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2015年爆发的东南亚海上难民危机——泰南和马来西亚边境地区的大量尸骨和在海上漫无边际、无法停靠岸边的“罗兴亚人”难民船,则一再告诉外界及提醒世人,“罗兴亚人”问题折射出的人权惨剧。
“罗兴亚”近些日子渐成美缅关系的敏感词。先是美国驻缅甸大使馆在一则声明中使用“罗兴亚”一词,引发缅甸僧侣和民间部分社团在美国驻缅甸大使馆前举行抗议;尔后,美国驻缅甸新任大使斯科特·马歇尔针对昂山素季要求美国停止使用“罗兴亚”的要求给予正式回应,他称美国政府将继续使用“罗兴亚”一词,因为这完全符合国际惯例,而罗兴亚人也有权为自己的民族命名。围绕“罗兴亚人”议题,缅甸新政府的消极态度及缅甸僧侣、民间团队的强烈抗议碰上了美国人的执着与坚持。而基于此,美国人对美缅关系的考量,特别是对“制裁”的再思考,而这显然将给两国关系带来不利的影响因素。
“罗兴亚人”问题的由来
何谓“罗兴亚人”?虽然缅甸政府及民间忌讳这个词汇,但它却事实上存在着。理由主要有二,一是居住时间久,二是居住地相对集中。“罗兴亚人” 自称,他们是古代到孟加拉湾经商的阿拉伯人后代,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在缅甸居住。尽管外界对这个时间点存疑,但大多数人对19世纪和第三次印巴战争这两个时间点持有充分肯定态度。19世纪英国人控制缅甸后,跟随英国殖民者来缅甸的南亚人与当地土著民族结合形成了混血民族,这是“罗兴亚人”形成的最主要一波高潮。而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大量来自孟加拉的难民涌入缅甸,这成为“罗兴亚人”数量激增的第二波浪潮。从居住地来看,“罗兴亚人”主体生活在缅甸若开邦地区,这里也临近缅甸和孟加拉的边境。这些人,在宗教上信仰伊斯兰,在外观、语言与文化上来看则与南亚孟加拉人相似。
“罗兴亚”成为美缅关系的敏感词主要是由于两国在“罗兴亚人”难民问题上的矛盾,而“罗兴亚人”问题在根源于则是“罗兴亚人”与缅甸若开族、缅族间的深刻矛盾与积怨造成的。矛盾最早在二战期间形成,“罗兴亚人”站在英国殖民者一边,而缅族和若开当地其他少数民族则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显然“罗兴亚人”这时依旧充当着英国殖民者的帮凶,是英国殖民者“以夷制夷”的工具,而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罗兴亚人”武装组织V支队曾在英国殖民者的示意下残杀超过10万名若开地区佛教徒。
其次是宗教信仰差异与矛盾。“罗兴亚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与缅甸主体宗教——佛教截然不同,两种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着隔阂与矛盾。对此,甚而有缅甸问题专家认为,这是“缅孟边境武装冲突是延续千年的佛教与伊斯兰教之战的继续”。近些年来,“罗兴亚”的逃亡与海上难民危机的凸显就与缅甸极端佛教徒和“罗兴亚”穆斯林之间的矛盾激化及日渐升级的冲突有关。2012年6月,若开邦发生了“罗兴亚”穆斯林与信奉佛教的若开族人的暴力冲突,并于同年10月再次爆发冲突,这一共造成了数百人死伤。2013年,缅甸中部的密铁拉市,穆斯林与佛教徒的暴力事件再度上演, 40人在暴力事件中死亡。
再有就是暴力犯罪与存在的分裂图谋。一方面,在缅甸的“罗兴亚人”相比其他佛教群体是一个高犯罪率的群体;另一方面,自“罗兴亚人”主张与英国殖民者单独谈判建立“伊斯兰地方自治机构”开始,这个群体一直被缅甸主体民族视为一个有分裂图谋、搞分裂的民族。显然,因为这一点,缅甸任何一届政府都有憎恨的理由,就连居住在缅甸大城市的少部分“罗兴亚人”也都认为一些分裂与武装团体的野心是导致缅甸政府一再压制“罗兴亚”穆斯林的根源。
为此,缅甸除了吴努政府外,其他历届政府均在“罗兴亚”人上持有保守态度——在对待“罗兴亚人”方面持有不承认和不接纳政策,认定他们为外来人群,剥夺他们的缅甸公民身份。例如奈温时期缅甸军政府对“罗兴亚人”发动的“龙王行动”。1978年4月,时任缅甸领导人奈温发动代号为“龙王”的军事行动,对若开邦的“罗兴亚”人进行打击和驱逐,迫使20多万“罗兴亚”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此后,“罗兴亚”人虽回到若开生活,但境遇并未获明显改善,仍旧不被承认。由于不被承认、接纳,及不时遭到缅甸、孟加拉国的武装驱逐及受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的影响,大量“罗兴亚人”生活处境艰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而外逃至就近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则成为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追寻的目标。
