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社会,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利用好信息技术工具,备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节课,发挥课堂的最高效率,这是新时期每个教师必须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教学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大众化的应用,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已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娴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已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当前,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基于以网络为中心进行备课、教学,推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变革活动的探索。那么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处理好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学科特点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工具性,而各学科教学有着它们自身的规律。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各个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摆放好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在学科教学中的位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是同一个问题(学生发展)的两个方面(两种工具)。语文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决定了它与信息技术的不同。从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申出,各个学科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为目标,以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不能为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终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由此,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层面的东西,在教育教学中,它必须与其他学科巧妙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巨大的作用。没有知识、思想、艺术的维系,信息技术便无所谓效果。新课程理论中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整合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些理论都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所以,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不能只重技术或偏重形式,而要遵循学科教学自身的规律,合理运用,使之达到效能的最优化。
二、要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式和课堂教学实现的主次关系
课程、教学和课堂是主体,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新颖的教学手段、方式融入课程、教学和课堂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手段有辩证的认识。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甄别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
在课堂实践中,信息技术可以将学习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倡导多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活动,但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不是每一节课都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完成。比如,在高中数学的立体几何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立体几何画板”工具将抽象的立体图形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不同角度展示几何元素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有了形象的认识。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教师一步步的板书,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进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取得的效果,比把推导过程预先在PPT课件中制作好,通过点击鼠标展示出来要好得多。
把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从属关系。多媒体使用要做到适时、适度、适用,要以提高教学效益为宗旨,注意和教师的个性教学有机结合,切忌用电脑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更形象的同时,我们一定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滥用信息技术,最终导致其沦落为如粉笔、黑板一样的教学工具。
三、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撑环境
学生的学习层次、能力、知识储备、个性、智能等学习要素存在着诸多差异,新课程提倡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也应当为此创造相应的条件。“填鸭式”“我讲你听”“我说你写”“我问你答”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以教师为主导,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层次性。信息技术以其内容的广博、可筛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学习内容。
网络学习是未来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微课”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途径。“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接受能力差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又“吃不下”的现象。为了尽量消除这种个体差异性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将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按不同知识点、重点、难点制作成若干“微课”片段发布到网络上,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的方式来消除这种影响。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碎片化”的空闲时间,通过网络进行自主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吃不下”的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自主消化课堂上“吃不下”的内容;对于“吃不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提供给其拓展知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使其在自学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喜悦的同时,还锻炼了在网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陈向东,张茜.基于增强现实的教学演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2(09).
作者简介:王小林,男,1976年5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江苏省扬中市电教装备中心,侧重于电化教学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教学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大众化的应用,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已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娴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已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当前,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基于以网络为中心进行备课、教学,推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变革活动的探索。那么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处理好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学科特点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工具性,而各学科教学有着它们自身的规律。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各个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摆放好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在学科教学中的位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是同一个问题(学生发展)的两个方面(两种工具)。语文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决定了它与信息技术的不同。从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申出,各个学科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为目标,以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不能为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终生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由此,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层面的东西,在教育教学中,它必须与其他学科巧妙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巨大的作用。没有知识、思想、艺术的维系,信息技术便无所谓效果。新课程理论中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整合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些理论都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所以,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不能只重技术或偏重形式,而要遵循学科教学自身的规律,合理运用,使之达到效能的最优化。
二、要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式和课堂教学实现的主次关系
课程、教学和课堂是主体,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新颖的教学手段、方式融入课程、教学和课堂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手段有辩证的认识。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甄别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
在课堂实践中,信息技术可以将学习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倡导多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活动,但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不是每一节课都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完成。比如,在高中数学的立体几何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立体几何画板”工具将抽象的立体图形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不同角度展示几何元素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有了形象的认识。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教师一步步的板书,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进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取得的效果,比把推导过程预先在PPT课件中制作好,通过点击鼠标展示出来要好得多。
把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从属关系。多媒体使用要做到适时、适度、适用,要以提高教学效益为宗旨,注意和教师的个性教学有机结合,切忌用电脑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更形象的同时,我们一定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滥用信息技术,最终导致其沦落为如粉笔、黑板一样的教学工具。
三、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撑环境
学生的学习层次、能力、知识储备、个性、智能等学习要素存在着诸多差异,新课程提倡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也应当为此创造相应的条件。“填鸭式”“我讲你听”“我说你写”“我问你答”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以教师为主导,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层次性。信息技术以其内容的广博、可筛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学习内容。
网络学习是未来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微课”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途径。“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接受能力差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又“吃不下”的现象。为了尽量消除这种个体差异性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将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按不同知识点、重点、难点制作成若干“微课”片段发布到网络上,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的方式来消除这种影响。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碎片化”的空闲时间,通过网络进行自主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吃不下”的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自主消化课堂上“吃不下”的内容;对于“吃不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提供给其拓展知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使其在自学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喜悦的同时,还锻炼了在网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陈向东,张茜.基于增强现实的教学演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2(09).
作者简介:王小林,男,1976年5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江苏省扬中市电教装备中心,侧重于电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