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是奋斗在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应对校园危机事件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高校辅导员在校园危机事件中的应对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探讨出让高校辅导员有效应对和处理校园危机事件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提高辅导员的应对能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
校园危机事件指在校园内受自然的、社会政治的或者人为原因等诱发对学校的生活秩序、教学工作造成一定冲击、影响或危害的事件。近些年,校园危机事件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学校造成负面的影响,如何应对这些校园危机事件,这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校园危机事件的特征
1、危机潜伏期长
任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校园危机事件也离不开这个发展的规律。校园危机事件具有较长的危机潜伏期,这个潜伏期未达到质变前通常很难引起别人的察觉,同时危机事件的形成及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导致高校的辅导员无法及时的掌控事态的发展及阻止危机的爆发。
2、影响恶劣
高校危机事件最根本的特征是造成恶劣的影响。它不仅对学生的身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造成威胁,重要的是还会冲击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以及影响学校的声誉,且这种恶劣影响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3、后果放大
高校危机事件社会关注度较高,并容易让一些不安分的人或团体利用,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让其迅速扩散,从而引发更大的界别性群体事件,客观上放大了事件本身原有的危害程度。
4、个案原因存在普遍联系性
通过许多校园危机事件的横向比较发现,许多个案的形成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中,他们在自杀前普遍存在明显的抑郁倾向,情绪低迷不与同学交流;如因学生情感问题产生的危机事件,这类事件一般在危机出现前会经历几次或数次的争执。这些个案均存在普遍的联系性,有助于高校辅导员掌握其事件的发展规律,提前做出判断并及早制止危机事件的爆发。
二、校园危机事件分类
校园危机事件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源自校外的危机事件,此类事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不可抗拒的社会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等产生的对学校及学生造成危及的事件,其主要的体现如洪灾、地震等,面对此类事件学校及辅导员应及时进行危机救助;第二种来源于校内的危机事件,其产生的原因是高校在学生管理、教学教育、学生服务等工作上存在管理上的漏洞或学生个体异质引发的群体或个人重大事件,比如罢课、游行等,面对此类事件要做到预防、疏导、引导、处置。如果细分的话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人身安全,如打架斗殴、学生突发疾病等;第二类是心理健康,如心理疾病引起的自残或自杀等行为;第三类网络信息安全,如负面及反动言论;第四类是财产安全,如失窃、宿舍失火等。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的策略
1、对突发事件做好应急预案,为危机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在不违背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及以往发生的危机事件案例,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校园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同时,建议在辅导员配备充足的高校中单独设立针对校园危机事件处理的专职辅导员,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的出发点,努力学习处理及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要领、技巧,全面提高自身应对能力,这对解决高校危机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和演练
应对突发事件不仅仅停留在学习上,重要的是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和演练。从宣传着手,让高校学生充分了解及掌握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知识和方法,避免在面对危机时出现不必要的惊慌而导致引发更大的灾难。而对突发事件的演练不但能提高高校学生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还可以提升辅导员应急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
3、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处理程序
高校辅导员要定期参加校园危机事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使辅导员清晰的了解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中的合理、正规程序。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仅能丰富高校辅导员的法律知识,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可做到有理有据;其次,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对辅导员自身在处理危机事件时的工作效率和自信心也会有所提高。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学生的安全稳定是高校辅导员的首要职责,学生的安危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危害性和突发性,高校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校园的各项制度,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工作方法。高校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通过学习辅导员可以了解在处理相关校园危机事件中可以采取哪些正规及合理程序,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法律知识,在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据有节。最后,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辅导员,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要发挥積极的引导、稳定、协调的作用,事件发生之后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事后工作,以保证校园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参考文献:
[1]高军,姜德招.高校突发事件辅导员预控机制的构建[J] .中国行政管理,2013(3)
[2]姜毅影.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处理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 .亚太教育,2016,(21):195-196.
