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给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一个很严肃而又很沉重的课题——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正如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那么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最佳途径”就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境界。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是学生有计划地、主动地、灵活地、有效地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争取那些促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为自己作出奖赏和惩罚,以利于积极地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面对新课改的强劲东风和强势推进的高效课堂,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巧妙导学,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推进器
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作为数学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编制好导学案。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也是教师操作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先导,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到底如何编制导学案更是教师困惑的问题,教师弄清了导学案的编制方法和技巧,导学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作为学习的动机,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在这种动力的作用下,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最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教学中的问题呈现方式对一组平行线(三条)截两条直线,可画出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请同学探索,并画出图形。在以上各种不同情况下写出成比例的线段关系式。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三角形的另两边(可两边延线)相关,能否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线段成比例’由于受教学的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在形成技能及熟练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可用实物摆出不同的类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依据导学案,将所学知识设计成学习的蓝本,依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化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发现问题,独立思考。
二、鼓励大胆提问,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练兵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兴趣的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既培養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负数概念的建立,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①让学生总结小学学过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用自然数1,2,3…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自然数O表示:测量和计算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用分数。②观察两个温度计,零上3度。记作+3°,零下3度,记作-3°,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负数。③让学生说出所给问题的意义,让学生观察所给问题有何特征。④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正、负数的概念。
三、课堂自我展示,反思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舞台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心情放松、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的精品,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老师还把教室前后的黑板分为六个版块,在板书时间,各组同学能够在自己的版块上一展身手,写下自己独有的感受,精彩的创意,放飞自己七彩的梦想。课堂上,学生激烈的比赛,精彩的演讲,绝佳的表演,整个课堂学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见;灵思飞动,大胆创新。高效课堂打开了禁锢学生思想的枷锁,“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感受到课堂的快乐!
四、课后巩固训练,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归宿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所以我在这里力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表达,使学生充分感知等腰三角形性质。本节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评价——实践应用——反思归纳”的教学模式,力求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抢答训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②△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DE⊥AB,FD⊥BC交AC于F点,∠A=56°,求∠ EDF的度数。
通过能力训练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③应用:某厂车间的人字屋架为等腰三角形,跨度AB=12米,为使屋架更加牢固,需安装中柱CD,你能帮工人师傅确定中柱的位置吗?说明选用的工具和原理。进一步体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教学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是一种科学的导向,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能力,全面地促进学生和谐的、创造性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教学策略的选择是一项艺术,这一艺术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有意义的联结,焕发出学习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肖利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荆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2)
[2]宋俊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学数学教育,2002(5)
[3]谢传健.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3)
一、教师巧妙导学,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推进器
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作为数学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编制好导学案。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也是教师操作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先导,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到底如何编制导学案更是教师困惑的问题,教师弄清了导学案的编制方法和技巧,导学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作为学习的动机,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在这种动力的作用下,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最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教学中的问题呈现方式对一组平行线(三条)截两条直线,可画出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请同学探索,并画出图形。在以上各种不同情况下写出成比例的线段关系式。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三角形的另两边(可两边延线)相关,能否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线段成比例’由于受教学的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在形成技能及熟练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可用实物摆出不同的类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依据导学案,将所学知识设计成学习的蓝本,依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化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发现问题,独立思考。
二、鼓励大胆提问,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练兵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兴趣的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既培養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负数概念的建立,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①让学生总结小学学过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用自然数1,2,3…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自然数O表示:测量和计算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用分数。②观察两个温度计,零上3度。记作+3°,零下3度,记作-3°,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负数。③让学生说出所给问题的意义,让学生观察所给问题有何特征。④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正、负数的概念。
三、课堂自我展示,反思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舞台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心情放松、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的精品,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老师还把教室前后的黑板分为六个版块,在板书时间,各组同学能够在自己的版块上一展身手,写下自己独有的感受,精彩的创意,放飞自己七彩的梦想。课堂上,学生激烈的比赛,精彩的演讲,绝佳的表演,整个课堂学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见;灵思飞动,大胆创新。高效课堂打开了禁锢学生思想的枷锁,“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感受到课堂的快乐!
四、课后巩固训练,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归宿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所以我在这里力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表达,使学生充分感知等腰三角形性质。本节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评价——实践应用——反思归纳”的教学模式,力求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抢答训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②△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DE⊥AB,FD⊥BC交AC于F点,∠A=56°,求∠ EDF的度数。
通过能力训练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③应用:某厂车间的人字屋架为等腰三角形,跨度AB=12米,为使屋架更加牢固,需安装中柱CD,你能帮工人师傅确定中柱的位置吗?说明选用的工具和原理。进一步体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教学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是一种科学的导向,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能力,全面地促进学生和谐的、创造性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教学策略的选择是一项艺术,这一艺术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有意义的联结,焕发出学习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肖利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荆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2)
[2]宋俊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学数学教育,2002(5)
[3]谢传健.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