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支部的致富经
车出贺兰县城向东南方向行驶不远,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映入眼帘,这便是金贵镇银河村——远近闻名的贺兰县“菜篮子”基地。
银河村党支部书记马振锋,是银河村温棚蔬菜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十多年来,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温棚蔬菜品种的引进、技术指导与销路拓展上,村民亲切地称他为“大棚书记”。
2002年,贺兰县决定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银河村党支部率先行动,决心依托银河村群众擅长种植、经商的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温棚。实施过程中,许多群众由于既无技术、又缺资金、又看不到市场前景,半信半疑,行动缓慢。面对困难,马振锋书记一面带领村干部挨家做群众的工作,一面身先士卒,拿出全部积蓄,带头建起了20栋设施蔬菜温棚,亲自学技术、选品种,精种植、跑销售。半年下来,马书记的温棚种菜纯收入比大地种菜收入翻了几倍。经济效益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也给村民吃了“定心丸”。
马泽红是银河村最早开始养牛贩牛的,由于养牛贩牛投入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不是太好。银河村开始温棚种植后,他敏锐地看到了前景,也在村里建起温棚种起了蔬菜。由于肯学习、能吃苦,短短几年,家里的面貌变了样。不仅买了小轿车,还在县城买了楼房。住在县城,天天开着小汽车回村种菜,在银河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进入2016年,银河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牵头组建了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依托全村现有设施蔬菜大棚基地,建起了蔬菜冷链物流中心和蔬菜交易集散中心,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温棚入股等形式,把一家一户组织起来“抱团经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的温棚蔬菜种植。借助“两个中心”,“金贵”牌无公害蔬菜远销到了上海、浙江、青海等地,银河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菜篮子”。2017年,银河村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银河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红色银行”富移民
假如你在秋天走进贺兰县南梁台子农牧场管委会枸杞产业基地,目之所及,鲜红的果子挂满枝头,红红的枸杞已然成为移民群众的“红色银行”。
从2000年开始,来自西吉、泾源等县的移民先后搬迁到南梁台子安家落户。面对生活基础薄弱、生产技术缺乏的现状,确保移民群众致富有产业、就业有岗位、收入有来源,安下心来谋发展,成为摆在贺兰县委、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最初的几年,立足南梁台子的土地和灌溉优势,贺兰县委、政府在积极引导移民种植水稻的同时,引导移民养殖黄牛,进行劳务输出。经过艰苦努力,移民群众生活虽有明显好转,但收入依然不高,群众渐渐认识到,只有向土地要产出效益,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才是致富的法宝。
2012年,南梁台子农牧场管委会决定整理辖区内大片荒地,推广枸杞种植,鼓励农户承包整理后的土地发展枸杞产业。短短的几年,就建起了4个枸杞园区,栽植优质枸杞4000多亩,枸杞种植成了移民群众的主导产业。
铁西村三队的李学智是早期搬迁到南梁台子的移民。见到他时,他正在家里忙活。当问起种植枸杞给他带来的变化时,李学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刚搬来时,这里的地碱性大,种不成小麦,玉米和稻子产量也很低。后来养过牛,也出去打过工,但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这几年我开始种枸杞,几年下来,盖了新房,添置了家电,院子也收拾得越来越干净漂亮。”目前,李学智家种了20亩枸杞,2016年一年的净收入就有6万多元。在南梁台子,李学智的收入只是一般水平,年净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不在少数。靠着枸杞种植,南梁台子的移民甩掉了贫穷的帽子,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小康路。
