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洱,描画当代知识分子浮世绘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6月18日,作家李洱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李洱喜欢做笔记。每当看到书中某个有趣的故事、对话、细节,他都会记下来,同时记下一些由此而发的思考和想象。采访当天,他记下的笔记是关于法国哲学家西蒙娜·薇依的。
  薇依是一位逆行者。二战时,她从纽约去了英国利物浦,上岸就被隔离了18天。她很快就病了,一直在38度到38度半的高烧中苟延残喘。她吃的很少,因为拒绝接受超过敌占区普通民众的食物配量。医生对她的评价是,她是最难对付的病人,因为不肯配合。她去世的时候34岁,法医说她是自杀,报纸上说“她把自己饿死了”。直到临死之前,她还在疯狂地写作。
  “作为一个哲学家,薇依不担心错过生命,而是担心错过死亡——她细致入微地体会着如何死去。这些细节,让我非常感慨。”李洱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作为一个常年关注知识分子的作家,李洱总是对这一群体在复杂境遇中的表现很敏感,这也往往是他书写的主题。
  他书写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对物质和声名的追求,精神的困境与溃败……在李洱30多年的写作中,这些场景反复出现。从《导师死了》里的民俗学家吴之刚、《午后的诗学》里的诗人费边,到《花腔》里的革命者葛任,再到《应物兄》里的应物兄,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被他安置在文学中,像普通人一样去爱与恨,在纠葛中痛苦,在诱惑和威胁中妥协,在黑暗中摸索,艰难地寻求着自我。最近,他出版散文集《熟悉的陌生人》,回忆了这些年的写作经历、感悟,以及与一些朋友交往的故事。

迷惘,缝隙


  追溯起最初的写作,李洱说原因很简单,“单纯地喜欢,喜欢讲故事,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迷惘”。
  李洱生于河南济源,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学语文老师。他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每到假期,总在黑板上写下一大片阅读书目。很小的时候,李洱就开始读《红楼梦》《红岩》,读《悲惨世界》《格列佛游记》等。但他真正理解文学是在上大学后,“大学才是我的文化童年”。
  1983年,李洱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作家格非晚两届。当时,最新的文学潮流往往很快就波及校园,甚至在它还未形成潮流时就已传入校园。李洱记得1984年,阿城的《棋王》还未发表,他们就已经知道它将引起轰动。当时,一场青年作家与评论家的对话在杭州召开,其中一场重头戏就是讨论《棋王》。
  校园里到处都是文学的气息。李洱入学时,学校有两个文学社团:一个叫“散花社”,编有油印刊物《散花》,发表散文,也发表小说;一个叫“夏雨诗社”,编有《夏雨岛》,专门发表诗歌。军训完,李洱到黄浦江边玩,看到海鸥,写了一首散文诗《浦江鸥》,发表在《散花》上。寝室的同学还笑他乱起名字,海鸥就是海鸥,哪有什么浦江鸥?
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以及新近出版的散文集《熟悉的陌生人》。

  在“散花社”的一次活动上,李洱认识了担任副社长的格非。“做活动时,高年级的同学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瞎扯胡吹,稍带着指点我们一下。”后来,他和格非成了好友。格非的宿舍是一个文学据点,每到晚上,余华、马原、北村、孙甘露、李洱等,一帮人聚集在那里,席地而坐,在烟雾缭绕中谈论马尔克斯、卡夫卡、博尔赫斯,聊小说的结构、人物安排、故事走向。一直聊到深夜,大家都饿了,从后门翻墙而出,吃碗面条,回来呼呼大睡。
  “我很怀念80年代,它虽然有些浮皮潦草,但卻很有冲击力。唉,那个时代确实一去不复返了。”李洱说。
  在散文集《熟悉的陌生人》里,有一篇文章《向宗仁发们致敬》,李洱提到了自己第一篇小说的写作源起。那是1986年夏,他坐在华东师范大学文史楼前面的草坪上,仰望着天上的流云,心中一片迷惘,他不知道“以何种形式进入‘美好的未来’当中”。当时,格非从栅栏上跳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信封上有“关东文学”的字样,信里说格非的第一个中篇小说《没有人看见草生长》即将在《关东文学》上发表。
  好友的幸福极大地感染了李洱。半年后,他在写毕业论文的间隙,完成短篇小说《福音》,写一个接生婆如何将“我”接到人世。他想都没想,直接寄给了《关东文学》。直到毕业,他也没有收到消息,失落地回到了河南。一番忙乱过后,他继续写作,“小说像鸽子一样放了出去,但飞走之后,再也没有消息”。
  1987年冬,毕业半年之后,李洱回了一趟上海。他意外地看到了一封信,里面有一份《关东文学》,上面刊登着《福音》。“我立即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看到了文学的大门向我启开了一道缝隙。”李洱回忆说。他还记得,当时领了75块钱的稿酬——他实习的工资才58元,拿着这笔“巨款”,买了一盒烟之后,都不知道怎么花。

