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间、地点等灵活把握和安排。常用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激趣法、激励法、问题法、角色扮演法、故事法、案例分析法、自我教育法、情境教学法等。关键是所用方法要恰到好处,没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感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学科教学 渗透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
方法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方法指在完成学科课程本身教学任务的同时兼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而采用的办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时间、地点等灵活把握和安排。常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激趣法、激励法、问题法、角色扮演法、故事法、案例分析法、自我教育法、情境教学法等。关键是所用方法要恰到好处,没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感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本文介绍五种方法。
一、激趣法
有人说:“教无‘趣’,课不易‘活’,学不易‘动’;巧于‘激趣’,善于把握,则‘寓教于乐’,‘寓学于趣’。”
激趣法顾名思义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领悟、发现、创造的方法。常用的有组织教学激趣法、导语激趣法、音像激趣法、实验激趣法、比赛游戏激趣法等。魏书生总结了“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他从组织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板书;注意教态;说话语音变化;引导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请学生猜测教师;适当用一点班级用语;请学生说、读、写;组织学习竞争;多和学生商量;施加喜欢上课的意念这十三方面激趣,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
《论语六则》这课的导语魏书生老师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学《论语六则》的兴趣便浓了一些。(资料来源: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二、激励法
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激励指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法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有个学生说,老师,我学不好的,只考了8分。魏书生说,你一上课不听讲,二不写作业,三又不看书,还能得8分,这是天赋啊!他就来劲了。我就这么点本事,把人家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脑神经激发起来。我总是说,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三、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姜老师在教学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考虑到学生阅历不够、涉世浅,分析、观察、判断能力不成熟,选用了“你来当家长”作为中心问题,并设置了以下问题:“如果你是一家之主,在月收入6000元的条件下设计一份家庭月消费计划。”然后,结合学生的计划对问题进一步细化:“哪些因素对你的设计产生了影响?你怎样看待这些影响因素?需要修改你的计划吗?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对你以后的消费有指导意义吗?”这一教学很好地把握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懂得了日常消费都有什么样的限制因素,让他们学会理智地消费,学会生活。这样,整个教学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角色扮演法
角色指一种社会身份(或“位置”或“地位”或“职务”),如校长、教师、学生、丈夫、妻子,等等。这些角色都有社会或组织规定的特定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通常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扮演的角色较明确、固定。因而,有时教学显得呆板,只有一个“模式”。其实,师生扮演的角色可随教学情境适当变化,从一个角色变为另一个角色。这样,教学会显得多样、灵活、新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启发式教学。请看下面两段教学片段:
角色互换
——林老师教“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林老师在教“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一定义时,由于成功地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师生角色
上课前,林老师给学生每人发了一张纸片,让他们用带来的剪刀剪出许多任意三角形后,再让他们用量角器量出自己剪的三角形中的各个角的度数,并用铅笔标在各角上。然后林老师向学生“挑战”。 2.师生角色互换
“现在你们来当老师,我来当学生,你们只要告诉我,你面前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就能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位学生站起来试探虚实:“60°,60°。”林老师毫不犹豫地答道:“60°”;又一位站起来投石问路:“90°,30°?”林老师从容不迫地回答:“还是60°”;又一位追问:“15°”……学生考不倒老师,有的学生大为诧异,有的学生却不屑地说:“我也会。”
3.角色还原
于是师生之间的问答倒了过来……林老师也考不倒学生。林老师故作惊奇地问:“考不倒的秘诀在哪里呢?”
4.师生角色互换
“请考不倒的学生来当当老师”。有位考不倒的“学生”翻开书,指着定义自豪地回答:“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些感到惊诧的学生都恍然大悟。
5.角色还原
接着,林老师又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
起(如图 合成180°)。这么一剪一猜一拼,学生对这个定
义就记牢了。
林老师创设的“师生角色——角色互换——角色还原——角色互换——角色还原”的教学情境,是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极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他们通过当“老师”或“学生”,对所学新知识产生“悱”、“愤”状态,在关键时刻(“挑战”之时和互相“考不倒”之机),林老师不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而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析疑解惑,顺藤摸瓜,得出结论——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从而学生掌握了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内角定义等一系列系统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林老师把角色理论应用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由生疑——质疑——解疑组成,都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值得借鉴、推荐和探讨。
五、故事法
让美丽的故事走向课堂。有经验的老师很善于在讲课过程中穿插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热辐射
一位物理教师在讲“热辐射”时讲了一个真实有趣的故事:1903年,在南极探险的高斯号轮船被茫茫的冰层封住归路,挖、炸、锯、砍等“武力”办法使尽,结果冰层岿然不动。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船长突然想起以前读过的富兰克林的实验日记,于是便让船员把煤灰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烟灰铺在冰层上。阳光照来,冰竟然奇迹般地融化了。煤灰和烟灰为什么有这般神奇之功呢?
通过叙述这故事,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语文、数学,还是上中学开始了解的物理、化学,所有课本知识都或多或少蕴含一个个小故事,而这些故事的演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讲台上的教师能不能将它有机穿插进课堂当中,给学生以智慧和启迪。但是,有一点请注意:我们只是穿插故事,并不是在课堂上纯粹讲故事,否则,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是听了一个故事,却没搞明白你想讲什么知识,可就得不偿失了!课堂教学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在演绎一系列“故事”,或者说通过一系列故事,学生与课本的距离一步步拉进,课堂教学才能有声有色地展开。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之间具有交叉性和互补性。
参考文献:
[1]汪宏涛.让课堂焕发生机——例谈数学教学语言的运用[J].教学月刊(教学管理),2015(6):60.
