则有可能出现月度不均衡,甚至出现年底集中支付的情况。究其原因有多方面,有客观的正常因素,亦有安排方面的不合理性,但最主要的是由我们的现行预算体制决定的。
一是有些预算本身就不是均衡支出的。比如有些项目并不是每个月都有,及年底需要召开工作总结会议、按合同支付工程款项等等。此外,有些部门没有支出进度的紧迫感,年底出现大量资金未支出后,为防止明年预算缩减而突击花钱。
二是一些项目支出在前期准备阶段资金需求量小,后期实施阶段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相应资金支付也是前少后多。另外,一些科学事业单位因执行《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在年底采用以收定支的方式对项目按实际工作量进行清算,故12 月份支出相对较多。
三是预算安排的一些项目支出由于前期准备不充分,政府采购程序启动较晚,加之审批周期较长和其他一些客观条件变化等原因,資金支付后延,其中有一部分资金还需要结转到下年使用等。
四是之所以很多款项会到年底支付,与预算周期和自然年的不同期也有关。目前预算批复和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是脱节的,我国每年的预算周期为1到12月份的自然年,而预算案提交全国人大审查为每年的3月份,这就造成了审查周期和自然年的不同步。这样一来,尽管预算早就提交上去了,但很多部门要等到下半年才能收到资金,这就造成了延迟支付和集中支付。
除此之外,有法不依和监督不力也是存在以上问题的重要的原因。
二、完善现行预算管理制度的对策
现有预算制度具有明显的技术缺陷,预算编制实行“基数加增长”的方式,加之预算结余资金的制度规定,这会鼓励各部门花光预算结余,防止第二年预算减少,等等。针对以上问题,公众都寄望于修改中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仿佛其是“一贴灵”,然而没有基础工作的完善和相应配套的监督机制,以上问题仍不能得以遏制,还需要从以下方面来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1.提高认识,增强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对于整个财政制度而言,预算是起点也是重要的参照点,但是我们现在的预算做得还不够详细,在后期执行和监督时就缺少了明确的依据,因此首要的是要提高预算的编制质量。在预算管理的工作上必须摒弃以往预算工作全都属于财务工作范畴的观念,事业的发展计划会直接体现在预算上,单位事业的发展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因此单位预算需要内部各部门共同参与编制。在预算编制上不仅要严格审查,且应该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多的论证,进行充分的细化,这样才能制定出更为详细合理的财政预算。
2.提前做好预算执行前的准备工作
鉴于目前预算批复较晚,加之政府采购招标程序和财政审批周期较长等客观条件的原因,要提前做好预算安排的一些项目支出的前期准备事项,在“一下”预算后,即向财政部门报送项目的政府采购计划,待预算批复后,即刻启动项目支出,而不是待预算批复后,再着手安排项目的政府采购计划及招标工作。
3.加大对预算的监督考核力度
有效合理全面的考核与监督制度是各单位进行工作时的规范。光有文件规定或者单纯靠部门自律是行不通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对最终结果实行绩效跟踪与问责,确保财政资金花到实处、花出效益。一方面,要加大预算使用绩效的监督力度,考核重点主要集中在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资产的购置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预算安排,如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要详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找出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在改革现行财政预算制度的同时,要增加预算执行透明度,加强公众对政府财政的监督,进一步完善“问责制”, 严格执行制度,严厉处罚存在的违规行为。同时,为了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效率,应该将预算执行情况与单位部门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相挂钩,并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
总之,要改变年复一年,“突击”依旧的问题必须以合理、完善的预算为基础,以多项配套措施为依托,采取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结合的多种监督管理方式,以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科学、高效运作。
参考文献:
[1]宁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近年来,财政支出总会出现下半年尤其是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近日“年底两个月财政将突击花钱约3万亿元”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在国内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没有完成的“财政支出任务”,年底“突击花钱”再引争议。其实,公众对“突击花钱”持续关注,质疑声不断,实质上就是对财政支出合理性的信任危机。
一、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支出存在年底集中支付的原因分析
