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学校突发安全事件的发生机率有所增高,有关学校安全的问题牵动了千家万户。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不仅给学生、学校、家庭带来了不可弥补的创伤,而且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
对于学校突发安全事件,一旦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就有可能使整个学校变成人们关注的焦点,弄得人心惶惶,不仅教师无法专心授课,学生亦焦虑不安。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学校突发事件,化危为安,创建和谐的校园,便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在应对突发安全事件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原则是指通过分析研究,确认引发危机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应急措施。学校平时要对可
能发生的各种危机做出预测和分析,预测的内容包括有多少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各类危机的性质、规模,危机发生后产生的影响和范围等。对这些状况预测后,对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应在总结经验和相关预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应对措施和计划,并使之制度化。对于一些通常发生的、容易定性的事件,如火灾、大面积食物中毒、课间意外伤害、校园暴力等,更应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学校应将对危机情况的预测、采取的措施、制定的计划和应急预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印成小册子,发给全体教职工,让他们对危机的可能性和应对措施有足够的了解。
学校领导者必须对危机事件的性质、特点、发生发展规律、危害性以及处理危机的方针政策和职责范围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领导者对危机事件的认知度高,就能防患于未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处变不惊,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危机。否则,就可能处处被动,影响学校的发展。
二、救人第一,安全优先
学校危机管理的目的在于保障师生安全,这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危机事件中的体现,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危机事件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具体要求如下。首先救助学生,不鼓励学生“忘我”地投入到危险场地,确保学生在危机中尽量处于安全境地。学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时,先不要考虑受伤害学生和肇事者之间的纠葛,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只有这样才能把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在采取紧急救助措施中,如果未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或者因胡乱处理、浪费时间导致延误治疗,或者简单处理后认为病情已稳定而不再关心,结果造成病情恶化,学校将要被追究过失责任。
三、考量情与法
不管危机事件有多严重,学校是否有责任,责任是大还是小,学校都要表示出足够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设身处地为受害者着想,以负责的态度和积极有效的行动赢得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的谅解与支持,切忌推卸责任。
当涉及危机中的赔偿事宜时,应依法处理。这是在危机处理中维护当事各方合法权益的根本保证,也是依法治教在学生伤害危机事件处理中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等,为学生伤害危机的处理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不论是通过调解的方式还是通过诉讼的途径,学生伤害危机的处理都必须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精神。
四、充分关注时效性
危机发生时应沉着冷静、勇于面对问题,先弄清楚状况。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速战决策,力挽狂澜,采取有针对性、超常规、强有力的措施控制事态蔓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因为,危机一旦爆发,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给师生心理造成恐惧和紧张,各种谣言也最容易流传。危机从发生到产生大面积影响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危机处理的速度越快,损失就越小。
五、加强透明性
学校领导者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危机事件,无论是对教职工、受害者及家属,还是新闻媒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必须坚持真诚坦率的原则,不逃避责任、不隐瞒事实真相。同时学校还应多沟通说明,主动公布相关信息,把事实真相及正在做出的努力报告给公众,使公众了解情况,理智地对事情做出判断。弄虚作假,封锁信息,只能增加公众的好奇、猜测甚至反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使学校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流言止于智者”,增加透明度,公开相关信息,流言会不攻自破。
总之,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诱发因素非常多,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也很多。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因此,学校以及主管部门应该研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体系,细化有关的应急对策,责任到人,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成为当前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迫切任务,也是当前学校安全管理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需要应用危机管理的理论,通过全面系统的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危害性和脆弱性评估,针对当前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脆弱性分析、潜在问题分析、资源分析、任务与责任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体系和应急对策,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预案机制,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另外,对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还要从法律和学校安全标准上加以研究,建立和完善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和学校安全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关键的是要形成学校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事件发生后,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的财产声誉已受损失,这时再发文件、派工作组,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突发事件的应对与管理是一项复杂工作,不仅涉及教育部门,还涉及学生、家庭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危机管理和研究中,除了坚持本文上述五个基本原则外,我们还应该深入研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比如研究学校食品安全事件、传染病爆发、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制定与此相应的而且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兖州市白衣堂小学)