知识分子,生活日常


  毕业后,李洱到郑州教育学院(现郑州师范学院)任教,后来还兼任文学杂志《莽原》的编辑。偶尔他会回到母校,成天和留校任教的格非混到一起。作家毛尖是格非的学生,由此也认识了李洱。
  毛尖后来回忆那段时间的李洱,“长得白白净净,属于本来可以靠脸吃饭,但对自己的美貌缺乏体认的文艺青年”。他最大的快乐是在一群人中间脱口说出西班牙诗人洛尔迦的诗:夜有四个月亮/而只有一棵树/一道影子/和一只鸟。说到“鸟”时,他太用力了,大家都笑得不行,他却安静地看着窗外的树干,一脸迷思。   1993年,李洱写了一篇小说《导师死了》,讲述疗养院里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的病相。格非读后,将之推荐给《收获》的编辑程永新,程永新觉得挺有意思,提了一些建议,比如注意知识分子的生活细节。李洱记得程永新举了一位老知识分子的例子:炒菜时,老人把洗衣粉当作盐,放进锅里,锅里瞬间飘出一串串泡泡,老人家就纳闷:盐怎么会飞呢?“这些在课堂上都是学不到的,必须在生活里有体验。”
  在《导师死了》中,有一幕导师吴之刚自杀的场景,“他站在教堂的鎏金圆顶上凌空欲飞,在雪景的映照下,他赤裸的身子活像一只大鸟……”格非后来回忆说,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死亡形式,李洱考虑了很久。他记得当时李洱对“凌空欲飞”四个字简直着了迷,每天都要唠叨个没完,还亲自示范这个姿势:身体前倾,双手上抬,单脚离地,宛如一只俯冲向下的大鸟。
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时,李洱(右)和格非因志趣相投成为至交好友,两人的友谊持续至今。图为2017年10月,两人以“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为主题进行对谈。

  《导师死了》后来发表在《收获》上,李洱真正引起文坛的关注。评论家陈晓明认为,《导师死了》彻底改写了新时期以来确立的知识分子主题,它是关于知识分子日常生活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或者说第一部作品。之后,李洱便将目光集中在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上,并确立了“日常生活写作”的风格。
  “我相信,就对生活的复杂性而言,知识分子肯定是最敏感的。知识分子是文化的神经,是文化灵敏的触角。我喜欢描述复杂的生活、复杂的感受。”李洱说,他写知识分子,既是对这一群体的质疑、理解与同情,也是在不断拷问与推翻自己。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文学从主流加速退位,很多作家从文学跨界到更受资本青睐的商界、影视界。李洱却逆势而上,陆续推出《加歇医生》《午后的诗学》《抒情时代》等。在他的笔下,那些从校园走出的教授、医生、诗人、作家,在讲台、论坛、聚会、手术台上,常常意气风发。一旦转入私人生活领域,他们也如普通人一样,在油盐酱醋茶中翻滚和彷徨。
  为李洱带来更大声名的,是他的长篇小说《花腔》和《石榴树上结樱桃》。
  《花腔》是李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动笔时他32岁。小说围绕寻找共产党人葛任展开,以3个人的讲述为主,探究葛任之死,但没有人知道真实历史究竟是什么。2005年,《花腔》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终评名单,但最终落选。那一年,他还出版了另一本书《石榴树上结樱桃》,讲述现任村委会主任孔繁花在新的换届选举中的遭遇。
  两部小说都在文坛引起轰动,并被翻译成德文、韩文、日文等在海外出版。2008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将德文版《石榴树上结樱桃》送给时任总理温家宝,后来还面见了李洱。
  关于《石榴树上结樱桃》为何在德国受欢迎,李洱本人也不知道,他从翻译那里得到的解释是:“他们非常惊讶中国乡村已经深深卷入全球化进程了。”

