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学新的内涵,重视过程教学又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大特征。本文将从推导新知体现过程性,习题演练体现过程性,小组学习体现过程性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阐述中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过程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性
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师教学新的内涵,重视数学教学的过程性是新理念的一大特征。怎样将这一大特征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使中学数学走进新课程,贴近新课标呢?这就是要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联系,体会探索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内在规律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结论而忽视过程,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注重概念法则的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现象。很显然这样的教学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设计习题、组织活动,使教学全过程都具有探索性。使学生爱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我就使用旧教材体现教学过程性的尝试,从三个方面谈一谈。
1.推导新知体现过程性
“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旧教材中新知的推导,大多只注重知识间的衔接,而忽视了学生的经验和体会。为此我对旧教材的一些知识在教学中作了调整,努力实现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堂课时,一改以往单一讲授的方法,对教学做了准备和尝试。课前让学生准备5根细棒,其长度为2cm、3cm、4cm、5cm、6cm。上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动手用5根细棒拼三角形,观察发现什么情况。为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动手和观察后,展示结论:有7种情况可拼成三角形,他们是:(1)2cm、3cm、4cm,(2)3cm、4cm、5cm,(3)3cm、4cm、6cm,(4)4cm、5cm、6cm,(5)2cm、4cm、5cm,(6)2cm、5cm、6cm,(7)3cm、5cm、6cm。有三种情况不能拼成三角形,他们是(8)2cm、3cm、5cm,(9)2cm、3cm、6cm,(10)2cm、4cm、6cm。根据学生展示结果,教师因势利导,启发思考。“那么满足什么条件三根细棒可拼成三角形呢?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应具备什么样的关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异常活跃起来。思考、观察、比较后得到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师接着引导,“那么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和关系呢?”由学生猜想并进行论证,又得到: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就这样,非常抽象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在教师寓教与乐的活动中学生获得了知识。这说明,教师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研究中去,体验知识的形成,感觉到学生自己就是知识的发现者,是学习的主人,真正让课堂由“讲堂”变为学生活动的“学堂”。
2.习题演练体现过程性
传统教学往往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并以强化练习为典型。冷落忽视知识的再发现和再探究。而新课程理念下的练习,不是被动接受与掌握知识、强化知识,而是要使知识为生活服务,在知识运用中也注重过程,使知识得到升华。在练习中认识到:“孩子们所拥有的潜力比传统教育体制所能启发他们的多得多。”教师要让学生在练习中继续参与探究,挖掘潜力。
如在教学《2n的运用》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请拿出一张纸,先猜一下把这张纸对折多少次可以和我们的代数书一样厚?然后动手试一试。在猜测中有的同学猜了100次,有的猜50次,有的猜20次……但动手一做,却只有对折7次就可以和代数书一样厚。真奇妙,学生对2n有了一定的感悟。我没有就此结束,接着又问:“如果有可能,对折20次,对折100次呢?”学生们这次不能再去折,而是拿出计算器来算。算到20次时,同学们“哇”的一声,“折合起来100多米呢!相当于30层楼高。”当再往下计算时,普通计算器已无能为力。教师给出了答案:“这是一个天文数据100亿光年。是不可思议,但不过如利用大型计算机算一算便不得不信,这个计算留到课下去算,可以吗?”一道练习给学生多次出乎意料,而又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得到解决。最后还布置了学生愿意完成的作业。不仅使学生感受了2n的意义,更感受了生活丰富多彩,把课堂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多次刺激,使练习真正成为有意义的、有效的学习。真是“数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有用,更在于人们从中得到智和美的满足,对于孩子更是如此。”
3.小组学习体现过程性
传统的大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教学,但不利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不利于学习过程的体现,成立小组学习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时还会迸出智慧的火花。
一次我引导学习小组探究课本中“想一想”的知识:
(1)12×18= (2)52×58=
(3)74×76= (4)81×89=……
学生小组经过探究讨论,很快找到这些计算的规律,并用文字总结了这一规律。我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推广,“如果算152,252……952,可运用这个规律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得到认可,当想结束这一活动时,有一名学生在他们小组讨论时又有新的问题并大胆提了出来:老师上面的两位数的数字反过来用还有规律吗?即(1)21×81=,(2)25×85=,(3)47×67=,(4)18×98=……我立刻肯定和表扬这位学生并组织各小组进行研究。正如这名学生所想,这组运算也有规律,并在各小组合作研究中发现了这一规律,这次由学生推广了512~592也有此规律。