这些罗兴亚人一般先逃往孟加拉国,后经海路辗转至东南亚国家,而泰国南部的穆斯林聚居区长期充当这些罗兴亚人从海路至泰国,经泰国转至马来西亚的重要通道。2015年爆发的东南亚海上难民危机——泰南和马来西亚边境地区的大量尸骨和在海上漫无边际、无法停靠岸边的“罗兴亚人”难民船,则一再告诉外界及提醒世人,“罗兴亚人”问题折射出的人权惨剧。
美国人的期望与失望
自缅甸登盛政府持续推进内部改革与外部开放以来,美国对缅甸在处理“罗兴亚人”难民问题上抱有期望。美国的期望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希望缅甸登盛政府采取积极举措;二是他们希望缅甸曾经的反对派领袖——即如今的缅甸国家顾问与外交部长昂山素季能够在“罗兴亚人”问题上持有积极和宽容态度。
在2015年难民危机最凸显的时候,美国助理国务卿曾表示,缅甸政府承认“罗兴亚人”为其公民是解决东南亚海上船民危机的根本,而实际上这些人也应该和缅甸公民一样,持有公民身份证和护照。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待东南亚青年访问团时则强调,缅甸政治民主改革如若希望继续推进,就必须消除对“罗兴亚人”的歧视。当年,昂山素季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美国人自然是给予热烈的掌声;而今,在美国人看来,带着“诺贝尔和平奖”光环的昂山素季则应该在人权议题上发出积极声音,强调昂山素季等“必须意识到,他们有义务为罗兴亚人提供帮助” 。
然而,美国人的期望并未赢得缅甸政府及昂山素季的积极回应,而获得的是无比的失望。2014年3-4月,缅甸进行了自1983年之后的首次全国人口普查,缅甸登盛政府继续将“罗兴亚人”排除在135个民族之外,坚持不承认他们是“罗兴亚族”,也不进行人口信息登记,继续认定他们“是孟加拉国移民,不是缅甸公民”。就在美国总统及其他高官呼吁缅方善待“罗兴亚人”海上难民时,缅甸的海军冷淡回应,态度依旧,坚持拒绝载有数百人的难民船停靠,而使这些难民持续漂泊漫无边际的印度洋安达曼海。
昂山素季在“罗兴亚人”议题上的表现也遭到了美国方面的指责。就在缅甸登盛政府完成全国人口普查之后,美国的《纽约时报》2014年5月就“罗兴亚人”议题发声指责,称她没有在罗兴亚人的问题上明确表过态,认为她“一直可耻地保持沉默,只愿意泛泛地谴责暴力活动”。随着缅甸民盟新政府的建立,美国政府,特别是人权组织,对昂山素季作为执政党领袖在这一议题上采取开明举措持有很大期望,认为作为带领缅甸从孤立走向融入国际社会的关键人物,昂山素季应该在“罗兴亚人”问题上更明智一些。然而,在此次美缅外交风波发生后,《纽约时报》直言民盟政府及昂山素季关于停止使用“罗兴亚”的要求是错误的,同时也是极度令人失望的。
“罗兴亚人”难民问题依旧凸显,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忌惮于国内强大的保守民族与宗教情绪在这一议题上恐难有大的突破,而美国人在“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心理作用下,在启动此前一直作为一项外交政策选项的举措——“制裁”显然是持有越来越大的兴趣。当然,在国际政治与美国人权组织压力一番较量下,美国政府唯有在保持接触与施加压力之间保持平衡。
5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给国会的信中表示,虽然缅甸政府2011年以来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缅甸政府的行为和政策仍旧给美国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带来威胁,而这些就包括国内的冲突与人权状况。因而,美国政府决定将此前针对缅甸的紧急状态延长一年,而同时美国却也解除了对缅甸部分企业的制裁及为美缅经贸关系的持续接洽打开了更多的窗口。尽管如此,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也即“罗兴亚人”议题在美缅往来中无疑已成为各自的一张牌,而缅甸国内强大的消极民族与宗教情绪则使这张牌深刻地影响着两国关系的未来。