浮世绘,奇书


  写《花腔》时,李洱脑子里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当代知识分子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小说、儒学、儒家文化等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2002年,《花腔》完成后,他开始琢磨写一部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小说,具体写什么还没想好,只是着手做一些案头工作,读儒学方面的研究专著、人物传记、回忆录、访谈等,记下一些构思和细节,做了几十本笔记。
  2005年春,李洱开始动笔写《应物兄》。当时,他在北大西门的畅春园写作,每天写作8小时,屋里的墙上贴着“写长篇,迎奥运”,“心想着2008年写完,书在厂里印刷,我专心看奥运”。
  然而不幸悄然降临。
  李洱清楚地记得是2006年4月29日,小说已完成了前两章,计有18万字。那晚9点左右,他完成当天的写作回家,途中突然被一辆车掀翻在地。昏迷中,他迷迷糊糊聽到围观者的议论:“这个人刚才还喊了一声‘完了’……”稍微清醒后,他意识到自己还活着。
  紧接着,生活似乎被那场车祸打乱了。母亲病重,妻子生产,他整日往返于医院,心力交瘁。只是偶尔打开电脑,写上几页。有朋友曾在一次聚会中遇见李洱,注意到他“不太说话了,显得很憔悴,没有了往日见面时的那种幽雅和诙谐”,有着人到中年的落寞。
  母亲去世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李洱一直没有再动笔,“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语调”。2011年,母亲逝世三周年祭奠活动结束后,在返回北京的火车上,他打开电脑,再次从头写起,竟意外地顺畅。那一年,他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工作,白天处理馆内事务,晚上回家写。每天与书中的人物生活在一起,如影随形。电脑中的字数一度达200万字,但结尾却似乎遥遥无期,他感到惶惑不安,但也没有办法。
  《应物兄》最终完成于2018年11月。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樊晓哲去看望李洱,当时他正写《应物兄》后记。出于习惯,樊晓哲念出了声,刚念完第一段,察觉到李洱有些异样。她转过头,发现李洱已经哭了。
  最终的《应物兄》,删掉了135万多字,留下85万字,分上下两册。全书聚集老中青三代校园知识分子,遍布政、商、学、媒体、市井和江湖,围绕着济州大学儒学院的成立,70多个人物轮番上台,描画出一幅当代知识分子的浮世绘。有人称它向《论语》《国语》《红楼梦》致敬,也有人将其与《儒林外史》《围城》作比。
  评论家王鸿生读后,写了近3万字的评论,称当真遇到了一部奇书,“看到了很多难以言喻的东西,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状况,知识生产的状况,学院的状况,整个社会和大学的关系,以及人类所面临的生存的、交流的处境”。李敬泽则说它是个“大园子”,“你从正门进去也行,从侧门也行,从后门还行,你是正着转、倒着转、哪儿转都行,都能让你坐下,都能让你觉得有意思……走走停停,兴之所至,自然得趣”。   2019年8月,《应物兄》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消息公布的那天中午,李洱正在家里给儿子炒菜,好友毕飞宇打来电话,他才知道網上有关获奖的新闻已铺天盖地,想到接下来会被媒体“狂轰乱炸”,他将手机关机。后来,他接受了一些采访,也拒绝了更多的。
李洱在北京近郊租了一个院子,种植蔬菜和瓜果,体验农耕生活。