数学重视小组合作研讨,旨在给学生留下一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组学习中要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性,教师要突出“引”和“放”,使学生在探究知识过程中学会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性
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师教学新的内涵,重视数学教学的过程性是新理念的一大特征。怎样将这一大特征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使中学数学走进新课程,贴近新课标呢?这就是要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联系,体会探索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内在规律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结论而忽视过程,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注重概念法则的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现象。很显然这样的教学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数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设计习题、组织活动,使教学全过程都具有探索性。使学生爱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我就使用旧教材体现教学过程性的尝试,从三个方面谈一谈。
1.推导新知体现过程性
“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旧教材中新知的推导,大多只注重知识间的衔接,而忽视了学生的经验和体会。为此我对旧教材的一些知识在教学中作了调整,努力实现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堂课时,一改以往单一讲授的方法,对教学做了准备和尝试。课前让学生准备5根细棒,其长度为2cm、3cm、4cm、5cm、6cm。上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动手用5根细棒拼三角形,观察发现什么情况。为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动手和观察后,展示结论:有7种情况可拼成三角形,他们是:(1)2cm、3cm、4cm,(2)3cm、4cm、5cm,(3)3cm、4cm、6cm,(4)4cm、5cm、6cm,(5)2cm、4cm、5cm,(6)2cm、5cm、6cm,(7)3cm、5cm、6cm。有三种情况不能拼成三角形,他们是(8)2cm、3cm、5cm,(9)2cm、3cm、6cm,(10)2cm、4cm、6cm。根据学生展示结果,教师因势利导,启发思考。“那么满足什么条件三根细棒可拼成三角形呢?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应具备什么样的关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异常活跃起来。思考、观察、比较后得到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师接着引导,“那么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和关系呢?”由学生猜想并进行论证,又得到: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就这样,非常抽象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在教师寓教与乐的活动中学生获得了知识。这说明,教师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研究中去,体验知识的形成,感觉到学生自己就是知识的发现者,是学习的主人,真正让课堂由“讲堂”变为学生活动的“学堂”。
2.习题演练体现过程性
传统教学往往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并以强化练习为典型。冷落忽视知识的再发现和再探究。而新课程理念下的练习,不是被动接受与掌握知识、强化知识,而是要使知识为生活服务,在知识运用中也注重过程,使知识得到升华。在练习中认识到:“孩子们所拥有的潜力比传统教育体制所能启发他们的多得多。”教师要让学生在练习中继续参与探究,挖掘潜力。
如在教学《2n的运用》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请拿出一张纸,先猜一下把这张纸对折多少次可以和我们的代数书一样厚?然后动手试一试。在猜测中有的同学猜了100次,有的猜50次,有的猜20次……但动手一做,却只有对折7次就可以和代数书一样厚。真奇妙,学生对2n有了一定的感悟。我没有就此结束,接着又问:“如果有可能,对折20次,对折100次呢?”学生们这次不能再去折,而是拿出计算器来算。算到20次时,同学们“哇”的一声,“折合起来100多米呢!相当于30层楼高。”当再往下计算时,普通计算器已无能为力。教师给出了答案:“这是一个天文数据100亿光年。是不可思议,但不过如利用大型计算机算一算便不得不信,这个计算留到课下去算,可以吗?”一道练习给学生多次出乎意料,而又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得到解决。最后还布置了学生愿意完成的作业。不仅使学生感受了2n的意义,更感受了生活丰富多彩,把课堂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多次刺激,使练习真正成为有意义的、有效的学习。真是“数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有用,更在于人们从中得到智和美的满足,对于孩子更是如此。”
3.小组学习体现过程性
传统的大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教学,但不利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不利于学习过程的体现,成立小组学习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时还会迸出智慧的火花。
一次我引导学习小组探究课本中“想一想”的知识:
(1)12×18= (2)52×58=
(3)74×76= (4)81×89=……
学生小组经过探究讨论,很快找到这些计算的规律,并用文字总结了这一规律。我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推广,“如果算152,252……952,可运用这个规律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得到认可,当想结束这一活动时,有一名学生在他们小组讨论时又有新的问题并大胆提了出来:老师上面的两位数的数字反过来用还有规律吗?即(1)21×81=,(2)25×85=,(3)47×67=,(4)18×98=……我立刻肯定和表扬这位学生并组织各小组进行研究。正如这名学生所想,这组运算也有规律,并在各小组合作研究中发现了这一规律,这次由学生推广了512~592也有此规律。
数学重视小组合作研讨,旨在给学生留下一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组学习中要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性,教师要突出“引”和“放”,使学生在探究知识过程中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