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引领学生创新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科学组成立了“小学科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有五位专职科学老师参与了课题探究,该课题自2017年8月成功立项以来,我们不断研究、实验、反思、总结……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上有了一定突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发散性思维、浓烈的探究兴趣、敢于探究和创造的精神证明我们实施的教学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假设型问题


  假设型问题,就是指能放开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要求学生主要以自己现有认知为前提进行自由猜测和推断的问题。
  例:《昼夜交替现象》片段1
  1.自然,鼓舞士气
  那太阳和地球怎样运动,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呢?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几千年来,不断进行探索并作出了各种猜测。我们今天也要像科学家一样,猜测一下,有哪些可能会产生昼夜交替呢?同学们有信心挑战吗?
  2.明确要求,提供方法
  (1)现在我们同学先自己思考一下,只要你有依据,尽量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提出来(一分钟),思考好个人的想法后,小组内讨论,看看哪个小组的猜测最多?开始!
  3.收集归纳学生的猜想:
  ①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②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③地球自转;
  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⑤太阳自转;
  ⑥太阳绕着地球转;
  ⑦太阳绕着地球转同时自转;
  ⑧太阳自转,地球也自转;
  ⑨太阳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传;
  ⑩地球自转,太阳绕着地球转。
  ……
  在《昼夜交替现象》片段1中“有哪些可能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一个假设型问题,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答案并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可使学生置于一种非得思考的问题情境中。因此问题一提出,学生便思绪飞扬,他们提出的答案有十几种之多,远远超过了课本上示的四种情况,有些猜想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

二、发散型问题


  发散型问题,就是指学生围绕着某一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进行思考和探究,以探求出某一个问题的多种答案的问题。
  例:《昼夜交替现象》片段2
  质疑:这么多不一样的观点,那哪个观点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呢?
  模拟实验,体验求证快乐
  1.过渡
  师:有些同学说能,有些同学说不能,有没有用什么办法来验证你们的想法呢?
  答:实验。
  2.思维碰撞:实验怎么做?太阳在天上,地球在脚下,都是非常巨大的天体啊。
  答:用别的物体代替。
  师:说得很好,我们可以用其他物体来代替太阳和地球。模拟它们的运动,从而可以找到证据,做出合理的判断。这就是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
  3.那用什么物体呢?
  答:手电简模拟太阳。
  答:地球仪当地球。
  答:乒乓球。
  答:人模拟地球自转。(大家哈哈大笑)
  答:蜡烛。
  (师提醒:如果要用蜡烛,要注意安全使用蜡烛)
  ……
  (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在《昼夜交替现象》片段中2的“这么多不一样的观点,那哪个观点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呢?”是一个典型的发散型问题,让学生去探究产生昼夜交替这一个现象有多少种答案。在引导探究“有同学说能,有同学说不能,有没有用什么办法来验證你们的想法呢?”中,也尽可能多提发散型问题,让学生思维碰撞,如“实验怎么做?太阳在天上,地球在脚下,都是非常巨大的天体啊”、“说得很好,那用什么物体呢?”由于这类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会让学生发散思维,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再由小组合作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昼夜交替现象》片段3
  互动交流,实验展示并总结实验结果
  小组一:
  我们把手电简模拟太阳,太阳在这里不动,地球仪模拟地球,地球自转,然后,在地球上选一个点:美国,转到这里,美国是白天,再转,美国就是晚上,就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师:太家有疑问或建议吗?
  生举手答:
  (1)我觉得他们可以把地球仪举高一点,放在头上转也可以。(大家笑)
  (2)我觉得因为太阳是向四面八方照射的,而手电简只能照一个面,所以刚才要转手电简,模拟太阳发光。
  师:哦,是呢,这样就更像太阳了。
  师:谁要点评?
  答:我觉得他们应该选了一个地方,然后就看那个地方,这样子就更清楚了,他们组展示得很好。
  师:嗯,对的,那么刚才他们展示的这种方法有没有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答:有。
  (在黑板上这个猜测观点后打“√”)
  小组二:
  我们用蜡烛模拟太阳,因为蜡烛的光是向四面八方的,然后用乒乓球表示地球,我们在地球上画了一个点,这里,然后我们展示的是第四种可能,大家看,现在这个点是夜,(转)然后现在在白天,所以是昼夜交替。(大家鼓掌)
  师:材料改进了,现象也很明显,展示的很到位,声音很洪亮,解说很清楚,为这个小组点赞。
  师:还有哪个小组上来展示?
  小组三(多次举手):
  老师,我们是拿人表演。
  师:很新奇!怎么做?
  答:是人模拟太阳和地球,更好转。   师:那来吧,有请我们这个大太阳和大地球(一个学生头贴纸上写“太阳”,一个写“地球”)(学生有的鼓掌,有的哈哈大笑,有的跳起来看)
  师:好,我们来看看这个小组的展示。
  答:大家看到,这是太阳,这是地球,太阳同学还要拿一个手电筒,我们小组展示第九种猜测,然后地球同学的正面这一面是白天的时候他会举手,他的正面是黑夜的时候他会把手放下来。太阳和地球都自转,然后地球绕太阳转,转,转,好,地球举手,老师你看!你们看!他的正面是白天,然后转,转,转,地球手放下,他的正面这一边是黑色,然后接着转,转,转,又到白天(全班大部分同学一起举手并笑呵呵)
  师:谢谢你们,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答:他们表演得很好。
  答:他们现象很明显。
  答:他们很搞笑很好玩。
  答:他们很勇政,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方法。
  师:这三组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三组同学的昼夜交替现象都很明显,解说也很清楚,在材料选择上也有所不一样,第三组还派上了同学作为道具,这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他们用了跟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这就是创新,要勇于创新,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做!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跳出书本固有的实验方式,大胆启用不同实验材料,表演方式更是与众不同,使课堂探究氛围更加有趣活泼,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三、矛盾型问题