最近几年,随着枸杞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枸杞的价钱有所下降,市场风险有所增加。如何“抱团取暖”,联合起来,走枸杞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的道路,增加枸杞的附加值,保证枸杞种植既能增产、又能增收,成了移民群众发展枸杞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铁西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国珍带领村干部按照“科技+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率先成立了枸杞专业合作社,尝试进行枸杞加工、包装与销售。合作社采取统一种植、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每个采摘期都以高于市场1~2元的价格收购种植户的枸杞,保证农户每亩多收入500多元左右。同时,还以较低的价格为农户提供枸杞烘干和冷藏服务,缩短枸杞晾晒时间,减少枸杞损失。枸杞采摘、晾晒、冷藏等服务,还为100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挣钱提供了便利。2016年,合作社收购、加工枸杞达120万斤,并利用电商平台将南梁枸杞销往了全国各地,打造出了“贺兰农园”特色枸杞招牌。
“以前一到春天,自己既不知道种啥好,更为秋后收上的粮食愁销路。现在跟上合作社种枸杞,有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卖的价比市场价高。樹上的枸杞,就像我们的银行,我们只管往腰包里揣钱。”村民杨平忠的话,说出了南梁台子移民群众的心里话。
“村企联姻”谋前景
2013年春天,习岗镇五星村党支部为了给村民闯出一条发展致富的新路,决定在传统露地蔬菜基础上,集中流转土地,建设温棚,引进企业进行规模化蔬菜生产。习惯于自种自销旧模式的村民,听说要集中流转土地建温棚种蔬菜,顾虑重重。为了打消村民的心结,五星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率先集中流转土地100亩建设温棚,种植西蓝花、西芹等,第一年就带来了20万元的纯收入。支部做给农民看,干部带着农民干。在党支部的努力下,2013年底,五星村迅速建成了二代温棚1600亩、700余栋,建成500亩以上园区2个,引进全农、鲜丰等6家公司。经过4年多发展,五星村二代温棚规模达到了1800亩,招商引企发展供港蔬菜2000亩,民间投资发展苗木花卉近800亩,成立了3个农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全村基本实现了整村土地流转。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盘活了土地资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农民也从土地上解脱了出来,“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的四位一体发展新模式已凸显效益。 “以前,我们只知道自种自销,现在发展了‘村企互动’就可以利用供港蔬菜基地技术、销售渠道优势,由企业、村集体引导党员群众参与蔬菜种植。还可以联系企业开展技术互助、信息互享、资金互融、销售互带活动,也能以贷款互保、生产互助等多种形式,为党员群众共同化解资金不足问题和市场风险,实现互惠互利。”五星村党支部书记王占祥一番话,既说出了几年来村党支部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奔小康的思路、决心,也反映了五星村村民的心声。65岁的村民王保山说起村里土地流转后带来的变化,向我们晒起了自家的“幸福账”:“前几年,家里有22亩地,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一年下来收入也就不到2万元。土地流转后,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就有1.6万元,既不用投种子、化肥、也不用费工操心,还有钱花,老百姓都说这个事办得好。”
为了拓展农业休闲旅游功能,增加农业附加值。2016年,五星村争取自治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200万元,建设果蔬种植采摘休闲基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占地60亩、投资192万元的17栋高标准温棚相继投入运营。温棚中种植的葡萄、西红柿和黄瓜等反季节有机果蔬,既增加了土地单位产出效益,又可以做休闲采摘园,吸引游客入园采摘,体验农家生活。运营一年,就为村里带来50多万元的收入,真正实现了“双增双富”。
村子的发展越来越有前景,但五星村党支部一班人却仍不满足:“依托果蔬基地,发展有机农业,争取种植、休闲农业齐头并进;依托互联网,线上、线下一齐发力,一定要把五星村的休闲农业、果蔬品牌打响,这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私人订制”到田间
远离都市喧嚣,走进美丽乡村,这是城里人向往的休闲生活,也是农村有机农产品扩大销路的商机。立岗镇通义村党支部书记马瑞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在心里打起了带领村民致富的算盘。
2012年,贺兰县农村开始大面积流转土地,进行招商引资,发展农村经济。看着周边村子土地流转热火朝天,马瑞宁不是跟风效仿凑热闹,而是开辟新路,在怎样盘活土地资源上下功夫,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想方设法让农户享受更多的红利。
