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柏拉图“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论”作为西方文艺理论的经典在西方文论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别对两种理论加以解读,加深对两种理论的理解。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理念论;模仿论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35-01
柏拉图“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论”作为典型的西方文艺理论,在西方文论史上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他们的理论不仅是文艺观和美学观,更是一种哲学观,带给后人在世界观与方法论上的诸多思考,甚至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模式。
一、柏拉图“理念论”—— 从本体论到理念的理性观和理性思维的建立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他继承了苏格拉底对于“必须找到共同的永恒的东西,这就美德的概念”的要求,沿着“定义”理论创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这个理论虽然也饱受非议,具有局限性,但其伟大之处却是每位读者认可的。
在《小希庇阿斯篇》,他提出“美本身”的概念,他说:“我问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提出“美本身”的概念就足以体现柏拉图对美本质意义的思考。脱离对具体美的事物的观察,转向对于事物本质的抽象理解,这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正是柏拉图思想的深刻处,这种本体论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是古希腊思想的一大进步。
但柏拉图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从更大范围和更加复杂的关系中思考“本质”,提出了“理念”,他对理念作如下解释“因为这位工匠不仅有本领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生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的,连他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了地和天,合作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所存在的一切。”指出理念在一切之上,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具有第一性的、永恒普遍性的。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又提出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一群囚犯在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只能背对着洞口。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看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囚犯们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返回洞穴向其他人说,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指明光明道路。但对于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是想说明,“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我们生活的现象世界比鲜明的理念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指出了从理性角度看待问题的重要意义,在理性中才能看待事物的真实面貌,才能正确的理解事物,把握真理。这种理性认识论一直作为西方观念的典型代表。
理念世界的建立为哲学思想的迷宫打开了一扇门,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现象世界里构建了一个永恒的理念世界,而且任何人想要知道的本质都可以被认为是理念。理念论的提出,不仅在内容上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更是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存在于历史,并站在哲学的角度不断的指导人们。
二、亚里士多德“模仿论”
模仿不仅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关于艺术的定义,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原则。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更是作为西方文论的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是现实世界的产物。与柏拉图认为“艺术并不是模仿客观的现实世界,而是模仿理念的‘摹本’,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和认识作用”等观念不同。亚里士多德把艺术从理念的神秘灵感说中解放出来,降落到地面上,认为艺术是对客观事物的加工创造,艺术反映的是真实的客观世界。《诗学》中:“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 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 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被更严肃地对待; 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可见诗人的优越性更为突出,他们不仅写真实,更上升到哲学的角度,写具有普遍性的事情,因而具有了指导价值。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不仅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更可以高于生活,因而艺术作品才具有了鉴赏的价值。
艺术是模仿的艺术,是自我力量能动的投射。可以说一切的艺术都是模仿,而模仿本身则体现着一种能动的自我意识,即“我”与“非我”的区别。既然能“模仿”,当这一动作一发出的时候就已经说明自己与外物的不同,模仿者能够完全意识到这种不同,于是把“我”与“非我”相结合,在一种矛盾斗争中取得统一。可是模仿的方式、对象媒介又存在差异,所以才呈现出不同的模仿体。但无论外在的事物怎么变化,模仿的本质总是模仿者内在力量的投射和被模仿者力量的转换,而前者总是处于统领、支配地位,后者则属于被修改、被利用的地位。
艺术是现实世界的产物,这一认识到今天还是作家创作的基本。曾经出现过“为生活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争论。当时有许多艺术家陷入迷茫,对艺术的真正价值的认识混了过。但其实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已经给出了答案。
(二)“模仿论”的双向思考。“既然模仿者表现的是行动中的人,而这些人必然不是好人,便是卑俗低劣者,他们描述的人物就要么比我们好,要么比我们差,要么是等同于我们这样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创作是有一个标准存在的,即行动中的人,艺术的创造总是在这个标准周围打转,进行自主的加工。这种思路为后来的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一种反向思维,即打破这个标准,建立一种无标准的艺术。如西方二十世紀的现代主义,以荒诞派为例。卡夫卡的《变形计》中,主人公从人变成了一只甲壳虫。这种不可思议的创造并没有模仿现实中行动中的人,但再把视角放大一点会发现,这种突破也并没有逃离模仿的圈,而只是一种对现实真实的一种颠覆。甚至可以把这个“行动中的人”作泛化理解,那就是更能说明,艺术是一种模仿。
柏拉图“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论”这两个经典的理论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对文学理论、哲学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需要更深层次的解读。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朱光潜译.《文艺对话录》[M].北京:人们文学出版社,1963.
