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是简单的运动器材,球类活动是一项寓走、跑、跳、投、平衡等基本动作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利用球类活动锻炼幼儿身体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又深受幼儿喜爱。积极地开展球类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促进动作协调发展,而且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球类活动作为我园的特色活动,在教育实践中我进行了观察记录,从中也得出了一些经验。
[案例一]早上的集体游戏项目之一是占国拍球,呼啦圈放在地上,幼儿站在国内进行定点拍球。很多幼儿拍球速度快而且数量多,但我发现妞妞每次练习时都很犹豫,用生怯的眼神看着我。当我发现她的胆怯进行指导之后,她仍紧紧地抓着衣服,站在原地。我请旁边的小朋友出来给她做了示范,到最后她模仿式地拍了一下,我鼓励她继续尝试练习。
[分析]内向胆小的妞妞也想与同伴玩耍,只是显得过于被动。这个运动项目对于她来说是既新奇却害怕尝试的,她一方面可能是不希望教师看到她表现不好的样子,另方面有可能是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帮助。对于个别胆小的弱势儿童,我们要给予特别的关怀与帮助,也让她的小同伴们伸出援助之手,互助互乐。虽然现在孩子的能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全班的总体水平,但和她自己的横向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的进步是很大的,而且最主要的是她自己也有了配合教师、努力进步的意识,这是最令人鼓舞的。
[案例二]我组织孩子们玩“背靠背夹篮球过障碍”的游戏,要求孩子两两组合,两个孩子要用背夹住篮球走过障碍物最后到达终点,但游戏过程中不能用手去碰篮球,也不能让篮球掉到地上去,否则返回起点重新来过。游戏快开始了时,轩轩走到我的身边:“教师,我没有小伙伴。”轩轩平时爱捣乱,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于是,我对他说:“我跟你一组吧,我也没有搭档呢!”他开心地笑了。由于身高问题,在带领轩轩经过障碍物时,我只能蹲着和他一起过障碍,因为事先没有约定好,一不小心就把篮球给弄掉了,多次练习都失败了。情急之下,我偷偷地用手护住篮球不让篮球掉到地上,好不容易完成了一轮游戏。接下来一轮游戏开始了,轩轩对我说:“教师,我可以稍微踮起点脚,你就不用蹲那么低了,我们横着慢慢地走。”这一次我们很快的到达了终点。轩轩开心地活蹦乱跳了起来。
[分析]这次游戏过程让我有所感慨:没想到平时不受同伴欢迎的轩轩在游戏中积极主动,还愿意动脑筋,根本不像平时那个爱捣蛋的轩轩。可能是在平日里我们给予他表现的机会不够,周围的人对他也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尊重。我想,教师应该为这样的孩子创设表现的机会,鼓励同伴与他们主动交往,也許他们就会减少做一些引人注意的麻烦事,反而能展示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指导幼儿开展球类活动时我们应该同时注意:
一、注重游戏性、趣味性
前苏联教育专家阿尔金所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在球类游戏活动中,应简化规则,突出球类活动的游戏性,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幼儿通过游戏愉悦身心,在娱乐中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注重角色效应、教师要积极的指导和评价
在球类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教师是游戏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其自身,先要掌握一些球类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技能,结合幼儿球类游戏的开展,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孩子。教师不仅可作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与幼儿一起游戏,还可以做一个操作指导者,指导幼儿正确的行为、合理的讨论,从而使互动活跃起来,使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饱满。
三、注重设计适合年龄段幼儿的球类活动,体现个体差异性