“村里有1万多亩地,230多亩鱼塘,我们的想法是由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把农户的土地流转过来,集中种植,集中管理,按订单种植粮食、蔬菜,按订单生产生态绿色食品,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生态食品的需要。”听到马瑞宁的想法,起初村里并没有多少人支持,他就先跑市场、找企业、找订单。功夫不负有心人,看到一份份有机大米、有机瓜果蔬菜订单和纷纷跑到村里签订协议的客户,村民们终于认可了村党支部的想法,开始积极与村党支部合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下,绿色食品“私人订制”基地迅速见到成效:村民既可以每年按时拿到每亩600元的土地流转费,又可以就近种地打工挣钱,村里的绿色生态粮食、蔬菜也有稳定的销路与收入。2017年通义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65万元。
“春耕还没开始,优质生态大米已被订制一空,订购价远远高于一般大米。以前1亩水稻也就收入1400元左右,现在种1亩水稻比过去多收入1200多元,我们只需要种好、管好,再送到客户家,其他啥心都不用操。”
借助“私人订制”发展生态种植、乡村旅游的东风,2016年,通义村完善生态休闲旅游设施,建成集采摘、垂钓、生态养殖、野营烧烤、农家乐等为一体的乡村游体验中心,让城里人走进农村体验田园生活。村里引进农大科技公司,种植绿色健康生态水稻,施行种植、加工、物流一条龙服务,客户只需确定订制数量、金额,就可成为农场主,种植、管理则全部由合作社负责。银川市民陆瑞雪是通义村“私人订制”的铁杆“粉丝”。通义村的“私人订制”生产模式一开始推广,她就认购了10亩地种植水稻和蔬菜,每年都会把身边的亲朋好友介绍过来订制绿色食品。陆瑞雪说:“安装在田间地头的监控设施与我的手机连通,可随时察看水稻的生长情况,闲暇时会带着家人、亲戚朋友来这里体验稻田插秧、蔬菜采摘,这不但实现了我亲自种地的梦想,还能在村里的农家乐品尝美食,在鱼塘边挥竿垂钓。住住农家屋,吃吃农家饭,参加村里组织的亲子运动会,这才是舒心惬意的生活。”
看着村里的变化,立岗镇镇长马国峰不无感慨:“这种现代农业的新业态,备受都市人青睐,也让绿色生态食品‘私人订制’基地充满生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村而言,就是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将休闲旅游、食品加工等融合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拓展出越来越多产业融合的‘供给侧’。”
农田转身变“画廊”
5年前,位于贺兰县城西北的常信乡四十里店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但短短几年时间,四十里店村依靠“稻渔空间”休闲农业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一跃成为宁夏首批十大特色产业示范村。
村上产业少,村民收入少,生活水平低,这一切让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存有看在眼里,愁在心上。为了给四十里店村找出一条发展新路,从2012年春季开始,王存有一边协调争取政府的项目资金、扶持資金,一边积极引进企业进村实地考察,寻找合作项目。经过艰苦的努力,广银米业、科海渔业、马莲湖农庄等一些颇具规模的水稻、蔬菜种植企业陆续进驻四十里店村,利用流转土地发展制种产业,搞现代化新型农业建设。“村支部引领、带动专业合作社以及企业合作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为四十里店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广银米业等现代企业的入驻,将农户家零散的田地整理成整齐平坦的农业生产基地。企业将不同颜色的水稻交错种植,稻田中显现出鲜艳美观的文字、熊猫、五环等图案,把庄稼“种成”了巨幅的工艺品,将农田作物变成了吸引游客参观欣赏的艺术画廊,让游客在欣赏“艺术创作”、享受渔村休闲垂钓的同时,还能参与劳作,感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让久居城市的人对农业生产有个全新的感受。
更为可喜的是,新的农业经营模式,让农民过去的一份收入,一下变成了土地流转费和打工两份收入。看到土地流转的好处,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村1.5万多亩土地,已经流转了8000多亩。2016年,四十里店村集体经济收入10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还多,村民的生活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问及今后的打算,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立充满信心地描述道:“下一步,我们将建设完善四十里店游客综合服务中心、稻田景观观光廊、菜畦体验观光园、农耕文化主题村等‘一心、两廊、三园、四村’的观光休闲项目和设施,让村民在传统农业向休闲等农业的转换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移民村里话幸福