笔者作为一名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的财务人员,所在单位是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项目预算中有支出项目需求,才会安排相应的预算,因此,很多单位为了保证财政项目拨款的稳定性,项目研发方面没有资金需求时也要不断地立新项目,不停地申请新的财政拨款,项目预算支出损失和浪费显而易见。近年来,财政也加大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管力度,采用与各部门签署预算执行责任书,截至预算考核点如未完成预算执行计划,要收回一定比例的预算资金及削减下年度预算等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年底集中支付的情况。一般而言,人员经费是每月比较固定的支出,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则有可能出现月度不均衡,甚至出现年底集中支付的情况。究其原因有多方面,有客观的正常因素,亦有安排方面的不合理性,但最主要的是由我们的现行预算体制决定的。
一是有些预算本身就不是均衡支出的。比如有些项目并不是每个月都有,及年底需要召开工作总结会议、按合同支付工程款项等等。此外,有些部门没有支出进度的紧迫感,年底出现大量资金未支出后,为防止明年预算缩减而突击花钱。
二是一些项目支出在前期准备阶段资金需求量小,后期实施阶段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相应资金支付也是前少后多。另外,一些科学事业单位因执行《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在年底采用以收定支的方式对项目按实际工作量进行清算,故12 月份支出相对较多。
三是预算安排的一些项目支出由于前期准备不充分,政府采购程序启动较晚,加之审批周期较长和其他一些客观条件变化等原因,資金支付后延,其中有一部分资金还需要结转到下年使用等。
四是之所以很多款项会到年底支付,与预算周期和自然年的不同期也有关。目前预算批复和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是脱节的,我国每年的预算周期为1到12月份的自然年,而预算案提交全国人大审查为每年的3月份,这就造成了审查周期和自然年的不同步。这样一来,尽管预算早就提交上去了,但很多部门要等到下半年才能收到资金,这就造成了延迟支付和集中支付。
除此之外,有法不依和监督不力也是存在以上问题的重要的原因。
二、完善现行预算管理制度的对策
现有预算制度具有明显的技术缺陷,预算编制实行“基数加增长”的方式,加之预算结余资金的制度规定,这会鼓励各部门花光预算结余,防止第二年预算减少,等等。针对以上问题,公众都寄望于修改中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仿佛其是“一贴灵”,然而没有基础工作的完善和相应配套的监督机制,以上问题仍不能得以遏制,还需要从以下方面来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1.提高认识,增强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对于整个财政制度而言,预算是起点也是重要的参照点,但是我们现在的预算做得还不够详细,在后期执行和监督时就缺少了明确的依据,因此首要的是要提高预算的编制质量。在预算管理的工作上必须摒弃以往预算工作全都属于财务工作范畴的观念,事业的发展计划会直接体现在预算上,单位事业的发展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因此单位预算需要内部各部门共同参与编制。在预算编制上不仅要严格审查,且应该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多的论证,进行充分的细化,这样才能制定出更为详细合理的财政预算。
2.提前做好预算执行前的准备工作
鉴于目前预算批复较晚,加之政府采购招标程序和财政审批周期较长等客观条件的原因,要提前做好预算安排的一些项目支出的前期准备事项,在“一下”预算后,即向财政部门报送项目的政府采购计划,待预算批复后,即刻启动项目支出,而不是待预算批复后,再着手安排项目的政府采购计划及招标工作。
3.加大对预算的监督考核力度
有效合理全面的考核与监督制度是各单位进行工作时的规范。光有文件规定或者单纯靠部门自律是行不通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对最终结果实行绩效跟踪与问责,确保财政资金花到实处、花出效益。一方面,要加大预算使用绩效的监督力度,考核重点主要集中在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资产的购置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预算安排,如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要详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找出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在改革现行财政预算制度的同时,要增加预算执行透明度,加强公众对政府财政的监督,进一步完善“问责制”, 严格执行制度,严厉处罚存在的违规行为。同时,为了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效率,应该将预算执行情况与单位部门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相挂钩,并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
总之,要改变年复一年,“突击”依旧的问题必须以合理、完善的预算为基础,以多项配套措施为依托,采取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结合的多种监督管理方式,以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科学、高效运作。
参考文献:
[1]宁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