幼儿年龄不同,他们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组织球类活动时我们要设计符合幼儿的不同层次水平,有效开展球类活动。如:3~4岁的孩子学习双手拍球、单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手心、手背拍球、蹲拍球、跪拍球、上下举球、抡球,四个方向拍球、双手转球等比较简单的基本动作。4~5岁的孩子学习加入踏点步拍球、后撤步拍球、交换位置、边走边拍球等有一定技巧的动作,5~6岁的孩子经过小班、中班的学习,已经能熟练地掌握拍球技巧,这样,就要加有难度的动作了,如跨下运球、拍一个球转个圈接着拍、拍双球、传球、夹球跳、拍球钻洞等。针对这些情况,小班幼儿我们要开展情境化球类活动,激发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如制作卡通形象的布球使其乐意尝试多种滚球、抛接球动作。中大班的孩子则在小班幼儿的基础上技能要求要大一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玩球游戏、比赛。特别是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竞技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提高孩子的球类技能水平。
四、注重循序渐进,有效组织
球类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活动,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球类游戏时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一小班年龄阶段的球类活动组织为例:
1.初级阶段
创设情境,练习滚球、抱球跑等动作,激发幼儿对球类的活动的兴趣,开展如:追小球、和小球宝宝做朋友等活动。
2.中级阶段:各种玩球动作练习
(1)练习抛接球的动作一创设情境,在尝试中不断增加难度,让幼儿在游戏中抛接纸球,抛接彩带球,抛接更小的球如海洋球、乒乓球等。
(2)练习投篮进筐的动作——如教师手臂做篮筐,幼儿投篮;两两相对,一人手臂做篮筐,一人投篮;设置一定距离,投篮入篮筐。
(3)练习使用辅助器械玩球的动作——如提供旧报纸搓卷成的纸棒、羽毛球球拍等器械开展赶小猪的游戏活动;收集可乐罐、饮料瓶,开展保龄球活动等。
3.高级阶段:拍球动作的练习
(1)从简单的动作练起:让幼儿拍一下球将球接住的方式练习,打好基础。
(2)通过教师的正确讲解、演示并用图展示玩球的正确方法和姿势。
(3)充分利用幼儿间的榜样作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对于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就请家长在家里帮助练习。
(5)编玩球歌。如拍球歌:“小球跳、跳、跳,拍球姿势最重要,双脚分开一脚半,上身前倾腿微屈,手拍球,腕用力,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眼睛看球上下跳,嘴里数着1、2、3。”
实践证明,在幼儿阶段开展球类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增强幼儿体质。球类活动内容的研究同样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案例一]早上的集体游戏项目之一是占国拍球,呼啦圈放在地上,幼儿站在国内进行定点拍球。很多幼儿拍球速度快而且数量多,但我发现妞妞每次练习时都很犹豫,用生怯的眼神看着我。当我发现她的胆怯进行指导之后,她仍紧紧地抓着衣服,站在原地。我请旁边的小朋友出来给她做了示范,到最后她模仿式地拍了一下,我鼓励她继续尝试练习。
[分析]内向胆小的妞妞也想与同伴玩耍,只是显得过于被动。这个运动项目对于她来说是既新奇却害怕尝试的,她一方面可能是不希望教师看到她表现不好的样子,另方面有可能是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帮助。对于个别胆小的弱势儿童,我们要给予特别的关怀与帮助,也让她的小同伴们伸出援助之手,互助互乐。虽然现在孩子的能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全班的总体水平,但和她自己的横向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的进步是很大的,而且最主要的是她自己也有了配合教师、努力进步的意识,这是最令人鼓舞的。
[案例二]我组织孩子们玩“背靠背夹篮球过障碍”的游戏,要求孩子两两组合,两个孩子要用背夹住篮球走过障碍物最后到达终点,但游戏过程中不能用手去碰篮球,也不能让篮球掉到地上去,否则返回起点重新来过。游戏快开始了时,轩轩走到我的身边:“教师,我没有小伙伴。”轩轩平时爱捣乱,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于是,我对他说:“我跟你一组吧,我也没有搭档呢!”他开心地笑了。由于身高问题,在带领轩轩经过障碍物时,我只能蹲着和他一起过障碍,因为事先没有约定好,一不小心就把篮球给弄掉了,多次练习都失败了。情急之下,我偷偷地用手护住篮球不让篮球掉到地上,好不容易完成了一轮游戏。接下来一轮游戏开始了,轩轩对我说:“教师,我可以稍微踮起点脚,你就不用蹲那么低了,我们横着慢慢地走。”这一次我们很快的到达了终点。轩轩开心地活蹦乱跳了起来。
