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我国是肝脏疾病的重灾区。尽管当前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已有显著下降,但乙型肝炎仍是我国居民传染病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每年有大量乙型肝炎患者死于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衰竭。同时,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可能在20~30年后,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终末期肝病的首要病因。本期“大众话题”特邀国内肝病领域的著名专家向大家介绍饮酒与肝脏健康、鲜为人知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希望能帮助大家呵护肝脏,远离肝病。
“爱肝”:从减少饮酒开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范建高
饮酒风险再认识
增加患癌风险 近期,《2016年英国降低饮酒风险指南》发布。新指南通过三个专家组对各种证据进行了全面审查,旨在避免重大疾病以及意外伤亡事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已经发现酒精与癌症相关,酒精(乙醇)进入体内会被转换成一种有毒化学物质——乙醛,它通过破坏DNA和细胞修复机制诱发癌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饮酒作为导致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很多证据表明,即使是低水平饮酒也会增加包括肝细胞癌在内的7种癌症的发生风险,且这种风险与饮酒量呈正相关。简单地说,就是酒类皆可致癌,喝得越多,风险越大。
饮酒有益健康的理论不再被提及
新指南还有一个重大改变,即饮酒的获益证据被削弱了,更强调“伤害最小化”,而不是饮酒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可能的益处。与1995年发布的指南相比,新指南的主要变化是,男女性饮酒的推荐剂量是相同的:为使健康风险最小化,健康成人每周饮酒量不宜超过14个单位(112克纯酒精)。目前的证据表明,男女性饮酒的健康风险是相同的,男性有更高的直接伤害风险(如意外和事故),女性罹患慢性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高。也就是说,新指南在很大程度上“删除”了“饮酒有益健康”的理论。
饮酒没有绝对安全量
大量饮酒会增加发生事故、伤害和慢性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引发口腔癌、喉癌、乳腺癌、食管癌、结肠癌和肝细胞癌。新指南指出,饮酒没有绝对安全量。为了健康,应尽量少饮酒,最好不要饮酒。怀孕和备孕妇女应该滴酒不沾。有饮酒习惯者,应注意不要一次大量饮酒,每次饮酒应限量,要浅斟慢饮。每周自定几个无酒日,以减少饮酒总量。每周饮酒超过14个单位者,应尽量匀在3天喝。减少酒精摄入的方法很多,如选择低度的啤酒和葡萄酒,酒杯小一些等。
肝脏是酒精中毒的重要“靶器官”
无论是长期过量饮酒(平均每周饮酒超过21个单位),还是一次饮酒(摄入酒精大于60克),都可以引起肝脏损害。轻者引起酒精性脂肪肝,严重者可导致酒精性肝炎,此时若不戒酒,还可进展为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国的一项大样本的多中心住院患者调查发现,酒精性肝病在肝病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不断升高,11.2%为轻度酒精性肝损害,22.6%为酒精性脂肪肝,28.8%为酒精性肝炎,37.4%为酒精性肝硬化。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嗜酒者因肝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在我国接受肝移植患者的数量亦不断增加。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而言,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是长期戒酒。
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与日均酒精摄入量、饮酒年限、酒精摄入总量呈正相关。此外,肥胖、嗜肝病毒与酒精对肝脏损害有协同作用。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本没有安全的饮酒量。
现代人在享受美酒和生活时,千万记得要时刻提醒自己,控制好饮酒的度和量,保护好自己的肝脏,远离酒精性肝病和癌症。
专家简介
范建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肝硬化”到“胆管炎”
——一种肝病的“改名”故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王绮夏 马雄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组织学上以小叶间胆管破坏为特征,其自然演变史是一个缓慢的伴有肝功能损害、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进行性胆汁淤积过程。本病通常影响中老年妇女,女性患者占9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属于非病毒性肝病,沒有传染性。典型症状为疲劳和瘙痒。碱性磷酸酶(ALP)和免疫球蛋白(IgM)升高,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M2)阳性,可以确立诊断。此外,肝穿刺活检亦有助于诊断,还可明确肝内炎症程度和纤维化分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名称的由来
20世纪50年代,由于该病患者无一例外地存在肝硬化,故当时的医生将这种新发现的疾病命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一直沿用至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观察与研究,人们发现这种疾病在病理上可分为四期:1~3期患者主要表现为中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和损伤;仅4期患者存在肝硬化。也就是说,很多被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其实并没有“肝硬化”。
笼统定义“肝硬化”不合理