虚己,应物


  关于《应物兄》的讨论,一直在持续,直到今天还未停止。
  作为故事的主角,应物兄有着多重身份:济州大学著名教授,学术权威乔木先生的弟子兼乘龙快婿,筹办儒学研究院的负责人,省长秘书的老师,还是学校欲引进的哈佛大学儒学泰斗程济世的联络人……几乎所有人和事都与他相关,但他八面圆通,应付自如。
  “应物兄的身上寄托了我的一个期许,就是知、言、行三者的统一。我们常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常说言行一致;常说言必行、行必果。但一个做事的人,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李洱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应物兄确实活得不容易,但又有谁活得容易呢?
  作家李洱同时也是副馆长李洱。在他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办公室里,到处堆满了书,书桌上还有些红头文件。他每天按时上班,多是安排、参加、主持一些文学会议,也处理一些合同、报销等公务。采访的当天下午,他要和宁波宣传部沟通,协调参与活动的境外专家的接待问题,另外还要作为校友为华东师大的毕业生录制一段毕业致辞。回到家中,他又变成父亲李洱,要陪读中学的儿子做作业、上网课,提到沉迷于电子产品、处于叛逆期的儿子,他就“头疼得厉害”。
  “这些对您的写作也是一种消耗吧?”记者问。
  “虚己应物嘛!”李洱说,这里的“虚己”并不是自己不存在,而是说在顺应事物时要有反省意识,对他人和世界有同理心,然后再去介入公共空间,考虑腾踔万象。
  人到中年,李洱早已学会了工作、生活、写作的平衡。在人前,他健谈而幽默,一聊就停不下来。好友梁鸿说,和李洱吃饭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大家一落座,往往半个小时后,李洱就会成为全桌的中心。“生末净旦丑,美声民族花腔,一人多角,任何碎片,知识生活新闻八卦,玫瑰香水灰尘粪便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那些毫无关联甚至完全相斥的事物,都变为故事的因子,而被赋予有机性和整体性。平淡无奇的生活或人突然间华彩无比,拥有文学才有的传奇性和情感力量。”
  5年前,李洱在北京近郊租了一个小院子。院子里种满了各种植物,西红柿、豆角、辣椒、茄子、香菜、韭菜,还有苹果、油桃、山楂等,他都悉心打理。“以前不知道黄瓜3天可以长这么长,6株西红柿够3家人吃。”有些农耕经验还被他用到了写作上,《应物兄》中“核桃树挂满青果”“爬墙虎红色的茎”等都来自于此。
  李洱不想再过多地谈论《应物兄》,“想翻过这一页,开始新的写作”。他正在写一部关于母亲的小说,可能很快,也可能又要等上10年。对漫长的写作,他并不感到焦虑和恐惧。“写作者可以分为两类:感性和知性。感性作家写感觉和生活本身;知性作家写对生活的思考和反省,写作的过程本身也是思考。”李洱说,他将自己定位为读书人。这读书人,是对时代做出严肃思考的人,是时刻要做出选择的人,是很想在某种文化内部安身立命的人。
  有段时间,李洱总梦见有个人正在原野上奔跑,正在爬树。那是个顽皮的孩子,等他爬到树顶,突然倚着云端,开始思考什么叫生,什么叫死。一条蠕动的毛毛虫,一片被毛毛虫咬过的留下了月牙形痕迹的叶子,都会引发他无穷的思考。梦中醒来,李洱总会问:那个人是我吗?不是我,那又是谁呢?
  李洱 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作家。1987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等,短篇小说集《午后的诗学》《饶舌的哑巴》《破镜而出》《遗忘》等,2019年8月凭借《应物兄》获茅盾文学奖。
其他文献
1947年,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国家安全法,建立包括中央情报局在内的安全机构。中央情报局旧址。  1944年8月,23岁的罗马尼亚王国末代国王米哈伊一世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下令抓捕总理安东内斯库,脱离“轴心国”阵营,打击纳粹德国。而4年前,他被纳粹扶上台,还曾与希特勒共进午餐。但此时,他决定和罗马尼亚共产党及苏联人结盟。  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35岁的美国战略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前身)东南欧
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709年—785年) 字清臣,生于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杰出书法家。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中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被派遣劝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秉性正直,从不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1261年前的九月初三,颜真卿正沉浸在兄长、侄儿惨死贼手的悲痛郁愤中