(作者是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供职于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
“罗兴亚”近些日子渐成美缅关系的敏感词。先是美国驻缅甸大使馆在一则声明中使用“罗兴亚”一词,引发缅甸僧侣和民间部分社团在美国驻缅甸大使馆前举行抗议;尔后,美国驻缅甸新任大使斯科特·马歇尔针对昂山素季要求美国停止使用“罗兴亚”的要求给予正式回应,他称美国政府将继续使用“罗兴亚”一词,因为这完全符合国际惯例,而罗兴亚人也有权为自己的民族命名。围绕“罗兴亚人”议题,缅甸新政府的消极态度及缅甸僧侣、民间团队的强烈抗议碰上了美国人的执着与坚持。而基于此,美国人对美缅关系的考量,特别是对“制裁”的再思考,而这显然将给两国关系带来不利的影响因素。
“罗兴亚人”问题的由来
何谓“罗兴亚人”?虽然缅甸政府及民间忌讳这个词汇,但它却事实上存在着。理由主要有二,一是居住时间久,二是居住地相对集中。“罗兴亚人” 自称,他们是古代到孟加拉湾经商的阿拉伯人后代,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在缅甸居住。尽管外界对这个时间点存疑,但大多数人对19世纪和第三次印巴战争这两个时间点持有充分肯定态度。19世纪英国人控制缅甸后,跟随英国殖民者来缅甸的南亚人与当地土著民族结合形成了混血民族,这是“罗兴亚人”形成的最主要一波高潮。而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大量来自孟加拉的难民涌入缅甸,这成为“罗兴亚人”数量激增的第二波浪潮。从居住地来看,“罗兴亚人”主体生活在缅甸若开邦地区,这里也临近缅甸和孟加拉的边境。这些人,在宗教上信仰伊斯兰,在外观、语言与文化上来看则与南亚孟加拉人相似。
“罗兴亚”成为美缅关系的敏感词主要是由于两国在“罗兴亚人”难民问题上的矛盾,而“罗兴亚人”问题在根源于则是“罗兴亚人”与缅甸若开族、缅族间的深刻矛盾与积怨造成的。矛盾最早在二战期间形成,“罗兴亚人”站在英国殖民者一边,而缅族和若开当地其他少数民族则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显然“罗兴亚人”这时依旧充当着英国殖民者的帮凶,是英国殖民者“以夷制夷”的工具,而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罗兴亚人”武装组织V支队曾在英国殖民者的示意下残杀超过10万名若开地区佛教徒。
其次是宗教信仰差异与矛盾。“罗兴亚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与缅甸主体宗教——佛教截然不同,两种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着隔阂与矛盾。对此,甚而有缅甸问题专家认为,这是“缅孟边境武装冲突是延续千年的佛教与伊斯兰教之战的继续”。近些年来,“罗兴亚”的逃亡与海上难民危机的凸显就与缅甸极端佛教徒和“罗兴亚”穆斯林之间的矛盾激化及日渐升级的冲突有关。2012年6月,若开邦发生了“罗兴亚”穆斯林与信奉佛教的若开族人的暴力冲突,并于同年10月再次爆发冲突,这一共造成了数百人死伤。2013年,缅甸中部的密铁拉市,穆斯林与佛教徒的暴力事件再度上演, 40人在暴力事件中死亡。
再有就是暴力犯罪与存在的分裂图谋。一方面,在缅甸的“罗兴亚人”相比其他佛教群体是一个高犯罪率的群体;另一方面,自“罗兴亚人”主张与英国殖民者单独谈判建立“伊斯兰地方自治机构”开始,这个群体一直被缅甸主体民族视为一个有分裂图谋、搞分裂的民族。显然,因为这一点,缅甸任何一届政府都有憎恨的理由,就连居住在缅甸大城市的少部分“罗兴亚人”也都认为一些分裂与武装团体的野心是导致缅甸政府一再压制“罗兴亚”穆斯林的根源。
为此,缅甸除了吴努政府外,其他历届政府均在“罗兴亚”人上持有保守态度——在对待“罗兴亚人”方面持有不承认和不接纳政策,认定他们为外来人群,剥夺他们的缅甸公民身份。例如奈温时期缅甸军政府对“罗兴亚人”发动的“龙王行动”。1978年4月,时任缅甸领导人奈温发动代号为“龙王”的军事行动,对若开邦的“罗兴亚”人进行打击和驱逐,迫使20多万“罗兴亚”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此后,“罗兴亚”人虽回到若开生活,但境遇并未获明显改善,仍旧不被承认。由于不被承认、接纳,及不时遭到缅甸、孟加拉国的武装驱逐及受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的影响,大量“罗兴亚人”生活处境艰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而外逃至就近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则成为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追寻的目标。