(责任编辑:孙霞)
对于学校突发安全事件,一旦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就有可能使整个学校变成人们关注的焦点,弄得人心惶惶,不仅教师无法专心授课,学生亦焦虑不安。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学校突发事件,化危为安,创建和谐的校园,便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在应对突发安全事件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原则是指通过分析研究,确认引发危机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应急措施。学校平时要对可
能发生的各种危机做出预测和分析,预测的内容包括有多少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各类危机的性质、规模,危机发生后产生的影响和范围等。对这些状况预测后,对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应在总结经验和相关预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应对措施和计划,并使之制度化。对于一些通常发生的、容易定性的事件,如火灾、大面积食物中毒、课间意外伤害、校园暴力等,更应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学校应将对危机情况的预测、采取的措施、制定的计划和应急预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印成小册子,发给全体教职工,让他们对危机的可能性和应对措施有足够的了解。
学校领导者必须对危机事件的性质、特点、发生发展规律、危害性以及处理危机的方针政策和职责范围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领导者对危机事件的认知度高,就能防患于未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处变不惊,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危机。否则,就可能处处被动,影响学校的发展。
二、救人第一,安全优先
学校危机管理的目的在于保障师生安全,这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危机事件中的体现,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危机事件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具体要求如下。首先救助学生,不鼓励学生“忘我”地投入到危险场地,确保学生在危机中尽量处于安全境地。学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时,先不要考虑受伤害学生和肇事者之间的纠葛,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只有这样才能把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在采取紧急救助措施中,如果未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或者因胡乱处理、浪费时间导致延误治疗,或者简单处理后认为病情已稳定而不再关心,结果造成病情恶化,学校将要被追究过失责任。
三、考量情与法
不管危机事件有多严重,学校是否有责任,责任是大还是小,学校都要表示出足够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设身处地为受害者着想,以负责的态度和积极有效的行动赢得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的谅解与支持,切忌推卸责任。
当涉及危机中的赔偿事宜时,应依法处理。这是在危机处理中维护当事各方合法权益的根本保证,也是依法治教在学生伤害危机事件处理中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等,为学生伤害危机的处理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不论是通过调解的方式还是通过诉讼的途径,学生伤害危机的处理都必须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精神。
四、充分关注时效性
危机发生时应沉着冷静、勇于面对问题,先弄清楚状况。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速战决策,力挽狂澜,采取有针对性、超常规、强有力的措施控制事态蔓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因为,危机一旦爆发,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给师生心理造成恐惧和紧张,各种谣言也最容易流传。危机从发生到产生大面积影响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危机处理的速度越快,损失就越小。
五、加强透明性
学校领导者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危机事件,无论是对教职工、受害者及家属,还是新闻媒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必须坚持真诚坦率的原则,不逃避责任、不隐瞒事实真相。同时学校还应多沟通说明,主动公布相关信息,把事实真相及正在做出的努力报告给公众,使公众了解情况,理智地对事情做出判断。弄虚作假,封锁信息,只能增加公众的好奇、猜测甚至反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使学校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流言止于智者”,增加透明度,公开相关信息,流言会不攻自破。
总之,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诱发因素非常多,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也很多。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因此,学校以及主管部门应该研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体系,细化有关的应急对策,责任到人,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成为当前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迫切任务,也是当前学校安全管理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需要应用危机管理的理论,通过全面系统的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危害性和脆弱性评估,针对当前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脆弱性分析、潜在问题分析、资源分析、任务与责任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体系和应急对策,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预案机制,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另外,对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还要从法律和学校安全标准上加以研究,建立和完善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和学校安全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关键的是要形成学校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事件发生后,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的财产声誉已受损失,这时再发文件、派工作组,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突发事件的应对与管理是一项复杂工作,不仅涉及教育部门,还涉及学生、家庭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危机管理和研究中,除了坚持本文上述五个基本原则外,我们还应该深入研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比如研究学校食品安全事件、传染病爆发、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制定与此相应的而且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兖州市白衣堂小学)
(责任编辑: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