西方画家费德里科·菲奥里绘于16世纪70年代的《逃往埃及图》(左图)。 王肃达所画的《圣母冠冕图》(右图)。  世界艺术圈里,有一道著名的门——梵蒂冈博物馆内通往西斯廷小教堂的门,只有73厘米宽,非常窄小,每年却有600多万人穿过它,去欣赏博物馆内的藏品和米开朗基罗所画的教堂壁画。5月28日,梵蒂冈博物馆里所藏的78件中国藏品也穿过了一道门——故宫神武门,“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亮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右)在会议中交谈。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是个著名的“鹰派”,对自己的前东家也够“狠”。6月23日,他的新书《生事之屋:白宫回忆录》在美国正式发行,书中披露了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任职期间的“白宫黑幕”。  特朗普对此怒不可遏,骂博尔顿是“疯子”“心怀不满的无聊傻子”,称此书“违法”。白宫以“泄露机密信息”为由提起诉讼,要求法庭禁止
在今年2月举行的第五十五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遭遇了尴尬的一幕。他说自己代表“伟大的自由捍卫者和强大的国防力量”,并说“我带来了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问候”,然后故意停下来,等待掌声。白宫网站公布的演讲稿中也明确标注,此句后面有“鼓掌”字样。但是1秒、2秒……5秒钟过去,场下依旧一片安静,完全没有任何声响,他只好继续说下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将这一幕形容为“
马萧林  在《国家宝藏》第一季中,河南博物院有3件“镇院之宝”亮相。其中一件是拥有8000年历史的贾湖骨笛,一件是来自商朝晚期的青铜器妇好鸮(音同肖)尊,另一件是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云纹铜禁。  “这3件‘镇院之寶’,体现了河南博物院的藏品特点。”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向《环球人物》记者介绍,“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从夏代至北宋的3000多年里,也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留下了
近日,英国掀起了一阵邮寄乐事薯片包裝袋的活动。超过30万英国人在薯片袋上贴上乐事公司顾客服务部门的地址,把袋子寄回给生产商。同时,不少网友还在社交媒体上贴出自己将薯片袋塞入邮筒的照片。原来,这是一项呼吁环保的运动,发起者是一名退休教师。有研究称,为了最大程度保持薯片的香脆,诸如乐事等品牌的薯片包装袋在袋子内侧特意加上了一层金属镀膜,以此来隔绝氧气。  然而,这样的薯片袋既无法回收,也难以降解,对环
2019年3月4日,美國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招待来访的美国大学橄榄球锦标赛分区冠军北达科他州野牛队。国宴厅的排场了得,红木餐桌、精美的瓷器、银质餐盘,不过桌子上的食物看起来有些奇怪——全是从麦当劳等连锁店买的快餐。今年1月份,美国联邦政府关门期间,由于白宫厨师不上班,没人做饭,特朗普曾点外卖招待来宾。难道这竟被他当成了传统?
她被誉为“银幕后的公主”,一生都在用声音塑造角色  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39年生于香港,1960年考进上海电影译制厂,参与配音的中外影视片(剧)约千部(集),包括《叶塞尼亚》《魂断蓝桥》《望乡》《悲惨世界》《尼罗河上的惨案》……她用声音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上海初春的午后,阳光正好。刘广宁颤颤巍巍地从车上走下来,身形清瘦的她裹着一件驼色大衣,身旁的人正要上前搀
马克·扎克伯格 美国企业家,慈善家。1984年生,曾就读哈佛大学,2004年与校友一起创办脸书公司(Facebook),现为首席执行官,个人资产约710亿美元。2019年宣布推出加密货币天秤币。  15年前,當马克·扎克伯格创办脸书公司的时候,没有人想到它会有3.77万员工,成为聚合广告、新闻和数据的社交媒体巨头。截至今年5月底,脸书每月有23.8亿活跃用户,平均每天有15.8亿用户登录。  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