隆冬时节,滴水成冰。走进贺兰县移民新村欣荣村的巾帼扶贫车间,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刺绣品,妇女们边忙活着手中的绣品,边聊着身边的新鲜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位于贺兰县洪广镇北3公里的欣荣村,是一个移民村,全村1817户8273人,大多来自原州区、西吉县。5年前,这些还在大山深处靠天吃饭、靠广种薄收艰难度日的村民,短时间内就过上了住有砖瓦房、走有水泥路、喝用自来水、老人孩子不出村就能上学看病的全新生活。力农羊业、中银绒业、北方乳业等现代企业的入驻,为村民发展种养业、务工挣钱提供了便利。农民人均收入已经增长到了近7000元,“空壳村”一跃变为村集体年收入30多万元的“活力村”。
在欣荣村,妇女占很大的比例。一些妇女既要照顾孩子、老人,也想找份来钱的门路。为了让这些妇女不离乡土也能挣到钱,欣荣村党支部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建成了社区刺绣扶贫車间,通过刺绣加工,既让妇女过上了“集体生活”,有了归属感,也增加了她们的收入。虎莲花是位刺绣能手,现在的刺绣生活,让她感到心情舒畅:“我现在在这里绣花,一天做好几件,不但自己挣上了钱,娃娃老人也能照看上,现在的生活不知比过去好上多少倍。”
金富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是欣荣村另一个热闹的地方。每到下种、采收时节,常常会有数十名务工人员集中在合作社,接洽务工事宜。村民仇风成是栽种菌菇的熟练工人,已经在合作社干了两三个年头,她说:“我每天可以挣70元,去年断断续续干了4个多月,挣了8000多元。我这样一个60多岁的老人,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在老家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把企业引到村里发展,让移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关键要靠产业支撑。几年来,欣荣村形成了食用菌种植为主导,蔬菜、肉兔、肉鸽特色种养殖业和刺绣等为辅助的产业结构,绿色有机农产品搬上了城市人的餐桌,鼓了移民的钱袋子,也为周边群众带来了就业机会。村民杨尚贤2016年初开始试着养殖肉兔,一年下来,就收入了不下10万元。算算一年的收入,杨有贤对发展肉兔养殖业充满信心,他决心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富裕路。
从搬出大山,艰难起步,到以粮为主,种养结合;从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到企业、市场与农户的产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联合7家合作社成立欣欣向荣农民专业联合社和劳务公司,蔬菜、菌菇种植,肉兔、肉鸽、牛羊养殖等,多个产业齐头并进,5年时间,欣荣村在发展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责任编辑:谢 斌
车出贺兰县城向东南方向行驶不远,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映入眼帘,这便是金贵镇银河村——远近闻名的贺兰县“菜篮子”基地。
银河村党支部书记马振锋,是银河村温棚蔬菜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十多年来,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温棚蔬菜品种的引进、技术指导与销路拓展上,村民亲切地称他为“大棚书记”。
2002年,贺兰县决定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银河村党支部率先行动,决心依托银河村群众擅长种植、经商的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温棚。实施过程中,许多群众由于既无技术、又缺资金、又看不到市场前景,半信半疑,行动缓慢。面对困难,马振锋书记一面带领村干部挨家做群众的工作,一面身先士卒,拿出全部积蓄,带头建起了20栋设施蔬菜温棚,亲自学技术、选品种,精种植、跑销售。半年下来,马书记的温棚种菜纯收入比大地种菜收入翻了几倍。经济效益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也给村民吃了“定心丸”。
马泽红是银河村最早开始养牛贩牛的,由于养牛贩牛投入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不是太好。银河村开始温棚种植后,他敏锐地看到了前景,也在村里建起温棚种起了蔬菜。由于肯学习、能吃苦,短短几年,家里的面貌变了样。不仅买了小轿车,还在县城买了楼房。住在县城,天天开着小汽车回村种菜,在银河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进入2016年,银河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牵头组建了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依托全村现有设施蔬菜大棚基地,建起了蔬菜冷链物流中心和蔬菜交易集散中心,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温棚入股等形式,把一家一户组织起来“抱团经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的温棚蔬菜种植。借助“两个中心”,“金贵”牌无公害蔬菜远销到了上海、浙江、青海等地,银河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菜篮子”。2017年,银河村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银河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红色银行”富移民
