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花田”“谷地”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ww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四合院,是老舍生前最后一处居所。正房内,客厅最宽敞,其次是老舍夫人的卧室兼画室;东西厢房是厨房餐厅和女儿们的卧室;正房和西厢房间窄小阴暗的耳房,是老舍的卧室兼书房。如今,这些房间是老舍生平创作经历和室内生活原状展厅。循着墙上的文字和图片,不知不觉,就能走近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人生。
  清末的北京,胡同杂院小平房里,瘦弱的母亲,压抑着丈夫阵亡的痛苦,用血汗灌养小儿舒庆春冻饿失怙的童年。得世交刘寿绵资助,庆春入了私塾。后来,他考上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从北京到天津,历任小学校长、劝学员、中学教员,饱经生活和社会的历练。
  1921年,怀着文艺报国的念头,庆春在《海外新声》杂志发表《她的失败》,署名舍予。这篇白话小小说,仅有700字,是老舍最早的一篇作品。
  1924年,庆春赴伦敦做华语讲师。忙碌工作之余,阅读的大量优秀西方文学作品,润养了他创作的笔力。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陆续在《小说月报》发表,署名“老舍”。流畅的白话文、幽默的风格和现实主义的刻画,让文坛开始注目“老舍”。
  1929年回国途中因旅费不足到新加坡做中学教师的短暂时日,1930年开始到济南、青岛任大学教授的七年,老舍都没停下创作的笔。描述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悲惨命运的长篇杰作,小说《骆驼祥子》,就诞生于他任教青岛时。“到处,我老拿着我的笔……”抗日时期,老舍只身南下,以笔为枪,转战川鄂,冒着敌人的炮火,写下300多篇抗战作品,进行抗战宣传,推动抗战文艺发展。
  1946年3月应邀赴美,1949年12月归国,1950年初买下这座小四合院。老舍從小体弱,几十年伤病不断,搬进四合院,兼任中国文联、北京市文联主席等数职,工作繁杂,坐骨神经痛缠身。腿病不能久坐,他养花调节,“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不仅“有益身心,胜于吃药”,将小院侍弄得花色缤纷、花香四溢,更将文学花田侍弄得好花常开、四时果鲜,写下《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话剧和长篇小说名作,以及《养花》《猫》《草原》等优秀散文。
  “我是文艺界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夜夜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从1921年发表处女作到1966年沉入太平湖,40多年的时光,老舍的笔,一直在忙碌的缝隙里勤苦创作。笔是枪,更是犁铧。老舍每到一处,便用笔辟一片田园。多么贫瘠的土地,他笔下的文字,都能葱茏生长,蔚然花开,累累挂果。老舍的笔,始终沿着民族和民众的命脉耕耘,触动着读者赤诚的心跳。
  他笔下的繁花,如小院曾经的繁花,飘散着深沉的爱的香气。于国,于民,甚至于花草猫鱼,他都倾注了真挚的关切。创作时,猫跃上书桌,弄脏稿纸,他不恼;小憩时,他抱猫入怀,像慈和的父亲爱抚着孩子。细心的关爱、细致的观察、细腻的描写,让《猫》成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
  他笔下的硕果,凝聚了勤苦不息的努力、质朴谦逊的气质、温良敦厚的品格,让人联想到大寨梯田成熟的谷子,沉甸甸的谷穗,弯向土地。金黄的谷粒,是粮食,是良种。散文《宗月大师》便是寻常一穗。平实的文字,娓娓回忆了刘寿绵大叔资助他入学读书,一生行善惠及众人的经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与乐善好施的刘大叔相辉映,老舍从善的细节、感恩的情怀,何尝不是一粒粒饱满的谷子?静静读来,既可得精神饱暖,又可得灵魂向上的种子。
  为观览之便,老舍侍弄的花草,早已移出四合院。老舍笔耕的“花田”“谷地”,却永远有花香谷香,绵延四溢。老舍先生并未离去,他仍坐在窄小的书房内,握一支笔,日日夜夜,耕耘不息。凝神聆听笔尖触及稿纸的沙沙轻响,默然与他进行一番心灵对话,可以带走一缕精神的花香,或者一穗灵魂的谷种。
  (编辑余从/图 槿喑)
其他文献
周末,回乡下看父亲。  远远地看到父亲佝偻的身躯,在秋日的夕阳下,被镀上了一层金光,熠熠夺目,那金光也镀在他手中的那把锄头上。  父亲正在翻红薯,他要把地翻出来,接着种油菜。这几年来,父亲手中的农事,总是接踵而至,永远也没有稍息和完结。  我一进家门,一眼就看见南瓜、冬瓜、红薯、黄豆、芝麻、稻谷,齐齐整整码放在屋内,一个挨着一个,一粒贴着一粒。这些厚重饱满的丰收,都是父亲用勤劳的汗水,日复一日坚持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是啊,似乎昨天还芳草萋萋夏风习习,转眼间就寒风凛冽风雪迷途,一年的时间就在不经意间悄然而逝了。不由得惊叹:时间的流逝真的很快呀,快得让我们来不及回味,来不及品咂,甚至来不及好好休养身心,时光之箭已经穿越365个日夜,轻声叩响新年的门扉。  岁暮一何速!  时间的脚步何其神速!而我们在红尘中奔走的脚步又何其匆匆,忙忙碌碌,辗转之间,日历翻了一页
