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公的故事很简单:它在火车站走失,被教授捡到并且收养,后来深深眷恋着主人,一人一犬间形成了羁绊。八公每天送教授去火车站上班,下午五点在火车站等他回来。然而有一天,它怎么也等不到教授了。教授永远地离去了,八公却日复一日地等待着,宁愿从养尊处优的宠物狗变成火车站附近的流浪狗。它这一等就是十年,直到闭上双眼——朦胧中,它仿佛看到教授从火车站走了出来,高兴地呼唤它……
比起“忠诚”,我更喜欢用“深情”来形容八公。在大自然面前,人与狗应是平等的。认为狗就“应当”服从人类、忠于人类,不过是人类的自大。养宠物狗最残忍的地方就在于狗可能把主人当成自己的全世界,人却不能同等地回馈,因为人的世界那么大,人有工作,有家庭,有其他爱好……就算再爱狗,人与狗之间的感情还是不平等的。
一天夜晚,八公被关在小窝里,透过缝隙看着大房子。卧室里教授正和妻子亲热,它的眼里满满的都是落寞——好像在感叹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深深住进主人的心。
第二天,教授唤八公跟自己一起去车站时,它不满地吠了几声,不肯走。教授对此并不理解——人与人都未必能够有效地沟通,何况语言不通、又有人类“傲慢”横亘其中的人和狗?八公倔强地站在原地目送教授离去,后来还是不甘心,竟然叼起小球追了上去。它之前从来不玩无聊的捡球游戏,然而这一次,或许是为了表现得更好,为自己多争取一点儿爱和关注,它做了曾经不屑的事,让教授很是惊喜。
惊喜之后,教授还不是离去了,而且这一走,他就再也没回来了——他握着八公叼过的球讲课,忽然心脏病发作,倒在了教室里。
八公被教授的女儿带走,却从新家溜了出来,沿着铁轨找到了火车站,窝在废弃的火车下,等待黎明到来,等待五点到来。它后来十年如一日地呆在老地方,看春褪成秋,秋变成冬。
我想,它早明白主人已离去,可是它还是要等。它舍不得他,舍不得曾经的全世界,或许心底还有一丝微渺的希望,希望奇迹出现。
这是多深的执念!不愿接受一个人的离开,不能坦然面对生命中已然失去的东西……它把自己的生命捆绑在了一个人身上。
然而,生命本来就是一个充满失去的过程。正因为有无数的失去,我们才会珍惜,才会享受,世界才会如此美丽。更何况,离别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使两个人从出生起便相伴,年老时同时死去,死亡还是会带来最终的、永恒的离别。
悲伤的离别,其实仍然可以有幸福的背景。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想起曾经遇见过多么幸运、多么美好的事物,生命和相逢便都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有了终结,才会完满。
在我看来,任何两个生命都不可能真正彼此拥有,各自心底总有一方对方无法彻底理解的角落。无常的世事随时都可能把两个相爱的灵魂分开……我们是黑暗中孤独的旅客,有时遇到了投缘的人,就并肩走一段路,或长或短,终要离别,可相逢相聚仍是极美好的缘分和恩赐。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失去——慈爱的亲人溘然长逝,曾经的密友形同陌路,儿时的天真逐渐消逝……既然一定要失去,与其沉溺哀伤,何不坦然接受?
人生幸福与否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够接受已然发生的事,能够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生命的本来面目。接受是一种可以练习的能力,先从小事开始,比如接受一个水壶的丢失,感谢它曾经的服务,腾出空间,迎接新的事物到来。
幸福是依赖不了任何外物、任何人的,因为那些随时都可能离去。唯有转向内心,喜悦平和才可能深切长久。
比起“忠诚”,我更喜欢用“深情”来形容八公。在大自然面前,人与狗应是平等的。认为狗就“应当”服从人类、忠于人类,不过是人类的自大。养宠物狗最残忍的地方就在于狗可能把主人当成自己的全世界,人却不能同等地回馈,因为人的世界那么大,人有工作,有家庭,有其他爱好……就算再爱狗,人与狗之间的感情还是不平等的。
一天夜晚,八公被关在小窝里,透过缝隙看着大房子。卧室里教授正和妻子亲热,它的眼里满满的都是落寞——好像在感叹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深深住进主人的心。
第二天,教授唤八公跟自己一起去车站时,它不满地吠了几声,不肯走。教授对此并不理解——人与人都未必能够有效地沟通,何况语言不通、又有人类“傲慢”横亘其中的人和狗?八公倔强地站在原地目送教授离去,后来还是不甘心,竟然叼起小球追了上去。它之前从来不玩无聊的捡球游戏,然而这一次,或许是为了表现得更好,为自己多争取一点儿爱和关注,它做了曾经不屑的事,让教授很是惊喜。
惊喜之后,教授还不是离去了,而且这一走,他就再也没回来了——他握着八公叼过的球讲课,忽然心脏病发作,倒在了教室里。
八公被教授的女儿带走,却从新家溜了出来,沿着铁轨找到了火车站,窝在废弃的火车下,等待黎明到来,等待五点到来。它后来十年如一日地呆在老地方,看春褪成秋,秋变成冬。
我想,它早明白主人已离去,可是它还是要等。它舍不得他,舍不得曾经的全世界,或许心底还有一丝微渺的希望,希望奇迹出现。
这是多深的执念!不愿接受一个人的离开,不能坦然面对生命中已然失去的东西……它把自己的生命捆绑在了一个人身上。
然而,生命本来就是一个充满失去的过程。正因为有无数的失去,我们才会珍惜,才会享受,世界才会如此美丽。更何况,离别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使两个人从出生起便相伴,年老时同时死去,死亡还是会带来最终的、永恒的离别。
悲伤的离别,其实仍然可以有幸福的背景。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想起曾经遇见过多么幸运、多么美好的事物,生命和相逢便都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有了终结,才会完满。
在我看来,任何两个生命都不可能真正彼此拥有,各自心底总有一方对方无法彻底理解的角落。无常的世事随时都可能把两个相爱的灵魂分开……我们是黑暗中孤独的旅客,有时遇到了投缘的人,就并肩走一段路,或长或短,终要离别,可相逢相聚仍是极美好的缘分和恩赐。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失去——慈爱的亲人溘然长逝,曾经的密友形同陌路,儿时的天真逐渐消逝……既然一定要失去,与其沉溺哀伤,何不坦然接受?
人生幸福与否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够接受已然发生的事,能够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生命的本来面目。接受是一种可以练习的能力,先从小事开始,比如接受一个水壶的丢失,感谢它曾经的服务,腾出空间,迎接新的事物到来。
幸福是依赖不了任何外物、任何人的,因为那些随时都可能离去。唯有转向内心,喜悦平和才可能深切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