假如你在秋天走进贺兰县南梁台子农牧场管委会枸杞产业基地,目之所及,鲜红的果子挂满枝头,红红的枸杞已然成为移民群众的“红色银行”。
从2000年开始,来自西吉、泾源等县的移民先后搬迁到南梁台子安家落户。面对生活基础薄弱、生产技术缺乏的现状,确保移民群众致富有产业、就业有岗位、收入有来源,安下心来谋发展,成为摆在贺兰县委、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最初的几年,立足南梁台子的土地和灌溉优势,贺兰县委、政府在积极引导移民种植水稻的同时,引导移民养殖黄牛,进行劳务输出。经过艰苦努力,移民群众生活虽有明显好转,但收入依然不高,群众渐渐认识到,只有向土地要产出效益,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才是致富的法宝。
2012年,南梁台子农牧场管委会决定整理辖区内大片荒地,推广枸杞种植,鼓励农户承包整理后的土地发展枸杞产业。短短的几年,就建起了4个枸杞园区,栽植优质枸杞4000多亩,枸杞种植成了移民群众的主导产业。
铁西村三队的李学智是早期搬迁到南梁台子的移民。见到他时,他正在家里忙活。当问起种植枸杞给他带来的变化时,李学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刚搬来时,这里的地碱性大,种不成小麦,玉米和稻子产量也很低。后来养过牛,也出去打过工,但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这几年我开始种枸杞,几年下来,盖了新房,添置了家电,院子也收拾得越来越干净漂亮。”目前,李学智家种了20亩枸杞,2016年一年的净收入就有6万多元。在南梁台子,李学智的收入只是一般水平,年净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不在少数。靠着枸杞种植,南梁台子的移民甩掉了贫穷的帽子,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小康路。
最近几年,随着枸杞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枸杞的价钱有所下降,市场风险有所增加。如何“抱团取暖”,联合起来,走枸杞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的道路,增加枸杞的附加值,保证枸杞种植既能增产、又能增收,成了移民群众发展枸杞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铁西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国珍带领村干部按照“科技+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率先成立了枸杞专业合作社,尝试进行枸杞加工、包装与销售。合作社采取统一种植、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每个采摘期都以高于市场1~2元的价格收购种植户的枸杞,保证农户每亩多收入500多元左右。同时,还以较低的价格为农户提供枸杞烘干和冷藏服务,缩短枸杞晾晒时间,减少枸杞损失。枸杞采摘、晾晒、冷藏等服务,还为100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挣钱提供了便利。2016年,合作社收购、加工枸杞达120万斤,并利用电商平台将南梁枸杞销往了全国各地,打造出了“贺兰农园”特色枸杞招牌。
“以前一到春天,自己既不知道种啥好,更为秋后收上的粮食愁销路。现在跟上合作社种枸杞,有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卖的价比市场价高。樹上的枸杞,就像我们的银行,我们只管往腰包里揣钱。”村民杨平忠的话,说出了南梁台子移民群众的心里话。
“村企联姻”谋前景
2013年春天,习岗镇五星村党支部为了给村民闯出一条发展致富的新路,决定在传统露地蔬菜基础上,集中流转土地,建设温棚,引进企业进行规模化蔬菜生产。习惯于自种自销旧模式的村民,听说要集中流转土地建温棚种蔬菜,顾虑重重。为了打消村民的心结,五星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率先集中流转土地100亩建设温棚,种植西蓝花、西芹等,第一年就带来了20万元的纯收入。支部做给农民看,干部带着农民干。在党支部的努力下,2013年底,五星村迅速建成了二代温棚1600亩、700余栋,建成500亩以上园区2个,引进全农、鲜丰等6家公司。经过4年多发展,五星村二代温棚规模达到了1800亩,招商引企发展供港蔬菜2000亩,民间投资发展苗木花卉近800亩,成立了3个农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全村基本实现了整村土地流转。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盘活了土地资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农民也从土地上解脱了出来,“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的四位一体发展新模式已凸显效益。 “以前,我们只知道自种自销,现在发展了‘村企互动’就可以利用供港蔬菜基地技术、销售渠道优势,由企业、村集体引导党员群众参与蔬菜种植。