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依然记得许多年前,在我曾工作过的厂子里,那些质朴、勤劳,始终起着支撑作用的工人们。我的组长吕云集,个性很强,在车间的人缘非常好。他三十岁刚出头儿,已经是“四级工”,不但脑瓜好,而且手底下利索,干出的活儿真是漂亮。还有一位工友名叫王义礼,最早,他是开铁匠铺的,因手艺好越干越大,后来,发展成了一家铁器工厂,公私合营后,合并到我们那家工厂。他本人被评为“八级锻工”,是车间里工资最高的技术权威,谁有干不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然记得许多年前,在我曾工作过的厂子里,那些质朴、勤劳,始终起着支撑作用的工人们。
我的组长吕云集,个性很强,在车间的人缘非常好。他三十岁刚出头儿,已经是“四级工”,不但脑瓜好,而且手底下利索,干出的活儿真是漂亮。还有一位工友名叫王义礼,最早,他是开铁匠铺的,因手艺好越干越大,后来,发展成了一家铁器工厂,公私合营后,合并到我们那家工厂。他本人被评为“八级锻工”,是车间里工资最高的技术权威,谁有干不了的活儿,都要请教他。他似乎也从来没有被难倒过,技术上从未没招儿过。在有些刚进厂的“徒工”眼里,他是神一样的人物,反倒没有多少人在意他的身份。过去,连厂部的大人物到车间来,都会客客气气跟他打招呼,说上几句话。现在,他一个人守着汽锤,非常松快地独享清静。
我的经历也很有戏剧性,从厂部下放到特殊重体力车间从事劳动。听起来,会遇到很多麻烦,除去完成正常的生产任务,还要负责打扫更衣室、打开水,乃至准备工具。我以前从技校毕业,虽然学的是金属热处理,却都属于“热加工”,隔行不隔理,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就能掌钳子,在一吨锤上独当一面了。技术上一顶戗,其他杂活儿我再想干,组长都不让插手了,总是支派手笨、干活儿不行的人去打杂。大部分时间,我都与普通工人几乎没有两样。
在生产第一线就是这样,技术一过关,日子就变得好过了,甚至享受到了一种纯粹、淳厚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干活儿带来的,只有“手艺人”在从事技术劳动时,才会有的快乐。无论春夏秋冬,干活儿时,我们都穿着厚帆布工作服。鍛打时,通红的钢屑四溅,不至于烧伤皮肤,一火(拿钳子从炉子里夹出烧好的钢坯,放到锻锤上锤打到锻件发硬,必须再回炉内加热,此谓“一火”)下来,通身湿透,只要锻件漂亮合格,便痛快无比。
至今还清楚记得,无论干活儿,还是为人处世,厂子里的工人们都由衷地尊重我。比如,锻造一种方套,外面正方,中间圆孔,精度要求很高,重82公斤,从下料、冲孔,到成活儿,一共“四火”,组里的技术骨干,一人一个。就是那天,我开始感受到劳动,乃至特殊重体力劳动,不是惩罚,反倒成了享受与快乐。
我的钳子夹着烧红的钢块,随着汽锤的节奏,在砧子上翻转、跳跃与变形。渐渐的,我手上的钳子尖,像魔术师的手指一样灵巧,钢块随着每个人的心意在变化,锤头欢快的击打声如音乐在伴奏。我聚精会神,沉醉在自己的劳作里,心灵变得极为充实。
若说我那时的生存状态,哪谈得上什么“精神”。毕竟,每个人的希望非常渺茫。劳动,特别是技术性的劳动,可以慰藉受伤的心灵,是精神的营养。那情景非常奇特,身上在出大汗,心却获得了安宁。
当年,我真正喜欢上了劳动,这或许是极特殊的体会。学手艺的确会上瘾的。好工匠都是干活儿上瘾,且精益求精。性格养精神,越是难干的活儿,越是废寝忘食,处于痴迷状态,几乎是“大工匠”的共性。在工厂二十多年,结识了不少各个工种的“大工匠”,他们几乎都是干活儿凿死卯子,执拗、狠钻、挑剔而且傲慢,不给差错留一丝缝隙。因此,显得不近人情,脾气不好。
干活儿的时候,人和活儿都格外漂亮,一表人才。就像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没有丑的,个个神采焕发。神情专注再加上一技之长达到一定的境界,定会让人变得很美。
选自《河北日报》
其他文献
我看着窗外,惊异于深绿色的好像云团翻卷一样的树冠,周围飘浮的灰尘黄晕了天空,这是挨近村庄的一片白杨,或许是哪一位早晨写生的画家刚刚在画纸上酣墨淋漓,树冠还闪烁新鲜的影子。白杨为何如此姿态,似乎一夜之间拿出储存了一春和初夏的精神,抵御从昨天下午忽而至的沙尘么?故乡的山野,草木越来越盛,这样迷蒙的天气这些年已经越来越少了。站在风中,弥漫腥土的气味,好像炒焦了的玉米糊,风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那是一匹野马
路过柳浪闻莺的钱王祠,我想起吴越王钱镠给他回娘家的夫人写的一封书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翻阅历史,一代君主钱镠留名千古的不单是他铸就江山的功绩,还包含着一段柔情蜜意的爱情故事。吴越民众被他们君王的爱情深深地打动,就编成《陌上花》山歌,四处传唱。清代学者王士禛说:“‘陌上花开,可緩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当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听到《陌上花》的山歌后,英雄相惜,便写了三首《陌上花》。仅九个字