近十年来,随着广大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及诊断水平的提高,被确诊的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日益增多。有的患者仅有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和谷氨酰转肽酶(GGT)轻度升高,在临床和病理上均无肝硬化的表现。同时,熊去氧胆酸的应用已改变了此病患者的预后。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对熊去氧胆酸应答良好的早期患者可长期保持病情稳定而不发展至肝硬化,其生存率与普通人群无异。因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一笼统定义的合理性不断受到医务工作者的质疑。站在患者的角度看,“肝硬化”一词对众多非肝硬化阶段的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会因为“肝硬化”的标签而受到歧视,如在商业健康保险的购买评估中被提高风险等级、申请各类贷款受到限制、即便身体条件允许也不敢和家人一起长途旅行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取而代之
经过多方努力,在2015年的专题会议上,欧洲肝病学会(EASL)联合美国肝病学会(AASLD)和亚太肝病学会(APASL)等国际研究组织,同意将“肝硬化(Cirrhosis)”从这一疾病名称中去除,以“胆管炎(Cholangitis)”来替代。该病更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保持其首字母缩略词“PBC”不变。此举将有效帮助广大病患认识疾病的本质、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
马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工作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长期从事慢性肝病免疫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诊治。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东院)、周三上午(西院)
仁济医院自身免疫性肝病专病门诊:周五下午(东院)
肝硬化患者注意“三查三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教授 刘成海
肝脏是个“迟钝、沉默”的器官,肝硬化早期多缺乏明显的症状表现。肝硬化是大多慢性肝病的后期阶段,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病情轻重程度差异较大。近年来,医学界对肝硬化的自然史、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人们已不再谈“硬化”色变。经过合理治疗,部分肝硬化可以发生肝组织“软化”逆转,失代偿期的肝硬化可以转变为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与治疗调养,以便较好地了解与控制病情。
“三查”:了解病况
“一查”病因和性质 引起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有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有的病友认为,已经肝硬化了,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结果都一样了,查清原因没有太大必要。其实不然。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在发病机制、病理特点方面都大不相同,预后发展也有明显区别。明确病因,可以更好地指导针对病因的治疗,从而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展。
“二查”病情轻重 肝硬化患者的年生存率可相差50倍以上,病情轻重差异巨大。根据腹水的有无,可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根据血清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腹水、肝性脑病等,可将肝硬化分为A、B、C三级;根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可将肝硬化分为4期。分期和分级越高,病情越重。此外,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检查可区分肝脏的硬度,吲哚菁绿排泄试验可以测知肝脏的储备功能,亦有助于判断肝硬化的病情严重程度。
“三查”肝脏形态和结构 B超、CT、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宏观”了解肝脏的大小、表面形态,以及有无结节或占位等。诊断不清的肝硬化患者,可进行肝组织活检,从“微观”上观察肝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明确病变性质及病变程度。B超引导下的肝穿刺活检安全、方便,值得提倡。此外,由于肝硬化常引起门脉高压,故肝硬化患者应定期胃镜检查,判断是否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胆囊、胰腺与肝脏关系密切,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做CT或磁共振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胆石症、胆道梗阻等。
三治:延缓或逆转肝硬化进程
“一治”病因 去除或控制病因是治疗肝硬化的基础。乙肝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曾经是难点,但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已彻底改变这一困境。经抗病毒治疗后,95%的丙肝病毒可被清除,肝功能得以改善。自身免疫性肝病需采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药物性肝病需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可应用激素。
“二治”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相当于肝脏的“瘢痕”形成。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较高,往往形成“假小叶”,破坏肝脏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抑制纤维增生,促进沉积纤维的降解,促进肝结构恢复,是抗肝纤维的主要目的。治疗药物主要有扶正化瘀(片)胶囊、鳖甲软肝片等。此外,保肝抗炎药物、中药复方制剂,也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效果。
“三治”生活方式 伴有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硬化患者,应清淡饮食。由于多数肝硬化患者存在蛋白质和能量不足,表现为体重下降、肢软乏力、肌肉减少等。这些患者应改变进餐模式,一日多餐或睡前加餐,还应注意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如鱼类和豆类等优质蛋白,适量补充蛋白粉或氨基酸等。除合并大量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肝硬化患者外,適当锻炼有益于肝硬化的恢复。研究发现,肥胖型肝硬化患者通过运动锻炼减轻体重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