还可以联系企业开展技术互助、信息互享、资金互融、销售互带活动,也能以贷款互保、生产互助等多种形式,为党员群众共同化解资金不足问题和市场风险,实现互惠互利。”五星村党支部书记王占祥一番话,既说出了几年来村党支部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奔小康的思路、决心,也反映了五星村村民的心声。65岁的村民王保山说起村里土地流转后带来的变化,向我们晒起了自家的“幸福账”:“前几年,家里有22亩地,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一年下来收入也就不到2万元。土地流转后,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就有1.6万元,既不用投种子、化肥、也不用费工操心,还有钱花,老百姓都说这个事办得好。”
为了拓展农业休闲旅游功能,增加农业附加值。2016年,五星村争取自治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200万元,建设果蔬种植采摘休闲基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占地60亩、投资192万元的17栋高标准温棚相继投入运营。温棚中种植的葡萄、西红柿和黄瓜等反季节有机果蔬,既增加了土地单位产出效益,又可以做休闲采摘园,吸引游客入园采摘,体验农家生活。运营一年,就为村里带来50多万元的收入,真正实现了“双增双富”。
村子的发展越来越有前景,但五星村党支部一班人却仍不满足:“依托果蔬基地,发展有机农业,争取种植、休闲农业齐头并进;依托互联网,线上、线下一齐发力,一定要把五星村的休闲农业、果蔬品牌打响,这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私人订制”到田间
远离都市喧嚣,走进美丽乡村,这是城里人向往的休闲生活,也是农村有机农产品扩大销路的商机。立岗镇通义村党支部书记马瑞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在心里打起了带领村民致富的算盘。
2012年,贺兰县农村开始大面积流转土地,进行招商引资,发展农村经济。看着周边村子土地流转热火朝天,马瑞宁不是跟风效仿凑热闹,而是开辟新路,在怎样盘活土地资源上下功夫,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想方设法让农户享受更多的红利。
“村里有1万多亩地,230多亩鱼塘,我们的想法是由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把农户的土地流转过来,集中种植,集中管理,按订单种植粮食、蔬菜,按订单生产生态绿色食品,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生态食品的需要。”听到马瑞宁的想法,起初村里并没有多少人支持,他就先跑市场、找企业、找订单。功夫不负有心人,看到一份份有机大米、有机瓜果蔬菜订单和纷纷跑到村里签订协议的客户,村民们终于认可了村党支部的想法,开始积极与村党支部合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下,绿色食品“私人订制”基地迅速见到成效:村民既可以每年按时拿到每亩600元的土地流转费,又可以就近种地打工挣钱,村里的绿色生态粮食、蔬菜也有稳定的销路与收入。2017年通义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65万元。
“春耕还没开始,优质生态大米已被订制一空,订购价远远高于一般大米。以前1亩水稻也就收入1400元左右,现在种1亩水稻比过去多收入1200多元,我们只需要种好、管好,再送到客户家,其他啥心都不用操。”
借助“私人订制”发展生态种植、乡村旅游的东风,2016年,通义村完善生态休闲旅游设施,建成集采摘、垂钓、生态养殖、野营烧烤、农家乐等为一体的乡村游体验中心,让城里人走进农村体验田园生活。村里引进农大科技公司,种植绿色健康生态水稻,施行种植、加工、物流一条龙服务,客户只需确定订制数量、金额,就可成为农场主,种植、管理则全部由合作社负责。银川市民陆瑞雪是通义村“私人订制”的铁杆“粉丝”。通义村的“私人订制”生产模式一开始推广,她就认购了10亩地种植水稻和蔬菜,每年都会把身边的亲朋好友介绍过来订制绿色食品。陆瑞雪说:“安装在田间地头的监控设施与我的手机连通,可随时察看水稻的生长情况,闲暇时会带着家人、亲戚朋友来这里体验稻田插秧、蔬菜采摘,这不但实现了我亲自种地的梦想,还能在村里的农家乐品尝美食,在鱼塘边挥竿垂钓。住住农家屋,吃吃农家饭,参加村里组织的亲子运动会,这才是舒心惬意的生活。”
看着村里的变化,立岗镇镇长马国峰不无感慨:“这种现代农业的新业态,备受都市人青睐,也让绿色生态食品‘私人订制’基地充满生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村而言,就是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将休闲旅游、食品加工等融合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拓展出越来越多产业融合的‘供给侧’。”
农田转身变“画廊”
5年前,位于贺兰县城西北的常信乡四十里店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但短短几年时间,四十里店村依靠“稻渔空间”休闲农业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一跃成为宁夏首批十大特色产业示范村。