作者简介:蒋佩云,(1989年3月),女,汉族,籍贯:湖南省益阳市,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湖南城市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
校园危机事件指在校园内受自然的、社会政治的或者人为原因等诱发对学校的生活秩序、教学工作造成一定冲击、影响或危害的事件。近些年,校园危机事件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学校造成负面的影响,如何应对这些校园危机事件,这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校园危机事件的特征
1、危机潜伏期长
任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校园危机事件也离不开这个发展的规律。校园危机事件具有较长的危机潜伏期,这个潜伏期未达到质变前通常很难引起别人的察觉,同时危机事件的形成及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导致高校的辅导员无法及时的掌控事态的发展及阻止危机的爆发。
2、影响恶劣
高校危机事件最根本的特征是造成恶劣的影响。它不仅对学生的身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造成威胁,重要的是还会冲击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以及影响学校的声誉,且这种恶劣影响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3、后果放大
高校危机事件社会关注度较高,并容易让一些不安分的人或团体利用,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让其迅速扩散,从而引发更大的界别性群体事件,客观上放大了事件本身原有的危害程度。
4、个案原因存在普遍联系性
通过许多校园危机事件的横向比较发现,许多个案的形成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中,他们在自杀前普遍存在明显的抑郁倾向,情绪低迷不与同学交流;如因学生情感问题产生的危机事件,这类事件一般在危机出现前会经历几次或数次的争执。这些个案均存在普遍的联系性,有助于高校辅导员掌握其事件的发展规律,提前做出判断并及早制止危机事件的爆发。
二、校园危机事件分类
校园危机事件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源自校外的危机事件,此类事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不可抗拒的社会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等产生的对学校及学生造成危及的事件,其主要的体现如洪灾、地震等,面对此类事件学校及辅导员应及时进行危机救助;第二种来源于校内的危机事件,其产生的原因是高校在学生管理、教学教育、学生服务等工作上存在管理上的漏洞或学生个体异质引发的群体或个人重大事件,比如罢课、游行等,面对此类事件要做到预防、疏导、引导、处置。如果细分的话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人身安全,如打架斗殴、学生突发疾病等;第二类是心理健康,如心理疾病引起的自残或自杀等行为;第三类网络信息安全,如负面及反动言论;第四类是财产安全,如失窃、宿舍失火等。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的策略
1、对突发事件做好应急预案,为危机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在不违背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及以往发生的危机事件案例,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校园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同时,建议在辅导员配备充足的高校中单独设立针对校园危机事件处理的专职辅导员,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的出发点,努力学习处理及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要领、技巧,全面提高自身应对能力,这对解决高校危机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和演练
应对突发事件不仅仅停留在学习上,重要的是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和演练。从宣传着手,让高校学生充分了解及掌握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知识和方法,避免在面对危机时出现不必要的惊慌而导致引发更大的灾难。而对突发事件的演练不但能提高高校学生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还可以提升辅导员应急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
3、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处理程序
高校辅导员要定期参加校园危机事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使辅导员清晰的了解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中的合理、正规程序。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仅能丰富高校辅导员的法律知识,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可做到有理有据;其次,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对辅导员自身在处理危机事件时的工作效率和自信心也会有所提高。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学生的安全稳定是高校辅导员的首要职责,学生的安危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危害性和突发性,高校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校园的各项制度,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工作方法。高校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通过学习辅导员可以了解在处理相关校园危机事件中可以采取哪些正规及合理程序,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法律知识,在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据有节。最后,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辅导员,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要发挥積极的引导、稳定、协调的作用,事件发生之后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事后工作,以保证校园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参考文献:
[1]高军,姜德招.高校突发事件辅导员预控机制的构建[J] .中国行政管理,2013(3)
[2]姜毅影.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处理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 .亚太教育,2016,(21):195-196.
作者简介:蒋佩云,(1989年3月),女,汉族,籍贯:湖南省益阳市,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湖南城市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