[分析]这次游戏过程让我有所感慨:没想到平时不受同伴欢迎的轩轩在游戏中积极主动,还愿意动脑筋,根本不像平时那个爱捣蛋的轩轩。可能是在平日里我们给予他表现的机会不够,周围的人对他也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尊重。我想,教师应该为这样的孩子创设表现的机会,鼓励同伴与他们主动交往,也許他们就会减少做一些引人注意的麻烦事,反而能展示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指导幼儿开展球类活动时我们应该同时注意:
一、注重游戏性、趣味性
前苏联教育专家阿尔金所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在球类游戏活动中,应简化规则,突出球类活动的游戏性,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幼儿通过游戏愉悦身心,在娱乐中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注重角色效应、教师要积极的指导和评价
在球类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教师是游戏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其自身,先要掌握一些球类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技能,结合幼儿球类游戏的开展,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孩子。教师不仅可作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与幼儿一起游戏,还可以做一个操作指导者,指导幼儿正确的行为、合理的讨论,从而使互动活跃起来,使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饱满。
三、注重设计适合年龄段幼儿的球类活动,体现个体差异性
幼儿年龄不同,他们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组织球类活动时我们要设计符合幼儿的不同层次水平,有效开展球类活动。如:3~4岁的孩子学习双手拍球、单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手心、手背拍球、蹲拍球、跪拍球、上下举球、抡球,四个方向拍球、双手转球等比较简单的基本动作。4~5岁的孩子学习加入踏点步拍球、后撤步拍球、交换位置、边走边拍球等有一定技巧的动作,5~6岁的孩子经过小班、中班的学习,已经能熟练地掌握拍球技巧,这样,就要加有难度的动作了,如跨下运球、拍一个球转个圈接着拍、拍双球、传球、夹球跳、拍球钻洞等。针对这些情况,小班幼儿我们要开展情境化球类活动,激发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如制作卡通形象的布球使其乐意尝试多种滚球、抛接球动作。中大班的孩子则在小班幼儿的基础上技能要求要大一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玩球游戏、比赛。特别是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竞技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提高孩子的球类技能水平。
四、注重循序渐进,有效组织
球类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活动,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球类游戏时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一小班年龄阶段的球类活动组织为例:
1.初级阶段
创设情境,练习滚球、抱球跑等动作,激发幼儿对球类的活动的兴趣,开展如:追小球、和小球宝宝做朋友等活动。
2.中级阶段:各种玩球动作练习
(1)练习抛接球的动作一创设情境,在尝试中不断增加难度,让幼儿在游戏中抛接纸球,抛接彩带球,抛接更小的球如海洋球、乒乓球等。
(2)练习投篮进筐的动作——如教师手臂做篮筐,幼儿投篮;两两相对,一人手臂做篮筐,一人投篮;设置一定距离,投篮入篮筐。
(3)练习使用辅助器械玩球的动作——如提供旧报纸搓卷成的纸棒、羽毛球球拍等器械开展赶小猪的游戏活动;收集可乐罐、饮料瓶,开展保龄球活动等。
3.高级阶段:拍球动作的练习
(1)从简单的动作练起:让幼儿拍一下球将球接住的方式练习,打好基础。
(2)通过教师的正确讲解、演示并用图展示玩球的正确方法和姿势。
(3)充分利用幼儿间的榜样作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对于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就请家长在家里帮助练习。
(5)编玩球歌。如拍球歌:“小球跳、跳、跳,拍球姿势最重要,双脚分开一脚半,上身前倾腿微屈,手拍球,腕用力,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眼睛看球上下跳,嘴里数着1、2、3。”
实践证明,在幼儿阶段开展球类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增强幼儿体质。球类活动内容的研究同样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