小时候,总有一些人是那样的普通,但又是那样的神奇,比如七爷爷。七爷爷应该算是小城里妇孺皆知的人物,名谓老七,顾名思义,显然老爷爷在家排行第七。那时生活虽然很困窘,贫困的家庭里倒常常跑着好几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欣欣以向荣是寻常画面。七爷爷通常被小城及周边十里八乡的人们称为神医,据说持有独门秘笈,专治婴幼儿感冒发烧、厌食呕吐,而且药到病除,所费不糜。他那种治法,据我妈说,我亲自领教过。七爷爷悬壶济世,场
“诗仙”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很难说,是因庐山的美景引发了诗人的天才灵感,还是诗人的传世之作使得庐山更加闻名天下。无论如何,李白与庐山确实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首上庐山开元十四年(726),李白经洞庭湖,顺长江而下,初次来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唐代的江州其实辖境不大,一共只有浔阳(附郭县)、彭泽、都昌三个县,全州居民2.
辛弃疾和朱熹的关系很好,这看上去有点匪夷所思。辛弃疾从二十一岁抗金随队伍南下以来,就是一个“着试手,补天裂”的志士形象,而朱熹,不过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腐儒学究。这两个看上去南辕北辙的人怎么可能走得如此之近呢?说来,辛弃疾身上有很多复杂的或说是混合杂糅的气质。他身上传统的儒家思想虽然相比那些自幼浸淫于儒家文化中的南方知识分子要少得多,但这个所谓的“北来归正人”也并不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天外来客。身份上的另
父亲挤上火车,倚窗而坐。父亲埋头闭目,但是他依然能感到别人的目光盯着他。父亲将脸朝向窗外,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父亲感到的依然是别人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别人看父亲,只因为他反穿着衣服。父亲知道反穿衣服丢脸,但是他只能这么做。父亲对面的男人一直看着他。男人十分奇怪,他想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呢?为什么要反穿衣服呢?男人掏出烟,递一支给父亲。父亲不接,父亲说他不抽烟。男人的烟,不能随便抽。如果烟里有迷药,
1娘打来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他轻声说:“在医院。”娘说:“知道,听你爹说的。”娘接着哽咽着说,“儿啊,你怎么能那样?怎么能捐献骨……髓啊?”显然,娘不理解什么是骨髓,说到这儿,明显地顿了一下。他忙说:“娘,没啥。”娘说:“你不听娘的,娘就死去。”他急了,忙告诉娘,自己不是捐献骨髓,爹听错了,自己是想找人给自己捐献骨髓,自己有病。娘一听更急了,问清了他所在的医院,和爹当天就打了车,匆匆赶去,在医院
14时许的客车去省城济南。23时许再从济南坐火车经佳木斯到鹤岗。可是母亲却从昨天晚上就开始给我收拾行囊,一会儿让侄儿搀着她,从树上摘下几个石榴;一会儿自己拄着柺棍走出家门,到大街对面的小卖店内买来我爱吃的豆腐皮;一会儿又蹒跚到卖山东烧饼的邻居四哥家,看看烧饼做出来了没有……晚上睡觉前,家乡的土特产堆满了一床。又不能往行李包里装,怕热捂坏了,以至于我没有地方睡觉,索性和母亲躺在同一张床上。父亲走的很
母亲是家里的灯,是盆上的炭,是雪中的梅。“母亲在,家在。母亲在,天地都在。”这话说得真好,说到心坎上去了。逢年过节的,便要回家去看看,母亲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展露她的厨艺。我们一起去街上买菜,母亲步履缓慢,气喘不已,我便不准她去,说自己去买回来便是。母亲不肯,嗫嚅着,就算陪我走走吧,你们回来一趟也不易。母亲兴致勃勃,我也只好依了她。母亲真的老了,银丝如雪,脸上阡陌交错,再不是以前那个明眸皓齿、号称“百
看着花园里和阳台上瓶瓶罐罐里的花草树木,在岁月的轮回中展叶、舒枝、开花、结果,我常常潸然泪下,仿佛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母亲是军人,一生饱受磨难,但她热爱生活,喜欢种植树木花草,退休后更是爱不释手,乐此不疲。我们成家立业后,她经常在几个儿女家轮流居住,她到哪里,那里就是鲜花盛开、春意满园,把美丽和绿色带给儿女和朋友们。母亲在我家住了十年,她不但把家里阳台上的花草修葺一新,还把院子里的垃圾场清理得干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