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分析及探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涉及到的内容是很多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做好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结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优化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结合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03-01
  數学学科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具有天然的教育性,这种教育性不仅体现在对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进行培养教学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对小学生相关德育素质培养方面。因此,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德育教育之间的相互结合,在提高小学数学德育教学品质的基础上,对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提升提供创新途径。
  一、小学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在内容上的结合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具体的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大量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德育教育素材,例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国家建设取得成果的相关数据,尤其是很多应用题中有很多与国家、社会发展相关的数据材料,例如在小学“大数”的学习过程中,会看到“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130000公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等等,这些内容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家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爱国情怀的激发。其次,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理学学科,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矛盾,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等这些都是科学,这些科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这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实践应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数的四则运算”、“克与千克”、“图形面积”等等,这些都在实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应用相关进行教育,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在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小学数学德育教育。
  二、小学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结合的途径和措施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小学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有着紧密、多元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小学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教学工作。
  (一)以身作则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
  “润物细无声”是针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行为示范等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和素质对小学生进行正面的影响。例如教师在课堂组织的时候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条理性。在教学应用题的时候,要做到逐字逐句、认真审题等等,培养学生的认真态度。同时,小学教师还要通过“以身作则”对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培养,例如在板书的时候要做到整洁、对其,计算的时候要进行验算等等,通过教师的行为影响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小学数学教材中美育元素的挖掘
  美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学科中有很多内容都充满着“美”,如图形的对称美、比例的黄金分割、数字的形式美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挖掘教材内容所代表的“美育”元素,引导小学生认知数学的美、感悟数学的美。例如在“图形对称”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对对称美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进行寻找,通过引导,小学生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如我们教学应用的课本、家里的窗户以及著名的中外建筑等等都运用到了对称,让小学生在这些实际的事物中感受“对称”美。类似于这样的美育元素在数学教材中是很多的,建议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相关的德育教育元素的挖掘和分析工作,从而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数学特色”的德育教育。
  (三)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
  上文分析中我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教育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内容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内容,从而对小学生的民族信心和自豪感进行有效的培养。例如我国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知识发明的研究和发现,如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入相关“数学史”的内容,如在学习圆周率π的时候,就可以为小学生介绍公元前100多年的《周髀算经》中祖冲之将精确算出π的相关内容,这比欧洲人早一千年的发明能够极大的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够对小学生的探索精神进行一定的激发。
  (四)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开展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对小学生的全面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科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方面,建议小学数学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让小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实践中运用多维角度来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数学课外活动组织方面,应当以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例如在学习了“千克”的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这样的课外教学实践:“统计一下家人的体重,并且绘制出表格”,小学生对这种与自身实际相关的活动内容是十分感兴趣的,会积极的参与到这个活动实践中,为了增加趣味度,进一步深化德育效果,教师还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张“标准体重参考”,让小学生对某个身高的所对应的标准体重进行了解,然后对比自身绘制的家人的体重表格,看看哪一个家庭成员出现了“超重”现象,然后让小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积极的锻炼,保持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数大小的比较”相关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并且拉近了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改革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开展全面有效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示范,通过挖掘德育元素、组织课外实践等途径开展德育教育,切实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高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4):43-44.
  [2]常艳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29):33.
  [3]王彩凤.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8):118+122.
  [4]张永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OL].学周刊,2017(14).
  [5]高绍姣.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渗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172.
其他文献
【摘要】红色经典书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内涵上表现出形式和内容的传承与相通关系。红色经典书籍的时代化、大众化和生活化特征,使其具有较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新时期进一步强化传播效果,利用多种媒介扩大红色经典资源,同时,社会各方面应共同塑造红色经典传播的良好环境,为红色经典书籍的传播做好保障。  【关键词】红色经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构建藏区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举措,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通过阅读教学案例发现:唯有从“强化教师的爱国主义理念”、“突出语文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才能让爱国主义教育能更好地融入到西藏的语文教学中去。  【关键词】西藏;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果,但是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应用还不是那么理想。本文阐述了开展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开拓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策略,开创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的新局面,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想政治;传统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
【摘要】随着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的变化和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是当前课改的新理念。一节优质的德育课一定是有着师生之间高效良性的互动,德育课课堂一定是充满活力,教与学的状态一定是和谐统一的。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良性的师生互动。  【关键词】师生互动;备学生;优化教学设计;时机;艺术;民主和谐  
【摘要】德育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的标准。对于社会而言,加强高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居的、耐心的,持久的的育人工作目标。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直接指向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它的实现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工作;重要意义  【中圖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