刘成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肝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领军人才。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东院)周三下午、周六上午(西院)
“爱肝”:从减少饮酒开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范建高
饮酒风险再认识
增加患癌风险 近期,《2016年英国降低饮酒风险指南》发布。新指南通过三个专家组对各种证据进行了全面审查,旨在避免重大疾病以及意外伤亡事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已经发现酒精与癌症相关,酒精(乙醇)进入体内会被转换成一种有毒化学物质——乙醛,它通过破坏DNA和细胞修复机制诱发癌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饮酒作为导致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很多证据表明,即使是低水平饮酒也会增加包括肝细胞癌在内的7种癌症的发生风险,且这种风险与饮酒量呈正相关。简单地说,就是酒类皆可致癌,喝得越多,风险越大。
饮酒有益健康的理论不再被提及
新指南还有一个重大改变,即饮酒的获益证据被削弱了,更强调“伤害最小化”,而不是饮酒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可能的益处。与1995年发布的指南相比,新指南的主要变化是,男女性饮酒的推荐剂量是相同的:为使健康风险最小化,健康成人每周饮酒量不宜超过14个单位(112克纯酒精)。目前的证据表明,男女性饮酒的健康风险是相同的,男性有更高的直接伤害风险(如意外和事故),女性罹患慢性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高。也就是说,新指南在很大程度上“删除”了“饮酒有益健康”的理论。
饮酒没有绝对安全量
大量饮酒会增加发生事故、伤害和慢性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引发口腔癌、喉癌、乳腺癌、食管癌、结肠癌和肝细胞癌。新指南指出,饮酒没有绝对安全量。为了健康,应尽量少饮酒,最好不要饮酒。怀孕和备孕妇女应该滴酒不沾。有饮酒习惯者,应注意不要一次大量饮酒,每次饮酒应限量,要浅斟慢饮。每周自定几个无酒日,以减少饮酒总量。每周饮酒超过14个单位者,应尽量匀在3天喝。减少酒精摄入的方法很多,如选择低度的啤酒和葡萄酒,酒杯小一些等。
肝脏是酒精中毒的重要“靶器官”
无论是长期过量饮酒(平均每周饮酒超过21个单位),还是一次饮酒(摄入酒精大于60克),都可以引起肝脏损害。轻者引起酒精性脂肪肝,严重者可导致酒精性肝炎,此时若不戒酒,还可进展为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国的一项大样本的多中心住院患者调查发现,酒精性肝病在肝病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不断升高,11.2%为轻度酒精性肝损害,22.6%为酒精性脂肪肝,28.8%为酒精性肝炎,37.4%为酒精性肝硬化。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嗜酒者因肝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在我国接受肝移植患者的数量亦不断增加。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而言,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是长期戒酒。
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及其严重程度与日均酒精摄入量、饮酒年限、酒精摄入总量呈正相关。此外,肥胖、嗜肝病毒与酒精对肝脏损害有协同作用。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本没有安全的饮酒量。
现代人在享受美酒和生活时,千万记得要时刻提醒自己,控制好饮酒的度和量,保护好自己的肝脏,远离酒精性肝病和癌症。
专家简介
范建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肝硬化”到“胆管炎”
——一种肝病的“改名”故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王绮夏 马雄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组织学上以小叶间胆管破坏为特征,其自然演变史是一个缓慢的伴有肝功能损害、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进行性胆汁淤积过程。本病通常影响中老年妇女,女性患者占9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属于非病毒性肝病,沒有传染性。典型症状为疲劳和瘙痒。碱性磷酸酶(ALP)和免疫球蛋白(IgM)升高,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M2)阳性,可以确立诊断。此外,肝穿刺活检亦有助于诊断,还可明确肝内炎症程度和纤维化分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名称的由来
20世纪50年代,由于该病患者无一例外地存在肝硬化,故当时的医生将这种新发现的疾病命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一直沿用至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观察与研究,人们发现这种疾病在病理上可分为四期:1~3期患者主要表现为中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和损伤;仅4期患者存在肝硬化。也就是说,很多被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其实并没有“肝硬化”。
笼统定义“肝硬化”不合理
近十年来,随着广大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及诊断水平的提高,被确诊的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日益增多。有的患者仅有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和谷氨酰转肽酶(GGT)轻度升高,在临床和病理上均无肝硬化的表现。同时,熊去氧胆酸的应用已改变了此病患者的预后。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对熊去氧胆酸应答良好的早期患者可长期保持病情稳定而不发展至肝硬化,其生存率与普通人群无异。因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一笼统定义的合理性不断受到医务工作者的质疑。站在患者的角度看,“肝硬化”一词对众多非肝硬化阶段的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会因为“肝硬化”的标签而受到歧视,如在商业健康保险的购买评估中被提高风险等级、申请各类贷款受到限制、即便身体条件允许也不敢和家人一起长途旅行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取而代之