[2]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诗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作者简介:田甜(1992-),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研究生在读,内蒙古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理念论;模仿论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35-01
柏拉图“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论”作为典型的西方文艺理论,在西方文论史上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他们的理论不仅是文艺观和美学观,更是一种哲学观,带给后人在世界观与方法论上的诸多思考,甚至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模式。
一、柏拉图“理念论”—— 从本体论到理念的理性观和理性思维的建立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他继承了苏格拉底对于“必须找到共同的永恒的东西,这就美德的概念”的要求,沿着“定义”理论创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这个理论虽然也饱受非议,具有局限性,但其伟大之处却是每位读者认可的。
在《小希庇阿斯篇》,他提出“美本身”的概念,他说:“我问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提出“美本身”的概念就足以体现柏拉图对美本质意义的思考。脱离对具体美的事物的观察,转向对于事物本质的抽象理解,这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正是柏拉图思想的深刻处,这种本体论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是古希腊思想的一大进步。
但柏拉图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从更大范围和更加复杂的关系中思考“本质”,提出了“理念”,他对理念作如下解释“因为这位工匠不仅有本领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生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的,连他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了地和天,合作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所存在的一切。”指出理念在一切之上,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具有第一性的、永恒普遍性的。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又提出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一群囚犯在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只能背对着洞口。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看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囚犯们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返回洞穴向其他人说,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指明光明道路。但对于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是想说明,“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我们生活的现象世界比鲜明的理念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指出了从理性角度看待问题的重要意义,在理性中才能看待事物的真实面貌,才能正确的理解事物,把握真理。这种理性认识论一直作为西方观念的典型代表。
理念世界的建立为哲学思想的迷宫打开了一扇门,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现象世界里构建了一个永恒的理念世界,而且任何人想要知道的本质都可以被认为是理念。理念论的提出,不仅在内容上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更是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存在于历史,并站在哲学的角度不断的指导人们。
二、亚里士多德“模仿论”
模仿不仅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关于艺术的定义,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原则。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更是作为西方文论的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是现实世界的产物。与柏拉图认为“艺术并不是模仿客观的现实世界,而是模仿理念的‘摹本’,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和认识作用”等观念不同。亚里士多德把艺术从理念的神秘灵感说中解放出来,降落到地面上,认为艺术是对客观事物的加工创造,艺术反映的是真实的客观世界。《诗学》中:“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 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 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被更严肃地对待; 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可见诗人的优越性更为突出,他们不仅写真实,更上升到哲学的角度,写具有普遍性的事情,因而具有了指导价值。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不仅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更可以高于生活,因而艺术作品才具有了鉴赏的价值。
艺术是模仿的艺术,是自我力量能动的投射。可以说一切的艺术都是模仿,而模仿本身则体现着一种能动的自我意识,即“我”与“非我”的区别。既然能“模仿”,当这一动作一发出的时候就已经说明自己与外物的不同,模仿者能够完全意识到这种不同,于是把“我”与“非我”相结合,在一种矛盾斗争中取得统一。可是模仿的方式、对象媒介又存在差异,所以才呈现出不同的模仿体。但无论外在的事物怎么变化,模仿的本质总是模仿者内在力量的投射和被模仿者力量的转换,而前者总是处于统领、支配地位,后者则属于被修改、被利用的地位。
艺术是现实世界的产物,这一认识到今天还是作家创作的基本。曾经出现过“为生活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争论。当时有许多艺术家陷入迷茫,对艺术的真正价值的认识混了过。但其实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已经给出了答案。
(二)“模仿论”的双向思考。“既然模仿者表现的是行动中的人,而这些人必然不是好人,便是卑俗低劣者,他们描述的人物就要么比我们好,要么比我们差,要么是等同于我们这样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创作是有一个标准存在的,即行动中的人,艺术的创造总是在这个标准周围打转,进行自主的加工。这种思路为后来的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一种反向思维,即打破这个标准,建立一种无标准的艺术。如西方二十世紀的现代主义,以荒诞派为例。卡夫卡的《变形计》中,主人公从人变成了一只甲壳虫。这种不可思议的创造并没有模仿现实中行动中的人,但再把视角放大一点会发现,这种突破也并没有逃离模仿的圈,而只是一种对现实真实的一种颠覆。甚至可以把这个“行动中的人”作泛化理解,那就是更能说明,艺术是一种模仿。
柏拉图“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论”这两个经典的理论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对文学理论、哲学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需要更深层次的解读。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朱光潜译.《文艺对话录》[M].北京:人们文学出版社,1963.
[2]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诗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作者简介:田甜(1992-),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研究生在读,内蒙古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