2020年的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而成为一个史无前例、最没有节日喜庆气氛的春节。除了奋战在疫区的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保障疫区物资供应的物流、快递工作者等,全体中国人都不得不居家隔离,以避免病毒的扩散传播。  一时间,万城空巷,工厂停工,商场罢市,学校无法开学,仿佛一切都被停滞了。就在这死寂般的宁静中,一场空前的、艰苦卓绝的、悲壮而又一往无前的全民抗疫战争打响了。人人心系疫区,
盖桂保编绘  健康是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只是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  ——钟南山  我们不必太多为事实和逻辑抱屈——人们本来不是要为正确生活,而是要生活得热热闹闹忽忽悠悠,而且,细节之真本来与正确判断关系不大。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  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  
19世纪初,生活在英国萨里郡的一个小男孩因为家境贫困不得不辍学,當起了小报童。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学习,每天一卖完报纸就扎进图书馆汲取知识。  13岁时,他在书上看到了一道非常深奥的数学公式,思考了很久也无法理解,就向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请教,可他们也看不懂。  工作人员建议他去学校问老师。于是,小报童把这道公式抄了下来,然后跑到附近的一所学校。  虽然他不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但看到小报童这么好学,
鹰王和鹰后把窝建在一棵巨树的树杈上。不久,三只鹰宝宝出生了,一家五口十分幸福美满。  一天,一只红头啄木鸟飞来对鹰王说:“鹰王陛下,您的巨树生病了,让我来救治一下吧,我可以把树皮里所有的害虫都吃掉!”  鹰王眉开眼笑:“好,好,你来救治吧!”可是,当红头啄木鸟飞过来的时候,鹰王却趁其没有防备,一下就把红头啄木鸟死死地抓住,随后,鹰王对鹰后得意地说:“听说紅头啄木鸟的肉是很香的,正好给我们的孩子尝尝
“罗子飞,再给你说个事。”孟小凡轻轻敲了下桌子,又瞅了眼虚掩的门:“昨天我看到咱们头儿了。”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罗子飞朝她瞟了一眼,双手仍不停地敲击着键盘。  “头儿又换了一块黑色的表。”孟小凡顿了顿又说:“黑色的……你见过有人戴黑色的手表吗?”  “黑色的表……也许挺贵吧?”罗子飞停止了跳动的手指盯着孟小凡的大眼睛摇了摇头,“你怎么总是对头儿的手表感兴趣呢?”  “谁叫咱们工作能力强啊!
1  包厢里有四位旅客:经理和他的助理、母亲和她的漂亮女儿。火车正在穿过隧道,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亲吻声,伴随而来的是响亮的扇耳光声!火车驶出山洞,四位看上去都很不自然了——母亲气恼欲言又止,女儿和助理十分尴尬,经理把头深埋在双手里,满脸通红有明显的手指印,四个人都没有言语。  母亲在想:“这两个家伙一定都是好色之徒,想要趁机强吻我的女儿却被她狠狠扇了一记耳光……”  女儿在想:“经理一定是想要强吻
王济是西晋初年的名士,爱好弓马,勇力超人,又善《易经》《老子》《庄子》等,堪称文武双全的人物,与姐夫和峤及裴楷齐名。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他受到了同时代的孙楚的推重和佩服——孙楚乃是恃才傲物之人,一般人是很难进入他的法眼,更别提得到他的推重和佩服了。也因此,王济去世之后,孙楚的悲痛远超其他人。  在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伤逝》中,讲到了孙楚去吊唁王济时发生的一件事:王济去世后,当时有名望的人都来吊丧
雅量,无非容人。  容人之过。通常不过锱铢琐事,或无心或有意,冲突了利益,但岂是不共戴天?宁波有则“1 1=?”的趣闻:一青年答2,一痴儿说3,双方杠上公堂。县老爷判青年杖刑,你明知人家智力障碍,还去较真,不是没事生事?  很多人做着错事,但本身并不觉有过,是非尚且不知,那铆个什么劲?他人之过,我鉴之,不为覆辙。一切善言德行,不苛于人,自律为先。  恕过终是临下之态;容人之能,须敬仰之势,襟怀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