[2]姜瑞强.高中政治中心素材教学模式的提问设计[J].教学月刊(教学管理),2015(6):62.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FJB140102。
关键词: 学科教学 渗透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
方法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方法指在完成学科课程本身教学任务的同时兼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而采用的办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时间、地点等灵活把握和安排。常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激趣法、激励法、问题法、角色扮演法、故事法、案例分析法、自我教育法、情境教学法等。关键是所用方法要恰到好处,没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感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本文介绍五种方法。
一、激趣法
有人说:“教无‘趣’,课不易‘活’,学不易‘动’;巧于‘激趣’,善于把握,则‘寓教于乐’,‘寓学于趣’。”
激趣法顾名思义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领悟、发现、创造的方法。常用的有组织教学激趣法、导语激趣法、音像激趣法、实验激趣法、比赛游戏激趣法等。魏书生总结了“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他从组织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板书;注意教态;说话语音变化;引导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请学生猜测教师;适当用一点班级用语;请学生说、读、写;组织学习竞争;多和学生商量;施加喜欢上课的意念这十三方面激趣,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
《论语六则》这课的导语魏书生老师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学《论语六则》的兴趣便浓了一些。(资料来源:魏书生《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二、激励法
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激励指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法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有个学生说,老师,我学不好的,只考了8分。魏书生说,你一上课不听讲,二不写作业,三又不看书,还能得8分,这是天赋啊!他就来劲了。我就这么点本事,把人家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脑神经激发起来。我总是说,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三、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姜老师在教学高中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考虑到学生阅历不够、涉世浅,分析、观察、判断能力不成熟,选用了“你来当家长”作为中心问题,并设置了以下问题:“如果你是一家之主,在月收入6000元的条件下设计一份家庭月消费计划。”然后,结合学生的计划对问题进一步细化:“哪些因素对你的设计产生了影响?你怎样看待这些影响因素?需要修改你的计划吗?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对你以后的消费有指导意义吗?”这一教学很好地把握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懂得了日常消费都有什么样的限制因素,让他们学会理智地消费,学会生活。这样,整个教学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角色扮演法
角色指一种社会身份(或“位置”或“地位”或“职务”),如校长、教师、学生、丈夫、妻子,等等。这些角色都有社会或组织规定的特定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通常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扮演的角色较明确、固定。因而,有时教学显得呆板,只有一个“模式”。其实,师生扮演的角色可随教学情境适当变化,从一个角色变为另一个角色。这样,教学会显得多样、灵活、新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启发式教学。请看下面两段教学片段:
角色互换
——林老师教“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林老师在教“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一定义时,由于成功地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师生角色
上课前,林老师给学生每人发了一张纸片,让他们用带来的剪刀剪出许多任意三角形后,再让他们用量角器量出自己剪的三角形中的各个角的度数,并用铅笔标在各角上。然后林老师向学生“挑战”。 2.师生角色互换
“现在你们来当老师,我来当学生,你们只要告诉我,你面前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就能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位学生站起来试探虚实:“60°,60°。”林老师毫不犹豫地答道:“60°”;又一位站起来投石问路:“90°,30°?”林老师从容不迫地回答:“还是60°”;又一位追问:“15°”……学生考不倒老师,有的学生大为诧异,有的学生却不屑地说:“我也会。”
3.角色还原
于是师生之间的问答倒了过来……林老师也考不倒学生。林老师故作惊奇地问:“考不倒的秘诀在哪里呢?”
4.师生角色互换
“请考不倒的学生来当当老师”。有位考不倒的“学生”翻开书,指着定义自豪地回答:“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些感到惊诧的学生都恍然大悟。
5.角色还原
接着,林老师又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
起(如图 合成180°)。这么一剪一猜一拼,学生对这个定
义就记牢了。
林老师创设的“师生角色——角色互换——角色还原——角色互换——角色还原”的教学情境,是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极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他们通过当“老师”或“学生”,对所学新知识产生“悱”、“愤”状态,在关键时刻(“挑战”之时和互相“考不倒”之机),林老师不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而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析疑解惑,顺藤摸瓜,得出结论——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从而学生掌握了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内角定义等一系列系统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林老师把角色理论应用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由生疑——质疑——解疑组成,都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值得借鉴、推荐和探讨。
五、故事法
让美丽的故事走向课堂。有经验的老师很善于在讲课过程中穿插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热辐射
一位物理教师在讲“热辐射”时讲了一个真实有趣的故事:1903年,在南极探险的高斯号轮船被茫茫的冰层封住归路,挖、炸、锯、砍等“武力”办法使尽,结果冰层岿然不动。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船长突然想起以前读过的富兰克林的实验日记,于是便让船员把煤灰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烟灰铺在冰层上。阳光照来,冰竟然奇迹般地融化了。煤灰和烟灰为什么有这般神奇之功呢?
通过叙述这故事,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语文、数学,还是上中学开始了解的物理、化学,所有课本知识都或多或少蕴含一个个小故事,而这些故事的演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讲台上的教师能不能将它有机穿插进课堂当中,给学生以智慧和启迪。但是,有一点请注意:我们只是穿插故事,并不是在课堂上纯粹讲故事,否则,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是听了一个故事,却没搞明白你想讲什么知识,可就得不偿失了!课堂教学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在演绎一系列“故事”,或者说通过一系列故事,学生与课本的距离一步步拉进,课堂教学才能有声有色地展开。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之间具有交叉性和互补性。
参考文献:
[1]汪宏涛.让课堂焕发生机——例谈数学教学语言的运用[J].教学月刊(教学管理),2015(6):60.
[2]姜瑞强.高中政治中心素材教学模式的提问设计[J].教学月刊(教学管理),2015(6):62.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FJB140102。