  矛盾型问题,是指能够揭示知识之间的矛盾的问题。利用矛盾型问题,有意识地挑起学生已有知识与新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发现自己已有知识与新认知之间的矛盾,利用学生爱表达的特点激化学生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并在全班将矛盾扩大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例:《昼夜交替现象》片段4
  实验小结
  (1)同学们看,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
  (昼夜交替这同一个现象,有多种可能性的解释)
  (2)在我们没有得到更多的证据之前,这些解释暂时都是正确的!
  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科学家们探索后发现,最合理、最符合我们真实情况的只有一种,要找到最合理、最符合我们真实情况的那个解释,我们需要怎么做?(还需要在课后进一步的探究)
  (3)还有别的发现吗?
  《昼夜交替现象》片段4中“在我们没有得到更多的证据之前,这些解释暂时都是正确的”与“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科学家们探索后发现,最合理、最符合我们真实情况的只有一种”相互矛盾,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这时,教师再组织学生小组学习讨论,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会特别投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的确,课结束了,但学生的探索活動不应该就此结束,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并努力去解决,他们的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将逐步提高。
  假设型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测,发散型问题开阔学生思维,矛盾型问题,让学生智慧碰撞。在《昼夜交替现象》中,一系列的有效问题抛给学生,充分给学生质疑、表达、交流、展示、创造的机会,以学促教,以教导学,促成学生知识和能力生成过程的激情体验,在这个过程,以“个人—小组”为单位,以学情为基础,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不断发现新问题并解决,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创新思维得到了开拓,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平梁子一带的晚石炭世花岗岩类,侵入期次繁多,岩性多样,主要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闪长岩等,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运用花岗岩类微量元素的R1-R2判别图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日益推进的今天,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关系着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将土地看做一种代际公共品,从代际公
一、问题的提出   “人心不同,如其面焉”,世界上找不出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也找不出个性、认知、情感与气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课堂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当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班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时,他事实上面对着一群能力不同的儿童,即使用最严格有效的选拔考试,相同程度的学生中,还是会有高有低,有的偏文,有的偏理,有的爱好艺术,有的爱好体育。学生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知识面不同,兴
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则制度,只有严格地遵守这些规则,才能让社会生活更加有序和谐。因为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与规则密切相关,为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抓住初中阶段这个关键时期,通过体育教学这一有效载体,强化学生对规则的认知至关重要。为了了解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下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调查。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调查过程   (一)问卷调查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化中,国际上出现的“拉美陷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防止跌入“拉美陷阱”,我们在城市化中必须实施创新
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教学技能的强化,并逐渐形成师范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学生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可借助于具体教学情境下的学科教研、专业而深
STEAM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符合新时期教学的要求,是一种深受师生欢迎的教学理念,对应试教育是一种冲击,在STEAM教育理念下开展数学教学,可以以数学学科为载体,为学生传授各个学科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在STEAM教育理念下,注重的不是考试结果,而是考试过程,注重的不是成绩,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在STEAM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