经过多方努力,在2015年的专题会议上,欧洲肝病学会(EASL)联合美国肝病学会(AASLD)和亚太肝病学会(APASL)等国际研究组织,同意将“肝硬化(Cirrhosis)”从这一疾病名称中去除,以“胆管炎(Cholangitis)”来替代。该病更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保持其首字母缩略词“PBC”不变。此举将有效帮助广大病患认识疾病的本质、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
马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工作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长期从事慢性肝病免疫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诊治。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东院)、周三上午(西院)
仁济医院自身免疫性肝病专病门诊:周五下午(东院)
肝硬化患者注意“三查三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教授 刘成海
肝脏是个“迟钝、沉默”的器官,肝硬化早期多缺乏明显的症状表现。肝硬化是大多慢性肝病的后期阶段,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病情轻重程度差异较大。近年来,医学界对肝硬化的自然史、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人们已不再谈“硬化”色变。经过合理治疗,部分肝硬化可以发生肝组织“软化”逆转,失代偿期的肝硬化可以转变为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与治疗调养,以便较好地了解与控制病情。
“三查”:了解病况
“一查”病因和性质 引起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有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有的病友认为,已经肝硬化了,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结果都一样了,查清原因没有太大必要。其实不然。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在发病机制、病理特点方面都大不相同,预后发展也有明显区别。明确病因,可以更好地指导针对病因的治疗,从而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展。
“二查”病情轻重 肝硬化患者的年生存率可相差50倍以上,病情轻重差异巨大。根据腹水的有无,可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根据血清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腹水、肝性脑病等,可将肝硬化分为A、B、C三级;根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可将肝硬化分为4期。分期和分级越高,病情越重。此外,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检查可区分肝脏的硬度,吲哚菁绿排泄试验可以测知肝脏的储备功能,亦有助于判断肝硬化的病情严重程度。
“三查”肝脏形态和结构 B超、CT、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宏观”了解肝脏的大小、表面形态,以及有无结节或占位等。诊断不清的肝硬化患者,可进行肝组织活检,从“微观”上观察肝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明确病变性质及病变程度。B超引导下的肝穿刺活检安全、方便,值得提倡。此外,由于肝硬化常引起门脉高压,故肝硬化患者应定期胃镜检查,判断是否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胆囊、胰腺与肝脏关系密切,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做CT或磁共振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胆石症、胆道梗阻等。
三治:延缓或逆转肝硬化进程
“一治”病因 去除或控制病因是治疗肝硬化的基础。乙肝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曾经是难点,但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已彻底改变这一困境。经抗病毒治疗后,95%的丙肝病毒可被清除,肝功能得以改善。自身免疫性肝病需采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药物性肝病需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可应用激素。
“二治”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相当于肝脏的“瘢痕”形成。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较高,往往形成“假小叶”,破坏肝脏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抑制纤维增生,促进沉积纤维的降解,促进肝结构恢复,是抗肝纤维的主要目的。治疗药物主要有扶正化瘀(片)胶囊、鳖甲软肝片等。此外,保肝抗炎药物、中药复方制剂,也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效果。
“三治”生活方式 伴有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硬化患者,应清淡饮食。由于多数肝硬化患者存在蛋白质和能量不足,表现为体重下降、肢软乏力、肌肉减少等。这些患者应改变进餐模式,一日多餐或睡前加餐,还应注意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如鱼类和豆类等优质蛋白,适量补充蛋白粉或氨基酸等。除合并大量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肝硬化患者外,適当锻炼有益于肝硬化的恢复。研究发现,肥胖型肝硬化患者通过运动锻炼减轻体重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
刘成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肝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领军人才。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东院)周三下午、周六上午(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