村上产业少,村民收入少,生活水平低,这一切让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存有看在眼里,愁在心上。为了给四十里店村找出一条发展新路,从2012年春季开始,王存有一边协调争取政府的项目资金、扶持資金,一边积极引进企业进村实地考察,寻找合作项目。经过艰苦的努力,广银米业、科海渔业、马莲湖农庄等一些颇具规模的水稻、蔬菜种植企业陆续进驻四十里店村,利用流转土地发展制种产业,搞现代化新型农业建设。“村支部引领、带动专业合作社以及企业合作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为四十里店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广银米业等现代企业的入驻,将农户家零散的田地整理成整齐平坦的农业生产基地。企业将不同颜色的水稻交错种植,稻田中显现出鲜艳美观的文字、熊猫、五环等图案,把庄稼“种成”了巨幅的工艺品,将农田作物变成了吸引游客参观欣赏的艺术画廊,让游客在欣赏“艺术创作”、享受渔村休闲垂钓的同时,还能参与劳作,感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让久居城市的人对农业生产有个全新的感受。
更为可喜的是,新的农业经营模式,让农民过去的一份收入,一下变成了土地流转费和打工两份收入。看到土地流转的好处,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村1.5万多亩土地,已经流转了8000多亩。2016年,四十里店村集体经济收入10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还多,村民的生活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问及今后的打算,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立充满信心地描述道:“下一步,我们将建设完善四十里店游客综合服务中心、稻田景观观光廊、菜畦体验观光园、农耕文化主题村等‘一心、两廊、三园、四村’的观光休闲项目和设施,让村民在传统农业向休闲等农业的转换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移民村里话幸福
隆冬时节,滴水成冰。走进贺兰县移民新村欣荣村的巾帼扶贫车间,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刺绣品,妇女们边忙活着手中的绣品,边聊着身边的新鲜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位于贺兰县洪广镇北3公里的欣荣村,是一个移民村,全村1817户8273人,大多来自原州区、西吉县。5年前,这些还在大山深处靠天吃饭、靠广种薄收艰难度日的村民,短时间内就过上了住有砖瓦房、走有水泥路、喝用自来水、老人孩子不出村就能上学看病的全新生活。力农羊业、中银绒业、北方乳业等现代企业的入驻,为村民发展种养业、务工挣钱提供了便利。农民人均收入已经增长到了近7000元,“空壳村”一跃变为村集体年收入30多万元的“活力村”。
在欣荣村,妇女占很大的比例。一些妇女既要照顾孩子、老人,也想找份来钱的门路。为了让这些妇女不离乡土也能挣到钱,欣荣村党支部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建成了社区刺绣扶贫車间,通过刺绣加工,既让妇女过上了“集体生活”,有了归属感,也增加了她们的收入。虎莲花是位刺绣能手,现在的刺绣生活,让她感到心情舒畅:“我现在在这里绣花,一天做好几件,不但自己挣上了钱,娃娃老人也能照看上,现在的生活不知比过去好上多少倍。”
金富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是欣荣村另一个热闹的地方。每到下种、采收时节,常常会有数十名务工人员集中在合作社,接洽务工事宜。村民仇风成是栽种菌菇的熟练工人,已经在合作社干了两三个年头,她说:“我每天可以挣70元,去年断断续续干了4个多月,挣了8000多元。我这样一个60多岁的老人,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在老家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把企业引到村里发展,让移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关键要靠产业支撑。几年来,欣荣村形成了食用菌种植为主导,蔬菜、肉兔、肉鸽特色种养殖业和刺绣等为辅助的产业结构,绿色有机农产品搬上了城市人的餐桌,鼓了移民的钱袋子,也为周边群众带来了就业机会。村民杨尚贤2016年初开始试着养殖肉兔,一年下来,就收入了不下10万元。算算一年的收入,杨有贤对发展肉兔养殖业充满信心,他决心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富裕路。
从搬出大山,艰难起步,到以粮为主,种养结合;从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到企业、市场与农户的产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联合7家合作社成立欣欣向荣农民专业联合社和劳务公司,蔬菜、菌菇种植,肉兔、肉鸽、牛羊养殖等,多个产业齐头并进,5年时间,欣荣村在发展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责任编辑:谢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