这些罗兴亚人一般先逃往孟加拉国,后经海路辗转至东南亚国家,而泰国南部的穆斯林聚居区长期充当这些罗兴亚人从海路至泰国,经泰国转至马来西亚的重要通道。2015年爆发的东南亚海上难民危机——泰南和马来西亚边境地区的大量尸骨和在海上漫无边际、无法停靠岸边的“罗兴亚人”难民船,则一再告诉外界及提醒世人,“罗兴亚人”问题折射出的人权惨剧。
美国人的期望与失望
自缅甸登盛政府持续推进内部改革与外部开放以来,美国对缅甸在处理“罗兴亚人”难民问题上抱有期望。美国的期望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希望缅甸登盛政府采取积极举措;二是他们希望缅甸曾经的反对派领袖——即如今的缅甸国家顾问与外交部长昂山素季能够在“罗兴亚人”问题上持有积极和宽容态度。
在2015年难民危机最凸显的时候,美国助理国务卿曾表示,缅甸政府承认“罗兴亚人”为其公民是解决东南亚海上船民危机的根本,而实际上这些人也应该和缅甸公民一样,持有公民身份证和护照。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待东南亚青年访问团时则强调,缅甸政治民主改革如若希望继续推进,就必须消除对“罗兴亚人”的歧视。当年,昂山素季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美国人自然是给予热烈的掌声;而今,在美国人看来,带着“诺贝尔和平奖”光环的昂山素季则应该在人权议题上发出积极声音,强调昂山素季等“必须意识到,他们有义务为罗兴亚人提供帮助” 。
然而,美国人的期望并未赢得缅甸政府及昂山素季的积极回应,而获得的是无比的失望。2014年3-4月,缅甸进行了自1983年之后的首次全国人口普查,缅甸登盛政府继续将“罗兴亚人”排除在135个民族之外,坚持不承认他们是“罗兴亚族”,也不进行人口信息登记,继续认定他们“是孟加拉国移民,不是缅甸公民”。就在美国总统及其他高官呼吁缅方善待“罗兴亚人”海上难民时,缅甸的海军冷淡回应,态度依旧,坚持拒绝载有数百人的难民船停靠,而使这些难民持续漂泊漫无边际的印度洋安达曼海。
昂山素季在“罗兴亚人”议题上的表现也遭到了美国方面的指责。就在缅甸登盛政府完成全国人口普查之后,美国的《纽约时报》2014年5月就“罗兴亚人”议题发声指责,称她没有在罗兴亚人的问题上明确表过态,认为她“一直可耻地保持沉默,只愿意泛泛地谴责暴力活动”。随着缅甸民盟新政府的建立,美国政府,特别是人权组织,对昂山素季作为执政党领袖在这一议题上采取开明举措持有很大期望,认为作为带领缅甸从孤立走向融入国际社会的关键人物,昂山素季应该在“罗兴亚人”问题上更明智一些。然而,在此次美缅外交风波发生后,《纽约时报》直言民盟政府及昂山素季关于停止使用“罗兴亚”的要求是错误的,同时也是极度令人失望的。
“罗兴亚人”难民问题依旧凸显,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忌惮于国内强大的保守民族与宗教情绪在这一议题上恐难有大的突破,而美国人在“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心理作用下,在启动此前一直作为一项外交政策选项的举措——“制裁”显然是持有越来越大的兴趣。当然,在国际政治与美国人权组织压力一番较量下,美国政府唯有在保持接触与施加压力之间保持平衡。
5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给国会的信中表示,虽然缅甸政府2011年以来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缅甸政府的行为和政策仍旧给美国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带来威胁,而这些就包括国内的冲突与人权状况。因而,美国政府决定将此前针对缅甸的紧急状态延长一年,而同时美国却也解除了对缅甸部分企业的制裁及为美缅经贸关系的持续接洽打开了更多的窗口。尽管如此,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也即“罗兴亚人”议题在美缅往来中无疑已成为各自的一张牌,而缅甸国内强大的消极民族与宗教情绪则使这张牌深刻地影响着两国关系的未来。
(作者是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供职于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